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8年,年入百万,为什么我还是劝你不要轻易做保险
我们身边做保险的人不少,可能很多人都被朋友被动灌输过保险,要么让你买保险,要么让你做保险。
然而,保险貌似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很不高级的职业,尽管在这个行业里面已经有不少人的年收入超过百万甚至千万,但是依然免不了被一些人瞧不起。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精英人群开始卖保险:年薪百万,却被嘲笑“没出息”》
作为在保险行业从业了8年,也是别人眼中的百万精英,我认为这与保险行业长期以来的积弊不无关系。
我一直认为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没有2-3年的沉淀和积累,对行业的认知大抵停留在表层,对行业的趋势、现存的问题、个人如何突围很难有理性分析。
对工作本身理解的深度、价值认同、责任担当就更无从谈起了。
“3年入门,5年懂行”是很有道理的。
保险行业(寿险业),大部分人只是行业过客,1年半载,3月,5月较为常见。
中国有超过六千万人做过保险,真正能够在这个行业立足的人不足十分之一。
干了保险,身边人都躲得远远的,很多人觉得干了保险的人变化挺大,见面就跟你谈死生大事,没有保险就彻底完蛋了,我想这也是大家回避保险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一份工作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如此严重的困扰,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
从业保险多年,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对专业精神缺乏敬畏,对销售也存在误解,会说,会应酬,拉关系,这是大部分保险人的认知;
销售是一个入门容易,但对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工作,会听、会问、会表达是最起码的素质,我们给自己定位于帮别人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士,而我们很多的消费者却不不这么认为,还有很多人将保险还停留在传销的阶段,可见历史遗留问题都有多严重。
保险商品很特殊,保险是非渴求性商品,也就是说,保险并非是生活中刚性需求的必需品;
保险服务周期太长,一买很可能就是一辈子;
体验感较差,买了保险不会及时体验上,像重大疾病保险,你只有生病才能体现它的用处;
终身服务性质,一般人很难感受到保险的价值,但这个工具对于家庭而言又非常重要,这是一个矛盾点。
这就要求专业人士应该理性对待客户的不了解,尤其是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讲明白保险的价值,这项能力对代理人而言并不简单。
保险为何难做? ? ?
1、从业人员的素质堪忧
经常我们会听到:“ 反正没事干,我去跑保险了;刚刚生完小孩,工作不好找,去卖保险算了;只要你愿意,会开口说话,就可以来卖保险;做保险年薪百万不是梦”;
在这样的认识下,希望其他行业的人在短时间内改变对保险行业的认知,太难了;
想让真正优秀的人进入保险行业,太难了;
整体来说,这个行业还是太缺乏人才;
在国外保险从业人员大都是本科、硕士学历,在日本有很多保险从业者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年龄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较为显性的指标,生活的阅历、压力会让一个人对家庭责任有更深的理解。
反观我们有的保险代理人,作为同行业,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时候我真的很想骂娘!
经常听到人说要普法、要医学科普,金融同样需要科普!
保险是金融服务业,由多个学科的知识构成,金融、保险医学、法律、财务等,还需要极高的沟通、表达、逻辑能力,仅仅是基础的销售工作就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所以这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来做的事业。
2、保险是工具,我们把它当成产品,满大街的叫卖是不对的!
现在的朋友圈,要往极端点发展,就是下一个淘宝!
直销、微商、保险、代购、各种买卖,套用邓紫棋那句歌词:全都是泡沫,全都是套路!
朋友圈成了生意圈,太功利、太市侩,太让人失望,这是真实的感受;这样的环境,让消费者如何去接受专业、理性、科学的保险规划?夸张、浮躁、不严谨的营销文案,完全背离了财务、金融、合同是基于理性思维的诉求。
之前的保险是存钱,是返还,是收益,现在的保险是重疾险,是百万医疗险,在地球上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度,这样的认知何时才能彻底消亡,保险只是一个工具,他能解决的问题就是财务安排,金融工具,法律依托,财富规划。
保险的作用因人而异,李嘉诚可以运用它,劳工也可以运用它!医学、法律、金融都跟他有交集,资产配置、健康管理、财富传承都可以通过保险来实现自己的安排!
3、群体性非理性,朋友圈的快意人生和痛苦焦虑轮番上演
著名摇滚歌手臧天朔过世,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评书大师单田芳等相继离开,很多人开始发圈祭奠摇滚,回忆青春,感叹人世的悲欢离合!
我印象深的是有人写了这样一段话:
“朋友圈的快意人生和痛苦焦虑轮番上演,只不过大多人不会长记性,等着吧,用不了多久,这样的事情会再来一次!”
之前让朋友圈备受诟病的案例是深圳的白血病小女孩罗一笑,有人称这起众筹为带血的营销,重庆富侨洗脚城的老板郭家富,当年开年会给员工送的是保时捷的卡宴,最近一次看到他的消息是朋友圈众筹大病的费用。
这就是生活!
有这样一句古话:“ 闲时准备急时用,急时准备没有用”, 我觉得保险挺符合这句话的。
重庆一位交通银行的支行长的口头禅是“一切尽在掌握”,结果他换来的是7年抗癌,留下妻子和9岁的小女儿,和一个极缺乏安全感的未来:回头看来,提前做准备是多么重要的办法。
4、保险被当成生意买卖,返佣等劣质行为还存在
多人容易把保险跟创业结合起来,说梦想是成为寿险企业家,照顾1万个家庭。
刚进入行业3个月就想年薪百万,到处拉人跟自己干事业,这是错把欲望当志气了;
何为创业者?何为企业家?何为生意人?
一个既不懂行业,也不懂工作,专业知识、技能更是无从谈起,然后你告诉朋友,这个行业好,可以一年赚一百万,请问这叫什么?这个叫“贪多、求快、想暴富”, 这些都是病啊!
以这样的心态来干事业,也难怪消费者会形成对保险的“传销”的误解。
如果我们真的以创业者这样一种身份来做事, 作为创始人,你是选择快速圈钱上市?还是老老实实做服务,给客户带去价值?
你能给到消费者、客户的价值是什么呢?
是一种对金融工具的正确理解,对人寿保险的客观认知,愿意通过个人的专业知识去传递科学的保障观念。
《道德经》中,老子的处事法则:人之道,为而不争,我认为这是保险代理人最好的心法,一步步积累客户, 慢慢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从而实现真正的职业价值!不要动不动就是创业、团队、管理,老老实实积累客户,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比什么都重要!
经过时间、市场、自我的沉淀,利用自己的职业经验、对行业的认识、站在工作和生活之外的视野去真正洞察一件事情的时候,去真正找到适合这个行业规律、有奋斗意愿、愿意踏踏实实成长自己的人,一起来干事业,这个才叫创业,这个才叫生意。
正本清源之论,我四问保险,帮您理清思路;
1、保险是一个工具还是产品?
如果说做保险只是卖一个产品,为什么保险学的专业都在清华、南开、上海财经、耶鲁、哈佛等名校呢?
如果可以通过追求短、快、频,为什么不去蓝翔技校培训上岗呢?
讲解一个产品最多5分钟,为什么专业的寿险规划需要跟客户沟通至少1个小时以上?
举个例子:
保险代理人一定要牢记一件事情:你是客户的家庭财务规划师!
为什么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不去药房而是挤破脑袋往三甲医院进呢?
因为医院比药房和药贩子专业,规范,有前途。
另外,对待一个病人,诊疗才是实现医生学以致用和医生价值的地方。
保险配置一样需要诊断和分析,新手才喜欢直接给人开药,所以不讨人喜欢。
买保险的关键问题,是让你弄明白,你的家庭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你希望运用保险工具达成什么样的愿望?
上来就给推销性价比高的保险,你说他的行为跟药贩子有什么区别呢?
2、每个家庭需要的保险是不是一样的?
答案很简单: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真的要用钱,我需要多少钱来帮我解决本来是我该承担的费用?我究竟需要多少保额?( 这个也就是保额设计依据)
很明显,张三的家庭财务结构不同于李四,他们的赚钱能力、消费能力、家庭状况、对未来的安排和打算都不一样,那配置保险的思路、保额计算、方案设计肯定不一样;量体裁衣,每个人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
再思考一个问题:现在规划的这套方案,真的就是可以管终身的吗?
很多人买了保险就束之高阁,以为这就是万能神灯了,有了保险了,殊不知,保险配置是动态的,是分阶段的,5年后,咱家的经济状况又不一样了,现在做的规划那个时候又不太匹配了,该不该调整?如何调整?
3、如何体现保险配置的专业价值?
标准答案:家庭财务的测算、抗风险报告的评估、投保和核保的规范、严谨、理赔的时效、便捷性;保单的周年检视、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简单说:买多少(保额)?买什么(具备险种搭配)?买多久(定期、两全、终身)?找谁买(公司、服务、体验、品牌、代理人、性价比) ?
保险是一个财务工具,解决的是家庭财富的安全问题,所以配置保险前需要知晓家庭财务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工资收入、 消费支出、利润、资产(固定资产、金融资产)变现速度、负债这些指标的综合对比”等指标;
不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做保险规划,简单点说就是拍脑袋,犯了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这很明显是不对的。
核保有专门的学科叫做核保医学,一个人投保有5种情况:正常承保(标准体)、延期(过一段时间再说)、加费(比标准体多交点钱)、责任免除(如果乙肝有问题,以后肝癌可能不赔付)、拒保(保险公司不愿意保你) 。
为什么之前有保险公司不赔的声音,我想不一定全是保险公司的原因,一定也有骗保的案例,所以不要留下理赔的隐患和风险,否则保险变成了不保险。
理赔是最好的服务!
很多人说现在买保险也方便,理赔还需要代理人吗?自己就可以搞定。
真的这么简单,那保险公司直接在网上卖岂不是更简单,还需要管理这么多代理人吗?前面说的财务分析,你自己做吗?有没有客观的分析标准?
你了解理赔的流程吗?理赔申请书你会不会写?如你生命出了问题,谁来给你跑理赔?在于保险公司对接的过程中,需要的沟通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你有没有计算过呢?
4、保险是一项什么服务?
保险是一项人对人的服务,我很想强调人的价值,价值观、态度、专业性和从业的使命。
代理人和客户需要构建一项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何谓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代理人和客户的关系是双向的,真诚、自然,彼此认同和尊重;
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价值观趋同,并有尊重专业价值的一致认同;
我们要明白的是:各行各业真正的精英绝大多是有行业使命感的,这是精英之所以能够成为精英所具备的高自尊,对自我的高要求,追求职业的价值而决定的。
这里其实可以介绍一个保险行业的有积极意义人际关系的模式,叫做MDRT的全人生活理念,追求健康、事业、财务、家庭、人际关系、持续幸福的能力等全方位和谐。
最后总结一句,保险保过程,是人对人的服务!如果你只是看到年薪百万,入职门槛低,时间自由,那可能这份职业并不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