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 人生的暗淡,无法用享乐照亮

人生的暗淡,是无法用享乐来照亮的若是能以,岁月为器,好书作酿倒可在时光消散间,拥有几许醇香我读书是用心的我上学时就喜欢读书,那时候还没有泛滥的网络。除了精读中医四大经典之外,我几乎翻遍了大学图书馆里的每一本医书。在每本书后面都附有借阅卡,一些名字静静地陈列其上。有时候,我甚至能找到很尊敬的老师的名讳。那一刻,我感觉和老师是如此亲近。慢慢的,我学会了用一个医者的心去读书,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另一个医者的心。我和作者可以穿越千年的隔阂,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可以透过一点蛛丝马迹,发现他提示的疾病枢机。那种精神之间的交流是感人至深的。读书时,世间无我。我爱书竟因胆小我是一个中医。自幼文弱胆小,在大人的传言中,对鬼魅很是恐惧,晚上从不敢独自外出。但一则故事改变了我。故事说,在一家私塾里,先生正带着孩子们上晚课。窗缝中忽然钻进一团黑气,一张丑陋的鬼脸隐现其间。学生们都吓得钻到了桌子下面,只有先生稳如泰山。只见他拿起一本古书面对鬼脸,指着上面古奥的文字问:这上面的字小孩子都会,你认识吗?那鬼看了很久也没说话,反倒露出羞愧、退缩之情。先生眼疾手快,抄起砚台砸在黑气的根部。“当啷”一声,一枚油腻的铜钱滚落在地上,黑气也没了踪影。且不说故事如何玄虚,但让我意识到读书可以让人强大。自那以后,我变得爱读书且偏爱文史。再后来,读书不为怕鬼,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我内心笃定,面对世界不再那么恐惧。大学时,我选择了中医,就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古书可以阅读:《内经》《伤寒》《神农本草》……我乐此不疲。而今,在我的诊室里、书桌上、枕头旁都会有它们的身影,时时护佑我。与书为伴的幸福古人崇尚的“红袖添香夜读书”早已成为一种美好的意境沉淀在现代中医人心里。白天诊务繁忙,晚饭后宽衣净手,泡上一壶清茶,端坐在书桌前,手捧一册中医古籍,这种仪式感在当今社会,已是非常奢侈了。沉浸在中医经典的文字间,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有所悟有所得,然后用于临床,这是一种让人溢于言表的幸福。求得好书数册,约三五同道小聚。共同品书论道,无所顾忌地探讨读书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相互质疑与争论间,即使面红耳赤、拍桌子、瞪眼睛都没关系。只为在争论中共同提高,大快人心!中医人与好书相伴的幸福远远不止这些,平时包里、车上、手边放上一本书,在路上、诊余、睡前翻一翻、记一记,这种点滴积累的收获与喜悦,会常在心间。正如《医宗金鉴》所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让我们多多亲近经典好书,做一个明白的医者。灵兰典藏线装书《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集注》《神农本草经》五大经典,不管是对医者,还是对喜好传统文化,或对书有品质要求的人,都是必备的学习、收藏佳品。

两年前首印的400套,前几个月就已售罄,但仍有不少朋友咨询;还有不少朋友因为只购买了其中几函,凑不成套而心存遗憾。我们考虑再三,才有了原版二次印刷后的再次上市,并设特别优惠期,献给爱书的你。

版本,是经典书籍的灵魂

此套线装书选取了国内外最好的版本,对原版中模糊的字迹,我们请了专业的老师傅逐字做了修复。(点击图片即可放大观看)

市面某款未修版的线装书             灵兰逐字修版的线装书■ ■■■■纸张,是书的肌肤

我们找来“纸寿千年”的手工宣,代替常用的机制宣。虽说增加不少成本,却给读书人贴心的柔棉。

工艺,国内数一数二

我们选择了国内数一数二的、专业制作线装书的厂家,精心采用绸织物用作线装书封面,订口上下切角用织物包上,传统手工线装,最后用蓝布函套把书册包装。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书籍信息书籍信息《黄帝内经·素问 》书号:ISBN 978-7-5461-3350-8版本:据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一五五零年)顾从德仿宋本影印,原书板框高十八厘米,宽十三·五厘米。《黄帝内经·灵枢》书号:ISBN978-7-5461-3350-8版本:据明代无名氏仿宋本影印原书板框高十八·五厘米,宽十三·五厘米。《伤寒论》书号:ISBN978-7-5461-3344-7版本:据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九九年)赵开美仿宋本影印,原书板框高二十厘米,宽十四厘米。《难经集注》书号:ISBN978-7-5461-3351-5版本:据日本宽政至文化年间(公元一七九九至一八一零年)《佚存丛书》活字本影印,原书板框高二十一·五厘米,宽十四·五厘米。《神农本草经》书号: ISBN978-7-5461-3352-2版本:据日本嘉永七年(公元一八五四年)温知药室刻本影印,原书板框高十九·五厘米,宽十四厘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