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位女性摄影大师 —— 世界摄影史

     Pics 1

「照片好 好照片 照好片」互动型摄影学习交流专业平台

和历史上许多事件一样,摄影曾一度被认为是男性的专属领域。但是,一些有着强大信念和热情的女性摄影师,不仅使摄影从刻板印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更让它在艺术领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伊莫金·坎宁安

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是纯影派摄影风格中当之无愧的代表。75年的拍摄生涯,使她的艺术造诣如火纯青,她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摄影艺术的范本。

△ © Imogen Cunningham

坎宁安曾师从美国摄影大师爱德华·寇蒂兹,在德国留学期间又为奥古斯特·桑德做过助手。完整而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丰富的艺术实践,铸就了她严谨的摄影态度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师承两位泰斗级人像摄影大师,坎宁安在人像摄影方面也颇有成就。她的人像、花卉摄影为世界摄影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影响了整个世界摄影的发展。

△ © Imogen Cunningham

1920年至1940年,是坎宁安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大部分高品质的代表作品都创作于这一时期,特别是她的花卉摄影。她用精妙绝伦的光影变化来表达花卉细腻的质感,传达着每一朵花卉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品质。坎宁安曾说过:“如果一张肖像真的很好,它永远都是好的。”的确,她做到了。

黛安·阿勃斯

黛安·阿勃斯(Diane Arbus),美国女摄影师,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名声鼎盛时期时期突然自杀的她是摄影史上最著名,也最富争议的摄影师之一。1960年前后,Diane开始关注社会边缘人群。她常与陌生人交流,甚至跟他们回家,拍下他们的纹身、伤疤和秘密。

△ © Diane Arbus

1967年,阿勃斯入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摄影展New Documents。这次展览后,阿勃斯在获得关注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1972年,她去世后出版的摄影集Diane Arbus: An Aperture Monograph是摄影史上最为畅销的著作之一,直至今天仍在不断重印。

△ © Diane Arbus

多罗西娅·兰格

多罗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纪实摄影师,代表作有《移居的母亲》《等待救济的人》等。兰格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因童年患小儿麻痹症而终生残疾。

△ ©Dorothea Lange

20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人像摄影家诺德·金瑟。金瑟被兰格的真诚所感动,答应教她学习摄影,并送给她一台照相机,这是兰格一生中的第一台相机。1919年,兰格建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1935年,她成为农业安全局的一名摄影师。

△ Migrant Mother ©Dorothea Lange

兰格以其反映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纪实作品为人所知。从她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评论家写道:“兰格以其富有创造的影像,反映了受辱和受压状态下的人物形象。”

贝伦尼斯·阿博特

贝伦尼斯·阿博特 (Berenice Abbott),美国摄影师,因拍摄20世纪30年代黑白纽约街头影像而为人所知。阿博特出生于俄亥俄州,于1923年开始拍摄。1923年到1925年间,她在巴黎担任摄影师曼·雷的助手,这期间她为许多20世纪20年代较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拍摄人物肖像。

△ © Berenice Abbott

1925,她发现了尤金·阿杰的摄影作品,并帮助他在国际影像领域获得认同。不幸的是,在阿杰出名后很久,阿博特的摄影作品才受到大众的承认。

△ © Berenice Abbott

1929年,阿博特开始用大画幅相机纪录纽约,并于1939年出版了《改变纽约》(Changing New York)一书。

莎莉·曼恩

莎莉·曼恩(Sally Mann)是当代最炙手可热的摄影师之一。自从她于1992年春天在纽约虎克.夫律德门艺廊展出了以一子二女为拍摄对象的照片,并出版摄影集《亲密家庭》后,便成为了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曼恩以优秀的摄影技巧捕捉子女的暑期生活,但由于其中出现的儿童裸体,以及夹杂的受伤或意外的描绘,被解读为暴力的影射。

△ © Sally Mann

曼恩对展现某个重大的时刻不感兴趣,她通过营造古老而静止的画面来传达一种“诗意的氛围”。在《南方以南》中,土地成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在《亲密家庭》中,她表达的是子女成长的理想状态。

△ © Sally Mann

为了达到怀旧的效果,曼恩选取了老式相机和暖色调相纸,使画面呈现出柔焦画意,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都被包裹在朦胧的暗角和阴影之中。

安妮·莱博维茨

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1949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969年在旧金山艺术学院求学时,开始为《滚石》杂志工作,后成为杂志的首席摄影师。1983年,她离开《滚石》,到《名利场》任首席摄影师。

△ © Annie Leibovitz

她在旧金山艺术学院求学期间,受到了像罗伯特·弗兰克和亨利·卡蒂尔·布雷森这类在纪实领域十分出名的摄影师的影响。另外,她还与作家苏珊·桑塔格建立了友好关系。

△ © Annie Leibovitz

她是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也是第一个在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画廊举办摄影展的女性摄影师。莱博维茨以独特的人像摄影风格闻名于世,被评论家们称为'摄影师中的左拉'。她曾三度入围《美国摄影》评选的'100位在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当代传奇奖'。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出版的画册有《女性》《美国音乐》等。除名人肖像外,她也拍摄战争题材,如战火中的女性、波斯尼亚萨拉热窝和卢旺达等地的军事冲突等。

辛蒂·舍曼

辛蒂·舍曼(Cindy Sherman)是一位美国女摄影师、艺术家、电影导演。她出生于新泽西州,以富有创意的自拍照闻名于世。她的名字常和“女权主义”一起被提起,但她本人不自称为女权主义者。

△ Untitled Film Stills ©Cindy Sherman

舍曼擅长以自己为主角拍摄,她会设计各类场景和服装,出现在一系列作品中。有时候,她会刻意女扮男装,企图颠覆固有认知中的性别印象。她的作品常有着过度饱和的色彩,无意识的表情,以及舞台般的灯光。

△ Untitled Film Stills ©Cindy Sherman

创作于1977至1980年的《无题电影剧照》(Complete Untitled Film Stills)是被公认的她的代表作品。在69幅作品中,舍曼扮演了各类电影女星。此作品于1997年由歌手麦当娜全额赞助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重新展出。

弗朗西斯卡·伍德曼

弗朗西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1958年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后在纽约和意大利生活,1981年自杀。伍德曼喜欢通过运动或长时间曝光的方式使人物面孔与环境融为一体。

△ © Francesca Woodman

个人摄影集《某些无秩序的内在几何》(Some Disordered Interior Geometries)出版后不久,伍德曼便跳楼自杀了。她在作品里表达自己长时间沉湎于个人感受和幽闭空间的忧郁与内向。这是一部写着寂寞、孤傲、破碎、超时空、甚至死亡气息的影像诗篇。

△ © Francesca Woodman

姬达·塔罗

姬达·塔罗(Gerda Taro)被视作第一位战地女摄影记者,是著名摄影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的女朋友。塔罗小时候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举家逃离德国。之后在巴黎遇到了来自匈牙利的摄影记者,后来大名鼎鼎的罗伯特·卡帕。

△ © Gerda Taro

通晓五国语言、受过良好教育的姬达·塔罗,在跟随卡帕做摄影助手的过程中,很快便上手了。

△ © Gerda Taro

塔罗是个典型的独立女性,她不像一般热恋中的女生一样去黏着男朋友,反而青出于蓝地把自己的个人风格注入男友教导的摄影中,并且勇敢地走向前线,纪录战争。

海伦·莱维特

海伦·莱维特(Helen Levitt),美国街头摄影师,因为作品广受推崇而个人行事极其低调,她被誉为当时“最著名和最不为人知的摄影师”。莱维特从六十年代开始拍摄彩色照片,是彩色摄影和彩色街头摄影的先驱。她善于利用自然光,摄影风格浑然天成。

△ © Helen Levitt

莱维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纽约的黑人住宅区和下东城地区拍摄的。她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拍摄的作品以黑白为主,那时候她拍得最多的是街头的孩子,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莱维特很喜欢孩子,但事实上只是“孩子们出现在了街上,而她恰巧也在”。

六十年代后,她开始拍摄彩色照片,甚至一度投身于电影制作,但纽约的街头风貌是她亘古不变的主题。她被布列松视作“纽约街头女王”。

△ © Helen Levitt

玛格丽特·布尔克-怀特

玛格丽特·布尔克-怀特(Margaret Bourke-White)的作品已成为北美新闻摄影界的范例。1930年,她在从《财富》杂志获得了人生第一笔佣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作为战地记者拍摄记录了残酷的战争现实。1946年移居印度后,为争取印度教的解放,她拍摄了著名作品《斋日里的甘地》,令人印象深刻。

△ Ghandi and the Spinning Wheel © Margaret Bourke-White

怀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般的经历,她几番出生入死,执意追求轰轰烈烈的生活。在纪录历史的同时,她自己也成为一个历史人物。好莱坞曾以她的经历为素材拍摄了故事片《救生艇》。

玛丽·埃伦·马克

玛丽·埃伦·马克(Mary Ellen Mark)是一位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女摄影师,她1941年出生,从9岁就开始摄影。1962年,她毕业于绘画与艺术专业,1967年搬到纽约担任摄影记者,1969年开始进入电影行业,参与剧照拍摄工作。

△ © Mary Ellen Mark

她是一位特殊的剧照师,为100多部电影拍摄了上千幅幕后作品,从60年代的《爱情神话》,70年代的《现代启示录》《飞越疯人院》,到《红磨坊》《通天塔》《理发师陶德》等等。

△ © Mary Ellen Mark

在过去的40多年里,她拍摄了许多电影幕后的名人照片,作品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南·戈尔丁

被奉为“私摄影鼻祖”的美国女摄影家南·戈尔丁(Nan Goldin),1953年生于华盛顿一个中产家庭,14 岁时离家出走。15 岁时进入社区大学,一位老师给了她一部照相机,从此便开始了摄影生涯。这些作品表达了爱、痛苦以及因吸毒带来的死亡,最初以幻灯片的方式放映,1986年以《性依赖的叙事曲》为名结集出版,引起巨大反响。

△ © Nan Goldin

戈尔丁开创了一种可称为“视觉日记”的摄影风格。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戈尔丁以最为私人化的方式,以其艺术家的敏感,将镜头对准了她的世界、她的朋友、恋人们、男人和女人、她的欧亚之旅以及她的情感危机,这所有的一切都被她以视觉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 © Nan Goldin

苏珊·梅塞拉斯

苏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是美国女摄影师,她出生于1948年,1976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并从那时起成为自由职业摄影师。

△ Molotov Man © Susan Meiselas

她在1972年到1975年间跟随美国一民间脱衣舞女大蓬车表演队进行拍摄,记录并反映了这一群体女性的生活与工作。而后,她又以自己在尼加拉瓜内战爆发前拍摄的照片走入人们的视野。

△ Carnival Strippers © Susan Meiselas

蒂娜·莫多堤

虽然蒂娜·莫多堤(Tina Modotti)出生在意大利,但她的生活和摄影都与她在墨西哥度过的时光有关。她的照片传达了她对墨西哥文化的敏感,同时反映了她政治思想的演变。她沉浸在前卫的墨西哥景色中,创造了一个关于革命后国家文化和政治的重要摄影档案。许多人认为,莫多堤试图通过给美学和政治以绝对的平等来平衡两者。

△ © Tina Modotti

△ Worker’s Parade © Tina Modotti

薇薇安·梅耶

薇薇安·梅耶(Vivian Maier)并不像我们列表中的其他女性那样被称为摄影师。相反,她作为保姆工作了40年。但她在闲暇时间会带着相机四处走动,在街上追寻和收集片段。她一生中拍摄了15万余张照片,并用她的作品重写了街头摄影的历史。

△ © Vivian Maier

由于从未公开过影像作品,因此直到她去世,这些图片没有被出版。直到2007年,芝加哥当地历史学家约翰·马鲁夫发现了她的大量底片并开始整理,她的作品才逐渐登上美国甚至意大利、阿根廷等地的媒体。

△ © Vivian Maier

2010年,她的作品开始在芝加哥展出,她成为了摄影圈中的热门人物,并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街头摄影师之一。2013年,马鲁夫和查理·西斯科尔共同执导了一部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Finding Vivian Maier),这部影片于2014年3月底在美国的各大影院上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