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赏析 | 速生之药

原文

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立使长大。”

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①无,方须求索。比②得药顷,王要莫看。待与药已③,然后示王。”

于是即便远方取药。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能令卒长。”便敕④左右赐以珍宝。

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

注释

  1. 卒(cù):仓促,急速。
  2. 比:及,等到。
  3. 已:治愈。
  4. 敕(chì):皇帝的诏令。

译文

从前有个国王,生了一个女儿,国王叫来医生说:“给我一种药,能让她立即长大。”

医生回答说:“我可以给公主好药,吃后使她立即长大。但现在太仓促了没有这种药,我要去寻找。在我找到药之前,请国王不要去见公主。等我找药回来给公主治愈后,再让她来见您。”

于是这个医生就到远方找药去了。过了十二年,医生找到药回来了,将药给公主服下,然后带她去见国王。国王看见了很高兴,自言自语道:“真是一位高明的医生,给我女儿服了药,让她立刻长大了。”便命令身边的人赏赐给医生珍宝。

当时的人们都嘲笑国王的无知,不懂得计算一下她女儿的年龄,看到她长大了,就以为这是药物的功效。

禅机故事

木桶的底线

有一位道行很深的大师,平时除了参禅悟道之外,在武术上也颇有研究,他一直隐居在山林中。

由于他很有名,许多人都来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在人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在挑水,可是一瞧,两只木桶都没有装满水。

众人感到奇怪,在他们的想象中,这位大师应该能同时挑很多的桶,而且每个桶都是满的。

众人问道:“大师,木桶里为什么不装满水呢?”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多,而在于挑得够用,贪多只会适得其反。”

大师看到众人困惑的样子,便叫他们中的一个人去打两满桶水。

这个人挑得非常吃力,左晃右摆的,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洒了还摔破了膝盖。

这时,大师平静地说:“水洒了,还可以重打一桶,可是膝盖破了,走路就会更加艰难,那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要少?”

众人说:“那么大师,要挑多少才合适呢?”

大师笑道:“这个不难估计呀,你们先看看这个木桶。”众人看去,桶里有一条水线。

大师继续说道:“这条线就是底线,水不能高于这条线,如果高了,就等于超过了自己的能力。随着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总去看那条线了,凭自己的感觉就能知道是多是少。不管是画上去的还是心里记着的这条线,它都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骛远。”

众人又问:“可是我们的底线应该画在哪里呢?”

大师说:“越低越好,只有低一点的目标才容易实现,而我们的勇气才不会很容易就受到挫伤。长此以往,循序渐进,我们所挑的水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出处

古印度·伽斯那《百句譬喻经》

启发与借鉴

这个国王一心想着速生的药,却愚蠢到连自己女儿的年龄都忘了计算。世上虽然很少有不会计算年龄的愚人,但却从不缺乏痴心妄想之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脚踏实地,全身心地付出。

(本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