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人可能会就地过年。没有了大桌年饭,不得不考虑放假7天吃什么的问题。
我建议,可以趁年前囤点速冻食品。不仅方便,营养也不比“新鲜”食物差多少。
一些人反感速冻食品,觉得冻了这么久,肯定不新鲜。只有挂着水的菜、滴着血的肉才是“现采”、“现杀”的新鲜食品。过去没有冰箱,也没有保鲜技术,这种对“新鲜”的追求确实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风险。毕竟在采摘/屠宰、储存、运输的过程中,食物不仅在进行一些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还可能被细菌污染,进而腐败。为了长途运输,蔬菜可能会在完全成熟之前就被摘下来,营养和风味也比新鲜采摘的略逊一筹。但有了冷链和保鲜技术之后,“新鲜”的定义就被刷新了。像是速冻技术,让食物在 -30℃以下快速冷冻,并在 -18℃低温保存,不用防腐剂就能抑制食材的氧化和腐败,允许食物在风味最好的时候采收,保留住最好的营养和风味。相比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氧化呼吸了好几天的蔬菜,冷冻蔬菜可以在完全成熟、营养密度最高的时候直接采摘,并且通过一系列加工技术保留住其中的营养。包装好的速冻蔬菜,在被冻上之前还会经过高温漂烫,让其中的酶失去活性。这一步很大程度上阻止了风味的变化和营养的流失。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用到一点维生素C,来减少蔬菜中抗氧化成分的流失。在被冻上之后,蔬菜会被真空包装,进一步减少氧化的可能。这样一番加工之后,蔬菜的风味、形态都能被较好地保留下来。其中的膳食纤维、矿物质、还有类胡萝卜素几乎没有损失,一些多酚类的抗氧化剂可能还会在储存中增加。虽然可能会流失一点水溶性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但这两样在烹饪加热的过程中也会损失,最终做熟吃进肚子里,冷冻蔬菜和新鲜蔬菜差别不大。(但番茄、绿叶菜等含水量高的蔬菜不适合冷冻,这些还是要买新鲜的)考虑到冷冻蔬菜不用洗、不用择,解冻再炒一炒或直接蒸熟就能吃,确实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不仅是蔬菜,肉类也能在最新鲜的时候被速冻,相比挂着卖的鲜肉,不仅腐败变质的风险更低,口感也可能更好。传统上觉得冻肉口感不好,是因为肌肉中的水份可能在冷冻过程中结成冰渣,刺破肉的组织和细胞,让其中的水份流失,不再有软嫩的口感。直接用家里的冰箱冻肉,确实会有这样的问题。而商业“速冻”的温度低于-30℃,水分还没有来得及结成冰晶就已经被冻上了,在只解冻一次的情况下,可以保留肉质最好的口感。营养上,肉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在速冻之后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因为保存运输成本,鲜肉往往会就近选择肉源。而买包装冻肉,你可以主动选择肉的产地,包括适宜的环境、喂养的标准,这些都可能让肉本身的营养价值更高。对于连菜都不想做、希望煮熟就能吃的人,你直接买一些速冻的饺子、包子、火锅丸子,也是不错的选择。现在还有一些现成的料理包,你只要严格按照包装说明解冻、加热,也是很方便的一餐。买的时候尽量选正规品牌、有完整包装的,品质会比较有保障。但这类速冻食品,往往提供的主要是蛋白质或者碳水,要想营养均衡的话,最好你自己再搭配一点新鲜蔬菜。煮饺子起锅之前顺便焯一点青菜,或者解冻完料理包,下锅炒的时候加一些配菜,都是可以的。另外,这类半成品往往事先经过预调味,看成分表会发现钠含量都不低,再加工的时候我建议就不要再放盐了。
第一,尽量选电商旗舰店或者大超市购买,冷链有保障。尽量挑真空包装的。
第二,买到冷冻食物之后尽快放进冰箱冷冻层。
第三,不要反复解冻。
可以拿回家先分成每次要吃的分量,用保鲜袋密封分装,每次吃多少解冻多少。
要是已经解冻的食物吃不完,可以先做熟,再冷冻,一个星期之内吃完问题不大。
商业速冻的优势是-30℃快速降温,基本没有冰晶形成,不破坏口感。家里的冰箱温度不够低,反复冻会有大冰渣,破坏细胞结构,解冻之后水流得一塌糊涂、口感大打折扣。
第四,注意解冻卫生。
不要直接暴露在室温下解冻,可能沾染细菌、让细菌繁殖,还可能交叉污染其他餐具、食物。
可以提前半天,带包装放进冰箱冷藏室,或带防水包装泡在水里解冻。
如果着急用,可以去包装放进微波炉解冻。
解冻完立刻下锅/腌制,不要在室温下放超过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