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首绝美古诗词,一眼沉醉,惊艳了千年时光
它是“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夫妻恩爱,也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娇羞情感……
有时候,读到一首美妙的诗词,只想把那一刹那变成永远,停留在那最美的画面里,停驻在那至美的诗意中。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5首绝美古诗词,首首诗情画意,令人一眼沉醉,惊艳了千年的时光!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小路旁的花儿日渐稀少,郊野却是绿意盎然。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好似那蒙蒙细雨乱扑人面。
黄莺躲藏在翠绿的树叶里,红色的帘子将飞燕阻隔在外,炉香静静燃烧。醉酒后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幽深的庭院。
杨花“蒙蒙”地扑着行人面,真是生动有趣。可暮春的美景又带着淡淡的哀愁。原来啊,世间从来多是美景,只有多了伤心的人罢了。
《双调忆王孙·赏荷》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已是秋日,李清照郊游心情不减。微风轻拂着湖水,更觉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时候,红花叶凋,芳香淡薄。
莲子已经成熟,莲叶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涤着水中蘋花,汀上水草。优美的风光,不仅吸引了人,还吸引了山禽水鸟。鸥鹭也与人混熟了,彼此消除了隔膜,
深秋时节,残荷本是衰败的,让人消极的。而李清照却能从中发现不一样的美。有趣的人,在每一次衰败的景色中,总能发现美丽的亮点,须知心中有景,则处处好风景!
《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上的号角吹起,离别的一刻总要到来。
悲伤之际想起曾经的柔情蜜意,却亦无可奈何,我终究是辜负了你。离别之伤,人生飘零之感,都在这一首词中了。
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离别,要经历多少感伤,我们算不清楚。只愿我们走的每一步,都真心诚意,无愧于心。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宋·黄庭坚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
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这是幅寒江独钓图,一碧万顷,波花粼粼,渔翁处在垂钓,仿佛一个世外之人。渔翁归来时,水寒江静,只见满目青山明月当空。
黄庭坚写下此词时,刚被贬到黔州,他羡慕渔翁的生活,更羡慕他的境界,独守山间,虽说孤独,可这山间的美景亦只属于他一个人。
一件事有两面,如果镜头直照悲伤,那么,一定看不到周边那静谧而清丽的风景。如果只顾悲伤,怎么会感受到山间清风,头上明月呢?豁达的人,总会在苦难中,寻找到一丝快乐。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千古以来,兴亡更替就像繁华的春梦一样。孔子家族墓地中长满乔木,吴国的宫殿如今荒芜萋萋,楚庙中。乌鸦飞来飞去。
诗人早已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回到山中生活,几间茅屋里,藏着万卷书。山中有什么事?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闲适的生活,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看透兴亡规律,诗人回到山中生活,在山中,诗人过得舒适而自在。与内心的充实与快乐相比,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总是向往诗词中的生活,小桥流水,暮霭晚霞,或者白草红花。
其实,诗意生活并不在远方,而在每个人的心里。只有当你一身轻松,不为现实悲喜所扰,内心自有一份安宁与坚持时,你就会感受到处处都是诗意。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 写诗最注 重讲究“炼字”。“炼字 ”即诗人 运用简练、 生动、含蓄、优 美的字词进 行 锤炼与搭配,从而 使诗歌的 意境更加 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 画得更加入木 三分。
很多父母 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 有太多的营 养,能锻 炼孩 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 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 质;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如今新教改的 内 容变动, 也足以说明 这 一点。高考各科题 目阅读 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 度也在 悄 悄上升。特别是古诗词的 分量,增加5 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 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 生平 等等的 延伸 知识更加重视诗 词整体的考察。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 孩子的 是 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 的诗词介绍比 较无聊,孩子 看不进去,有些 地方 也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