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孩子心灵的无字书—《黛西的球》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203号捕捉孩子心灵的无字书—《黛西的球》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你可以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为方便交流,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一、内容简介黛西有一个心爱的红球,她每日与红球相伴。一天,她和主人带球出去玩,遇到了一只棕色的小狗。小棕狗不小心把红球弄坏了,黛西伤心极了。回到家后,她在曾经与球相伴玩耍的沙发上沮丧地呆着。再次出门的时候,她又遇到了小棕狗,这次,小棕狗带来了一个蓝色的球——黛西失去了一件深爱之物,却获得了一个可爱的朋友。又或者,她什么也没失去。二、绘本信息书名:黛西的球文图:[美]克里斯·拉西卡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晨光出版社适读年龄:2-7岁奖项:2012年凯迪克金奖三、绘本导读【封面】
解析:这本书封面篮、红、黄色条纹,简洁大方又非常富有童趣。这只小狗和她喜欢的红色皮球,那不仅仅是一个皮球,它还是小狗心里的一个伙伴是一个陪伴。这个故事以球为主线,小狗醒着玩它,睡着了也要抱着它,出门了也是追着小红皮球。《黛西的球》,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狗-黛西,和她的球,一个球还是两个球?让读者去探索,她和球发生了什么事情?她的球怎么样了?有什么特殊之处,还是有一段不解的情缘?作者让读者去思索,去体会,去发挥。本文把黛西拟人为一个小女孩,一是“黛西”这个名字透露出女孩的信息,二是后期的体型较大的棕色狗更像是一个莽撞霸气的小男孩,这样符合人们的预期。另外,拟人化可以更好的链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心理活动。【环衬】
解析:开篇采用冷色而纯净的蓝,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冷静、理智。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用蓝色来暗示这是一个心理激烈碰撞而需要冷静来面对的故事。【扉页】
解析:扉页突出了小狗黛西,萌萌的身段,憨态的造型,头部翘起,眼睛盯着上方,那是她喜欢的红球,一个女孩只露出下半身,凸显黛西的分量。故事中女孩多次出现下半身的造型,只有一次看到面容,这是作者的创作技巧,让读者去猜测女孩的心理反应。扉页中就是内容的再现。扉页整体颜色以灰白黑色为主基调,只有红球和女孩的裙子是鲜艳的色彩,这给整个扉页增色,克服灰暗呆板的印象。【第1画面】
解析:版权页就开始讲故事了,扉页中拿球的女孩把球抛向黛西,然后自己斜坐在地上,但看不到她的面部,这让读者更增添了几分猜测,欣慰地看着黛西和球进行近距离接触。黛西尾巴不停地摇晃着,是兴奋、是得意、是满足!前爪抱住红球,嘴巴咬了下去,就像形影不离的恋人。一般来说,低龄孩子在阅读无字书时还是需要成人适当引导的。譬如《黛西的球》,在阅读前简单介绍一下主角——黛西和球,然后以启发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走入书中的世界,同时引导孩子注意几个关键点:黛西和球的关系,黛西情绪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通过画面传达出来的,最后和孩子们探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心爱的玩具被破坏的遭遇,当时他们是如何处理的。只要孩子看进去了,他们对于无字书的观察与理解常常会超越成人。【第2画面】
解析:黛西和球玩耍,画的很生动,看黛西的样子:头部顶球、双手抛球、躺地滚球、扭身戏球,玩的还很嗨! 黛西和球就像我们的孩子和他喜欢的玩具,尽情中玩,也能玩出技巧和花样,且吃饭睡觉都形影不离。多数孩子都有一个阶段钟情于某一件东西,就像自己身上的一个部件不可或缺。这里有的凝聚感情(《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的外套和《阿文的小毯子》中的小毯子)也有对物的依恋。为什么人小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无比依恋的小物件?在孩子早期的自我发展中,建立对一个地方的归属感是极为重要的。而一块长期陪伴他的毛毯或玩具,为其制造了一种熟悉感和安全感。尤其是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时,更需要能带给他安全感的物件。分离焦虑最早在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这时的婴儿已经与主要看护者(通常是父母)之间建立起了信任感。当父母离开则表现得焦躁不安,比如戒奶、分床、入园等。此时,孩子需要能够过渡性地承载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的东西。黛西累了,要躺在沙发上休息了,球不能离开自己,一并休息吧!黛西和球移步沙发上,这是一个过渡环节,启示下一个回合是要休息了。【第3画面】
解析:黛西睡午觉:玩累了的黛西抱着自己心爱的红皮球一起在沙发上睡着了。黛西睡觉时也会象我们的孩子一样,总是左侧侧右滚滚,要好一会才会睡着。作者把黛西睡觉的过程采用四个横向分隔,把黛西入睡前的活动呈现给读者,最上边看起来睡沉了,怎么又坐起来仰面打起了哇口,旁边的红球也随之律动,朋友心心相印啊!恢复了平静不想睡,可是眼睛就是打不起精神来,迷迷瞪瞪傻坐在一旁,旁边的球也蔫了下来。还是黏在一起睡才安生,这是不是和你家孩子睡觉有一拼。右边大图黛西眼睛紧闭,靠着心爱的红球终于睡着了。小狗黛西,他非常喜欢他的红色球,吃饭。睡觉、玩耍都会带着他,可以说是他的无尚挚爱。作者绘画技法采用了涂鸦的技法,更侧重色彩的对比:开篇采用冷色蓝,随后大量运用冷色调蓝、绿、柠檬黄进行创作,同时穿插着温暖的橙、红。冷暖搭配相当协调。作者对沙发的处理很有力度,采用冷色调画沙发,暖色调画球,并在画面中大面积采用干净舒适的冷色,少量采用温暖的橙色,色调搭配恰到好处。同时,作者用浅灰色、黑白线条及留白来创作黛西,使得黛西融入到这样强烈明快的沙发中去而不显得突兀。如果是哪条咖啡色色块小狗,小狗的身形就不那么醒目了。【第4画面】
解析:睡醒了,咱们出去走一走吧。女孩手握遛狗绳,侧弯身、左手臂指向画外,给黛西的邀请函已经发出。但女孩还只是露出身体的大半部分,就是不给读者看面部表情,让读者去揣测。狗是需要溜的,外面宽广的空间才是小狗的天堂,哪像猫就爱宅在家里呢!作者用两个连续的跨页展示了黛西在家中戏球和睡觉的场面,我们看出它们的关系了吧!球已经成了黛西密不可分的伴侣了。户外走一走、透透气,这下黛西更活跃了。用三个横向分隔来展示黛西的户外之行,女孩怀抱红球并肩前行,走着走着女孩就跟不上黛西的步伐,也跟着黛西小跑起来,穿过两颗大树和栏杆,黛西左顾右盼,这是到哪去了呢!竖起的两只大耳朵,摇晃的小尾巴,侧身看着读者,透露出一份惬意。底部这一幅,黛西张着大嘴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径直超前跑,这可苦了那女孩儿,只能加快脚步。地上的密集错乱的脚印,这是黛西停下脚步兴奋踱步而为吗?只是我们看不到女孩的面部表情,也不知道女孩儿此刻是否累了,这已经不重要,这不是本书的核心内涵。【第5画面】
解析:作者进一步采用大跨页,更是采用四个横向通长分隔,强调了黛西玩耍的活动空间的增大,这时套在黛西脖子上的绳索也已经放开,女孩儿把球抛向黛西任其所为了。最上图,女孩把手中球抛给黛西,看到球,黛西尾巴都打起了卷、匍匐在地、前爪刨地、后爪发力、蓄势待发。前边呈现一栏杆和淡蓝色天空,暗示外边的世界很清爽怡人。中上图,黛西已经跑过栏杆,对着球狂吠不止追逐下去。上边边角的栏杆起到定位的作用。身穿暖黄裙子的女孩儿承跑步状,露出一只前伸的右手,在呼唤黛西吗?开回来、快回来!中下图,果然黛西护送着球折了回来。还是没有女孩儿的上部身影和表情,但下蹲的姿势和双手护球的动作,让球停了下来,这时,回到了原位。这下黛西该休息会了吧!最下图,黛西又一次把球滚动起来,并推上了护栏,女孩儿跟了上来,且不停地做着动作,出了意外了吗?指向了下一页。【第6画面】
解析:栅栏在不同画面出现在不同位置,是因为黛西在绕着栅栏来回跑。我觉得栅栏后面是另一条狗狗的家,这不球越过栏杆进入人家去了。黛西止住脚步、竖起头、瞪着大眼睛、挥舞着耳朵,纠结起来这可怎么办呢!女孩儿也跟着走向前来。但或大或小的、不同颜色的园影是什么呢!作者多出采用变幻莫测、五颜六色的光影来渲染黛西周围的环境,似乎也在揭示黛西内心微妙的起伏。从色彩设计上打造一个虚无缤纷淡淡渐变的水彩世界,这有渲染着鲜红的皮球在书中的位置。【第7画面】
解析:原来进入了另一家的院落,招来这家的棕色小狗和女主人。黛西的主人把球捡回来和穿蓝色衣裙的主人解释着,而两只小狗却面对面捞了起来。从这个画面黛西处于中心位置,一切都因为它牵扯出这戏剧的变化,棕色狗只露出头的一部分,两个女孩也都隐藏了上部。两个女孩见机让两个小狗一起玩起了红球,看穿黄色衣裙女孩抛球的动作,棕色狗显然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一马当先投入到追逐中,它一个纵深咬住红球,身后的黛西顿时万分吃惊地呆在一旁。黛西想上前夺下自己的爱物,内心怕宗狗弄坏皮球。争抢中皮球突然爆炸了,让两只狗都猝不及防,身后的黛西更是嘴张得老大无语了。棕色狗和主人他们第一次出现的时侯是帮忙捡来了球;我们会发现黛西在笑,随着玩耍是大叫、担心、吃惊,充满了各种情绪。【第8画面】
解析:这个横向非比例分割,非常巧妙的展现部分切割的画面,上面部分黛西表现出失望和伤心,比例之大代表伤心之重。它抚摸着像人形的球皮像是安慰好朋友,实际上是安慰着自己。心爱之物骤然失去,完美呈现儿童心理,巧妙引发孩子内心共鸣。下面切掉的部分换来无限的遐想,黛西主人飞奔跑向黛西显得猝不及防,她知道黛西无法面对这场危机。棕色狗躲在主人身后,知道自己闯了祸而站立不安,它的主人直愣愣立在那里,面对伤痛的黛西和其主人发疯的动作和表情蒙了。这本书完美地呈现了小狗和主人的心理,帮助家长更清晰地了解如孩子一样的动物内心的动态。本书为富有想象力的儿童绘本,有益于开发孩子的思维,激发想象力。【第9画面】
解析:一个跨页,八个镜头,来诠释黛西的一连串的表情。从左右求援到自己施救,从镇静自若到仰天长啸,从目不转睛到不忍回顾,把小狗或者说孩子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黛西的球,书里一个字都没有,但是那种小狗对它心爱玩具的喜爱,玩具坏了之后的心疼难受,画的太逼真了,抓住了其心理的特点。孩子们还能发现了很多成人容易忽略的细节:黛西在努力地吹那个破掉的球呢!吹出了汗,吹得头都晕了!还有还有,球破了以后的那个形状好像一个小人儿哦!这些有趣的小细节,通常会被我们成人麻木的双眼自动忽略掉,这也是我们要跟孩子学习的地方。作者插画太形象了,失去后的表情多样,挽救、失望、悲伤、一看便知,这本书无声胜有声,对孩子看后也和黛西一起心情起伏。【第10画面】
解析:小狗惊讶、失望、难过,作者在这之前一连用了三副跨页来表现小狗的心理过程。黛西尾巴低垂着、耳朵耸拉着、身体萎靡着,心情一下子陷入低谷中,看样子也老了许多。这时女孩儿怜爱地伸出双手来拥抱黛西,也可以是我们的孩子,看地上的破损的球是不是想一个倒地的孩子。黛西心爱的礼物或朋友出了问题,给她造成沉重的打击,就像我们的孩子,需要父母心理上的抚慰一样。看着黛西是不是很可怜的。【第11画面】
解析:出门的时候跟着主人的脚步是开心的快乐的,回家的时候又因失去了心爱的伙伴,脚步是沉重的,难过的低着头。黛西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垂头丧气的看着破皮球被主人扔进了垃圾桶里。接下来,黛西似乎没有了动力,干什么都无精打采的。黛西怎么样才能重新快乐起来?最让我惊讶的是在黛西与爆掉的红球最后一个画面,黛西非常失望的看了一眼地上的球,然后走开了。作者用栏杆分出两条长长的路径,分镜头来刻画黛西的心情。黛西耸拉着耳朵、低垂着头,没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女主人也知道黛西此刻的心境,顺着黛西的步伐慢慢前行。下图,女孩把破损的红球扔到垃圾桶中,急速拉着黛西离开,不忍让黛西沉迷在失去爱物的困扰中。对无字书一开始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跟孩子来读。大人看过几遍之后,尝试着引导孩子的视线来解读各种细节。虽然孩子不像我们成人能看到整条故事的脉络,但总是能找到一些她的东西。【第12画面】
解析:一次意外,黛西的球在与其他小狗玩耍的过程中被撕破了,永远的破了,不管是黛西愿不愿意与那个小狗玩,反正最后的结果是球被撕坏了,并且是永远的坏了。黛西伤心失望极了,从此饭不香,茶不饮,夜不能寐,就是想念他的那个最中意的红球。孩子对自己喜爱的玩具有着特殊的依恋,当失去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难以自拔的伤心。小女孩一直都只是现出脚步,直到出现在沙发上安慰黛西时,才露出那张可爱的俏脸。人命中,总有一些这样的人。她的脚步跟随着你,但你却看不见。在你最最需要的时侯,她才会现身。无字书相对于有字书的创作更具挑战性,因为它没有文字铺垫,他要全部应用图画来表现,来达到作者的创作意图,给读者展示它的内涵。这本书非常好的达到了这个境界。【第13画面】
解析:画面一转,再次出门又遇到了咬破皮球的那只狗,这次对方带来了一只蓝色的皮球来赔偿,看吧,画面上的小黛西眼睛都亮了,神采飞扬,那不只是因为得到了新的皮球,还因为交到了新的朋友,新的伙伴新的陪伴。有时候这里失去了这样,可能你又获得了其他,也或许你什么也没失去,人生就是如此。开始再次出门,女主人边走边安慰着黛西,显然黛西还没有走出上次的阴影,女主人也显得郁闷。但当遇到上次那只棕色狗,特别是对方主人还礼致歉时,也笑逐颜开,顿时也充满了精气神。孩子需要调整心态,难道大人不也是如此吗?这样双方互相包容、互相理解这就奠定了交往的基础,出现任何意外还有啥是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呢!【第14画面】
解析:弄坏球的小狗主人给黛西送过来了一个球,也许不是弄坏球的小狗主人,也许是新球、也许不是新球,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黛西又有了一球,又重新有了一个玩具,俩个小狗又重新重归于好,在一起欢笑玩耍,从此黛西又重新拾到了久违的快乐,又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开心、快乐的玩耍,也许他受到的不只是一个球,也许会是很多只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可能孩子认为在小棕色狗咬爆红球之后,黛西是讨厌它的;而它送回蓝球做补偿之后,又是喜欢它的,也会成为好朋友。在小朋友的世界里,就是这么直接,不需要假装所谓的礼貌来背叛自己的情绪。它们的主人躲在背后有说有笑,俨然也成为好朋友。让两只小狗尽情的自由戏逐,不干扰它们的行为。这就像我们的孩子一起玩耍有欢乐也有不测,要相信孩子能自己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这就是成就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人只是在一边欣赏和欣慰就可以了。黛西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换了一个球,她还得到了一个好朋友,感受到了各种关爱。我对这本“以神似胜形似”的书是一见钟情的,“神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黛西的球》与中国写意画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都有着浓浓的写意味道,都追求“神似”【第15画面】
解析:黛西出去玩:遇到了一只带来蓝色皮球的小狗,它们成了朋友,玩得非常开心,回去时女主人还依依不舍,似乎在说:下次再一起玩。这只棕色小狗显然比黛西个头要猛,这也提供和大孩子如何玩在一起的方案。这就好比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偶遇在一起玩,大孩子往往各方面占据优势,如何谦让、理解,甚至危机的处理能力。作者在创作上采用多种对比方法,比如:线条和色块的对比。小狗黛西和女主人主要采用淡色的线条来描绘,而棕色的小狗和它的主人则主要采用色块来描绘,这不但很好的区分了角色,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作者克里斯·拉什卡用墨水、水彩和水粉绘制了这些可爱的插图,无言地诉说着孩子们失而复得的感情过程。作者在本书中频繁使用弥漫变幻的云团来表示气氛、时间、情绪的变化,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第16画面】
解析:最后一页内容同于之前沙发上的场景,开始是一个球,结束还是一个球,只是颜色换了。看似回到起点,其实当中的失与得,是一段温暖的历程。红球消失了,得到了一个蓝球,也得到了一段友谊,更得到了失与得的心理历练,从此走出了家庭独食的唯我其谁,到相互包容、理解、友谊。虽然只是一个球的变化,成长的是两个孩子。这也预示着孩子走出家庭,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懂得了如何交往、懂得了失与得的转换关系。在沙发的一角,作者采用放大的镜头表明黛西严然和篮球成为好朋友,也像读者表明黛西长大了。而成长的历程就是走出家庭,成为社会的一员,懂得包容与爱。【封&底】
解析:当你看见这本书,就会被它丰富的色彩渐变所吸引。全书甚至没有任何文字,只有烟云弥漫的色彩驱动着故事的情感发展——郁闷、轻快、高兴、兴奋。特殊的水墨画表现手法,柔和的色彩铺设,会让人深深扎进故事的阅读当中,流连忘返。我很愿意在绘本导读方面付出自己的努力,以提升父母的绘本认知能力,在亲子阅读中引领阅读的走向,为此我用大家能看懂的语言,从专业角度剖析这本以随性涂鸦感创作的绘本的优秀之作。绘本不应该只是简单阅读,更应该用来绘画、游戏、玩耍。就《黛西的球》这类富有艺术性的绘本,应该根据其本身的特点,设计有趣的艺术活动,让大家在阅读之余,还可以玩起来。四、作者信息克里斯·拉西卡(Chris Raschka),美国著名童书作家和插画家。出生于1959年,幼时在芝加哥和澳大利亚成长,现居于纽约。他在大学获得的是生物学学位,热爱美术、科学和动物知识,同时他还是一名中提琴手,并曾在德国一间儿童整形外科诊所工作了一段时间,接触了许多勇敢同命运搏斗的孩子们。他喜欢逗那些孩子开心。在凯迪克奖获奖感言中他提到,诊所的这段经历让他明白,如果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那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拉西卡在颁奖典礼上还说:“我画中的元素对我来说全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将自己对文学、艺术、音乐和亲情、友情的想法,用那些色彩丰富,看似潦草,甚至稍稍有些疯狂的图画呈现给我的读者。我不想听到读者只是赞美我的某一幅插图,而是希望他们在读完整本书后,由衷地感叹:‘这真是一本好书!’”拉西卡为至少40本童书画过图,并凭借YO! YES?(1994年)、《神奇的窗子》(2006年)和《黛西的球》(2012年),三次斩获凯迪克大奖。我们可以通过他作品中线条和色彩的变化,感受到音乐般的跳跃和流畅。《黛西的球》的灵感来源于作者拉西卡的儿子。他儿子4岁时,曾拥有一个心爱的球,但是被狗狗不小心给弄坏了,儿子非常伤心和沮丧,这也许是他第一次经历失去某件深爱之物的情感——失去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拉西卡以此展开了想象,创作了《黛西的球》。这部绘本是拉西卡创作的第一本无字书。他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改了又改,所费纸张不计其数,终于完成了这部精美又温情的动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