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1943年

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是黎明前的黑暗时期,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们正在前仆后继,为即将来临的最后决战而咬紧牙关。在第九十二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再一次纪念那样一段英雄的岁月……

第三区队

抗日战争时期,在赤峰地区的八路军抗日武装主要是第三区队,全称为“晋察冀军区十三(冀东)军分区第三区队”,高桥任队长,政治委员为杨雨民,副政治委员由郑紫明(郑维家)担任,一连连长秦宝仓,二连连长张永胜(舒殿有)。区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全国各地经常使用的一种灵活机动的武装部队编制形式。这种部队受军分区直接领导和指挥,重点是完成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段的战略性任务,是一个独立的战斗集体,有独立作战能力,有一定的独立决断权。

1943年5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十三地委、十三军分区决定组建第三区队(口外三区队),主要任务是深入到长城之外的伪满洲国境内,协助中共承(德)平(泉)宁(城)联合县工委和承平宁县办事处,开辟承平宁地区,建立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时兼有向承平宁地区以北及东北发展的任务,争取取得与东北抗日联军或外蒙古及苏联的联系。为此,十三军分区从冀东主力部队十一团成建制地抽调出两个连组建了晋察冀军区十三(冀东)军分区第三区队,而之所以决定任命高桥为队长,杨雨民为政委也是有所考虑的。因为在此之前,十一团曾于1942年6月、11月和1943年5月三次到承平宁地区作战,对承平宁地区的情况比较了解。作为十一团参谋长的高桥,更是协助当时的承平宁武装工作队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武装开辟承平宁地区的最佳人选。三区队政委由中共承平宁联合县工委书记杨雨民兼任,也是考虑到杨雨民是赤峰人,熟悉承平宁地区的风土人情且有多年的革命经验。

第三区队成立后,立即挺进承平宁地区,与中共承平宁联合县工委、办事处一起,投入到建立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之中。

鸦片组合

第三区队进入承平宁地区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由于日伪的残酷统治和经济封锁,使长城内外各个地区的经济和物资都相当紧张,而宁城却成为了日伪统治者强制推行的鸦片种植区之一。鸦片在当时被称为“黑黄金”,在北平(现北京)、天津等各大城市里,其流通效果甚至远远超过当时的货币。中共十三地委和十三军分区为保证军需,要求承平宁联合县办事处和三区队,在宁城地区搞到一些鸦片,以保障冀东根据地党政机关和军队经济财政的需要。

每年的七、八月份,正是鸦片的收获季节。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三区队和地方干部经过详细侦察,确定将地处大金沟口的宁城三座店鸦片组合作为袭击目标。但三座店鸦片组合的防卫严密,与伪警察分驻所、防卫队一起驻在三座店街里的关帝庙前,还有部落围墙,内有院落工事,并设有炮楼。为了保证袭击成功,高桥队长和一区区长贺仲一,通过做抗日关系人、伪三座店警察分驻所所长乌景显和伪三座店村村长兼防卫队长梁殿英的工作,争取得到暗中支持。高桥还分别约见了乌景显和梁殿英,让他们在三区队攻打三座店时将伪警察和防卫队派到乡下去催缴“大烟干”。这样,既能保证三区队袭击战斗的成功,也能保证两位抗日关系人的生命安全。

1943年8月中甸旬的一天,按照事先约定,梁殿英随卫队下乡,没有住在三座店街里,而伪警察分驻所内只有所长乌景显、文书郝文廷、内务张敏等人。高桥和杨雨民率领三区队的两个连,从承德三沟出发,到达宁城黑里河休整一日 ,于当天夜间直奔三座店,并在午夜时分成功地袭击了三座店鸦片组合。干部和战士们用事先准备好的油布等器具,将3000余斤鸦片,包括初成品,全部取出带走。为了让乌景显等人便于开脱责任,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高桥还让乌景显、郝文廷、张敏等人也各用油布包上一块鸦片,背在身上跟随三区队一起撤退,第二天再把他们放回。三区队在袭击三座店鸦片组合时,还在伪警察分驻所缴获步枪10支,子弹1000余发,当然也是乌景显故意留给三区队的。

三区队将缴获的鸦片背到承德三沟一带后,经进一步晾晒,由三区队一连长秦宝仓率领全连干部战士,每人背30余斤,送回了冀东根据地。冀东根据地利用这些鸦片到北平、天津、唐山等地换回大批军用物资。

黄土梁子

1942年以后,一些地方的伪警察署为了督促集家并村和镇压民众抗日,又招募人员组建了伪武装警察队。这些伪武装警察队与伪警察讨伐队有一定区别,主要任务是督促集家并村,对集家部落实施警戒与统治。与之配合,各地协和会也组建了武装协和会,下乡宣传“日满一家”“东亚共荣”“集家并村好”等,为日伪统治服务。

黄土梁子镇地处平泉与宁城交界地带,赤(峰)喜(峰口)公路从镇内穿过,是承平宁联合县的核心地带。日伪统治者不但在这里设立了伪警察署,还派驻了一支伪武装警察队。这些反动武装对三区队的活动和承平宁联合县的工作构成很大威胁。但是,三区队只有两个连的兵力,不能强攻,只能将敌人部分引出,分散予以消灭。

1943年9月,按照高桥和杨雨民的部署,五、六区基干队队长张野溪张野溪带领基干队员频繁在黄土梁子以东的驿马吐川活动,引诱敌人上钩。9月17日晚上,伪黄土梁子警察署武装警察队共97人住在宁城山头下坡子村。三区队侦察排长蔡春如侦察到详细情况后,向高桥和杨雨民作了报告。随即,高桥和杨雨民指挥三区队两个连,将整个下坡子村包围。经过武力进攻和政治瓦解,97名伪警察全部投降,共缴获步枪80支,手枪3支,马2匹。

这时,伪满洲国驻热河地区的第五军管区又派出一个营的伪国军到宁城地区扫荡,兵力远远大于三区队。伪国兵是伪满洲国的正规军队,武器精良,接受日式训练,受日本关东军控制。这支傀儡武装的到来,使三区队和地方游击队与地方干部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给抗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破坏。高桥和杨雨民认为必须想办法给这伙敌人以有力打击,但却没有必胜的把握,郑紫明想到了他的老战友马骥。马骥时任七区队队长,在青(龙)绥(中)凌(源)地区活动。七区队是从冀东主力部队十二团抽出两个连组建的,与三区队一样,战斗力很强。于是,高桥、杨雨民和郑紧明形成一致意见,联系七区队一起战斗。马骥得到三区队的邀请后,即从建昌一带率领七区队来到宁城地区,在宁城南部驿马吐川与三区队会合。9月25日,两个区队在宁城石佛卧龙泉子设伏,派小股部队把伪国兵从宁城必斯营子引出,进入了三区队和七区队的埋伏圈。当伪国兵的一个连进入伏击圈后,三区队和七区队同时发起猛攻,很快就将这个连吃掉了。此次伏击战,三区队和七区队集中优势兵力消灭伪满正规军一个连,缴获重机枪一挺 ,步枪30余支。缴获重机枪,在承平宁地区整个抗日战争过程只此一例。

驿马吐川

宁城驿马吐川是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点区域,又是日伪所修从凌源到河北平泉与宁地八里罕两条公路的交汇会点。这条公路起自辽宁凌源,经宁城南部的山头进入驿马吐川,在石佛谢杖子分为两条支线,一条支线向南过南大梁经平房奔平泉,另一条支线向北过八家岱梁经甸子奔八里罕,与赤喜公路相连。日伪统治者在谢杖子村设了一个据点,派驻了一支日军守备队,对承平宁地区的抗日活动,尤其是对第五区和第六区的抗日工作威胁很大。五、六区的基干队没有力量和这伙日军对抗,到黑里河地区找到三区队。

经过侦察发现,日军的这个据点背山临河,后山上还建有碉堡和瞭望哨,据点里驻的全是日军,武器精良。高桥、杨雨民和张野溪经过认真研究,决定采取把日军引出据点,通过伏击进行歼灭,具体分工是,五、六区基干队负责引诱敌人,三区队负责打伏击,伏击地点选在梁前平泉平房大沟一带。

1943年9月15日,天刚蒙蒙亮,张野溪率五、六区基干队出现在谢杖子前山梁顶上。接近中午,日军终于被引出据点。见日军上钩了,张野溪带领基干队佯装溃逃,从这个山头跑向那个山头,偶尔也向后打几枪,尽量把敌人拖垮。下午3时多,日军被引入了三区队在宁城与平泉交界处的平泉平房东大楼所设的伏击圈。东大楼是一个小村庄,处在路边上,村里原住户不多,当时已无人居住,都被集家并村迁走了。这个村庄的两侧是不太陡的山坡,三区队就埋伏在山坡的庄稼地里。

日军进入伏击圈,高桥队长一声令下,两边的山坡一齐开火。顿时,日军乱了套。三区队又适时发起冲锋,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整个战斗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三十多人的日军守备队只逃走了几个,日本守备队长山本和副队长东山岛被同时击毙。此次战斗共缴获轻机枪2挺,掷弹筒2具,长枪19支,手枪2支。在当时。能够缴获机枪和掷弹筒,已经属于重大收获了。

粮棉组合

1943年末,日伪统治者宣布在整个伪满洲国境内完成了集家并村任务,给抗日武装的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到了冬天,不论是抗日的主力部队还是游击队、武工队,经常断粮缺盐,露宿山林。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在这一年的春节前,由高桥和杨雨民领导的三区队决定攻打小城子,以缴获小城子日伪粮棉组合里的物资,解决三区队和地方游击队以及地方干部的给养问题。

三区队作出作战决定后,马上派出地下工作者金荣九、张一宇及抗日关系人齐子珍对小城子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同时,抗日关系人、马占城子伪村长韩祐庵还对赤峰、承德和锦州等周边地区的敌情作了了解。通过侦察得知,原伪喀喇沁中旗公署虽然已从小城子迁往平泉,但因紧靠赤喜公路,小城子仍是热北地区的战略重镇。因此,日伪统治者在小城子镇中心地区仍筑有部落,设有四门,形成了一座小小的城池。在这个小城池内,驻有伪警察署、伪警察讨伐队、伪国兵,还有一部分宪兵,总警力和兵力达500余人。

为了使攻打小城子的战斗既能获得成功,又减少人员损失,高桥、杨雨民和郑紫明研究决定,还是要把敌人引出来再实施奇袭。因此,高桥、杨雨民和郑紫明等人带领三区队的全体人员,从宁城八肯中章京营子一带出发,经一肯中、黄土梁子进入平泉和承德的交界地区,寻找机会打击敌人,制造声势,以达到将小城子的敌人引出的目的。

1944年2月2日,三区队侦察得知,伪喀喇沁中旗协和会武装宣传队150余人,由伪警长梁君义带领,正在平泉茅兰沟活动。高桥和杨雨民立即带领三区队前去围剿。当时,梁君义带领协和会武装宣传队正在村子里给群众开会,三区队迅速将村子包围。日伪的协和会武装宣传队虽然配备了枪支弹药,但成员多是被欺骗或强拉硬拽来的老百姓,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战斗力不强。梁君义听到哨兵报告被八路军包围后,躲进一个老百姓家装谷糠的大缸里。结果,协和会武装宣传队未作抵抗即缴械投降了,梁君义也从大缸里被搜出来了。三区队无一人伤亡,缴获长短枪150余支。这是日伪在承平宁地区一次性损失人数和武器最多的战斗,日伪当局立即调动军队和讨伐队赶到平泉和承德一带,驻小城子的讨伐队也被调了出来。高桥、杨雨明和郑紫明见目的达到了,带领三区队离开平泉和承德地区,向东迂回,经宁城驿马吐川回到大明哈尔脑一带。当时,哈尔脑等村子归马占城子管辖,马占城子的伪村长正是抗日关系人韩祐庵,既便于封锁消息,距离小城子也近。

1944年2月5日夜,三区队和地方干部、地方游击队以及一部分老百姓偷偷地运动到八肯中占巴营子一带,距离小城子只有十几公里。2月6日夜,三区队、地方游击队、地方干部和部分老百姓从占巴营子出发,23时左右到达小城子附近。进攻开始前,三区队还将小城子通往外界的电话线全部掐断。战斗中,三区队一连负责阻击平泉和赤峰两个方向可能增援的敌人;二连负责主攻,游击队、地方干部和老百姓负责搬运物资,参战总人数达到500多人。战斗正式开始,二连战士和游击队员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将围墙扒开一处豁口,迅速冲进镇内,将伪警察署包围,一边进行政治宣传,瓦解敌人,一边用机枪、手榴弹猛攻。伪警察署内的警察们抵抗了一阵子后,躲进西北角的一座炮楼里,固守不出了。游击队迅速将粮棉组合的少数守敌击溃,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锤将各个库房的大门砸开,组织老百姓向外搬运物资。五、六区的基干队长张野溪、三区队长司务长郭振江等人则专门负责收缴伪币,用大锤砸开一个又一个保险柜。高桥、杨雨民见粮棉组合已被打开,命令二连留一个排堵住躲在炮楼里的伪警察,与撤出战斗的一连一起搬运物资。搬运完物资后,高桥队长命令立即撤退,未再对伪警察署的炮楼再进行强攻。

这支500余人的队伍分几路撤出小城子后,地方干部和游击队撤回各自活动的地区,三区队撤往小城子西部山区的八素台(布日嘎苏台)一带。这场战斗生俘伪警官4人,伪警察2人,汽车司机1人,缴获棉布238匹,伪币10余万元,捣毁汽车1辆,三区队伤6人。缴获的物资除分给老百姓一部分而外,大部分被坚壁起来,作为三区队、游击队和地方干部的给养,有些物资一直保存到日本人投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