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求书(资治通鉴卷二一三之十二)

开元十九年春正月辛未(二十二日),唐玄宗派鸿胪寺卿崔琳(崔神庆的儿子)出使吐蕃。吐蕃使者向玄宗说金城公主想要《毛诗》《春秋》和《礼记》等。正字于休烈上书反对,他说:“东平王刘宇是汉成帝的亲弟弟,他向朝廷要《史记》《诸子》,汉成帝尚且不给。何况吐蕃是我国的仇敌,如果现在把这些书送给他们,使他们知道了用兵的韬略,就会更加机变狡诈,这对咱们没有什么好处。(东平王汉之懿亲,求《史记》《诸子》,汉犹不与。况吐蕃,国之寇仇,今资之以书,使知用兵权略,愈生变诈,非中国之利也。)”唐玄宗把这件事交给中书、门下商议。裴光庭等人奏道:“吐蕃愚昧、顽固而放肆,他们长期反叛,新近才降服中原;咱们应该借这次他们求书的机会,把《毛诗》《尚书》等先圣的典籍送给他们,这可能会使他们逐渐受到中原文化的陶冶,使教化流布至蛮荒之地。于休烈只知道书籍中有权术谋略、机变狡诈,却不知道忠、信、礼、义也都是从书中教化而来的。(吐蕃聋昧顽,久叛新服,因其有请,赐以《诗书》,庶使之渐陶声教,化流无外。休烈徙知书有权略变诈之语,不知忠、信、礼、义,皆从书出也。)”唐玄宗说:“说得好啊!(善!)”于是命人把《毛诗》等书送给吐蕃的使节。

文化的同化是最为彻底的,中原民族千百年来的不断融合并形成极具凝聚力的中华民族,靠的就是中华文化。

(0)

相关推荐

  • 中原汉人的魔幻漂流:吐蕃王朝中的唐朝印象

    唐朝地图(741) 和西域一样,青藏髙原地区也是多民族杂居之地.作为吐蕃王朝基本盘的藏族,也是在融合了高原地区及周边各族的基础上形成的.唐朝时期,松赞干布在征服了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民族的各个地方政权后, ...

  • 中国最“威武”的城市,在甘肃!

    -风物君语- 河西心脏,丝路咽喉 一面铜奔马,一面凉州词 茫茫戈壁的河西走廊,最先诞生的"四胞胎城市"排排坐在绿洲上,最东端的一个,名字里自带着霸气: 武 威 那些矗立在很多旅游城 ...

  •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高中语文教和学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体现,随中华民族的诞生而诞生.发 ...

  • 隋朝成为中国敦煌飞天第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各地的硕学宿儒和百姓纷纷逃往河西避难,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了河西.在此时期,敦煌比较安定,佛教随之盛行.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 中原风格的出现 西魏真正大规模地 ...

  • 这个地方比不丹更美丽,乾隆两征廓尔喀后被尼泊尔吞并

    众所周知,历史上藏族同胞曾创作了可与我中原文明媲美的吐蕃文明.并且在历史上建立了与唐帝国一般强盛的吐蕃帝国,极盛之时的吐蕃甚至击退过阿拉伯帝国的三次进攻,保护了我东方文明的独立性. 虽则日后,吐蕃帝国 ...

  • 丝绸之路上的“凉州文化”

    两千多年前,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穿越河西走廊,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了"凿空之旅".此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进占河西走廊,"列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

  • 王晙循义留幽求(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二)

    先天元年八月,朝廷任命刘幽求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知古为侍中,崔湜为检校中书令. 当时,朝中宰相大多是太平公主的党羽.刘幽求谋划和右羽林将军张暐一起调集羽林军将他们一网打尽.同时,他让张暐向 ...

  • 陈子昂二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五)

    麟台正字.射洪人陈子昂上疏朝廷,认为:"朝廷派遣使者巡察四方,不可任用不称职的人,刺史.县令诸官员不可不认真选择:近年来百姓疲于征战,不可不好好安抚.(朝廷遣使巡察四方,不可任非其人,及刺史 ...

  • 反易刚柔,故山变为灾(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四)

    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向朝廷报告,说新丰县东南有座山从地下踊出.朝廷于是改新丰县为庆山县,各地方都上表祝贺.江陵人俞文俊不以为然,他上书说道:"天气不和寒和暑就会并行,人气不和肉瘤就会滋生, ...

  • 轶事二则(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

    裴炎入狱后,郎将姜嗣宗从洛阳出发,出使长安.到了长安,刘仁轨问他东都洛阳的事情.姜嗣宗自夸道:"我很久之前就发觉裴炎有点反常了.(嗣宗觉裴炎有异于常久矣.)"刘仁轨又问:" ...

  • 轶事三则(资治通鉴卷二一三之十)

    其一:唐玄宗想立武惠妃为皇后.有人上书劝道:"您和武氏有不共戴天之仇,怎么能立她为国母?民间盛传张说想谋取册立皇后之功,进而再作担任宰相的打算.况且太子不是武惠妃所生,她自己又有儿子,如果她 ...

  • 玄宗用人二事(资治通鉴卷二一三之十四)

    开元二十一年三月乙巳(初七),侍中裴光庭去世.太常博士孙琬认为"裴光庭按照年资用人,不能勉励人才上进,可谥为'克'(光庭用循资格,失劝奖之道,请谥曰克)."裴光庭的儿子裴稹认为谥号 ...

  • 朕未厌卿,卿何为遽去(资治通鉴卷二一三之十五)

    韩休屡次在唐玄宗面前和萧嵩发生争执,并当面揭萧嵩的短处,唐玄宗对此很不高兴.萧嵩因而向玄宗请求告老还乡,唐玄宗说:"我又没有嫌弃你,你为什么要急于离去?(朕未厌卿,卿何为遽去?)" ...

  • 中宗复位(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二)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兄弟二人居宫中执掌朝中大权.张柬之.崔玄暐和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在朝外密谋处死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 ...

  • 卢俌定突厥策(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二)

    神龙二年十二月己卯(初八),突厥阿史那默啜进犯鸣沙,唐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突厥兵交战,结果唐军战败,阵亡六千余人.丁巳(初十),突厥兵进犯原州和会州等地,抢掠了陇右的军马一万多匹之后撤走.唐中宗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