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艺文春秋 唱遍大江南北的安顺民谣 2018年第67期(总306期)

安顺城郊苗寨 芮逸夫先生摄于1939-1940年

经典童谣《读书郎》诞生记

——杨志伟

在安顺城郊居住的苗族,历史已经很悠久了,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包括民歌、芦笙舞蹈、蜡染、刺绣等等。其中民歌是苗族人民表达情感最直接的一种文学艺术,它优美、古朴,生命力极强。提起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儿歌《读书郎》,谁都会被那优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节奏所吸引,可是很少人知道,它是从安顺苗族民歌《读书郎》改编出来的。

那么,安顺苗族民歌《读书郎》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它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机缘下被谁改编成今天经久不衰的《读书郎》的?以下文字是对这些问题的追源。

苗族民歌《读书郎》产生的时代背景

苗族民歌《读书郎》产生于清末民初,反映了“废科举、兴学堂”后苗族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

安顺苗族芦笙舞 芮逸夫先生摄于1939-1940年

光绪三十年(1904),清朝廷下诏对教育进行改革,停办旧学,开办新学,第二年停止科举考试。安顺府学和县学停办后,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办小学堂,至宣统三年(1911)共开办官立、民立、公立小学学堂28所,加上私人开办的私塾、学馆,入学儿童成十倍增加。民国初年,教育进一步发展,学堂遍布城乡,广大劳动人民包括苗族人民的子弟有了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部分苗家“小儿郎”进入学堂读书。

此外,在光绪二十年(1894),前来安顺传教的基督教内陆会为吸引苗族群众入教,在安顺城水洞街(今文化路)基督教堂开办了一所苗民义务学校,专门接收苗族子弟入学和传教,客观上发展了苗族教育。光绪三十三年(1907),基督教内陆会把苗民义务学校升为乐育高等学校,办学规模扩大。部分苗族青年在安顺苗民义务学校和乐育高等学校毕业后,受教会和学校派遣,在安顺及附近州、县的苗族村寨义务办学,招收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贫苦家庭出生的子弟入学读书。到民国初年,仅安顺城近郊的苗族村寨,就有柴家苑、大山脚、邓家水井、平桥、北门石板寨、西门石板寨、罗家园、洞口流、刀鞘等村寨先后办有苗民义务学校,苗族子弟入学接受教育的进一步增多。

“学堂”是清末民初对学校的称呼。科举时代,苗族子弟基本上没有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开办学堂和苗民义务学校后有了机会进入学堂读书。苗家老辈人在喜悦之下,对后辈的生活改善有了期望,于是更加关爱上学的儿童,发自内心地唱出了《读书郎》:“小嘛小儿郎,骑马进学堂。先生嫌我小,肚里有文章。”歌词虽是五言四句,但简单明了,感情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轻松悦耳,很快被安顺城郊的苗族群众所传唱,后来被配上芦笙传统的《走路曲》,成为安顺一带苗族男女青年喜欢吹奏的芦笙词。这首民歌又因为借用汉语传唱,在民族杂居的村落,形成了苗、汉等民族共同传唱的民歌之一。

安顺苗族芦笙舞 芮逸夫先生摄于1939-1940年

《读书郎》的改编和再创作的背景及过程

抗日战争时期,安顺城南近郊的汪官屯、汪家山、管元门、沙子坝等四个苗族自然村寨被划为安顺县云华乡第二保。1942年安顺县进行教育调整,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保也设学校。云华乡第二保国民学校设在汪官屯的大树脚(今安顺汽车运输公司停车场),外来人称这所学校叫“苗寨小学”。通过苗族民歌改编、再创作的儿歌《读书郎》,就诞生在这里。

1944年下半年,日本侵略军发动湘桂战役,中国守军溃退,原驻广西的抗日演剧宣传第四队沿黔桂公路,经长途跋涉,于年底来到贵州安顺。剧宣四队是1938年8月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和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在原“抗日救国演剧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抗日救国文艺宣传队伍,原名“抗日演剧宣传第一队”。建有中共地下党支部,队长魏曼青,队副兼党支部书记舒模,全队42人。行政关系隶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党组织关系由中共中央南方局(长江局)直接领导。抗战初期,曾先后在徐州、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抗战前线开展战场文艺宣传演出,被前线的抗日将士誉为“政工队之王”。后来移驻广西配属第四站区工作,改名剧宣四队。早在1938年建队初期,周恩来就给宣传队定性为:既是演剧队,又是工作队、战斗队。后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秘密传到四队,给他们指明了文艺“为抗战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目标,认清了文艺创作必须“源于生活,到民族文化中去吸取营养”的工作方向。

安顺城郊苗寨 芮逸夫先生摄于1939-1940年

四队在安顺开展革命文艺活动期间,多彩的苗族服饰,喜庆的苗族歌舞,使艺术家们看到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他们从这块文化沃土里吸收养分来丰富自己,进行创作和排演。1945年初春,苗族同胞过新年,安顺城南近郊的苗乡热热闹闹,芦笙阵阵可闻,舞姿处处可见。四队队员葛敏、方石菲、宋扬等在出城观看热闹时与苗族青年建立了友谊,应邀到汪家山、管元门、下寨等村寨做客。在汪家山,他们碰巧遇到云华乡第二保苗寨小学李校长,宋扬当即主动提出,希望能到苗寨小学教学生唱歌。李校长欣然同意。那时,宋扬腿上有伤还未痊愈,是在湘桂大撤退的行军途中,被上方公路上翻滚下来的一辆汽车砸伤的。于是四队把他送进苗寨,一面养伤,一面做宣传工作,一面体验苗家生活。

词曲作家宋扬在苗寨小学教唱进步歌曲,参加苗族新春歌舞活动,学唱苗族民歌,拐着伤腿学跳苗族民间舞蹈,与苗族同胞一起烤火堂,喝苗家自酿的糯米酒。葛敏、方石菲和四队的其他队员每天前来苗寨,与宋扬一起体验苗家生活。消息很快传遍苗家山寨,男女老少都围拢来,苗寨小学成了最热闹的文化活动场所。为使自己创作的作品更加贴近人民大众,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宋扬让苗族同胞教自己唱苗家民歌,学吹芦笙。在这一过程中,苗家民歌《读书郎》深深吸引了他,他一句句地记下来,琢磨、推敲,改编、再创作,不久,一首脍炙人口的、由安顺苗族民歌改编创作而成的儿童歌曲——《读书郎》诞生了。

改编后《读书郎》的结构、内容特点和传播

改编后的《读书郎》,在吸收苗族民间词曲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

苗族民歌的传统结构每首一般有上、下两节,只有极少数是一节,称“一只脚走路”;民歌《读书郎》原只有一节,宋扬改编时吸收了苗族民歌的传统结构,改编为上、下两节;从句式上来看,苗族民歌有五言、七言、长短句等格式,《读书郎》原为五言四句,改编后成为了长短句格式;思想内容方面,民歌《读书郎》只表达了苗族能进学堂读书的喜悦心情和对儿童的关爱之情,改编后意义延伸了,鼓励小儿郎学好知识和本领,立志不再做穷人,“不受欺辱,不做牛和羊”。

宋扬首先把自己的作品在苗寨小学教唱,立即得到苗族同胞的喜爱,很快在附近传开。四队把这首歌作为表演节目,安排独唱演员陈峰在城里剧院演唱,宋扬芦笙伴奏,一曲之后台下掌声雷动。很快,《读书郎》的歌声便传遍了安顺城,被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安顺人所喜爱、传唱。《读书郎》成为剧宣四队演出的保留节目。

1945年3月,四队移驻贵阳,歌曲《读书郎》在贵阳引起轰动,一时在省城传唱。随后,四队走到哪里,《读书郎》就唱到哪里,传遍重庆、武汉、长沙、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唱响了大江南北,唱响了海内外,直到今天。


本文参考资料:

一、《安顺市志》,1995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本。

二、抗日演剧宣传第四队队史《抗日烽火文艺兵》,柳州市党史研究室编。

三、社会调查资料。

繁华的集镇和穿戴整齐的苗女 芮逸夫先生摄于1939-1940年

· 作者简介

杨志伟苗族,1948年生,贵州安顺人,历任中学校长、安顺市(西秀区)地方志(党史办)主任,老干局局长,曾任安顺市志主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