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学考高分的孩子,初高中却容易掉队?别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倒在终点前 2024-05-05 21:15:12 最近,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火的话题,浏览量高达九百多万: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家长的深思:孩子小学阶段的重心究竟是在拼成绩还是能力培养和兴趣挖掘上? 不同的选择又会对孩子以后产生怎样的影响?高赞答主@老钱,深度分析了为什么小学成绩很好的孩子,到了中学会渐渐“走下坡路”,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我记得有过一个统计,具体的数据找不到了,大体意思就是清北的学生,他们的来源高中有非常明显的集中度。但这些学生的初中集中度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他们的小学,已经没什么规律了。这其中还有很多清北的学生出身于不知名的乡村小学。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小学时具体的成绩,但我相信学生的水平肯定是和学校水平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想想学区房的热度就可以理解。而这还不只是一座城市内学校之间的差异,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差异。小学阶段,学生几乎没有自学能力,论家庭教育乡村小学的学生更是完败。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并不妨碍他们最后一起走进了清北。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是学习给他们的感受小学的成绩,对将来的影响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大,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是学习带给他们的感受。小学成绩不好,还不足以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但是,如果成绩不好给他们带来太多负面的感受,导致他们厌倦甚至痛恨学习的话,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学习感受。很多人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家长更是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感受非常糟糕,他们主观地认为孩子的感受也很糟糕。他们认为必须把孩子的成绩快速提上去,才能挽救孩子,就开始各种鸡娃。可是你越逼,孩子的感受就越差,就越不想学。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破裂,孩子自信心被摧毁,失去安全感。真到了这一步,孩子就已经被毁了大半。其实相比学习成绩,小朋友们更在乎的是家长的接纳和认可。提倡小学不要过份强调分数,不是号召大家不管孩子学习,而是要避免过份关注成绩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毕竟成绩领先的总是少数,大部分人是普娃,得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孩子的身体、智力、心理发育都有早晚,早期出现差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越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这是损害控制,不要让暂时性的成绩阴影扩散到孩子的心理层面。只要他们还保持身心健康,不抵触学习,那么就还有逆袭的机会。这也不是说小学阶段就完全不要成绩,成绩好更容易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学习感受,更容易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大部分小学时成绩好的孩子,会把优势延续到初中甚至高中。但这是天赋,是可遇不可求的。你让普通孩子跟着刘翔的节奏去训练跑步,他不仅达不到刘翔的高度,还会伤及根本,以至于连终点都跑不到。跑不过“刘翔”没关系,我们就享受奔跑的快乐好了,不求碾压别人,只求战胜自己。不要被别人的脚步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只要不断向前,坚持到终点就是胜利。一个普通人去跑马拉松,一起跑就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你甚至可以领先专业运动员,但是你坚持得到终点吗?小学就是教育长跑的起步阶段,你全力以赴,肯定领先,但透支了体力,很容易倒在半路。所谓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不是成绩本身有欺骗性,而是有些取得成绩的方法不具备可持续性,时间久了自然原形毕露。一方面父母主导的下的努力,很可能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而土崩瓦解。另一方面,如果你小学时就已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到了初中学习科目的数量和难度大幅增加,你的时间和精力却已经加无可加,自然就会导致成绩下降。偏偏这些孩子已经把所有精力都用于学习,别无所长。他们所有的自信都来自于优秀的学习成绩,一旦成绩下降,很容易受到打击,自信心受挫,学习积极性下降,陷入恶性循环。而另一些孩子小学时成绩没那么突出,但是他们有充足的娱乐时间,在学习时间上有潜力可挖,心态上也更从容,成绩就可能逆势而上,进入良性循环。为什么越是重点学校越是看中特长?其实他们在乎的不是你会不会拉小提琴,而是要看看你的成绩是发了几分力的结果。能报重点学校的都是成绩优秀的,差个一两分在能力上没什么区别。但是在取得差不多成绩的同时,还能分出精力培养几项特长的就差别大了。我们本地初中有个特色班,大范围招生,每年几千人报名,报名的基本条件就是成绩全优,经过多轮笔试面试筛选,最后只录取一百多人。开学后老师统计班级学生的特长,最后结果是一个班40个人,坚持学习两年以上,达到一定水平的特长一共是一百四十多项,平均一人超过3项。这些孩子的特长绝大多数今后也就是个爱好,根本不会成为职业。学校看中的不是这些特长本身,而是其背后体现出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力,至少进了中学,还有大把的学习时间可以挖掘。小学成绩的欺骗性本质是家长在自己骗自己把抢跑的优势当成天赋的优势,高估了孩子的能力,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制定了超出孩子身心承受能力的训练计划,再以高压手段强制实施。看不见孩子的痛苦,听不见孩子的呼救,最后把孩子给练废了。这是一种极端。另一种极端,就是迷信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以为啥也不干,到了中学就会自动翻盘,这是白日做梦。中学里翻盘的案例有,还不少,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别人已经开始盖房子的时候,他们在往下挖地基。看起来早期比别人进度慢,但一栋房子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不是看你砌墙的速度,而是看你地基的深度和广度。小学成绩的欺骗性,正是来自于这些隐藏在地下的基础差异。那什么是地基,要怎么挖地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基本属于第五层了,那么按照需求理论,必须先满足了下层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层级的需要。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自我实现的目标,那就要先满足他前面四层的需要,这就是地基。生理的需要对于关注教育的阶层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但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却往往被忽视了。如果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经常吼孩子,甚至于加以打骂,他们会有安全感吗?如果父母整天对孩子说你考不上高中你这一辈子就完了,他们会有安全感吗?如果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整天长吁短叹,一副你对不起我,你给我丢人了的样子,孩子能感受到爱吗?没有爱的家庭(也包括班级),孩子会有归属感吗?如果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不重视他们作为个体的感受,凡事都是父母安排,把它当成机器人,我输入指令,你执行就够了,那孩子能感受到尊重吗?一个从没被尊重过的人,如何懂得自尊?人因自尊而自重,因自重而自强,因自强而自律。没有自尊的孩子,很难学会自律。这些都是孩子好好学习的心理基础,你看不见它们,但它们一直都在影响着孩子。没有这些基础,孩子根本就不会有追求更高理想的需求。而理想,正是学习的势能,理想越高远,产生的动力就越强大。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就没有内驱力,只能被人推着走,父母又能把他推多远?孩子的专注力是被父母破坏的有了心理上的基础,还需要生理上的基础,那就是专注力。想学,先要坐得住,低年级儿童成绩的差异,绝大部分来自于专注力的差距。所以别急着背唐诗学算术,先把孩子的专注力保护好。我说的是保护,还不是培养,因为很多时候专注力是被家长破坏的。小孩子玩的时候是最专注的,但是这种专注经常被打破:宝贝该喝水了,宝贝该吃东西了,这个不能碰,那个不可以!孩子的探索行为被家长撕扯的支离破碎,注意力不断被分散。同时被破坏的还有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是学习的原动力。孩子的专注力天生也是有差距的,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先要接受,然后才能寻求改变。很多家长会把孩子注意力的问题错误地归结成孩子的态度问题,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自己可以控制的,他们也是在被基因和内分泌所支配。家长要做的是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不是一味地上纲上线,打击孩子的人格自尊,这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专注力也是和兴趣相关联的,学习不专注的孩子可能打游戏就专注了,因为他喜欢啊!喜欢就投入,投入了就专注,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这就是常说的培养兴趣和快乐学习。非把上学弄得像上刑,就别指望孩子能喜欢,更别指望他们能专注,他们心里只想着怎么才能逃脱。学会“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基础除了深度,还需要广度,金字塔的高度和它底座的广度密切相关。所以不要只盯着语数外,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见识多了,体验多了,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要等到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才去想:“我这辈子到底该干啥?”结果十几年寒窗苦读争取来的选择机会,就这么被随随便便的浪费掉了。这样的孩子,分数再高也是懵懂的,因为他的人生没有方向。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从什么所谓的幼小衔接开始拉开差距的,而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的积累。这些才是将来支撑孩子学习成绩的基础。也有朋友提到,培养学习兴趣太难了。确实,“培养”学习兴趣很难,但“挖掘”学习兴趣就要容易多了。培养,是以父母为主,无中生有。挖掘,是以孩子为主,因势利导。这也是如你所愿还是如他所是的区别。不要担心孩子的理想不够高大上,随着他们能力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他们的理想和目标会不断调整。但是,理想变了,目标改了,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学习到的知识,经历过的体验不会变,这些都将是孩子终身的财富。从小学到大学,为期十几年,是一场艰巨的拉力赛。拉力赛不同于赛场比赛,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每隔几年,就要换一条赛道,每段赛道都有不同的特点。你在前一赛道取得的优势可以保留,但并不能保证你在下一赛道取胜,最后谁胜谁负,要看终点。小学低年级,直来直去,就像直道,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有了拐弯,变成了弯道。到了初中,三门变九门,一下子压力陡增,就成了坡道。高中,难度大幅增加,崎岖险峻如山道。到了大学,只有一个目标,没有明确的道路,很容易迷路。研究生阶段,更是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一旦出了学校,进入社会,则犹如置身城市道路,能否达到目的,要看你对道路的选择和对规则的理解。所谓的三年级现象,初二现象,高二现象,其实就是更换赛道后的重新洗牌。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对各种赛道的适应能力也不同:直道快,不代表弯道快; 平地快,不代表坡道快;坡道快,不代表山道快。跑得再快,不懂得规划路线,一样寸步难行。要想一直领先,不能只盯着眼下,要把目光放长远,提前储备后面赛道所需的能力和能量。拉力赛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总体的规划,合理分配体力,既要不被淘汰,又不能过于透支,更要及时补充能量。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胡乱加速,可能一时领先,却坚持不到终点。只会埋头赶路,不懂抬头看天的,则会迷失方向。而没有及时的能量补充,跑着跑着就趴下了。对于学习来说,能量的补充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需要精神方面的,也就是正向反馈。人生路上,会不断遇到新的赛道,新的环境,新的挑战,终身学习才是根本。停止学习之时,就是被社会淘汰之始。 赞 (0) 相关推荐 孩子的小学语文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有... 孩子的小学语文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有些小学经常考100分的孩子,进入初中后,成绩滑到70-80分,家长都喊心脏受不了. 语文,学的是我们的母语,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分数差距不大 ... 一二年级成绩具有欺骗性,家长不狠抓这三点,会毁了整个小学阶段 许多人说,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成绩极具欺骗性,这一点,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 孩子刚上一年级时,他们很聪明,可以轻松考到100分. 但是进入三年级后,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扩大了,语文越学越吃力不说,数学成绩 ... 没有什么能阻挡妈妈们的焦虑 Marie Lafrance[法国] 01 一年级,弥散的焦虑 昨天爱人去开家长会,从一点半开到快六点,问情况怎么样,满脸丧眉搭眼,焦虑由内而外地溢出. 不知道究竟是这个社会给的,还是自寻烦恼,这只是 ... 一二年级成绩具有强烈的欺骗性,不狠抓这5点,三四年级拉距离! 作者:惜朝 很多人说,小学一二年级的成绩具有强烈的欺骗性,这一点,许多家长深有体会. 刚上一年级时,孩子很聪明,学习也认真,轻轻松松就能考100分. 可上了三年级后,跟其他同学的差距就拉开了,语文越学 ... 教育的本质: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才是真正赢在起跑线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流传多年的口号式教育理念,正因有了这句话,无数家长内心焦虑的小火苗被点燃,于是,不加选择地报各种课外培训班.死盯分数和名次.一窝蜂抢占名校学区房等 ... 如何教育孩子?家长做到这几点,让娃赢在起跑线上!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缺乏经验的,其实,只要做到"两不管三不顾",孩子在未来更易成器成才,前途无量.如今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就很容易出现这个问题.那么就会有人提出疑 ... 小学英语1-6年级核心单词大全,孩子期末考高分必备! 一.颜色类单词(Colour) 1. blue 蓝色 2. green 绿色 3. red 红色 4. yellow黄色 5. orange橘色 ... 如果一个老师,只会教孩子刷题考高分,那其实是误人子弟,只配去喂猪 [平湖一柱 第1486] [核心提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仍是人与人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进步,反之则退步.这其中,尊重是基点和起点,这个尊重是双向的--师爱生,生尊师 ... 背数值,考高分!熟记:142857【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很难吗?为什么很多孩子学不好数学? 巧妙地记住一些常用的数值,数学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趣,做题的时候不用计算就能直接写出答案,能节省不少时间.这些数值背下来,以后到了中学,你会发现用处更大了呢~ 孩子学习好就行了?忽略对孩子的“职业启蒙”,考再高分也没用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亲戚的登科宴,就是他家孩子考上重点学校请亲戚去酒楼吃饭.我碰巧和那位准大学生坐同一张桌子.他待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正和他的哥哥交流 ... 复习 |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想考高分,光靠基础还不够,掌握考试的答题技巧是关键。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期末考试快到了,如火如荼的复习阶段中,老师和学生们强调最多的就是,把基础知识点掌握牢固,考试的时候,该得的分,一分不能丢.家长们对孩子的要求多为,必须考进多少名,考出多少分, ... 小学语文常考基础知识,寒假作业一定用得上,给孩子收藏 新年的氛围还没过去,却发现开学越来越近了,你家的孩子寒假作业写完了吗?很多家长都开始替孩子着急了:要么作业还没写完,要么写得敷衍了事--可以说,写寒假作业不仅是让孩子头疼的事,更是令家长头疼的事情.其 ... 探秘|那些不努力却考高分的天才孩子,到底是怎么学的?☘️ 都说"天道酬勤",但有些孩子似乎没有那么"幸运". 经常能看到他们刻苦学习的身影: 上课认真听讲,笔记也写得满满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老师说的每本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