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吉布森不可救药的英雄情结和宗教狂热

这个奥斯卡颁奖季,《血战钢锯岭》无疑可以列入热片名单,不仅得到奥斯卡评委的青睐,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6项提名,而且在中国大陆收获4.26亿元票房。美中不足的是,似乎美国人不怎么吃这一套,在北美的票房成绩一般般。

这是作为导演的梅尔·吉布森息影10年后捧出的一部力作。上一次他导演的电影还是2006年的《启示录》。《血战钢锯岭》讲述了一个不愿意拿枪的士兵在战场上救了75条生命的故事。无疑,这是梅尔·吉布森最擅长的英雄题材。1995年,他自导自演的《勇敢的心》获得奥斯卡电影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5个大奖以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成了拍摄英雄的专业户。5年后,他主演了以美国独立战争为题材的《爱国者》,与《勇敢的心》如出一辙。紧接着,又主演了越战影片《我们曾是战士》。这些电影,无一例外,都是歌颂英雄的。

除了根深蒂固的英雄情结,梅尔·吉布森还有着强烈的宗教狂热。其代表作就是2004年导演的《耶稣受难记》。影片用了两个多小时时间,把耶稣最后12小时的受难过程血淋淋地展现在大银幕上,生生把一个圣经故事拍成了“少儿不宜”的血腥大片,受到了很大争议。

《血战钢锯岭》正是一个英雄情结和宗教狂热的综合体。戴斯蒙德·道斯因为少年时差一点失手打死哥哥,后来又看到醉酒的父亲差一点用枪打死母亲,所以他立志绝不拿枪夺走人命。在残酷的训练场和血腥的战场上,他都以一个绝对虔诚的教徒面目出现,坚持不碰枪支,不管是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还是枪林弹雨的考验。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懦弱的另类英雄,一夜之间,却在炮火纷飞的冲绳岛钢锯岭上救回了75名受伤的战友。而且,这不是虚构,是真正的历史。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真实的戴斯蒙德·道斯比电影更神奇。这样一个故事,恰好完美地符合梅尔·吉布森的需求。

为了读懂《血战钢锯岭》,我专门看完了梅尔·吉布森主演和导演的《勇敢的心》、《爱国者》、《耶稣受难记》、《我们曾是战士》和《启示录》,对梅尔·吉布森的英雄情结和宗教狂热有了感性的认识。梅尔·吉布森作品里的英雄都有着宗教的影子,开始都是不愿杀生的普通人。《勇敢的心》里的威廉·华莱士亲眼看见父亲被英国人杀死,所以他不愿反抗,只想回家种地,娶妻生子,英国人杀死了他的妻子,才逼迫他造反。《爱国者》里的本杰明·马丁曾经是传奇英雄,但他厌倦了战争,反对为独立而征兵打仗,也反对儿子去当兵,这次是儿子的死激起了他的反抗意愿。

这些英雄骨子里的宗教情结正反映了梅尔·吉布森本人的意志。《血战钢锯岭》里的戴斯蒙德·道斯更是走到了极端。他即便到了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即便面对凶残无比的日本人,都坚持不碰枪支,甚至还救了日本伤兵。看电影时,我猜测,可能最后德斯蒙德会被迫拿枪自卫。但是,最后没有,他就像神一样,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却能够毫发无伤。我无法指责电影虚假,因为当年的事实就是这样,有可能德斯蒙德救回的还不止75条生命,这只是事后的估计。

说梅尔·吉布森狂热,是因为他的电影里总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歌颂英雄,与我们当年样板戏的“高大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勇敢的心》里的威廉·华莱士说:“不管贵族和平民,都崇拜英雄。”《勇敢的心》最后,有个威廉·华莱士在高山顶上的镜头,镜头360°围着他旋转,就像一个救世主。无独有偶,《血战钢锯岭》最后,德斯蒙德从钢锯岭山顶放下来时,镜头从俯视缓缓旋转到仰视,就像拍摄神圣的天使。也许,正是这些不可救药的英雄情结和手法使美国观众感到虚假,所以票房才并不那么理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