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治疗一例高血压、头晕

毛某,男,40岁,司机。妻子的小学、初中同学。患高血压、头晕,经中西医治疗近两年,未效,找我来试一试。

【主诉】

高血压,头晕

【病情】

平素血压偏高且数值不稳定,头部沉晕,服药后140/90。最近几个月服各种降压药均无效,每天眩晕不止,程度轻重不一。脱发、白发。鼻炎,发作时流鼻涕、鼻塞。手部湿疹,颈部生疣,白眼球发黄10年。2019年体检时查出肝胆指标不太好,甘油三脂、胆红素不合格。睡眠轻,睡觉晚,每天约凌晨0点至1点入睡,早晨9点起床,晨起后面部微肿。早餐经常不吃,午餐、晚餐有规律。口渴,喜凉饮。腰不酸不痛,腿乏力,脚不凉。自述性功能差,能勃起,但性交时间短,硬度差。尿频,尿不尽。平时抽烟、饮酒,频繁看手机。胃胀,饭后明显。无咳喘,无胸痹痛,无心悸,无痰,无呃逆,无呕吐,但有嗳气,偶尔心慌,记忆力明显下降。

初诊,2021年07月08日

【诊察】

舌体大致正常。舌尖红,舌两边无塌陷,舌苔白腻,舌中有深度裂纹,舌下略有瘀紫。

脉弦数,略滑。

右寸实,尺弦长,右三部脉重按有力。

左寸略弱,尺弱,上鱼际。

【分析】

脉上鱼际,上实下虚之象。脉弦可能是气滞,也可能是筋失所养。脉数有热,舌尖红是佐证。脉滑有湿,舌苔白腻是佐证。左寸弱,心缺血,舌下瘀紫是佐证。

脾虚有湿,气机升降失常,令血液分布不均,头部充血造成高血压、眩晕。熬夜伤阴,水不涵木,肝失所养,气逆不顺,故嗳气,眼部发黄。肾失固摄,故尿频、尿不尽、早泄、勃起硬度差、记忆力下降。

【诊断】

少阳病。脾肾两虚,肝失所养,兼湿、气逆。

【治则】

补脾肾,疏肝养肝,利湿,降逆。

【处方】

柴胡10克、枳实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生地30克、生磁石30克、生牡蛎30克、苏子15克、墨旱莲15克、女贞子15克、黄芩10克、白扁豆10克、泽泻10克、肉桂3克。

开6剂,水煎服,配香砂六君丸同服。

【备注】

服药期间禁冷食、冷饮、饮酒、熬夜、游泳。尽量不抽烟、少抽烟。

二诊,2021年07月16日

服药后仍头晕,症状变化不大。但是舌苔白腻减轻,上鱼际脉减轻。气在形先,身体已经发生了良性变化,说明方向是对的。

诊断为少阳病。肝脾肾虚,肝气上逆。

【处方】

川牛膝30克、生牡蛎20克、白芍20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陈皮10克、茵陈3克、生麦芽6克、川楝子6克、生地20克、玄参10克、苏子10克。

开6剂,水煎服。配香砂六君丸同服。

三诊,2021年07月23日

服药后头晕大减,已停用降压药。手部湿疹减,双腿沉重感大减,面色转好。

脉细数无力,上鱼际脉明显减轻。

诊断为少阳病。肝脾肾虚,肝气上逆。

【处方】

川牛膝30克、生牡蛎30克、白芍30克、麦冬30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酸枣仁10克、巴戟天10克、陈皮10克、生麦芽6克、茵陈3克、五味子3克、苏子10克。

开6剂,水煎服。配香砂六君丸同服。

四诊,2021年07月30日

头晕完全消失,血压稳定,精神状态佳。患者没想到病情好转的如此之快,非常高兴。这次想改善睡眠。

脉细数,上鱼际脉消失。舌苔白腻减。

诊断为少阳病,上实下虚,脾虚湿盛。

【处方】

生地20克、竹叶10克、生甘草6克、生牡蛎30克、黄芩6克、黄连6克、肉桂3克、山药15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生磁石30克、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3克、白芍15克。

开6剂,水煎服,配香砂六君丸同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