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修复——历史上蓄电池初次充电你来评价!

本公众号会不断更新
详细的电瓶修复技术
分享各种不同开店经验

历史上蓄电池初次充电的程序如下:

首先按蓄电池制造厂的规定,加注一定密度的电解液,静置3~6h,并将液面高度调整到高处极板上缘10~15mm。

接入充电电源前,电解液温度应降至35℃以下。

蓄电池初充电应选择两阶段恒流充电法,第一阶段充电电流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15,当电解液中产生气泡,单格电压达到2.4V时,将充电电流减半,既转入第二阶段。

继续充电到电解液剧烈放出气泡(沸腾),电解液密度和电压连续3h稳定不变为止。

全部充电时间约60~70h,初充电的特点是充电电流小,充电时间长,电化学反应充分。

充电过程中应经常检测电解液温度,当温度上升到40℃时应将充电电流减半,若温度继续升高到45℃,则应停止充电,待冷却到35℃以下再充电。

充电临近完毕时,应测量电解液密度,如不符合规范,应用密度为1.4的电解液或蒸馏水进行调整,然后再充电2h,直至密度符合规范为止。

第二次充电其实可以电快用完再充电,至于充电时间,不同的电池要求不同,请按说明书进行。

这样的充电利弊你知道是什么吗?请评论。

学习电瓶修复技术
 
  添   加   李   工   微   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