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苑键弹(26)曾祥科(空山新雨):当代语言在吴幼鹏先生对联中的应用

当代语言

在吴幼鹏先生对联中的应用

★曾祥科(空山新雨)

关于当代语言能否入格律诗,很长时间一直存有争议。有的诗友认为,当代语言不宜直接入格律诗,格律诗中融入了当代语言,便失却了格律诗古朴雅致的韵味。有的诗友却认为,当代人创作格律诗,理所当然要使用当代语言,如此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今人在对联的创作中,同样面对这个问题。对联创作能否使用当代语言?如果使用,是否可以加工,该如何选择?使用当代语言是否会影响对联的风格?湖北鄂州联家吴幼鹏先生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应用。

下面例举几副具体的作品:

即兴》

人常追逐新常态;

我自回归大自然。

即兴》

依稀过往糊涂账;

散淡游离敏感区。

《偶拾》

草木三军风摆谱;

山川一统雪收官。

在上述三副例联中,使用了多个当代词语,如“新常态”“糊涂账”“敏感区”“摆谱”“收官”等,它们或为专有名词,或为固定词组,或为生活俗语。可以看出,这三副对联作者或表达心情,或抒发感悟。在他人的惯常创作中,“新常态”等词语是完全不可能被应用到此种题材的作品中的,但吴先生却妙手翻新、匠心独运,利用字词的“多义”“双关”等特性将其与特定语境相关联,将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很在程度上拓宽了这些词语的应用领域,并为这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中赋予了全新的、别样的涵义。

对联中大量使用当代语言,正是吴幼鹏先生对联作品的一大特色。这些当代语言来自于不同的领域,如政治、商业、交通、科研、学术、时尚、生活、俗语等等。分别举例来看:

《即景》

枝头叶老风单挑;

槛外花新菊独裁。

“单挑”,本来自于体育运动领域,后来也被用于游戏和生活等领域。“独裁”则来自于政治领域。例联中的“单挑”和“独裁”,应该不是这两个词语的寻常之义。联中应用拟人化手法,将“挑”和“裁”这两个动作,分别赋予风和菊,从而将看似毫无关联的语境和词语关联起来,产生了毫无防备、出人意料的新鲜体验和阅读感悟。

《雨后即兴》

坐看湖山只不言:任苍茫雾,散漫云,淡淡浓浓,悠然助我官僚气;

寻思意趣何成句?恰灿烂花,清新草,摇摇晃晃,疑似邀人享乐风。

“官僚气”和“享乐风”,是近年来反“四风”和作风建设中频繁使用的专用词、热门词,此处被作者借来表达雨后的即兴感悟。这两个词语在此联中或许可视为贬词褒用,读来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融入的自嘲、耶揄、诙谐的味道和情趣。

《题中秋之夜》

难忘今宵,满月频邀星入座;

天随人意,相思不让梦签单。

“签单”一词源于商业领域,本指订立合同签下订单。作者巧妙地将“签单”一词引入表达情感的对联作品中,将它与中秋、相思、满月、梦等进行关联。此中味道,读者自可意会。

《重阳偕联友游西山》

世道无非一副联,难为草木兴衰,风云过往;

人生尽管单行线,不负层楼看水,净土寻缘。

“单行线”来自于交通规则。它与“游西山”有关系吗?鄂州“西山”景区线路我不清楚,是否只能原路返回。实际上也无需弄清楚,因为联中与“单行线”关联的是“人生”这个大课题。谁说人生不是单行线呢?“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人生的每一天,都不可能重新来过。作者的态度是:人生尽管单行线。我个人理解,这里的“尽管”,一半是乐观,一半是睿智。只要我们珍惜当下,珍爱生活,就是单行线又有什么关系呢?同时,单行线,非歧路,便少了面对选择的困惑和迷茫,只需朝着一个目标往前走,生活会过得更简单、更纯粹。

《贺中国楹联学会八代会》

九域群英,汇集三门,从此新征膺重任;

两行文字,传承千载,至今未许转基因。

近些年来,关于“转基因”的话题争论热闹异常。此词为民众所熟知虽然年代不多,其出境率和关注度甚高,估计应列热门词榜首。转基因属生物学领域,楹联属文化领域,这也能相关联?是的,在吴先生手下,再怎么桀傲不驯的兵,都能把他训练得服服帖帖,都能给他找到合适的位置安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多东西都在不断变化、更新,但传统文化的有些元素和标准即使“传承千载”,依然不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至今未许转基因”。

从以上例联可以看出,不管来自哪个领域,这些词语都是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多数人一听就懂的,几乎没有专业性特别强、生僻冷奥的词语。正因如此,当读者读到这些词语,便能马上调动自己对这些词语的固有认知和理解,并对这些词语在对联的特殊语境中所产生的“他义”、“歧义”、“引申义”进行比较、鉴别、重构,从而产生新奇、别致、独到的阅读体验。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词语,吴先生对联作品中使用的当代词语还有很多。比如:“钉子户”(《题鄂州观音阁》),“感情牌”(《秋花秋草》),“担使命”(《李四光》),“原设计”“亚健康”(《附和曾祥科先生脱发自嘲》),“调色”“同框”(《印象大桥村》),“没商量”(《题神舟11号与天宫2号对接》),“身份证”(《即兴赠联》),“炒地皮”(《即景》),“施家暴”(《偶拾》),“无底线”“上头条”(《即事》),“鼓捣”(《偶拾》),“加减法”(《即兴:赠》)等等。这些当代词语的大量应用,成为吴幼鹏先生对联作品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之一。

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

一是对联创作能否使用当代语言?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不仅格律诗中可以使用,对联中同样也可以使用。吴幼鹏先生对联作品中大量当代词语的成功应用,便是很好的证明。

二是是否可以加工,该如何选择?我个人认为,对于专业词汇和约定俗成的词语,不可为了适应格律和对仗,而随意增减字数,改变称谓。比如,“新常态”不能改称“新态”,“转基因”不能改称“转基”。对于作者改变称谓后自创的“新词”,别人读不懂,一头雾水,想来读者是不会买帐的。

那么,哪些词能用哪些词不能用,一个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呢?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大体说来,使用后联意表达顺畅,联律合乎要求,对仗大致工整,似乎满足这些就可以了。至于使用环境,若是挽联、婚联、寿联等实用联,在使用时应相对谨慎一些;而在时事联、风景联、题署联、抒怀联等类型的联中,使用起来则自由得多,几乎不用顾虑。在联律方面,对于三个字或三个字以上的专用词或固定词组,可以按语意节奏,只考虑末字的平仄,而不考虑词语内部其它字的平仄。只要末字的平仄能对上,就不应视为出律。

三是使用当代语言是否会影响对联的风格?有人认为对联中使用了当代新词,作品便不古朴,不雅致,无韵味。对此,我是不赞同的。首先,对联作品风格多样,或端庄,或激昂,或柔媚,或悲壮,或华丽,或清新,或沉郁,或闲逸,或诙谐,或恬静……大家尽可各擅其长,百花齐放,为何所有作品都要千篇一律往古朴雅致上靠呢?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语言本身也在不断地衍生、演变、发展、消失,有些词语逐渐被遗忘直至销声匿迹,而有些词语逐渐(或突然)进入人们的视野而登上生活的舞台,还有些词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迷失自我”而被人们用作其他的涵义。由此,“新词”的概念也不是绝对的,我们现在认为古色古香的词语,在一两千年前,何尝不是当时的新鲜词汇?而当今新鲜出炉的专业新词或网络新词,对数百年数千年后的人们来说,或许已经是馆藏级的古老词汇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可敬的。从都不敢吃,到一人试着吃,到大家都爱吃,必然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当代词语在对联作品中的广泛应用和被接受,必然也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当然,如何更好地将当代词语应用到对联作品中?应用过程中如何使表意、对仗、风格实现更完美的融合?如何在更广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接受?则需要更多从事对联创作、对联评论、对联研究、对联推广的个人和组织共同努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9年11月于长阳龙舟坪

作者简介

  曾祥科,网名:空山新雨。1976年生,湖北长阳人。通信企业职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诗词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长阳诗词楹联学会秘书长。诗词楹联作品及评论文章散见于各地刊物和网络论坛。

————————

诗苑键弹  精彩回放

(1)(2)(3)(4)

(5)(6)(7)(8)

(9)(10)(11)(12)

(13)(14)(15)(16)

(17)(18)(19)(20)

(21)(22)(23)(24)

(25)

————————

关注长阳诗苑

升华诗意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