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记住这些就不怕诊断错误了
(1-2级星型细胞瘤)
(星型细胞瘤2级)
(2级星型细胞瘤)
(少突胶质母细胞瘤)
(间变少突)
(纤维型脑膜瘤)
(血管瘤型脑膜瘤)
(非典型脑膜瘤)
(垂体腺瘤)
(鞍结节脑膜瘤MRI影像)
(髓母细胞瘤)
(侧脑室室管膜瘤)
(四脑室室管膜瘤)
见幕上肿瘤鉴别诊断5。
常以耳聋、耳鸣起病,三叉神经痛少见。以内听道为生长中心,内听道扩大,两侧相差2mm有意义。CT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一般会钙化,较少广基与岩骨相连,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 T1示低或低、等混合信号,T2为高等信号,呈鼠尾状突入内听道,边缘光滑,囊变多见。
发病年龄、病程与听神经瘤相似,但脑膜瘤的听力减退较轻,前庭功能改变不明显,而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症状较重,其不以内听道为中心,邻近岩骨尖有破坏和岩骨骨质增生。CT示略高密度或等密度卵圆形肿块,均匀增强,与岩骨广基相连,内听道正常,有时肿瘤钙化。MRI T1等信号为主,T2高信号,囊变少见,明显均匀强化。(见幕上肿瘤鉴别诊断4)
青年人阵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限于第三支,或有面肌痉挛、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或原因不明多次脑膜炎发作,听力减退不明显,前庭功能正常。CT示低密度病灶,轮廓清,无囊变及强化,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可沿脑池窜行至颅中窝或脑干腹侧面,MRI信号与脂肪或脑脊液相似,T1高信号,T2信号减弱,与听神经瘤正好相反,“脂肪-脑脊液平面”为胆脂瘤破裂后的特殊表现,岩骨与内听道无改变。
早期出现非典型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和运动根受累症状,耳聋出现较晚较轻,肿瘤位于三叉神经节附近不累及内听道,故无内听道扩大。CT等或低密度肿块,均匀或环状强化。MRI T1低信号,T2高信号,与听神经瘤MRI征像相似,常跨中、后颅窝呈哑铃状,颅底像可见圆孔或卵圆孔扩大。
无内听道扩大,CT低密度,增强无强化。
颅内压增高和小脑、脑干症状出现较早。MRI示肿瘤从小脑、脑干或四脑室向桥角发展,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除小脑肿瘤囊变外,其余均明显强化。颅底骨质无改变,内听道正常。
临床出现邻近结构受压、颅内压增高及内分泌症状,头颅片示颅内压增高及松果体区异常钙化,儿童在该区出现直径超过1cm的钙化斑,应怀疑生殖细胞瘤。CT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内含高密度钙化斑,肿瘤呈圆形或蝴蝶状,增强后肿块强化,边缘清晰。MRI T1等信号,T2高信号,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边缘更清晰,T1和T2相肿瘤钙化斑为低信号。生殖细胞瘤对放疗特敏感,故试验性放疗后病变可缩小或消失。
头颅片常见肿瘤钙化斑,如发现有牙齿或骨骼影,有助定性诊断。CT扫描多为囊性,示混杂密度,边缘清晰,瘤内高密度钙化斑和低密度囊腔,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而囊变区不强化。MRI T1示混杂信号:脂肪为高信号,实质为等信号,牙齿和钙化为低信号。
因松果体细胞有抑制性腺的作用,患儿不出现生殖细胞瘤的第二性征早熟,青、中年则表现性功能减退。CT示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不如生殖细胞瘤明显。
肿瘤向四周组织浸润性生长,临床表现与生殖细胞瘤相似。CT示混杂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MRI T1低信号,T2高信号,瘤周有明显水肿带。
CT示低密度,包膜有不全钙化和散在钙化斑。MRI信号介于脑组织与脑脊液之间,T1低信号,T2高信号。(见鞍区肿瘤鉴别诊断6及桥角肿瘤鉴别诊断3)
星胶、室管膜瘤、胶样囊肿、室管膜囊肿、脉络丛乳头状瘤、颅咽管瘤。
胶质瘤、室管膜瘤、粘液囊肿、乳头状瘤。
胶质瘤、生殖细胞瘤、畸胎瘤、表皮样囊肿、松果体细胞瘤。
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前室管膜瘤、后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脑膜瘤、脑实质胶质瘤突入。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鉴别诊断
脑室内外肿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