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书画价值的七个因素
文化产品在具有特殊的精神属性的同时,一样具有经济属性。艺术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及相关因素,决定了其市场价值。作者的艺术造诣、尺幅的大小、是否精品、作品的存世量、时代的早晚、品象如何、特殊附加因素等是影响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价值的7个重要因素。
在当代世界,文化产业不仅成为一些国家举足轻重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利润的增长点,而且也日益深刻地介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迅猛壮大的势头,它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即房地产、股票之后的又一社会投资热点。
特别是中国书画成为当今艺术品市场的主打产品之一,画廊、艺术品拍卖行如雨后春笋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从中国著名的几家拍卖行的情况来看,他们一年艺术品成交额大多在10亿元左右,其间也可反映出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已相当可观。
更重要的是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现实已不再是一种收藏现象的反应,时至今日它已成为与金融、投资密切相关的行业,尤其是在金融信贷、保险抵押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书画艺术不单是一种文化现象,当它与市场结合到一起并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时,它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相当分量的重要内容。中国书画作为商品与房地产、股票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有着突出的特殊性,因为书画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无法用物质性的东西计量其成本、核算其价值。
事实上,一件珍贵画作的价值其物质成本、体力劳力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一幅齐白石的大写意荷花图市价是60万元,其用的纸张、笔墨、 颜料等物质成为消耗可能仅在2元左右,创作时间可能也仅为一小时。决定其价值的因素显然是非物质性的东西,这的确为将书画艺术品经营纳入一般性的金融投资业务、商业管理造成了困难,也成为不少经济领域的专家直接介入的瓶颈。
中国书画艺术是精神产品,当然不可能找到一个具体而固定统一的价值标准。但中国书画既然是商品,就一定应具备其合理的市场定位与价格。如何来判断中国书画艺术品的价值呢?我们应分析影响中国书画艺术品价值的因素。 影响中国书画艺术品价值的因素是复杂而纷繁的,根据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长期表现,影响其价值的主要因素有作者的艺术造诣、尺幅的大小、是否精品、作品的存世量、时代的早晚、品象如何等。
一、影响书画艺术品价值的首要因素是作者的艺术造诣
无可置疑,书画家的艺术水平高低是衡量其艺术价值的最根本因素,任何时代众多的书画艺术家的造诣是不同的,他们作品的市场价值差别是巨大的。从艺术水平的表现出发,在市场上可以大致分四个层次的书画家:
一是大师级的人物。在一个时代是极少的一部分,他们具有杰出的造诣、突出的创造能力,开一代宗风,其作品成为这一个时代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象征。就近现代来讲诸如吴昌顾、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于右任、李叔同、林枫眠、傅抱石等等,他们的作品处在市场价位的最高端。
其次是被誉为书画大家的一些人物。他们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具备精湛的造诣,有着鲜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在市场的价位紧随大师之后居于高端。
再次则往往立足于各省、市、区的一批著名书画家。他们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深厚的造诣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其作品的价位处于市场的中间,但在数量上占有全国性市场的多数。
最后是不少的地方名家。他们在一个地区有广泛的影响但不太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具有不错的功力和技巧,有一定的个性,其作品的价位处在市场的低端,市场地域性局限明显。
这样四级的划分是一个宝塔形的分布,大师居于顶尖,人数极少而越向下人数越多。从他们作品的价值悬殊是巨大的,以当今市场看,顶级大师的作品往往在每平方尺10万元左右,而四级中最低端的地方名家作品每平方尺百元者也时常可见。
二、尺幅的大小是判别中国书画作品价值的最明显因素
在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上,作品创作形式千变万化、大小不一,一般情况下衡量作品价格的方法是以每平方尺为单位论价。
中国书画创作的载体——宣纸,其规格即是以尺来定的,诸如三尺纸、四尺纸、八尺纸、丈二匹尺八屏等等。因此,即便将整纸裁开不同的形式,其规格也往往通行,如四尺三开、四尺对开等,市场上自然也以不同的尺幅论价。同一位书画家的不同作品,如无其它突出的影响价值因素的话,一般尺幅大的价格肯定要高于尺幅小的。
以尺幅大小论价是中国书画市场衡量价值的通行方法。实际上无论是画廊还是拍卖公司,在对一件书画作品估价时,通常是先将作者作品在市场上每平方尺的均价作为基础的衡量标准,然后来测量其尺幅的大小,再看其是否还具有其它增值或减值因素。
例如,倘若张大千市场时价均值为每平方尺8万元,其一件作品为2.4平尺,则得出其基本价值应在19.2万元左右,然后再去分析其它影响其价值是增是减的因素,进一步索定其价格。在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上尺幅是衡量作品价格最直接的手段。
三、是否精品是价值变化的重要因素
书画艺术品的创作与机器生产产品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艺术品是精神产品,其质量的高低受情绪、心态等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即便是同一位艺术家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所创作的作品质量是大不相同的。当他所处在各种条件具佳的时候就可能产生精品甚至是代表作;当他处于被动、甚至无奈的情况下,创作的作品可能是劣品、应酬之作。
精品是难得的,它的价值不是劣质作品、应酬之作所能同等而语的,也不应以平常、一般作品相对固定的价位来衡量。因此,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如果尺幅相同但市场价位却有非常大的差别,有时也是合理的。如,早在1997年秋北京嘉德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拍出一件齐白石精品成交价为19.8万元,其面积为7×9.7cm,仅有一张名片大小,其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每平方尺的市价。
由此可见,精品有时可能超出其平时市价的数倍乃至更多。当然,倘若是劣品或应酬之作,其市价也会比其普通价位低,有时也可能低很多。
四、书画家作品存世量也是影响其市场价值的因素
世上的东西一般是物以稀为贵,书画也不例外。书画家的秉性不同、表现手段不同、生活的经历也不同、寿命也有长短,众多的原因致使书画家的产量大不相同。
如性格不同往往导致书画家们写字、作画的快慢,表现手段的差异更使创作速度有巨大的区别:善于大写意手法的画家一天之内完成十余幅是没有问题的,而以工笔或界画为手段的画家或许一月未能完成一幅画的一半。有的画家一生生活稳定创作勤奋,身后留下大量的作品;而有的画家翰不虚动,每件作品往往是长期思考,深思熟虑久不动笔,且可能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没有创作的时间与空间。
总之,不同的书画家其一生创作的数量可能有很大悬殊,高产的一生数万,量小的仅有千余甚至以百计。在同样的水平层次,作品少的书画家市价往往更高,如齐白石是位高产的画家,存世作品数万件;而傅抱石则存世作品不多,粗略估计仅有数千件。齐白石的艺术造诣当然不比傅抱石差,但同样尺幅一般傅抱石的价格却略高。
五、时代的早晚是市场价值不可缺少的因素
中国书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年代越是久远,其沉淀的历史价值也就逾是突出。在同样的艺术造诣层面上,历史越久其市场价值一般情况下就越高。
以书法为例,宋、元一流的大家其作品在当今艺术品拍卖中已拍出天价,如米芾《研山铭》2002年中贸圣佳拍出32989000元,鲜于枢《石鼓歌》2004年北京翰海拍出46200000元等。
明代一流大书家诸如文微明、董其昌等人的作品高价位大多在数百万元,而清到民国间一流的书家如康有为、于右任、李叔同等人的精品往往数十万至一百余万,也正因如此,书画作品随着时间的增长,会不断的增值。
六、品象如何是市场价值基本保值的因素
一件艺术品的完整性是很重要的。一件书画作品是否保持其完整、清洁、不受损伤是保持其应有价值的重要因素,倘若作品有一定残损,其市场价值必定会打折扣。如果有污渍同样会减少许多价值。品相完好是保值的一个基本前提。
七、特殊附加值因素
一件书画艺术品的市场价值的确定,除了其本身直接的诸因素外还有一些附加因素起着不小的作用,同样应慎重分析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题材的因素。一些著名画家往往以擅长题材闻名,如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但从市场的情况看他们二位最高端价位却并非马、虾,徐悲鸿《九州天事乐耕耘》2004年荣宝拍卖以1705000元的高价拍出,齐白石《山水册八开》2003年在中贸圣佳拍出。一是描绘农民春耕的场景,一是山水册,恰恰是他们涉及的很少的题材且又是精品逾发难得可贵,故而赢得了最高的价位。
2、创作的特殊背景。与特定事件、著名人物背景密切相关联的精品同样具有很大的增值因素。如《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以6600000元成交,显然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3、有无著录。流传是否有序,一件书画作品是否被历史上的相关文献著录、当今书画作品是否被大展或作品集收录都是影响其市场价值增值的重要因素。如果是古画并被清宫收录则定会大幅增值。
4、有无重要题跋、评价。一件书画作品如果具有书画界、文化界名人的题跋、评价,其市场价值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值。
书画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衡定相对于一般商品显然是复杂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相应的诸多因素还是能够较客观地进行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