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复习精讲-西北地区
中国地理高考复习之西北地区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区域有大有小,大可到中国、世界,小可到一个具体的区域。区域地理注重“人地关系”的研究,它不仅揭示自然环境的特征,而且考虑到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各种因素,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关系。借助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动物等,还可以认识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如经济、文化、交通、对外联系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对我们的生活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地理的地位日益突出,它对于制定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解决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口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它也是未来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教材内容分析:《西北地区》 属于区域地理的范畴,关键是要抓住该区域的地理特征。教材中首先介绍了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明确该地区是中国跨经度最广的地区,为下面的气候特征做铺垫;接着介绍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的特征,并配有各种地图,通过读图分析,得出西北地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干旱;自然地理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对我们的人文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材中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主要是介绍地形、气候、河流、植被以及农牧业、交通之间的相互联系;环保是全球性的热点问题,教材的最后提到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主要的问题是草场遭到破坏及沙漠化严重,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警惕我们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树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基础的知识,能自己进行读图分析,获取一定的地理信息;除此之外,在学习《西北地区》之前,已经学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都属于区域地理的学习范畴,所以对于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以及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已有基础,学习起来不会太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以及之间的联系; ②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以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并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③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授法、读图分析法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本节重点,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观看西北地区生态图,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②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分工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
2、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特征以及造成干旱的原因。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版权说明,图文为本平台整理制作,欢迎阅读转发,转载需要经老胡同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