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定步推手

▼1.传统太极拳的追求目标可概括为八个字:心静、神明、松空、灵变。这里主要谈谈松空,目标是身体内部无任何僵劲,无任何滞点。可通过推手检验:一、由于身体无一处僵无一处顶,所以对方摸不到我的点,无从借力,动不了我却丝毫感觉不到顶。二、发劲的表现为:a.由于身体松透,内部劲力通畅无阻,发劲时“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过程在一瞬间完成,故无需蓄劲,举手就有。b.松透后,短距离劲力即可发出,尺劲、寸劲、甚至贴身就可发力。c.劲可集中在身体的一个部位发出,高级阶段一个指头就可发全身劲力。前两天有人谈到发劲要舍己从人,要蓄劲。其实舍己从人另有含义,非指发劲。内家拳由于全身松透,故发劲时无需蓄劲,这是和外家拳的最大区别之一。2.练法老一辈内家拳传人大都认为内家拳的功夫主要得自拳架(套路)的练习。为什么那么多人练套路却没功夫?一是大多数人并不想练出太极功夫。二、少数想练也下功夫的练习不对,所以也没练出来。如何才能练对?老前辈们说了:推手是检验拳架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定步推手就是除了陈氏外其他太极拳流派的一项重要训练手段和检验拳架正确与否的标准。通常定步推手练到相当的水平才开始练活步。3.定步推手练法很简单,脚步不允许移动,两人保持一定距离,双手搭着,不能抓胳膊或衣服,听对方的劲,摸到对方的点后发劲让对方移动。有个技术问题,脚步移动多少算移动?平移5cm算移动吗?因此,如果比赛,通常用两个木桩,下桩者算移动。平时练习,如有脚步明显移动则算移动。4.定步推手的好处由于脚步不能动,所以没有丝毫取巧的办法,身体哪僵哪顶暴露无遗,能让人更清楚地认识到问题所在,以便下来解决。如果是活步,可以通过步法移动掩盖存在的问题。所以定步推手作为拳友间太极功夫修炼程度的检验标准非常合适。还需看双方体重的差别,要化掉体重大力量大的对手的劲,还能把对方发出去,需要比对方更高明的太极功夫。如果对方体重太大力量太大我根本无法化解,只能说明我的功夫还不到家,不过既然双方身体条件差别太大那也是可以接受的。多年前我遇到一个体重近130kg的20出头的年轻人,摔跤世家,后来练形意拳。我和他定步推,他力量太大,我平均几秒动一次,根本站不在。现在功夫进步很多,估计他的力量还是化不了,但动的频率肯定会少很多。如果一直进步,总有一天能化掉他的劲。曾经在沈阳遇到一个练武氏太极的老头,他比我重10几公斤,我比他年轻20多岁。定步推手我只能偶尔让他动一下,他经常性的让我动,太极功夫明显和他有差距,大约和小小米的感觉有点类似。不过他后来还夸我练得不错,说他从不和别人推,一直观察我,见我还行才找我推推。我接触过的两个高手,一个是曲庭文,一个是陈庆洲,他们的落空技术会让你有下楼时一脚踩空了的感觉;或者你按他身体左边,却感觉力被转到了右边。这是高级阶段的松空。5.为什么定步推得好,但活步就不行了?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缺乏老牛劲训练,脚下无根二、缺乏功力训练,功力不够三、松空的不够,灵变也不够,精神不集中,反应慢四、没练过活步,不适应。并不是说只能练定步,活步也需要练。五、对手体重比自己大得多,力量也大得多6.乐趣太极拳锻炼过程中通过定步推手检验,不断找到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明白太极拳经拳论中的各种道理,这就是练太极拳的乐趣。刚开始学时,浑身都是僵的,顶得厉害,就算体重比自己轻没练过太极的也能把自己推动,随着功夫的进步逐渐能对付越来越强的对手。但是艺无止境,就像下棋,即使对低手得心应手,碰到高手依然难免束手束脚,让人觉得非顶既丢。但只要我下功夫练,技艺总会不断提高。爬过一个山头,回过头再看曾经让我觉得高明的对手,原来不过如此。7.结论定步推手是一项太极功夫修炼程度和拳架练习正确与否的重要检验标准。需结合其他训练手段才能在活步推手中应付力大横冲猛撞的对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