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青春剧场(3)
(诗文)青春剧场(3)
文|01一线
大地上空和田园的剧场,人们顺着一个春天,顺着这一季里最喜的景象:鸟语、嬉戏、种植、花香、绿荫、踏青,一幕幕……
第四幕:户外菜园
【布景】锄头、铲子,种子、菜园。
【人物】母亲、童年、发小
花开花落,草木荣枯,最是时光留不住,最是故人不能忘。长大到六七岁,长大的这位少年便开始悉心做家务事了。
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之前还处在童年的他常常被家人或邻里亲人带到了户外,使他有幸看到那广阔的蓝天、流云、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有时候,他也会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想飞入天空,想潜入蚁穴……丰富的幻想,无休止的好奇心,无穷无尽的疑问,对一切都想要进行探索。
小时候,他向母亲学习,这时候学的,好比石头上刻的,简单的,首先学会做些家务事,就象小学课本里《小马过河》就陈述的情景。那时,他生活得挺快乐,因为对于将临的一日,不会去作那么深沉的算计。从开始在田间地头,到后来进小山,再进菜园,在他眼里,山村田园的世界是一片希望的沃野。
农家的山上到处都是栀子花。夏初栀子媚枝间,蕊黄淡雅尽欣然。它盛开的时候,花朵挤满枝头,洁白无暇、玉雕似的花瓣细腻、厚实,花心有一点淡淡的黄蕊,显一身的纯洁与高雅。清晨的露珠留在花蕊上,晶莹、剔透,闪烁着撩人的灵气。黄昏,日光斜照情无限,馨香遍撒满山村。初次走进山林,看见了一片白白胖胖地开在碧绿叶子上的栀子花,心一下子被触动了。禁不住这种诱惑,他进而走进一株花旁,深深的品吸着那沁人的香味。喜欢它那种自然的纯白,淡淡的清香;喜欢它清新、脱俗、纯洁、典雅。如果没有这种经历,也许不知道为什么一朵白花会让他不由自主地沉醉!眼前山林原生态栀子遍野开放,山林鸟语花香。就是这片栀子花,曾经开在了少年的灵魂深处,激起他斗志的灵性。栀子花的光芒自然诠释了它的人生价值。他怀抱感恩的心,自此对栀子花这个平凡的生命心生敬意!
这个栀子花开的时节,山村漫山遍野都能见到栀子花,一蓬一蓬的,到处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引来蝴蝶翩翩起舞。虽然夹衬绽放的还有其它的许许多多的蓝色和白色的小花,但从那时开始,栀子花就刻在了他的心里。母亲引导他第一次深入山间认识了这种花儿的好处。母亲有着中国传统妇女所有的美德:勤劳,善良,真诚,朴实。她认定栀子花能够补给食粮,增进营养。
自从有了第一次,他同发小们后来就自然结伴,在初夏的每天早晨上山摘黄栀子花,以贴补家用,欢度少年一段最快乐的时光。他们借着晨光,身披朝露,踩着田埂,上山采摘栀子花。在每一丛灌木丛中,森林的每个角落,他们仔细寻找着它的芳踪。也无数次的弄一些花枝回来,尝试着插在泥地里,期待来年采摘;或将含苞的用水养着,分放在每个房间里,让它散放芬芳。有时不想花开得太早,他们就每天晚上用叶片小心地把花苞一个个包裹起来,等到第二天清晨,柔柔的晨风吹拂着,去掉叶片,花朵在眼前慢慢松开。晨曦的红光照在栀子花上,花儿被染上一抹亮丽的粉红,缕缕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感觉特别舒爽;想象他们有多高兴啊。
洁白的花颜,温婉而典雅,像纯洁而清丽的精灵。偶尔看到有大姑娘家喜欢采摘一朵,簪在发髻上,用它作为装饰;她便罩在花香里,香味也随着她一路飘扬。栀子花那一簇簇洁白的花瓣,浓郁的花香曾经给了这位少年多少安慰!
夏天容易使人心里烦燥,栀子花的香清淡,让人心静,会给人有个好心情。正如栀子花的花语——喜悦,闲雅,清静,幸福。栀子花代表一生的守候,永恒脱俗的爱。喜欢此花的人有感恩图报之心,以真诚待人,只要别人对你有少许和善,你便报以心灵致谢。或许栀子花这样的生长习性更符合这一花语。不仅是爱情的寄予,还在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隐藏着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
小时候,家里拥有许多块菜地。四季交替,菜地在母亲那双勤劳而灵巧的手里,不断变换成各色蔬果。他屁颠屁颠跟在母亲身后,满载童年的各种喜悦。此间梦里经常出现母亲那丰硕多姿的菜园,沉醉其中,轻舞飞扬、衣袂飘飘、不肯醒来。心中的种子不知不觉开始发芽,他便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有了一块又一块的菜地。
第一次种菜,是个阴雨天,他和小伙伴们玩耍时,在屋檐水泥沟里找到一株红萝卜苗,他们把它植于肥肥的泥土中,春天里它自然成活。即使这样,他还是每天要去照料一下,是否长高了?是否需要浇水了?是否需要疏松土壤?从那细细的嫩苗中,使他从小就学会了什么叫呵护。红萝卜长得茂盛,是少年的他最兴奋的事。后来开花,看着那小花神奇的张开,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美。他倔强的认为它的红萝卜花是全园最美的花。虽然它的花朵很小,而且统一为谈黄色。由于细心照料,他说他几乎能记住共有多少朵花开了,今天又开了几朵。那份细心也许只有用爱到深处才能做到。其实他那时并不爱吃红萝卜。但他觉得它红噗噗的外表甚是可爱。
他于是废除了果实,只收藏了它结下的黑籽,拿籽于太阳下晒干,期待来年再种。当时,他根本不去想为什么要这么做,既然不是为了得到果实,那种它还有什么意义?他只是感到一种快乐。后来,我就承包了我家大大小小的菜园。我当初热爱菜园,并不是为了得到果实,而是从中感到一种快乐。从此,开始习惯了用锄头、铲子,习惯了留意种子、习惯了有菜园的日子。
多少年后,他在家乡开垦出来一块块的菜地,种起来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这些挥洒在地里的汗水可以为他作证。看他是怎样用最最虔诚的心来侍弄他的菜地。什么时候翻地播种呀?什么时候松土施肥呀?什么时候摘叶打顶呀……对亲自种植管理菜园,对种植这些农作物的知识在经验丰富的母亲、大妈大嫂她们的口口相承、手手相传中逐渐积累了起来,再加上自己那颗积极好学的心,才不至于让他的菜园成为一个传说。起初由于经验的不足,物质上的收获很难与她们的菜园相匹敌,但精神上的收获不可谓不丰厚。
每天的每天,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情不自禁的踏进菜园。每当看到有种子破土而出时,就会感到惊喜,他常常自言自语给种子的安慰道:“宝贝,放心好了,这个世界很美的,出来看看吧,我不会亏待你们的。”看到布满虫眼的幽幽绿叶,他会心痛的伸手去抚摸它们,并毅然决然地宣判害虫的死刑;看到野草与菜苗抢夺养料时,他会毫不留情地像刀客出手,兵甲不血,片不留刃;看到它们弱小的身姿被狂风肆虐后东倒西歪的惨状,他会找来一根根结实的木桩让它们互相依偎……
就这样,目睹了种子发芽、吐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心里升腾起一种异样的感动,感动一粒种子的伟大。人们的食物不就是由这么细小的种子长成的么,而它所需的仅仅只是泥土、阳光、水分和一份感恩的照料。那一块块菜园,印下了他童年深深的影子。
春天种植季节,园里生气勃勃,几乎都能看到他在园子里忙碌,给幼苗浇水,松土、施肥。这种天然的肥料真是神奇,没过多久,满园生绿。瓜果蔬菜成熟的日子是他最高兴的时候,喜欢在菜园里窜来窜去,享受着自己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农民很容易满足,农民的孩子更容易满足。童年的他觉得家里很富有,可妈妈常说:“我们家里穷些,比不上富人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那么辛苦种菜了,其实菜还是自己种的好吃”。说这话的时候,他更明白妈妈的用意。
多少年来,他开垦了多块菜地,春天种上辣椒、茄子、西红柿、大豆、空心菜、豆角、黄瓜、南瓜、冬瓜、丝瓜等什么的,换季后,又种上大蒜、香葱、白菜、青菜、包菜、莴麻叶、马铃薯、花菜、苷蓝球、红白萝卜,大小碗豆、黄芽白、香芹、翘子等等蔬菜。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经营菜园多年,只是重复应验着“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个永恒不变的道理。除种菜以外,还加上种些花草。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在一块菜地上,花儿是园子的亮点。都说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是短暂的,花儿的一生也许最能体现。因为花儿让我们产生美好生活的想象。
人有灵魂和激情,物也有内质和品性,人与物之间没有屏障和樊篱。对此,他常常对人们说,人性中最珍贵的是创造精神。每当走进菜园,他说他在与菜园呢喃、与生命交谈、与自然和弦,让它们一起来分享他的欢愉、解开他的烦恼、稀释他的忧愁,驱逐他的伤痛;走进菜园,或闭上眼睛、或席地而坐,任那谈谈的泥香、蔬果的芬芳,扶触我的身体、扶触他的心灵。这气息随着呼吸到体内,又漫布全身,于是,身体里的每个细胞就有一种畅快的感觉。走进菜园,头脑里蓦地没有了时常缠绕的世俗浮躁。哪怕是一时的忘却,那被人们喧嚣惊扰的心灵也算是在这里找到了片刻的宁静。走进菜园,走进舒畅,走进豁然,走进亲切,走出心浮气燥的骄狂。
他也从中明白什么是教养,教养不是随心所欲,唯我独尊;是善待他人它物,善待自己,认真地关注他人它物,真诚地倾听他人它物,真实地感受他人它物。尊重他人它物,就是尊重自己。
不错,真正的教养来源于一颗热爱自己,热爱他人它物的心灵。物化和人化一样,有教养的人静若幽兰,芬芳四溢,是经过岁月的积淀而焕发出来的美丽。这份美丽就是人们经过岁月的洗礼而成就的修养与智慧,就象秋天里弥漫的果香一样,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它会随着岁月的增加、心灵的净化而日益显示出它光华。他坚持认为,写日记,就是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洗心革面的过程。就象种菜,每日打点菜园,就是一个耕作的过程,沁心满足的过程。
童少年是美丽的,它记载了人生最纯真最简朴的日子,那段时光是多么的生机勃勃,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东西越来越少,甚至在麻木的状态下模糊了,丧失了,整天的忙忙碌碌,只为了永远无法满足的生存状况。
田园耕作让一个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了有效地调节,而种菜地的愉悦心情也很大程度地促进了他的工作。有人说,“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选择。”而他却总是认为,用心做好自己,默默做事,脚踏实地,将会遇见最美的自己……
突然,面前是这样一幅画卷:一片绿油油的菜园里,一个朴素洒脱的身影身在其间,衣袂飘逸、轻舞飞扬……菜园里的菜正如歌词所描绘那样:“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穿身绿衣裳,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辣椒长个尖尖嘴,倭瓜越老皮越黄,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陶渊明喜欢田园生活,与他喜欢的菜园如出一辙。他对经营菜园的体会,也化作了一首诗,诗曰:
天轮异草与人经,地脉生花四季星。
纤赋青山方寸念,源兴绿水逐波灵。
庐陵祖上田园府,蓬島仙中芷谷听。
把盏问茶堆菜事,奇根汤幻酒香庭。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兼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代主席、协会《庐陵文苑》期刊和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