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寻苏
“因何入眉山,眉山有东坡。”——题记
三苏祠中的灯笼
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眉山这座城市,毕竟她的面积和GDP在四川省21个地市中也仅能排名第14,放到全国就更没有多少特色可言。但我对这座西南小城却一直念念不忘,期待着有朝一日能走进她,近距离地阅读她,感受这一方水土。只因她是苏轼的故乡,只因她曾养育过这位叱咤北宋政界文坛、深刻中国文化的灵魂人物。为一人,而赴一城。
“三苏故里”牌坊
相对于“眉山”,我更喜欢叫她原来的名字——“眉州”。因为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不仅有大山的恩赐,也有水泽的滋养,汇集于这一方土地。在北京有很多“眉州东坡”酒楼,每次见到都倍感亲切,脑海里总能涌现出东坡肉的美味,胃酸安抚胃部的记忆,口水也极为配合地流了出来;虽然我并没有去消费过几次。当然,这些都是我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城市所做的幻想,眉州的“模样”和味道,也只有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亲口品尝,才能有更加真切的体会。心中想要抵达的地方,就先让身体抵达。
眉山市区的街道
借着这次成都之行,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这份压抑很久的冲动,借着高铁的速度来消解我的迫不及待。在此之前,我与苏轼之间相隔954年,但我在他的诗词文中中慢慢走近了他;我与眉山相去两千余里,但在高铁的行进中我也在一点点的靠近。我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很多期待,去之前也没有具体的构想,我只是打算以一个过客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走一走,带着眼睛和心去感受,踏上前人走过的路,寻找他们留下来的一些痕迹。一千年毕竟太久,旧土上早就堆积了新尘,故人的故事大多也早已被今人所遗忘。但苏轼不同,他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即便过了一千年,拿出来依然新鲜。我想在现在的眉山寻找眉州的影子,在眉山人身上寻找苏轼的痕迹。
高铁很快,我到达得很容易,甚至都没有给我留下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踏上这片土地。是的,我想得有点多,超出了一个过客该有的心境。我甚至有些贪心,幻想着通过在苏轼的家乡走上一遭,能够离得距离更近一些,能够更懂他一些,沾染上更多他的心气和才情;我也很有些担心,担心苏轼的故乡和生活在他故乡里的人会忽略、甚至遗忘了他,没有足够意识到并重视他的价值。我的贪心或许也得到了一些满足,我的担忧应该也是多余的。
临皋亭
蓬莱阁
高铁站距离由苏家故居改造的三苏祠仅有3.6公里,而我又向来喜欢走路,于是决定开始这段“跋涉”。此刻的我,虽然背着一台电脑和很多衣服,但却感觉身体很轻,像是走在云里。我一边不紧不慢地走路,一边充满好奇地观望着这座城市。我不想太快就到达三苏祠,这样会少了一些“朝圣”的意味,此前的迫不及待被平铺成了耐心的等待,甚至连观望都不带一点浮光掠影的敷衍。我就是想在现代的城市构造中,寻找故旧的痕迹,寻找苏轼的痕迹。我以为,如果这座城市足够明智,一定不会把这些遗产随意丢弃。
永通河
永通河
而事实上,我也并没有感到失望。在我走路前往三苏祠的途中,一直沿着“永通河”。我不知道这条被当地人成为“母亲河”的河流存在了多久,在苏轼的年代是否已经有了,但在我沿河前行的路上,处处都能发现苏轼的影子。临皋亭、蓬莱阁、黄州桥、儋洲桥。。。很多桥梁和亭台的命名都跟苏轼有关,或取自他的文章,或源于他主政过的地方。眉州的一些墙上也有一些关于苏轼的壁画(例如,苏轼主政徐州时抗洪的图)、标语(选自苏轼的诗文)、路灯(有些灯挂着“苏”的字样),似乎是在提醒着现代的眉山人要向这位年代遥远的老乡学习。这些都是眉山人民对于苏轼的纪念,也是苏轼对于眉山的馈赠。眉山养育了苏轼,苏轼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留在了眉山。
苏轼徐州抗洪图
眉山的“苏”字路灯
地图上导航的路线原本不经过“儋州桥”,我执意改变了路线,想去看看这座以苏轼贬谪最南端的城市命名的桥梁。“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放逐儋州期间,与当地人一起种田修桥,开设学堂,在儋州这篇“蛮荒之地”撒下了文化的火种,这是何等影响深远的功业。儋州对苏轼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连他自己都说“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此桥,岂能不看?我还站在“黄州桥”上拍了张自拍,算是与这种城市的同框,也算是与苏轼的邂逅;不管是在他的原乡,还是在他曾经待过的地方。
苏轼在黄州石刻
黄州桥上自拍
我终是不敢走太慢,觉得太慢多少会显得怠慢。毕竟眉山这座城市并不大,不适合太久的走马观花。沿河漫步,不知走了几个弯,终于来到三苏祠博物馆。这里原本是苏家的故居,面积不算太大,但也有相当的规模。进去之后,有山有水,茂林修竹,典型的中国园林。苏轼和弟弟苏辙就是在这里出生成长,一起读书求学,度过了早年时光。不知怎的,在三苏祠游览时,心中总想起“能为滂母”的故事。诚然,苏轼的母亲程夫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影响着苏家父子三个男人的命运。苏洵在她的劝说下,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对苏轼、苏辙兄弟更是言传身教。她是站在这三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三苏祠里的亭台小榭、砚池荷塘,也仿佛让我看到他们小时候用功读书、写字的样子。
三苏祠正门
茂林修竹
洗砚池
参观的游客很多,本地人也很多。游客带着探寻的目光,或缓或急地移动着;而本地人则三五人坐在长廊的凳子上,悠闲地聊着天。我特别想知道在游客和本地人眼中,苏轼和三苏祠是什么样的。我跟在游客后面,看他们的一举一动,但他们各有各的版本;坐在本地人旁边,听他们的对话,但却听不太懂他们的四川话。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徒劳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苏轼,我只需看清楚我眼里和心中的苏轼。我走到他的塑像前方,隔着水池,投射过去崇敬的目光。我想深深鞠上一躬,但又觉得太过现代,打消了这个念头。
苏轼雕像
在离开三苏祠,我一路诵读着他的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我与苏轼,确实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