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名将之:岳飞
岳飞是国人心目中耳熟能详的中国历史英雄人物,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等故事广传于民间。据说2003年以后的教书中将其从民族英雄的行列里“踢”了出去,与他享受同样“待遇”的人还有文天详,专家们的主要理由是岳飞在南宋时期率军抵御金人的入侵算是“民族内部的矛盾”,毕竟目前中华民族中包括了汉人和女真人(满族的前身),很多人对此表示反对。堂主也认为,将当前的中华民族与历史某一阶段的中华民族相等同,是不合时宜的,毕竟各民族的融合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不能抛开历史而仅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待。此外,针对岳飞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武圣人也存在争议,对武圣人究竟应该是孙武、关公还是岳飞也都持有不同的观点。
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中岳飞画像
堂主暂不参与以上争议,毕竟要得出这些结论,势必涉及到讨论“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圣人、武圣人”等一系列概念与评定标准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社会科学问题的争论,往往中嘴大者更有权威,堂主则是既无权威,也无能力,更无兴趣争论的。但仍要在此表明个人态度,个人认为,凡是在历史上能为本民族的生存、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或物质财富的人,都应称为民族英雄。
堂主本篇文章题为“悲情名将:岳飞”,所以只针对这个标题展开。
说岳飞是名将,绝对不是虚言。其一,从个人发展轨迹上看,他本是草根百姓出身,从普通士兵的分队长官至含冤被害时的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军委副主席)一品大员,历经近二十次的升迁,再到被平反以后所追封的鄂王,凭的都是其个人的战功及对大宋所做的贡献,而非依赖家族背景、靠山或官场上的溜须拍马之事。其二,从实战成就来看,他历经四十余战(有人说是七十余战,堂主未做专门统计),较为有名的有收复建康之战、收复襄阳等六郡之战、平定杨么起义之战、四次北伐之战等几无败绩。其三,从其治军来看,他治军严整,赏罚公正,身先士卒,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是其真实写照,因此深得百姓拥护,金人也才会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其四,从为将的素质上看,他既有个人武功高强,善骑射,能左右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又在作战指挥上因敌用兵,擅长谋略,强调“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五,在个人品德上几近完美。他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生活简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与其他所谓的“南宋中兴四将”的另外三将相比:刘光世好色怕死,张俊贪财无度,并参与了谋害岳飞;只有韩世忠在忠勇与能力方面还算是能与岳飞相仿,只是韩世忠较岳飞更能看透官场潜规则,做了种种“努力”甚至不惜向奸臣妥协才得以自保。其六,岳飞有着很好的文学修养,他留于世的诗歌有以《满江红》、《小重山》等为代表的三十余首之多。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体验到岳飞当时的志向与情感;据说他还有兵书留世(金庸先生小说中所说的《武穆遗书》),只是已经佚失。中国武术中的岳家枪法、形意拳等也相传为岳飞所创。总之,岳飞在无论在立功、立德还是立言,在中国历史上都堪称少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称他为武圣人,与孙武、关羽相比更为合适。孙武理论重于实践,并且其实践只是用于帮助吴王打败楚国,战争性质属“春秋无义战”的范畴;而关公,则主要受民间演义中的忠义形象影响,加之清朝有意压制岳飞形象(道理不言自明)而被称为武圣的,其本身色彩中的“忠义诚信”的商业更浓了。
岳飞的悲情结局,主要体现在他年纪轻轻(39岁)、壮志未酬之时就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套用古人的话来说,是飞鸟未尽,良弓即藏,走兔未死,猎狗被烹,敌国未破,谋臣已亡。这比那些功成名就之后被杀的良将更令人扼腕叹息。
对于岳飞的死因,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观点:一是岳飞的忠虽然是忠于国家民族,但在当时,国家民族与君王之间是不对等的。岳飞所要达到的目的除了直捣黄龙府,收复旧山河之外,还强调要迎徽宗、钦宗还朝,而这无疑威胁到高宗的皇位,并且高宗又不能公开反对这一目标。二是岳飞个人性格使然。忠义之士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即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君王,君王理所当然就会支持我,只是人们在很多时候都忘记了,你所认为对的事情君王不一定会认为是对的。正如家长认为对孩子要求严格是为了孩子好,而孩子则不一定这样认为一样。三是岳飞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将领,过于专注战场,而对官场之事了解甚少,也缺乏历练。四是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政治的工具。如此,用的时候可以拿来用,不用的时候是弃是杀都貌似与你无关。无论是哪种结论或是上述结论的综合作用原因,都丝毫消减不了岳武穆的悲情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