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字句处阅读风景

宋代诗人陆游在告诫儿子时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诚然,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现实生活打开新的维度,增添新的可能性,但只拥有书籍,徜徉于书山学海,却又少了些身临其境时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少了些专属于某情某景、某时某刻的感受和心境。

于是,很多人选择去旅行,用双脚丈量世界,用设身处地的经历,来印证和更新自己的认知。身体把思想带到了一个新的远方,而这样的旅行之所以得以成行,自然也少不了思想的指引。这是一种对内心声音的回应,唯有如此才能从容面对来自当下的不安,以及来自远方的撩拨。

即便奔赴的是同一个远方,每个人旅游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快节奏的生活,让整个社会和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或多或少沾染一些浮躁,连旅行都越来越走马观花,沦为仅仅在“网红景点”打卡、拍照、发朋友圈的形式主义,根本无法停下脚步,安静地去感受当地独有的特质和那一时刻的自己。

当然,还有另外一类人,他们旅行的目的地虽然没有那么明确,不会简化成几个必须打卡的地点,但目的却很清晰,那就是去“读”这一座座城市、一处处风景,捕捉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点滴。他们甚至会试图将目的地的前世和今生联系起来,将有关目的地的一切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打破时间和空间阻隔的限制。

这需要旅行者拥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也需要他们足够敏感和细心,把旅行当成一种对话,听目的地无声的倾诉,听一个个可大可小的故事,并在彼此之间形成某种共鸣。这种共鸣很是难得,共鸣的产生则意味着此次旅行变成了一场成功的聆听,也成了一场成功的对话,因此当然会很令人感动。

过去曾经有一种叫作“壮游”的旅行形式。所谓“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包括三个特质: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特别是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彻底执行。“壮游”不是一种身体的流浪,而是要怀抱壮志,因此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这种说法起源于杜甫的《壮游》一诗。我想,第二类旅行大概与“壮游”的理念颇为契合,贪心地想要了解有关目的地的一切,它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呈现,它的自然风貌与人文遗踪,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同的体验与追求。

我始终觉得带着积累的知识和融入血液灵魂的文化去旅行,即便是第一次身临其境,初次邂逅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重逢,因为在心里已经预演过相遇的场景,构想过置身其地时自己是何种处境,以目的地作为参考系来衡量自身,或者做反向参考,尽管很多时候二者并不能完全重合。

人与人之间知识积淀和文化底蕴存在个体的差异,同一处景观,不论人文,还是自然,在他们身上激发出的感悟和共鸣肯定不尽相同。但一个人所能抵达的真正边界,不是取决于脚步到达的范围,而在于思想所能触及的远方。话说回来,就算都身临同一个地方,思想的翅膀也会把他们带往不同的去处。譬如,同样是站在敦煌莫高窟的壁面前,有人眼中是花里胡哨的涂鸦,有人看到的却是千年绵延的历史;有人收获的只是视觉上的短暂冲击,而有人领略的则是直抵心灵的长久感动。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旅行,应该始于动身出发之前,而文化则始终应该处在旅行之前。这里的文化不是狭义的概念,而应该有广义的内涵,即便是前往一处毫无文化底蕴的地点,也值得我们花费心思去提前认识它,了解它的存在。正如,我们想要去认识一个人,就会提前了解一些关于他/她的信息,这样见面就不会感到完全陌生,而旅行亦是如此。如果我们要前往一处目的地,不妨先读一读关于它的书,看一看关于它的影像,且当作是到达现场前的预演,当作倾听它、阅读它的诚意。只不过,带着文化去旅行,比带着认知去旅行,需要更长久的积淀。


注:本文最初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20年7月21日版副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