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病机是
A.肾虚、脾虚、血热、血瘀
B.肾虚、脾虚、血热、血寒
C.肾虚、脾虚、肝郁、血瘀
D.肾虚、脾虚、肝郁、血热
E.肾虚、脾虚、湿热、血瘀
2、崩漏的诊断依据是
A.经血非时暴下不止
B.经血淋漓不断
C.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紊乱
D.崩与漏交替出现
E.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3、崩漏,经血非时而下,多如崩,或淋沥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少懒言,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是
B.脾不统血
C.肝肾不足
D.湿热困脾
E.肺气亏虚
答案解析:崩漏的发病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其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和血瘀。答案解析: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甚或数月断续不休。答案解析:崩漏,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沥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苔薄白、脉细弱。属于气血两虚证。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是因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严重紊乱,引起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调,可导致不孕症。崩漏的发病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其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和血瘀。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史,尤需询问以往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有无异常,有无崩漏史,有无口服避孕药或其他激素,有无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结扎术史等。此外,还要询问有无内科出血病史。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甚或数月断续不休;亦有停闭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主要是排除生殖器肿瘤、炎症或全身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的阴道出血,可根据病情需要选做B超、MRI、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基础体温测定等。崩漏应与月经不调、经间期出血、赤带、胎产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出血、外阴阴道外伤性出血以及出血性内科疾病相鉴别。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月经过多是经量过多如崩,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长似漏。这种周期、经期、经量的各自改变与崩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同时严重失调易混淆,但上述各病各自有一定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可作鉴别。月经先后无定期主要是周期或先或后,但多在1-2周内波动,即提前或推后7天以上2周以内,经期、经量基本正常。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时间仅2~3天,不超过7天左右自然停止。而崩漏是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出血不能自止。赤带与漏下的鉴别要询问病史和进行检查,赤带以带中有血丝为特点,月经正常。崩漏应与妊娠早期的出血性疾病如胎漏、胎动不安,尤其是异位妊娠相鉴别,询问病史、做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产后病出血尤以恶露不绝为多见,可询问病史,从发病来看,时间恶露不绝发生在产后可作鉴别。生殖器肿瘤出血临床可表现如崩似漏的阴道出血,必须通过妇科检查或结合B超、MRI检查或诊断性刮宫才可明确诊断以鉴别。7.崩漏同生殖系炎症如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鉴别生殖系炎症其临床常表现如漏下不止,可通过妇科检查或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以助鉴别。外阴阴道外伤性出血一般有诸如跌仆损伤、暴力性交等病史,询问病史和妇科检查后可鉴别。内科出血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在阴道出血期可由原发内科血液病导致血量过多,甚则暴下如注,或淋沥不尽。通过血液分析、凝血因子检查或骨髓细胞分析不难鉴别。即是止血,用于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方法参见要点五急症处理。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减缓后的辨证论治。切忌不问缘由,概投寒凉或温补之剂,或专事炭涩,致犯虚虚实实之戒。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治法或补肾,或扶脾,或疏肝。治崩三法,各不相同,但又不可截然分开,临证中必须灵活运用。塞流须澄源,澄源当固本,复旧要求因。三法互为前提,相互为用,各有侧重,但均贯穿辨证求因精神。具体论治崩漏,应当分清出血期和止血后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崩漏属血证、急症。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血,以防厥脱,视病情及条件可选择下列方法及方药。暴崩下血,“留得一分血,便是留得一分气',“气者,人之根本也”。补气摄血止崩最常用。方选独参汤或丽参注射液,高丽参10g,水煎服;或丽参注射液1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推注;或丽参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若出现阴损及阳,血无气护时,症见血崩如注,动则大下,卧不减势,神志昏沉,头仰则晕,胸闷泛恶,四肢湿冷,脉芤或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病情已陷入阴竭阳亡危象,急需中西医结合抢救。中药宜回阳救逆,温阳止崩,急投参附汤,煎服。亦可选六味回阳汤,原方治中寒或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使气固阴复血止。急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救剂方选生脉二至止血汤。使瘀祛血止,用于瘀血瘀阻血海,子宫泻而不藏,下血如注。(3)宫血宁胶囊,每次2粒,日3次,温开水送服。此胶囊为单味重楼(七叶一枝花)研制而成。主要是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或激素止血(见功血)。对于顽固性崩漏,不论中年或更年期妇女,务必诊刮送病理检查,及早排除子宫内膜腺癌,以免贻误病情。主要证候: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稀;面色㿠白,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弱。主要证候: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沥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漏,由漏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暗,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暗,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暗,苔白润,脉沉弱。主要证候: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沥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暗质稀;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眼眶暗,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无力。主要证候: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沥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主要证候:经来无期,量少淋沥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面颊潮红,烦热少寐,咽干口燥,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主要证候: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沥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便秘溺黄;舌红,苔黄,脉滑数。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或胀痛;舌质紫暗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崩漏止血后的治疗是治愈崩漏的关键,但临证中个体化治疗要求较高。对青春期患者,有两种治疗目标:一是调整月经周期,并建立排卵功能以防复发;二是调整月经周期,不强调有排卵。因青春期非生殖最佳年龄,可让机体在自然状态下逐渐去建全排卵功能;对生育期患者,多因崩漏而导致不孕,故治疗要解决调经种子的问题;至于更年期患者,主要是解决因崩漏导致的体虚贫血、防止复发及预防恶性病变。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寒热虚实均可导致崩漏,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以复旧。可参照出血期各证型辨证论治,但应去除各方中的止血药。对青春期、生育期患者的复旧目标,主要是调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以达到调整月经周期或同时建立排卵功能。常可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分别按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行经期设计,以补肾为主的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调经活血汤进行序贯治疗,一般连用3个月经周期以上,可望恢复或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有的可建立成恢复排卵功能,经调子嗣而病愈。根据月经产生的机理,同样以补肾为主,多从止血后开始以滋肾填精,养血调经为主,常选左归丸或归骨丸、定经汤等先补3周左右,第4周在子宫蓄经渐盈的基础上改用攻法,即活血化瘀通经,多选桃红四物汤加香附、枳壳、益母草,川牛膝。这是传统的调经法。同样可达到调整月经周期或促进排卵的治疗目的。主要运用于更年期崩漏患者,尽快消除因崩漏造成的贫血和虚弱症状。可选大补元煎或人参养荣汤。对于生育期和更年期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崩漏,或已经诊刮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提示有恶变倾向者,宜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分别选择诊刮术,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对于年龄超过55周岁仍未绝经,崩漏反复发作又无须手术者,可选用中药或西药促其绝经。重视经期卫生,尽量避免或减少宫腔手术;早期治疗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等出血倾向的月经病,以防发展成崩漏。崩漏一且发生,必须及早治愈,并加强锻炼,以防复发。崩漏调摄首重个人卫生防感染,次调饮食增营养,再适劳逸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