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唐诗解读——杜甫之《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注:
汝:指杜观。
颂椒:旧时春节举行的一种礼仪活动。正月初一进椒柏酒,椒是玉树星精,服之令人却老。柏是仙药,能驻年袪病。
添讽咏:增添了新春佳节饮酒吟诗的兴致。
禁火:指寒食节。是诗人抵达当阳的日期。
因人动:谓需友人接济才能雇船动身。
“形骸”句:谓自己体弱多病,行走需靠拐杖扶持。
天旋:谓阳和之气开始转行。
排南:排舟而南,即放舟南行。
散北:离散于此,意为离京城不远。
还接翅:指飞鸟终将与同类比翼双飞,喻指兄弟终将团聚。
俗薄:人情浇薄。
江山好:指夔州江山美好。
衔芦:指雁口衔芦苇。这里代指雁行,用以比喻兄弟,是杜甫与杜观的共勉之词,其用意是说出门在外,要学那衔芦飞翔以避矰弋的雁行,时时注意安全。
解读:
这首诗据推测作于大历三年(768)初,此时诗人在夔州。他收到了弟弟杜观的来信,告诉他已在荆州西北当阳找到了住处,请杜甫一家前往相聚,于日诗人决定于本月中旬乘舟出发。并在这首诗中重申了自己离夔东下之意与重返长安之愿。浦起龙评此诗,“上八叙题,下八发意;大旨谓身将就南,心终恋北也。”应是知已之言。
船行了将近两个月后,彼时江南正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暮春三月,诗人来到楚国故都江陵,不知什么原因,他没有提及到杜观,从很多学者的表述来看,他似乎没有受到杜观的接待和照顾。
据史料记载,杜甫于768年正月中旬离开夔州,乘舟出三峡,此时诗人已经五十七岁,身体日渐衰老,肺病、疟疾、风痹,同时又兼耳聋、眼暗、齿落。
杜甫早年的人生理想是以稷、契为志,显然是以圣贤自期,然而疏救房琯之事是他圣化之梦成为泡影的关键,他因此而被遭贬,当然他弃官的主要原因是皇帝昏庸、朝无贤相,本来他就不屑为吏,在一连串打击下,他既看不到政治前途,又畏惧进一步遭到迫害,于是干脆拂衣而去,弃微官如敝履,显示了他性格中清狂的一面。
然而弃官并不意味着他从此无意于仕途,随着代宗继位,乾元元年被贬的大臣,如房琯、贾至、严武等人陆续回京,杜甫也动了心思,他向严武表示自己回京的心愿,陈贻焮先生曾这样评价杜甫,“老杜有理想,有抱负,一生为实现他救世济人的壮志,'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积极入仕,执着人生的精神,正是他始终不渝,难能可贵而应加以充分肯定的。……若就人论诗,总不免扭捏作态,终逊陶令的率真质朴。须知老杜虽极谙闲适之趣,奈何他并非真正的旷达之人!这是他的痛苦和悲哀!”
仕不成,隐又不成,陷入身心分裂的巨大精神痛苦之中的杜甫,写过大量的“为客”诗作,这些诗作也贯穿了他飘泊生涯的始终。当然有“为客”就有“还乡”,只是杜甫想要归还的故乡,却总是一个游移不定的概念。有时是长安,有时是洛阳,有时连他自己也迷茫,“故乡不可思”,所以他在很长一段时间,一家人的实际生活问题只能靠投奔亲友去解决,一方面他志在仕途,多年离家,无心于家产的经营,一方面是因为战乱后,“他乡胜故乡”,处处是故乡。因之,他离开成都时,抛弃草堂家业,离开夔州时,将四十亩果园赠人,从这首诗中最后两句——“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可知,杜甫日思夜想的还乡之梦,其是还是还朝,实现他的圣化之梦,这是任何乐土都无法取代的真正故乡,也是唯一能够安顿杜甫这颗疲惫心灵的精神家园。
因此他的许多“为客”诗,并非一般意义上背井离乡之情,而是失去精神家园后无家可归之悲,他的还乡之思,只是还朝之想借喻星意象,是他追求圣化的一个不愿意破碎的迷梦。惟其如此,诗人直到晚年,还在盼望着朝廷能够有一天访大贤于草野。
然而暮年渐至,回归无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是杜甫晚年作品中经常思考的主题,首先是诗人对主体价值的充分肯定和无所作为的生命忧伤,其次是疾病缠身,无力北归使得生命体验更为复杂,所谓“久客则艰难备尝,病多则潦倒日甚”。老病贫因使得诗人不得不思考暮年的归宿,他虽人为圣,诗为史,但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对自己的漂泊与身后的归宿也常有思考。他生为客子,死为游魂,至死未能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古往今来那些怀才不遇、抱恨九泉之下知识分子们的普遍悲剧,唯一能令人欣慰的就是诗人穷而后诗工,使得杜甫赢得了一个“诗圣”的荣誉,这也是对他一定价值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