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la KM 等学者在 JAMA 子刊中报道了一例足月顺产女婴的案例[1]。女婴的母亲是一位 30 岁初产妇,既往无感染、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也无遗传性大疱性疾病的家族史,孕期无并发症。出生后医生进行新生儿体格检查时发现,女婴的左手包括拇指在内的所有手指背侧均可见水疱,呈线状排列,水疱内充满清亮、透明的液体。女婴的左侧前臂还有一处小水泡。其余皮肤黏膜检查并无异常。图1,足月女婴左手手指背侧呈线状排列的水疱,其内充满透明液体。[1]出生后纯母乳喂养期间,家长发现女婴正在吸吮上述水疱样病变。这些水疱在女婴出生后 8 天内自然消退,痊愈后未遗留瘢痕,无新发水泡、糜烂,亦无皮肤脆性增加。
二
足月男婴的手背部糜烂性病变
这是 Nielsen-Scott A 和 Goodyear H 在 BMJ 杂志中撰文报道的一例足月顺产的健康男婴的案例[2]。男婴的母亲并无感染或大疱性疾病的病史。在男婴被娩出期间,有医护人员注意到男婴正在吮吸手腕部。男婴出生后,医生即发现其双侧手部和腕部背侧皮肤共可见 4 处直径<1 cm 的糜烂性病变,边界清晰,两侧对称分布。这些糜烂性病变所在之处恰好正是出生时男婴吮吸的皮肤区域,身体其他部位未见皮损。图2,足月男婴手背部的糜烂性病变[2]经抽血检查,男婴的血常规、C 反应蛋白和血培养结果均未见异常。分娩后,母亲未再注意到男婴仍继续吮吸上述区域。20 个月后随访,男婴的健康状况良好,但糜烂性病变区域遗留轻度瘢痕。
基于新生儿出生时上肢远端的典型水疱/糜烂样皮损,且身体其他部位无水疱样病变,加之新生儿的一般状况良好(无感染征象),母亲无大疱性疾病或感染的病史,可对新生儿吸吮性水疱进行临床诊断,尤其是观察到婴儿吸吮病变处有助于作出诊断。新生儿吸吮性水疱是一种良性皮肤病变,诊疗方面几乎无需借助任何检查手段。提升对这种先天性水疱的认识,不仅有利于减轻家长的恐慌与焦虑,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给婴儿带来的痛楚。然而,新生儿吸吮性水疱需要与新生儿感染(如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单纯疱疹、新生儿水痘、先天性梅毒、念珠菌病)、大疱性疾病(如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天疱疮)等疾病相区分,有时不易区分。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化脓性皮肤感染,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偶尔可由 A 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由两者混合感染引起。脓疱疮可分为大疱性和非大疱性性脓疱疮。新生儿大疱性脓疱疮好发于生后 4~10 天,以面部、躯干和四肢突发大疱为主要表现,皮损初起时呈孤立分布的小水泡,疱液透亮,后逐渐增大成大疱,其内充满淡黄色浑浊液体,周围可伴有红色环状边缘[6]。大疱性脓疱疮容易破裂,破裂后留下红色糜烂面,伴或不伴有鳞屑或结壳。局部外用或口服有效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案。图6,非大疱性和大疱性性脓疱疮(msdmanuals:https://www.msdmanuals.com/professional/dermatologic-disorders/bacterial-skin-infections/impetigo-and-ecthyma)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其特征是新生婴儿的皮肤黏膜在轻伤或受压后即可出现局部水疱,易见于四肢、关节部位,大疱可蔓延至全身,破裂后出现糜烂面,常合并感染,病死率高。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需要通过皮肤活检、基因检测等进行诊断[6-7]。图7,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足底糜烂和水疱[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