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月|​宁海的銮驾

宁海的銮驾

文/泰山月

宁海的很多庙里原有神爷出巡的銮驾,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我们仅发现了二处。銮驾原为帝皇及东宫娘娘出巡时所用的仪仗,使用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之分。大约到清晚期,民间开始仿造銮驾。河南道口镇,这里生产锡器有着三百年的历史。因加入少量的铜,所以叫点铜。这里不偍制作各种盛器,也做民间的銮驾。但宁海銮驾是不是道口镇制作的,有待考证。銮驾,先是应用在祭神酬神的神舆之前,继后又出现在宗族内重大的节庆活动中。如祭祀、关谱等。但民间只能使用半副,否则要追究“僭越”之罪。
銮驾系冷兵器的变体,是神权和皇权的反映,是给实用的武器注入了艺术美感的妙想,是血腥冷峻的兵器向艺术领域演化的表现。銮驾也系宫廷流失于民间的一种工艺形式,在原有的兵器样式上,进行大胆的创意,旨在说明皇权神授天人合一的理念。为此在抽象的组合中,强调了它的高贵与大气。在细微方面,又强调繁复与精巧。它的名称如下:关刀、太阳刀、象鼻刀、三剑阳刃刀、龙枪、凤枪、狮枪、象枪、梅花枪、火焰枪、如意枪、开山斧、方天戟、阴铲、阳铲、槊、锤、天灯盏两组。这些銮驾,工艺非常精美,并且十分细腻,刀头与木柄可以分开。平时,御下刀头存箱保管,刀柄也统一困束,用时,重新安装后,统一安插在刀枪架上。行会时,由身穿武襟的壮汉们各执一把前导。刀柄直径5厘米,长1、6厘米。各类刀头长约50厘米。
宁海山里某村的銮驾,原先是为木头制作的,民国廿六年〔1937〕,由村内十九人发起,筹资打造了三十六把金属点铜銮驾。这批銮驾,村内一直视为“镇族之宝”。
宁海海边某村,也于民国年间打造了半副点铜銮驾,共36把,其形式与山里村的銮驾大体相同。经战争与变革,二个村庄的銮驾能保管到如今,已是很不容易了。它佐证了民国年间点铜工艺并末消亡,这门古老的技艺继续存在。至于真正失传的时间,恐怕是在近年,老艺人相继离世,工艺失传之故。
点铜銮驾本来在宁海也不普遍,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它打造的费用昂贵,其二也可能是保管困难,所以在一般村族都末曾打造,有的则用木制品代替,今传世二村各有的半副点铜銮驾,弥足珍贵。二处銮驾在工艺上,气势上都堪称上品。近年来,它们又应用到村族内祭典和喜庆的活动中。数年前的十里红妆大游行,曾借用到县城亮过相。
通过这批精美的銮驾,从中会发现中国铜材的锻造艺术及发展轨迹。它们是宁海存世的民间仪仗,也是研究礼仪之邦的实物依据。

作者简介:

滕延振,笔名泰山月,古道等。浙江宁海文物办退休。国家文物博物副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博学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学会会员、宁海民间文艺家学会顾问、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国家、省级论文多篇,专著多部。也兼写小说、剧本、小品等文艺作品,并获市、县奖。

□编辑:叶寒
□图片:网络

(0)

相关推荐

  • 摄影:民间工艺(12)

    竹雕.竹刻.竹编工艺师主要有瓦寨斗街村斗笠制作工艺传承谱系第一代杨再银,到杨正强.杨通德.杨光远.杨昌亮.杨胜德.杨秀军(已传7代人,现传儿杨再泽.媳龙运美.女杨再菊):美敏村竹簸.竹筛制作工艺的吴道 ...

  • 博海拾贝1226:一枪解决一个连

    [1]武汉大学老图书馆 [2]卧槽!蒙着眼睛!! [3]专业! [4]想骚的时候骚,想低调的时候低调 [5]狗子:他一定是神! [6]年轻人不讲武德 [7]吾辈楷模 [8]心里阴影 [9]啊哈哈 [1 ...

  • 测一测你对宣德炉的了解程度

    清朝推翻后,民国仿制的宣德炉除了少数大家,应该说不管是铜质还是工艺都比不上清代.至于现代仿那漏洞就更多了.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参照皇府内 ...

  • 【芝堰非遗】芝堰銮驾

       芝堰銮驾 芝堰村的銮驾有100多年的历史,一般在"月半"年的正月初二及重阳开光之日开展活动.由銮驾会.龙亭会.锣鼓会.旗会.放铳会组成.每个会由若干村民自愿参加,参加者必须捐 ...

  • 【兰溪非遗】月半节基本内容

    月半节基本内容 民间举行盛大的迎銮驾.迎猪羊活动,称为"月半"."月半"是民间祭祀活动,意义在于庆丰收.驱邪.祈求风调雨顺,传统是每隔十年举行一次.开展活动的这 ...

  • 肃宁“强”人的“铜变形记”

    时代演进中 总有匠人守心传艺 在师素镇北答村 就有这样一个工匠家庭 三代人坚守传承錾刻技艺 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中 找到了一席之地 赵强是北答村铜塑錾刻技艺 第三代传人 从小受爷爷与父亲的影响 他非常 ...

  • 望长安,秦皇的御用车马

    在秦始皇陵文物陈列厅,陈列有两乘大型始皇帝御用铜车马.这两乘铜车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其结构之复杂,技艺之精湛,是以往出土的任何青铜器都不能望其项背的,被誉为" ...

  • 【乡土文化】舒元舆后裔太平桥村猪羊会

    舒元舆后裔太平桥村猪羊会 黄店一带有25个村有銮驾.猪羊会,以王家.白露山脚.刘家.高丼.百步岩.夏唐.东坞.坞口.范山头.邵坞.清塘何.上唐.黄店.都心.朱家.太平桥.卢山.社溪.下章等村的銮驾.猪 ...

  • 泰山月 | 宁海史前土著考

    宁海史前土著考 文/泰山月 1 海退海进 浙江是古越人居住的地方,古越人即浙江的土著人.<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有专家 ...

  • 泰山月 | 宁海平调申报非遗回顾

    宁海平调申报非遗回顾 文/泰山月 2006年5月中旬,宁海文广局成立"全国非物质文化宁海平调申报小组",由王副局长为组长,成员由张建国.陈忠杰.王万里.胡志刚.滕延振组成.笔者借调 ...

  • 泰山月 | ​宁海十里红妆婚俗

    宁海十里红妆婚俗 文/泰山月   "十里红妆"是指旧时富家大户嫁女的嫁妆,用"十里 红妆"嫁女的人家,一般来说是当地的豪富,其女儿往往是个闺阁千金.历史上,宁海 ...

  • 泰山月 | 宁海番薯的来历

    宁海番薯的来历 文/泰山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文物普查组来到茅屿村,在<杨氏宗谱>里发现了一则序言,其中写到宁海的番薯是清代中期杨氏太公从福建 莆田引进的.原来,我们从小吃到大的番著, ...

  • 京剧《砸銮驾》邓沐玮 张婵玉主演 天津京剧院演出 2009

    京剧《砸銮驾》邓沐玮 张婵玉主演 天津京剧院演出 2009

  • 如何确保“秦始皇銮驾”搬迁运输中“万无一失”?文保专家煞费苦心

    5月12日,经过4.5公里的武装押运,"秦始皇銮驾"--秦陵二号铜车马(安车)从秦陵文物库房安全运抵新落成的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重新组装后,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再度亮相,接 ...

  • 公元1398年6月,朱元璋在驾崩前留下了...

    公元1398年6月,朱元璋在驾崩前留下了一道遗旨:赐死所有嫔妃,入皇陵殉葬.46名嫔妃无一例外的被朱元璋的侍卫,勒死或者是直接活的装进棺材,不过有一个嫔妃逃过一劫,它便是宝庆公主的母亲. 有一天,宝庆 ...

  • 白露山麓话銮驾

    白露山麓话銮驾 白露山岿然屹立于兰江之西,距兰城20里.在白露山麓的黄店镇,村村户户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方式辞旧迎新,每隔十年一个轮回,开展迎猪羊架.迎銮驾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由此,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明末 ...

  • 泰山月 |魂归故里

    魂归故里 文/泰山月 清晨,薄雾如蝉翼般地轻盈,一缕缕地在翠谷中飘飞,变幻着多种舞姿,像是一群乐不思归的游荡精灵.昨夜的凉露尚未退去,悄悄地滋润着遍野的绿荫. 绵亘起伏的山体轮廓线,如一排排伏地祈祷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