详解四诊之首

内容概要:

通过望诊观察面部不同部位如鼻、颧等,不同的颜色提示不同的疾病及预后。

【原文】

《灵枢·五色篇》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中百岁。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其色粗以明,沈夭者为甚。其色土者,病益甚。其色下行,知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知母指,必不病而卒死。庭者,首面也;阔土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毗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上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阙者,膝膑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调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沈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为旁,润为脓,赤甚为血;痛甚为孪,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沈,以知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下土,以知病处。色明不粗,沈夭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园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孤病挤阴之属也。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圆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其色亦大如榆荚,在面为不日。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

【白话解】

《灵枢·五色篇》上说,鼻叫做明堂,眉间叫做阙中,额叫做天庭,颊侧叫做蕃,耳门叫做蔽,这几项要生得端正宽大,十步之外,望去非常分明,才是上寿的相貌。鼻骨高起正直,把五脏依次排列中央,六腑附在两旁,阙庭〔也叫下极,又称王宫)以上属于头面。五脏没有病时,这些地方发现正色而没有病色,特别是鼻部必然清润。病色的反映,多随着分配的部位呈现,只要没有深陷入骨的样子,虽有病色,不至沉重致死。一般的病色,青和黑主痛,黄和红主热,白主寒症,但还须看其色泽,明亮的病轻,晦滞的病重,并须看其有无向上发展的形势,如向上发展,则病势更重,向下移动而好像浮云欲散的样子为病渐轻减。内脏病色的反映,既然在面部有一定部位,内部属于五脏,外部属于六腑,故病色从外走内,可以推测病邪也由表向里,相反地病色从内走外,也可推测病邪由里向表。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那么在治疗的时候,病生于里的应该先治其脏后治其腑,病生于表的应该先治其腑后治其脏。治不合法,必然加重病势。例如:阙中是肺的部位,其色浅薄明亮多是风病,中央是脾的部位,其色晦浊多是痹病,如在下面地角,便是寒湿引起的厥症(原文作“冲浊为痹”,冲字疑中字之误,因这里所指的是上中下三部),这是一般的察色辨症法。但有极利害的病邪侵入脏腑,也会不等到发现病症骤然死亡,像两颧有红色大如拇指,即使病能轻减,还是不免急性恶化,又像天庭发现大如拇指的黑色,那就必然暴死了。

面色沉浊晦滞的病深在内,浮泽鲜明的病浅在外,又色见黄的红的属于风的一类,青的黑的属子痛的一类,黄而膏润的(原文作“黄为膏,润为脓”,把膏润分离是刻错的)是肿疡症,红甚是血症,痛极的是挛症,寒极的是肌肤麻木症。面色的呈现,必须看它浮沉、枯润、散聚和上下,然后能明白病的浅深、新久、病灶所在及其预后的良否。故色明不显,病必不重,不明不泽而深沉枯晦,定然是严重的阶段。见于痛症多在气分而不是积聚,还有肾脏黑色发现在心的部位,这说明心病是受肾邪的影响、一般不是它部位上应见的本色,都可把这当作例子。

【名词解释】

五色篇:“灵枢”的篇名,大部分叙述色诊法,也指出了一些色和脉合诊的方法。

聚:病名,腹内硬块。一般积聚并称,把积属血分,聚属气分。

【延伸】

本节详叙望色的方法,但在诊断上不能机械地运用。第一要善于选择其可靠经验,例如五脏大多排列在面部中央,而肾脏偏偏排在两颧,依据肾经阴亏的病人,虚火上升,往往两颧发赤发热;又如肺痨病人面白如纸,但发现潮热症状需要用滋阴药的时期,颧骨也泛红,红得像抹了胭脂一样,从这些来看,有的部分是前人从经验中得来的。其次要明确其主要还在于辨察明润和枯晦,例如黄疸的目黄和肤黄,必须看其黄如烟熏,或黄如橘皮样,像烟熏的是阴黄,应予温化,橘皮样的是阳黄,应予清利,治法截然不同;又如风温病的面色多清朗,湿温病的面色便多晦滞,虽然同样发热,在诊察时先有敏锐的感觉,这些也是常见的事实。特别要指出的,审察泽和夭,不'仅属于病邪方面而与体力极有关系,凡是营养缺乏的面上不会有华色,疲劳过度的在神色也不会焕发。故泽夭可以观察疾病的类别,也可估计体力的强弱,内经是掌握了体力和病症两个方面来诊断的,不可不知。

内经对于望色并不局限面部,也可在本节内看到。如说“黄赤为风”,是指风热病的面色,而“清黑为痛”,便多见于跌打损伤症;“白为寒”是指阳虚或外感初起的面色,而“黄而膏润为脓”便为肿疡化脓症;还有“赤甚为血”,一种是指失血症,一种可能指的局部充血;至于“痛甚为挛”和“寒甚为皮不仁”,根本与面色没有牵连。于此可见,凡是医师目力观察到的地方,都属于望诊范围,所以内经在其它方面还举出了很多例子。如“颈脉动、喘疾、咳、日水。”义:“目裹(即眼皮)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日水。”又:“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均见平人气象论)又:“耳间青筋起者掣病(惊风抽搐一类)。”又:“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均见论疾诊尺篇)。由于望法是诊断的第一步,医师凭其积累的临床经验,可以首先得到一些印象,所以前人很重视列为四诊之首。后来医家发展到望舌,占了望诊中极重要的地位。

作为临床上一种参考。望法是极其复杂而细致的,除面色外,还应留意面部表情,如眉头紧皱的多属痛症,用手常按头部或胸,腹部的,必然对该部感到极不舒服。在动作方面,有坐立不安的,也有懒得行动的,或喜侧卧和仰卧、向光和向暗的。症状方面,如汗出、气急、搔痒,以及皮肤斑疹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对诊断有很大帮助,特别是急症和小儿病,必须体会内经的精神,细心地、全面地诊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