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句话来理解《易经》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孔子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国现代哲学家、新儒家的代表冯友兰说:“《易经》可以称之为宇宙代数学”;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易经》经典中的经典,是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zMTAvMjE0NzAxOTI0XzFfMjAyMTAyMDMxMDU0MDY0NDM=.jpg)
对于孔子的说法,我们毋庸置疑。《易经》是中国哲学的起源,《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根脉,诸子百家、儒释道无一不渊源于此。概括而言,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儒释道三家皆论道,论道的目标就在于“明体达用,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天人合一”,这十六个字堪称中国哲学之精髓,这个精髓就是源于易经。易经上经天,下经讲人,易经就是讲“天人合一”的,此外易经强调道德与希望,中正与谦逊,谨慎与容合,敬上礼下与不争,柔顺与自省,俭欲与静待,这些易经要义在儒释道的经典中,随处可见。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他重要成分如天文地理(天干地支)、数学历法(象数、十二辟卦、二十四节气)、中医(五行生克,阴阳协调:心为火,木为肝,土为脾,金为肺,水为肾)、文学艺术(抑扬顿挫、留白、虚实相生、动静结合、高低相和)、建筑(方圆结合、坐北朝南、天人合一)、军事(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等等,无一不与易经相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真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zMTAvMjE0NzAxOTI0XzJfMjAyMTAyMDMxMDU0MDY1Mzc=.jpg)
对于冯友兰先生的说法是否正确,我们可以加以论证。首先象数是易经的根,这是毫无疑问的。其次,易经是体,就像一个大的基本框架,任何范畴都能往里面装,这是易经的强大包容性所决定的,宇宙就是一个大的函数,代数就是在数学中引入变量。比如y=3x+8,这是体,也即根本,任何数都能往里面套进去,相应的y能得到相应的x,相应的x能得到相应的y,绝无差错。就拿阴阳二字来说,“阴阳”是体,阴阳可以表示高低、大小、长短、光明与黑暗、胖瘦、宽窄等等。就拿“四象”来说,“四象”是体,它可以表示春夏秋冬,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吉凶悔吝,生老病死,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就拿一个卦来说,卦就是体,就是一种逻辑代号,如乾卦,既可以表示头,也可以表示天,也可以表示龙,也可以表示父亲,也可以表示男人。六爻成卦,我们可以把六爻当作一个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也可以把六爻当作一个组织的不同层级,也可以把六爻当作一个人的不同修为境界等等。一个困境摆在面前,我们根据我们的处境来看不同的卦,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和体悟,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易经。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zMTAvMjE0NzAxOTI0XzNfMjAyMTAyMDMxMDU0MDY3MjQ=.jpg)
对于南怀瑾的说法,是否正确,我们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易经的内核归结起来就是七个字“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人就将此与西方哲学如黑格尔的“正反合”三段论也即三种变化的辩证法相提并论,这是拿爷爷和孙子做比较,这是极其可笑的。黑格尔创立了著名的辩证法公式也即“正—反—合”,可理解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在黑格尔看来,正反合是绝对精神发展运动的不同阶段的形式,一个“正题”必然派生出与之对立的“反题”,“正题”与“反题”构成对立,最终二者都被扬弃,达到统一的“合题”,而新的合题又会派生出其对立面的反题,如此循环往复。然而,易经之“一阴一阳之谓道”,绝非黑格尔之“正反合”所能企及,易经这七个字表达的是无数种变化的辩证法。随便拿一个卦来说,比如需卦,其有综卦也即讼卦,其有错卦也即晋卦,其有互卦也即中孚卦,需卦这个本卦演化出来的讼卦、晋卦、中孚卦,又有其相应的综卦、错卦、互卦、交卦,以致于无穷推演,但这些无穷的推演却能达到具体简单的归一,合为一个卦。黑格尔的辩证法苦涩难懂,把简单的道理搞得极其复杂,易经能将宇宙万事万物之错综复杂,用几个卦来表示,简单而不简单,这是了不起的。以乾卦为例子,乾为天,是天下第一卦,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一个卦,严格来说易经64卦就是乾卦演化出来的,乾卦6爻,改变其中任何一爻都会另成一卦,改变其中一爻(有6中变化)、改变其中二爻(有90中变化)、改变其中三爻(有····),如此无边穷无尽的变化,却能归一为一个简单的六条横线上,这是西方乃至世界上任何一种哲学所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