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唐诗解读——李白之《行行且游猎篇》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
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注:
行行且游猎篇:乐府杂曲歌旧题。晋张华有《游猎篇》,梁刘孝威有《行行且游猎篇》,皆言射猎之事。
轻趫:轻捷矫健。
白草:牧草。
蹑影:亦作蹑景。比喻极其迅速。
鸣鞘:挥动鞭梢使其发声。
鸧:灰鹤。
辟易:退避,多指受惊吓后控制不住而离开原地。
沙碛:沙漠。
下帏:同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后引申指闭门苦读。
解读:
“行行且游猎篇”是征戍十五曲中的校猎曲,多用来歌颂天子游猎之事。这首诗应是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的冬天,诗人北游幽燕时所作。诗人这是借古题写时事,他亲眼看到边城的健儿们游猎时的情景,因而写成此诗,塑造了边城健儿骁勇善战的形象,对他们挥鞭策马、弯弓不虚发这一勇武形象进行了赞美。
李白的好朋友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提到李白曾参与斗殴,“少任合资,手刃数人”,李白也承认自己是“十五好剑术”,“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对皓首穷经的书生李白也是非常看不上眼,认为当大丈夫还是应该立功战场,不过李白笔下的游侠融入了浓重的功名意识,这些游侠儿不仅表现了初盛唐时期的英雄崇拜意识,更代表了“功名只向马上取”的时代精神。前文多次提及,此处不议!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