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原反应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
01
高原反应概念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简单来说,身体对缺氧环境地适应过程就叫做高原反应。
02
高原的定义
在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由于气压低、氧分压低,使人体发生一系列缺氧综合征,称高原病,也称高山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3
世界10大高原
1、青藏高原
排在榜单第一位的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中国境内。这里的阳光十分丰富,绿色植被也十分茂密,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矿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大约为5500米,确实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途径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三个国家,同时也是亚洲一处十分重要的位置。这里的平均海拔大约为5000米,拥有着比较高的山峰。
3、玻利维亚高原
玻利维亚高原是一处地广人稀的地方,这里的平均海拔大约为4000米,农业十分发达,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4、厄瓜多尔高原
厄瓜多尔高原位于厄瓜多尔,这里离赤道比较近,气候比较寒冷,平均海拔大约为3800米,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
5、南极冰雪高原
南极冰雪高原主要位于南极洲,是一个十分寒冷的地区,这里常年被冰雪副覆盖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这个高原的平均海拔约为2500米,面积达到了1280万平方公里。
6、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主要位于非洲地区,这里的地势比较高,同时还有比较肥沃的土壤,这里是比较重要的农业场所。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大约2200米,面积更是达到了80万平方公里。
7、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高原主要位于北美南部处于墨西哥境内,该高原面积比较大甚至占据着墨西哥所有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五。该高原主要面积达到了12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2000米。
8、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是中国一处十分重要的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大约为2000米。云贵高原拥有着很多丰富的地貌,同时还贯穿了中国多个省份地区。
9、亚美尼亚高原
亚美尼亚高原是一处比较危险的高原地区,这里的火山地震都是比较经常发生的,同时这里还因为高山融雪多的缘故,发展出了很多河流湖泊等。这处高原面积大约为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500-2000米之间。
10、格陵兰冰雪高原
格陵兰冰雪高原主要位于北美洲地区,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同时也有着比较迷人的景色。格陵兰冰雪高原的平均海拔为1900米,面积约为187万平方公里。
04
人体与氧气供应的机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血红蛋白结合氧气到达组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释放氧气结合二氧化碳
05
细胞对低氧的适应机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细胞在常氧状态下,HIF-1ɑ 蛋白特定位点的脯氨酸受到羟基化修饰,被 VHL 识别后沿泛素化降解途径降解,因此常氧状态下 HIF-1ɑ 的表达水平很低。低氧环境下,HIF-1ɑ 的羟基化受到抑制,HIF-1ɑ 的表达量得以累积,进入细胞核内,识别靶基因上的缺氧应答元件,激活包括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幼稚红细胞的增生、血红蛋白含量增多和红细胞的成熟)在内的一系列缺氧应答基因的转录表达。
06
高原反应发病机制
07
为何现代飞机里没有高原反应
08
临床表现(来源:兰世亭)
1、急性高原反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高原性肺水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高原性脑病
09
急性高原病自我评估量表
急性高原病可自我评估表来诊断,如果登上了海拔2400米,加上头痛以及在其他的项目上得分多过3分,就可以作出初步诊断有急性高山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表来自《TRAVEL AT HIGH ALTITUDE》手册,如果在头痛基础上,项目总分超过3分,应该停止爬升,如果没有好转或者进一步恶化,应该下撤。当然,这个3分是一个理论标准,也是风险最小化的谨慎阀值,具体攀登计划需要按照自己的身体反应作出调整。(翻译制作:雪线之上)
以下方法可以作为急性高原病是否严重的判断标准:
“ 最直接简单的诊断测试是类似于酒驾测试的方法,让患者进行串联行走测试(Tandem Walking Test),运动能力下降或者失调都无法完成直线,当这种情况出现时,立即向更低海拔转移。”(引自:traveldoctor.co.uk)
10
高原反应应急处置
1、急性高原反应
2、急性高原性肺水肿
3、高原脑水肿
11
50%葡萄糖和红景天能预防高反吗?(腾讯医典)
1、50%葡萄糖注射液
“高糖”是一个俗名,它的通用名是“50%葡萄糖注射液”,也就是浓度50%的葡萄糖溶液。
首先要提醒大家,50%葡萄糖注射液是拿来静脉输液用的,没有口服的用药途径。其次,“高糖”说明书里适应症也没有“预防高原反应”这一项。
而且,权威的高原反应指南并没有把5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的有效药物[2];目前也没有严格实验证据表明它能预防高原反应。
所以,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预防高原反应只是民间土方法,缺乏科学证据和专业认可!
某些“民科”之所以提出这种说法,可能是觉得“高浓度葡萄糖利尿,可以减少水肿的发生”。
50%葡萄糖注射液的说明书显示,快速静脉注射20~50ml的50%葡萄糖注射液,确实可以起到渗透性利尿的作用,但作用非常短暂,还可能引起高血糖,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把“高糖”直接注射到静脉,尚且效果有限,口服导致消化,的利尿作用就更微乎其微了。
2、红景天
红景天是一味藏药,有“高原人参”、“雪山仙草”之称。
虽然曾有研究表明,高山红景天能“减轻快速进入高原的急性高原症状,降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4],但这项研究的实验方法和数据都不详细,难以判断它的可信度。
另外,权威指南也没有把红景天作为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的有效药物[2]。所以,根据目前的研究,并不能得出“红景天可以有效预防高原反应”的结论。
12
科学预防高原反应(腾讯医典)
首先,在上高原之前,最好对心肺功能进行全面体检。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不要轻易去冒险。
其次,进高原前要进行合理饮食和充分休息,养精蓄锐。
更重要的是,当海拔上升到大约2500米后,要放慢速度、逐步增加海拔高度,每24小时内的上升高度最好不要超过600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在医生指导下准备一些常用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目前,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的药物主要有乙酰唑胺、地塞米松。还有研究发现,布洛芬、硝苯地平、他达拉非和西地那非等也是有用的。
乙酰唑胺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首选药物,可以在爬升过程中使用,达到目标海拔高度后,可继续使用2~4天。如果开始从目标高度下降,就要停用了。但在治疗高原脑水肿时,乙酰唑胺只能作为辅助药物“打配合”。
地塞米松在预防方面,主要适合乙酰唑胺不耐受或过敏的人,用法和乙酰唑胺一样。但在治疗高原脑水肿方面,它却是“主角”。
布洛芬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尤其当高原反应引起头痛等症状时,可以用它来缓解。
他达拉非和西地那非都有肺血管扩张作用,也能预防高原肺水肿。可以在爬升过程中使用,达到目标海拔后可根据情况继续使用4~7天;如果开始从目标高度下降,就要停用了。
关于这些药的具体用法,可以看下面这张表[2]: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说明书中都没有包括“高原反应或高原病”的适应症,属于超说明书用药范畴,具有一定的用药风险。而且除了布洛芬,其他药物都是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购买。
如果你想提前备上一些药作为预防,最好的办法是到了当地再找医院开具,因为高原地区医院防治高原反应一般都有丰富经验。
13
远离高原反应7个小知识点
1、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过于紧张,无谓地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慌乱起来,给自己负面心理暗示,反而会使身体不适加剧,延长缓解时间。其实,许多高原反应症状都跟心理作用有关。也不要过于兴奋、冲动。
初上高原的朋友,切忌看到高原、雪山,就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大喊大叫、奔跑跳跃。这只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增加心肺负担,加重高原反应。
2、足量饮水
在高海拔活动中,足够的饮水能让你维持机体平衡,血液循环通畅,供氧能力增强,心肺负担减轻,快速排出毒素,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高海拔环境,摆脱高原反应痛苦,恢复良好的状况和体能。
一般来说,在高海拔每天至少应当喝2—35升水,水分补充合理与否,可以尿量是否充分、尿液是否清澈、至少浅黄为判断标准。除了白开水,还可以在水中加葡萄糖、西洋参切片、板蓝根冲剂、果珍等,补充能量,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预防感冒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注意防寒保暖
高原天气特点是:气温低,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5-6℃;早晚、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快,刚刚还艳阳高照,很快就可能狂风大作,雷雨冰雹。因此,在高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
一定要带上足够的防寒衣物,并且勤更衣,加减衣物一定要及时,做到“宜暖不宜凉”。另外注意尽量少洗澡、洗头。人在高海拔,身体机能失衡,抵抗力下降,极易遭到病魔侵害。上高原的头几天千万不能洗澡,有高反症状的话在高反期间千万不能洗澡,肺水肿和脑水肿是会要人性命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4、合理膳食
在高原缺氧环境,人体新陈代谢受到影响,消化系统功能较平原地区减弱,但人体在高原地区消耗的能量、维生素等却比平原地区大大增加。
在饮食安排上,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也不宜吃得过饱,要增大碳水化合物(应该占60%以上)和高植物蛋白的比例,增加各种维生素的摄入,以便快速提供热量,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5、合理安排行程
第一次去高原,建议行程最好是从“前藏”到“后藏”,这样的过程。拉萨、山南地区称为“前藏”,日喀则地区则称为“后藏”,整个藏北高原称为“阿里”。
前藏和后藏之间的孔道,就是雅江中游的尼木峡谷。林芝就属于前藏,它的海拔只有两千多米,林芝被誉为西藏的小江南,景色也非常不错,可以在林芝玩上两三天再到拉萨(海拔3650米)等地,这样就能避免直接去高海拔地区而导致一下子不适应引起高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6、晚睡早起
高原的夜晚往往比白天更难过,晚上空气中含氧量更低,人体自身在进入睡眠状态后,不像白天那样能通过主动调整呼吸来缓解缺氧状况,呼吸会逐渐降到接近平原的频率,导致缺氧,影响睡眠质量。比较好的办法是,针对自己平时的睡眠习惯,略微再推迟1小时左右再睡。
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前提下,房间或帐篷一定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房间可以适当开窗,帐篷注意通气口完全打开,必要时拉锁留缝。高原的空气本来就稀薄,如果再处于封闭环境中,循环呼吸固定体积的空气,更容易导致头疼和其他不适。
7、必要的药物辅助治疗
初上高原的朋友,可以在进入高海拔地区之前提前一星期开始服用高原安或红景天等,严防死守避免感冒,因为即使很轻微的呼吸道感染,也会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危险性。一旦发现感冒初起症状,应立即服用抗感冒药。若等病症起来后再服用,一般已无效。
高原反应引起头痛时可选用加合百服宁等去痛片,当反应较重时,还是建议到附近医院去看看。还有就是建议反应稍重的朋友,在没有危险且能够忍受的情况下,尽量不吸氧,努力依靠自身适应。一旦吸上,依赖性就会产生,恐怕你今后在高原就很难离开它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院前急救联盟综合中国医学论坛报、腾讯医典、兰世亭、网络等进行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