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年前的一天,李白心情不好找张纸写下25个字,现价值无法估量
2021-02-01 09:05
华人号:中国文化
唐代诗坛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而“诗仙”李白则是唐代诗坛的巅峰,可谓是“巅峰中的巅峰”,所以千百年来他的诗作始终被后世之人所推崇。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生前声名不显,在他们所处的朝代他们的作品知名度不高,也就不怎么会被记录传诵,这样的文人在后世存世的作品就会很少,像很多只有几篇作品存世的作者大都如此。当然,这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们好歹有作品存世,还有很多文人,不仅是作品未能流传下来,甚至他们的名字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当中。
和这些人相比,生前便诗名传天下的李白就要幸运太多,他在世时所作诗歌便被人们争相传诵,这自然就让他的很多作品都被记录下来得以传于后世,据统计李白存世的诗歌多达近千首。虽然和存世诗歌多达9000余首的陆游相比,李白的存诗显得有点少,但是和绝大多数诗人相比,李白的存诗已经算是很多了。
不过虽然“诗仙”李白的存诗颇多,但是他自己亲手所书的文稿传于后世的却只有一篇,那就是《上阳台帖》。有道是“物以稀为贵”,诗仙诗篇虽多,但亲手写就的作品却只有唯一一篇存世,它的价值如今已然无法估量。
唐代除了是诗歌发展的黄金年代,也是草书发展的黄金年代。初唐时唐太宗就大力倡导学习王羲之,这不仅奠定了王羲之“书圣”的崇高地位,也让草书成为了风靡大唐的书法。而李白的《上阳台帖》便是草书书法作品。那么李白这首作品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就的呢?
公元743年,李白做了一段时间的供奉翰林。他本以为奉诏入京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学大展拳脚,但唐玄宗只是让他写诗文娱乐,这无疑和他的理想相去甚远。慢慢他也就厌倦了这样的御用文人的生活,再加上李白有些恃才傲物惹得宫中一些人的嫉恨,最终在其他人的谗谤下,唐玄宗将他赐金放还。于是李白便开始了浪迹天涯之旅。
次年,也就是距今1277年的天宝三年,李白在游历的过程中,遇到了杜甫和高适,三人结伴而行四处畅游,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事,好不快哉。一日,他们同游到王屋山阳台观,拜访当时有名的道人司马承祯,谁知到了以后才知司马承祯已然仙逝。李白当时本就因为赐金返还心情不太好,现在再遇上寻访的高人已离世,心情自然更是好不到哪去。看着眼前王屋山的风景,再看看司马承祯留下的画作,李白百感交集,于是便找张纸随手写了这首《上阳台帖》。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25个字,前十六个字是一首四言诗。前两句“山高水长,物象万千”说的是王屋山的山水景物造化万千;后两句“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则是说,如果没有老成的笔法,难以描绘出王屋山的壮丽。整首诗下来既赞颂了王屋山的壮丽,也有对于司马承祯作品和为人的称颂,表达出诗人对于司马承祯的仰慕之情。除了这首诗,剩下的9个字则交代了时间,地点,作者。
说实话,单就这首诗来说并不算很有水平,但李白的字写得确实不俗。而这幅字帖之所以现在价值难以估量,除了这是李白的唯一真迹外,这一书法作品上的印跋也是它的特色。引首为乾隆题“青莲逸翰”四个大字,帖前隔水上有徽宗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除此之外还有历代名家的一些题跋和观款。除了李白的亲笔25字外,这些名家的印跋也让这一书法作品的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