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读书人
来源:运城新闻网
读书人,是人们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口头称呼,代表着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一类人。中国有句古训,“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自古以来,在老百姓的骨子里,就把读书视为最正的“正途”。
某日 清谈 ,朋友问贵族和土豪的区别,对曰:“贵族和土豪最大的区别是从里到外的一种文化气息,在面对古籍、古玩时,更多的是鉴赏而不是鉴定。”这其实也是读书人身上的一种特质。一袭长衫,笑看 风云际会 ,具有超然的洒脱与豪迈。
读书人克己慎独。读书人经常被称之为“书呆子”。其固然是因为久困书房,待人接物显得不那么圆融,也有读书读到“尽信书”地步的缘故。《旧唐书·窦威传》载:“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但是,更多的读书人以甘当“书痴”而自豪,如陆游诗云:“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读书人更多的是坚持真理,遵守规矩,总能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读书人意气用事但急公好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压迫面前,读书人总是保持着对民主、自由的极端热忱,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总是读书人振臂呼号,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投笔从戎”号召“旌旗十万斩阎罗”者大有人在。无论是社会革命或者科学研究,读书人总能愤然先行,其原因只有一个:厚眼镜片背后那双睿智的眼睛,比别人看得远,看得透。
读书人文弱优柔但风骨硬朗。凡事在心必三思而后行。莽汉可能因一个眼神就“剑拔弩张”,但书房里的一个争论,茶桌前的清谈,虽因道不同而唇枪舌剑,但却绝不会挥拳相向。在莽汉眼中,读书人可能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扶犁,弱不禁风,但要注意的是,绝不要小看他的骨头。在真理面前,读书人的骨头是最硬的,从不轻易因为功名利禄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常能凛然不惧,慷慨赴死。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诸多的他人世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正是在他们的上下求索中,人类才完成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顺利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人的角色无可替代,不论你是羡慕还是哂笑,读书人都应是这个世间幸福的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妨碍我们做个满架诗书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