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可追||小游桥陵
未去桥陵之前,心中常常惦念。如今桥陵归来已逾三月,桥陵初夏的浓浓槐荫也当是飘零在瑟瑟秋风中了吧!五月末的一个礼拜一,恰好空闲,又听预报,是个温度不高,气候适宜的日子(最不喜在烈烈夏日中出行,实在不是个令人愉快的事儿)。朋友Q君说,在桥陵文管所上班的T君是大学同学,早就邀约往游,得此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何乐而不为?蒲城县城紧北,有条东西向大道,名五陵路。在这条路上,蒲城境内葬着唐代四帝五陵,很奇怪怎么会有四帝五陵?四个皇帝分别是唐睿宗李旦(桥陵),唐宪宗李纯(景陵),唐穆宗李恒(光陵),唐玄宗李隆基(泰陵);另一个则是不愿当皇帝而让位于李隆基的李宪,被尊为让皇帝,陵称惠陵,其实是桥陵陪葬墓。四座帝陵分别以山为陵,绵延在这百十里路上,而惠陵则起冢于平原。谚云:江浙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真是斯言不虚!桥陵在蒲城唐五陵最西边,墓主唐睿宗李旦,一个在历史上并无甚丰伟功业却两次登基两次退位的皇帝。李旦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千古女皇武则天,在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中排老四。按说怎么也轮不到李旦当皇帝,但当兄长们在与武则天的权力争斗中一个个败北时,在武则天的强势操作下,李旦竟也当了几年的傀儡皇帝,后又不得不让位于武则天。武氏后,一切靠近权力中心的男人女人们都对皇帝宝座产生了浓厚兴趣,韦后,安乐公主,李重茂,太平公主,一番眼花缭乱的权力争夺后,李旦竟然又登上了皇位。这一次,都因为李旦有个才能杰出的儿子李隆基,李旦明白这一切,在能干的母亲和杰出的儿子之间,他就是一个过渡,他选择退位,当上了太上皇。这一让便让出个开元盛世来,所以,李旦的庙号为睿,是大有深意的。我们来时,白水的麦子才微微泛黄,而当我们行走在桥陵前路的槐荫下时,当地农民已在这新铺就的路上晾晒新收的麦子了,由于春季雨水少,麦子的成色并不是很好,一山之隔,地气悬殊也是很大的。路边有几幢新修的仿唐式建筑,尚未营业,样式比起前些年到处修的仿古式要看着舒服多了。在桥陵文管所门口,我们见到了热情的T君。文管所的院子不大,堆放着一些砖瓦沙子之类的材料,一群工人们忙碌地搭建着架构,一座新的房子即将完工。西廊下,一字儿排开放着一些残缺的石刻,石头,石像,石础基,岁月已模糊了棱角,很沧桑的样子。T君的办公室不大,办公兼卧室,有些凌乱。案几上笔砚蒙尘,可见好久未动了。寒喧间,Q君对挂在架上的一套仿古服装有了兴趣,T君说是胡服,仪典上穿的。我们兴致勃勃的轮番穿上比划,胡服窄袖束腰,穿上类似于今天的风衣,比起宽袍博袖的汉服来,行动起来的确利索了许多。我辈未读过沈从文先生对古代服饰的研究,不知其究竟能恢复到唐代服饰的几分神采,但穿上身比划间,也可遥遥做梦回大唐之想也。进入桥陵陵区,神道异常开阔,据T君讲,有百十米之宽,为唐代诸陵之冠。碎石铺道,石间小草杂生,两边石刻巍然,华表,神兽,鸾鸟,翁仲,石马依次排开,两两相对,只是东华表已顷坍,而西华表尚高高耸立。石刻雕刻精美,保存也相对完好。尤其神兽獬豸与翁仲,高大完美,尽显盛唐开元的宏恢气象。石马有些马嘴损毁,此地乡人有石马成精祸民而被敲残之说,只不过是巧辩遁辞,仅供一笑耳。升阶经过两座魁伟雄健的石狮子,进入朱雀门,干净整洁的石道,两旁浓茂的林荫植被,一切都保护的相当好。行至一大砖砌石碑,是毕秋帆题铭:唐睿宗桥陵五个隶书大字,砖则是三十余年前所砌护的。毕状元官做的很大,学问也很大,抚陕期间对陕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后来人自应铭记。放眼桥陵,仅见惟一碑刻,行前原本期望一瞻真容的李北海杰作《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却在数公里之外,因行程安排,未能瞻拜,实为此行一憾事。转过柏树丛林,上至一平阔处,此处北依山陵,南望一片沃野,从神道出一条路笔直而南至极目处。桥陵之山,原名金帜山,是一座巍峨的石山,山上无林木,只有些草被,终年青灰色。唐室在此山腹开凿阔大的石室玄宫,以山为陵之封土,比起秦汉皇帝在平原上起封土冢要壮观而大气多了。这平台应该是桥陵的地上建筑-献殿的地基所在。李旦葬桥陵后,李隆基改蒲城县为奉先县,开元天宝间,在此的地上建筑及守陵仪仗当相当壮观。诗圣杜甫在天宝间曾作《桥陵诗三十韵呈县内诸官》: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即事壮重险,论功过五丁。云阙虚冉冉,松风肃泠泠。石门霜露白,玉殿毒苔青。宫女知晓曙,祠官朝见星。空梁簇画戟,阴井敲铜瓶。……诗写的很长,也很壮观,字里行间尚未有另一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凄凉哀悲之音。诗 圣在开元天宝盛世中并未享受经济繁荣而带来的社会红利,无奈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只好将妻儿老小寄居于奉先,自己则常常奔走于长安奉先道中,诗呈地方长官,也是期望能对家小照顾庇护一二而已。如今,宫女祠官,石门玉殿,都已消散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惟有崇冈沃野,象设依旧,山风拂来,碧草青青。所有的朝代兴衰,人事替亡之感,都不过换来后来人怅惘的—声叹息而已。桥陵山势崔巍,东西余脉向前延展,中呈凹形,若一巨形圈椅,这在堪舆家眼中看来,自然是绝好的龙脉所在。昔日读史,得知五代时耀州妄人温韬曾在关中遍掘唐帝十八陵,仿佛只有乾陵因天呈异象而得免。询之T君,近年考古发现,桥陵墓室入口并未在中凹处,而在山东余脉下脊处,封墓石叠层规整,序列未乱,计当有三千九百数之巨。当未遭侵扰,若真如此,能保存盛唐帝陵完好如初,也真是一大幸事。T君热忱而博识,对桥陵掌故如数家珍,并对文博事业而尽着自己的一份赤忱之力,能于斯地而得遇得识斯人,亦是一大幸事!丙申八月十二日于雨窗
桥陵神通,山脊梁有一黑点,即墓道入口处
桥陵西华表
盛唐石刻守陵神兽獬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