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张九龄之《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晖。
注:
理残机:使用织布机织布。
解读:
诗题是古乐府杂曲歌辞名,从魏晋以后以“自君之出矣”为诗题或诗名的五言诗很多,张九龄这首诗实为拟古之作。
古人做诗,多采取前人成句为题,并在题目前冠以“赋得”,这类诗我们以后还会遇到。
这首诗运用生活化的言语,来诉说一个遥远且哀怨的故事。一个独守空闺的少妇在昏暗的灯光下,思念着远方的情人。
故事较为老套,但在张九龄的笔下,这一少妇却有了迥异于其他诗人不同的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一句“不复理残机”就将这个女子的丈夫离家日久以及自己无意女工的“心懒”表达得含蓄生动。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晖”,张九龄在此一语双关,以明月作比,可理解为少妇思夫就如同天上那轮满月,日日消渐,因为十五之月为月之满,但也是月之亏时。这两句也可理解为,少妇思夫的心情,就像那轮十五晚上的月亮,容颜日渐憔悴,身体渐渐消瘦。借此来说这位少妇已经心灰意冷,懒得再去触碰寄慰相思的织布机。
有人将诗中的“君”喻为“君王”,似乎能说得通,不过,古人拟闺音、拟乐府,并非一定要有所寄托,这只是读者赏读心理使然也未可知。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元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郞。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历任官司勋员外郞、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郞等职。733年,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为著名贤相。后李林甫排挤,罢相。贬为荆州长史。四年后病逝。新旧《唐书》有本传。九龄工诗能文,长于碑志。《全唐诗》存诗3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