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记忆:编码与储存(总结)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的第六章和第七章,都是在谈论记忆。第六章讨论人脑对于信息的编码和储存,第七章则是讨论信息的保持与提取。
记忆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许多人都曾幻想过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至少在考试时,如果能有这种的超能力,那一定能轻松不少。
当然,如果真的能时刻发挥出过目不忘的能力,这显然是一件悲惨的事情。超忆症患者的生活并不总是快乐的,他们也无法遗忘那些人们想要遗忘的事情。
记忆并不像是一个文件柜,里面存满了我们想要储存的信息。人类的记忆系统可是一套复杂的工程学奇观。
先让我们来看看第六章的结构:
6.人类的记忆:编码与储存
6.1.记忆与脑
6.2.感觉记忆
6.2.1.视觉感觉记忆
6.2.2.听觉感觉记忆
6.3.短期记忆和工作记忆
6.3.1.一个关于短期记忆的理论
6.3.2.巴德利的工作记忆理论
6.3.3.额叶皮层与灵长类的工作记忆
6.4.激活与长时记忆
6.4.1.激活计算的例子
6.4.2.扩散激活
6.5.练习与记忆强度
6.5.1.学习的幂定律
6.5.2.幂定律的神经基础
6.6.影响记忆的因素
6.6.1.间隔效应
6.6.2.增细加工
6.6.3.学习教材的技巧
启示:地点记忆法如何帮助我们组织记忆
6.6.4.伴随学习与有意学习
6.6.5.闪光灯记忆
6.7.结论
这是作者提出的开篇问题:
1.我们如何保持对刚刚发生的事情的短时记忆?这是电影《记忆碎片》的主角也具备的记忆功能,能让人们操纵工作记忆中的信息。
2.我们当前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时如何启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的?
3.我们如何创建对经验的长时记忆?这是电影《记忆碎片》的主角所不具备的功能。
4.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成功创建新的长时记忆?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张图:
上图中的红框,是指我们用眼睛和耳朵(主要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取的信息。
视觉感觉记忆,一般情况下,大概只能存储1秒钟左右。而听觉感觉记忆,可以存储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大概10秒钟左右。
感觉记忆的特点有两个特点:容量大,存储时间极短。
感觉记忆可以一下子储存大量信息,但实际上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所以,如果某个信息不重要,不需要格外注意,那么它就会丢失,不会再转存到短时记忆系统中。比如,我们看到一张照片,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暂时储存整张照片的丰富信息。但只有照片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如人脸,会被真正记住。而背景中的路灯,可能就会被遗忘。
在感觉记忆系统中,有些信息会被转存到另一个记忆系统里,这就是短时记忆系统。在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个系统中,大多数不了解心理学的外行人也能凭借常识,知道长时记忆系统大概是什么样子。但是短时记忆系统的存在和其特点,则是大多数外行人不知道的。
短时记忆的特点也是两个:容量小,存储时间较短。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早在1956年就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这其实就是在说,我们的短时记忆里所能容纳的东西,可能就只有7个左右。更新的研究发现,这个数字或许还要更少。
而在存储时间方面,短时记忆一般也不会超过半分钟。
而长时记忆系统,它的特点就是容量极大,存储时间极长。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上限和存储时间上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三个不同的记忆系统,让我们把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分别比喻成雨水,小溪和大湖。
雨水分布很大,下雨时空气里到处有。但雨水只在空中停留很短的时间,很快就落到了地上。而且,也只有一部分水能汇聚到那条特定的小溪里。这就像是感觉记忆里,短时间里可以有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很快就没有了。
作为短时记忆系统的小溪,其实是很狭窄的。这里能容纳的水并不多。而且,小溪里面的水是流动的。这就像是短时记忆里的信息,不断流动。新的信息不断进来,旧的信息不断出去。
短时记忆系统里出去的信息,到了哪里去了呢?
小溪的水,一部分蒸发掉了。还有一部分,汇聚到了大湖里。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一部分因为没有被复述,没有得到深度加工,所以就丢失了,还有一部分存入了长时记忆系统里。
长时记忆就像是大湖,里面能容纳很多很多水。这里我们先不考虑蒸发以及湖水的流出河流。就假定这是一个蓄水库,里面能长时间储存大量信息。
当然,大部分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里的信息,都是一时半会用不上的。如果要用,我们需要将其再抽调到“工作记忆系统”中来使用。
如果大家嫌麻烦,那也可以把工作记忆当作短时记忆的同义词。
先来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一张图,从上往下,分别是指感觉记忆传入到工作记忆之中,工作记忆的若干个组成部分,以及工作记忆从长时记忆系统里调取信息。
中央执行系统和视觉画板、情节缓冲以及语音环路这里是双向箭头。这是指,这里的信息流动是双向的。中央执行系统可以将信息放到那些仆从系统里,也可以从仆从系统里提取信息。
关于工作记忆,最常用的比方,就是一个桌子,或者叫“工作台”。
这个工作台的面积是有限的,上面能摆放的东西是有限的。如果摆满了,那么要想往台子上放新东西,就要拿走一些旧东西。
之前用到的雨水、小溪和大湖的比喻,强调的是信息流动的方向,以及这三种信息储存载体的特点。
而这个工作台比喻,则是强调信息处理的过程。我们的思考,就像是在工作台上处理信息。比如,我们心算11乘以11。我们可能会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笔算的画面,也可能在心里默念这些语句:“10乘以11=110,110+11=121”,而这些信息,就是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如果要让我们同时心算一个数学题,并且还要和别人聊天,那这就是做不到的。因为工作记忆有限,无法同时容纳这么多信息。
上图的下部,是指工作记忆调取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6.4.激活与长时记忆”这一节,是在说环境中的刺激,让我们产生了一些联想,从而激活了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一些信息。这里比较有趣的实验是本书作者的亲身经历。
简单来说,就是作者和他的同事们(其中还包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作为被试,在猜谜语。在猜不出的谜语中,其实有一半的谜语在环境中有提示。比如,“山上有个绿房子,绿房子里面有个白房子,白房子里面还有个红房子,红房子里面坐着许多小黑人和小白人。这是什么地方?”
其实,实验主试在洗手间里,放了一幅装饰画,画上是西瓜。
而作者看到那个装饰画的不久之后,又想起那个谜语,然后就给出的回答:西瓜。在此过程中,他也不知道是环境中的特定刺激:西瓜装饰画,让他给出了答案。他还以为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
显然,信息是不会凭空出现的。某个信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而另一个信息没有被提取出来,这里头是有原因的。在这个例子里,原因就是那个西瓜装饰画。
除了环境刺激之外,某个记忆内在的强度,或者叫“记忆牢固程度”,也会影响我们将其从长时记忆系统提取到工作记忆系统中的概率。
这是Pirolli和Anderson得出的幂函数规律,其中,纵坐标是再认时间,时间越短,说明记忆效果越好。而横坐标是练习天数。图中的曲线说明,当我们练习的次数足够多时,“记忆牢固程度”就会越高,而“记忆牢固程度”,刚开始可能提升得快,后来提升得较慢:
除了练习强度之外,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别的影响记忆的因素。
首先就是间隔效应,来看这张图表:
实验细节就不说了。这个表格里填写的数字,算是测试分数。第一行可以算是:一天内对某个材料学习5遍。第二行则是:隔一天学一遍,共学5遍。第三行则是隔30天学一遍,共学5遍。
在学完最后一遍后,再间隔30天,做一个考试。结果发现,最终考试成绩最高的是30天间隔学习组。
这就是间隔效应。简言之,如果我们想要深度记住某个学习材料,我们就应该多次学习它,并且应该将学习次数间隔开来。
实际上,学校里的课程设置,也利用了间隔效应。比如,每周上2节数学课,一共上20周。这样会比一周上20节数学课,一共上2周,效果要好很多。
从图中也能看出,考前临时突击学习,虽然能应付考试,但不利于长久掌握那些知识。因为没有利用上间隔效应,所以那些临时记住的信息,很快就会忘记。而只要间隔一段时间复习一下,就不容易遗忘。
除了间隔效应(Spacing Effect)之外,还有一个影响记忆效果的重要因素:精细加工,又翻译作增细加工(elaborative processing)。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带有细节的有意义信息,而不是一段孤立的信息。比起“医生讨厌律师”这句较短的话,人们更容易记住“因为治疗失当的诉讼,医生讨厌律师”这句更长的话。
有些人觉得,人们之所以能记住那句较长的话,是因为人们刻意去这么做了。而对于那句较短的话,人们并没一刻意去记住,所以才记不住。
不过,6.6.4.伴随学习与有意学习,这一节的内容就是想要
告诉我们,真正决定我们是否记住某段材料的,不是我们是否刻意去记了,而是我们是否有对材料进行复述和增细加工。
最后,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PQ4R这种帮助我们记忆知识的好方法。
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这六个步骤就是利用了增细加工的原理,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那些需要记住的知识。
这六个步骤的核心,其实是“提问”和“复述”。前者可以看作一种自我测验,后者是帮助我们记忆材料的黄金方法。而我之所以建议大家在阅读的同时,也要写作业,就是因为写作业同时也是一种复述过程。
考虑到有许多朋友春节期间比较忙,那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等有空的时候,再回过头来补一下作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