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1上市的抗体新药-(1)Evinacumab
概述2021年2月1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了Evinacumab-dgnb(商品名EVKEEZATM),用于12岁及以上儿童或成人家族性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HoFH)患者治疗。Evinacumab是一种全人源靶向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的IgG4亚型的单克隆抗体,它与现有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当与最大耐受的降脂疗法联合使用时,可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种难以治疗的常见遗传性疾病)患者中危险的高胆固醇水平降至正常水平。此前,FDA授予了evinacumab突破性药物资格(BTD),孤儿药资格和优先审评资格,此次批准是基于III期ELIPSE-HoFH研究(NCT03399786)的积极结果。evinacumab的推荐剂量为15 mg/kg静脉输注,每4周1次,由Regeneron开发。
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Evinacumab是一种重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能结合并抑制ANGPTL3。ANGPTL3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家族的成员,主要在肝脏表达,通过抑制脂蛋白脂酶(LPL)和内皮脂酶(EL)在调节脂质代谢中发挥作用。evinacumab抑制ANGPTL3通过挽救LPL和EL的活性降低LDL-C、HDL-C和甘油三酯(TG)。evinacumab通过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加工和清除LDL上游产物的形成降低LDL-C,而不依赖LDL受体(LDLR)的存在。按照15 mg/kg剂量给药,每4周1次,Evinacumab在4次给药后达到稳态,累积率为2。根据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平均稳态谷浓度的为241±96.5mg/L,而输注结束时的平均Cmax为689±157mg/L。Evinacumab的总分布容积约为4.8 L。Evinacumab的消除半衰期是其浓度的函数,不是一个常数。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Evinacumab浓度降至定量下限(78 ng/mL)以下的中位时间为最后一次稳态剂量后的19周。临床试验ELIPSE-HoFH(NCT03399786)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估了EVKEEZA与安慰剂对65例HoFH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为期24周的双盲治疗期间,43名患者接受EVKEEZA15mg/kg 每4周1次,22名患者接受安慰剂。在治疗期后,65名患者中有64名进入了24周的开放标签延长期,所有患者每4周接受一次15mg/kg的EVKEEZA静脉注射。
所有患者基线时LDL-C的平均值为255 mg/dL。在LDLR功能受限的患者中,基线时的平均LDL-C为307 mg/dL。试验的主要疗效终点是从基线检查到第24周LDL-C的百分比变化。在第24周,EVKEEZA组和安慰剂组的LDL-C平均百分比变化的最小平方(LS)平均治疗差异为−49%(95% CI:−65%至−33%;p<0.0001)。在开放标签EVKEEZA治疗24周(第24周至第48周)后,安慰剂组和EVKEEZA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的LDL-C从基线水平的降低是相似的,并且在继续使用EVKEEZA治疗48周的患者中保持不变。
在第24周时,观察到的EVKEEZA降低LDL-C的情况在所有预先确定的亚组中相似,包括年龄、性别、LDLR活性以及是否伴随其它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依折米贝、PCSK9抑制剂抗体、洛美他匹德和脂蛋白单采)。关于HoFH儿童患者,在ELIPSE HoFH临床试验中,1名儿童患者每4周静脉注射15mg/kg EVKEEZA,1名儿童患者接受安慰剂,作为其他降脂治疗的辅助治疗。在第24周,EVKEEZA组LDL-C的变化百分比为-73%,安慰剂组为+60%。在另一项开放性扩展研究中,13名HoFH患儿(12至17岁)每4周静脉注射15mg/kg EVKEEZA,作为其他降脂治疗的辅助治疗,中位治疗时间为33周。9名患者完成治疗,在第24周进行的血脂评估显示,第24周LDL-C与基线水平的平均变化百分比为−52%。总的来说,EVKEEZA对儿童HoFH患者血脂参数的影响与成人HoFH患者相似。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5%)为鼻咽炎、流感样疾病、头晕、鼻漏和恶心。在ELIPSE-HoFH临床试验中,在接受EVKEEZA治疗的患者中,超过3%的患者出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表所示:
免疫原性与所有治疗性蛋白一样,Evinacumab具有免疫原性。但在ELIPSE-HoFH临床试验中,所有患者均未检测到抗抗体。参考文献:1.FDA-Approved Drug Labels for BLA 761181.小药谈肿瘤免疫ICI篇:TIGITICI篇:LAG-3ICI篇:TIMs,TAMs和PSICI篇:VISTAICI篇:B7-H3ICI篇:CD47ICI篇:突破还是延续?ICI篇:临床挑战TNFRSF篇:CD40TNFRSF篇:OX40TNFRSF篇:4-1BBTNFRSF篇:GITR靶点篇:Claudin18.2靶点篇:BCMA靶点篇:LILRB4靶点篇:MET靶点篇:IL2和IL15靶点篇:neuronilin-1靶点篇:TREM2靶点篇:BTN3A1TME篇:Sialoglycans和SiglecsTME篇:TGF-βTME篇:EZH2TME篇:TregTME篇:B细胞TME篇:骨髓来源抑制细胞TME篇:内质网应激信号CAR-T篇:CAR-T的中国力量CAR-T篇:CAR-T的新靶点和新技术CAR-T篇:针对实体瘤的挑战与开发策略CAR-T篇:CAR-T与多发性骨髓瘤CAR-T篇:CAR-T+溶瘤病毒NK细胞篇:肿瘤免疫中的NK细胞NK细胞篇:NK细胞的免疫检查点NK细胞篇:CAR-NKNK细胞篇:“变节”的NK细胞双抗篇:挑战与开发策略双抗篇:结构与功能优化双抗篇:BiTEs和它的兄弟姐妹双抗篇:CD33靶向双抗综述篇:精准医学的关键差距与机遇综述篇:肿瘤免疫治疗当前的趋势转变综述篇:肿瘤代谢重编程与免疫应答综述篇:靶向抗癌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综述篇:肿瘤免疫中的小分子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