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房故事 | 当年那些穿红色喇叭裤的人啊,现在你们在哪里?

网络中流传的红色喇叭裤一族图片。

是短裆,是低腰;腰部很紧,臀部很紧,大腿部分也很紧;然而一过膝盖,裤管立刻变得潇洒起来,宽阔起来,像终于冲出峡谷的小溪;顺流而下到地面时,裤口已尽情地宽,尽情地圆,争相随双腿横扫脚下,顿呈波浪恣肆之态了。对,这就是喇叭裤。

喇叭裤往往是红色的,鲜红暗红粉红猪血红,都有。最妙的款式,是红中夹杂明明暗暗宽窄不等的条纹。看几眼你都会眼花,感觉那像一把线条突然抛撒了出去,或者像两条腿发出了宣传画中常见的莫名其妙的光芒。

穿喇叭裤的人,常常是长发披肩的,是蛤蟆镜横挡在眼前或竖挂在胸前的,是花格衬衫且将下摆系在腰间的,是红色皮鞋且鞋跟很高的。这样的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嘴叼香烟,手提着录音机,蹦嚓嚓蹦嚓嚓地远远地舞过来,你都不好意思迎面相遇,你会赶紧像躲避汽车一样速速闪开。你斜他或她或他们一眼,瞄到的是颜色深深浅浅的镜片,像点点暮色。你无法穿越暮色看见眼睛,所以也就不知道那眼睛是在看你还是在看什么。这时你脑子里马上蹦出一个词:流氓。

这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场景了。日本电影《望乡》中栗原小卷的打扮,《追捕》中高仓健和中原良子的打扮,港产片里流氓阿飞的打扮,都可以很快出现我居住的那座土里土气的小城。确实是小城,也可以说是华北平原上一个土里土气的大镇子,人口不过两三万。这“土里土气”不是形容词,是现实:城里有农村,城外全是农村。牛车可以在红旗大街上畅行,全不管什么红绿灯,因为根本就没有红绿灯。有拖拉机轰然而过那就已经是喧闹的城里气氛了。而如果,赶上麦收季节,这拖拉机运载的就会是满满高高一车箱刚刚收割的成捆成垛的麦子。你尽可以跟在后面捡它几根,掐头去杆之后,将青黄的麦穗置于手心,合掌,左旋右搓;几圈一过,开掌成捧势,吹去麦芒麦壳,几十枚圆鼓鼓的麦粒就是你的口中美味了。

朴素的八十年代表情。网络图片

那一刻你会觉得是在麦田里,可是转眼一想,不对,你在城中最繁华的街道上。所以,如下场景是奇异的:赶牛车的人死死盯着街边一伙穿喇叭裤的人,看了半天好像还是分不清谁是男谁是女,只好摇摇头狠狠抽了牛屁股一鞭子;或者开拖拉机的人看见招摇过马路的喇叭裤们,一边按喇叭边一边不干不净地乱吼几声。

小城还没出现喇叭裤的时候,报纸上已经在批喇叭裤了,说那是“资产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说穿喇叭裤的人不是流氓就是“小混混”,说不剪掉年轻人的长头发和喇叭裤就“国将不国”。在那样的时代气氛里,喇叭裤管的宽度成了判断好人坏人的标准:越宽,穿喇叭裤的人就越坏。

那也正是朦胧诗流行的年代。我当记者不久,某日,编辑部来了一位投稿的人,其穿着打扮是标准的“流氓配置”:红皮鞋,喇叭裤,花衬衫,蛤蟆镜。副刊老编辑似乎和他很熟,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看你这流氓样,先在办公室走几圈。”那人不解,问:“老师,什么意思?”老编辑说:“地板脏了,你来回走走,用你那裤腿抹一抹,省得我们拖地板了。”那人看看自己的裤管,开心地笑了几声,说:“老师,我又写了几首诗,朦胧的。”老编辑说:“什么朦胧,我看你就是蒙人。你什么时候会写诗了?跳贴面舞的时候写的?”“你要这么说的话,老师,”那人满不在乎,“哪天也领你去贴贴?”

那人走后,老编辑大发感慨:“这都什么事儿啊。你说这位诗人,穿衣服流里流气,生活乱七八糟,一伙子男男女女整天瞎混。还写诗,蹲厕所的时候都能写一首。那也是诗?云里雾里,天上地下,头上一句,脚上一句,成心不让你看懂,故意找别扭。唉,你还别说,就那东拼西凑的诗,到处发表,连正规文学杂志也都登他的,还经常游山玩水参加什么诗会。这年头,乱套了。”

那正是朦胧诗引发争议的年代,反对的和支持的,几近水火不容。现在回首往事,两个阵营的将帅们不知态度软化些没有,或许早忘了“岂有此理、竟有此事”了。不过就是年轻人写写诗,看懂看不懂有什么要紧,犯不着“上纲上线”或者“批倒批臭”。况且当代文学史已经证明:朦胧诗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多彩风景。

这张图片很有名,一时查不到出处。刘香成的?

后来我也和那位诗人熟了,慢慢发现他其实人并不坏。他坦诚,率真,什么话都敢讲,最隐私的事也到处说,百无禁忌。他有些愤世嫉俗,什么都看不惯。他也真的会写诗,名气渐渐大起来,身边聚集的男女文学青年也多起来。那是百年一遇的诗歌年代,谁都想成为诗人。我一直没勇气穿喇叭裤,只退而求其次,穿过一阵筒裤。有次我问诗人:“穿正经点不行吗?为什么非要穿这惹是生非的喇叭裤?”他仰头吐了几口烟圈,一字一顿地说:“我、愿、意!这、是、我、的、宣、言!我、就、是、要、让、老、家、伙、们、难、受!”

(0)

相关推荐

  • 访谈 // 选择写诗,其实是选择了骄傲

    选择写诗,其实是选择了骄傲 吴投文:我注意到,您从1985年左右开始写作,此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准备.请谈谈你最初写作的情况. 孙文波:我已经在很多场合谈到过自己最开始写诗的情况,具体的细节在这里就不 ...

  • 连百度都看不上的诗人|诗坛轶事

    幸亏借杜默的光,不然施燕南和施洁这两位黄河下游一带的诗人,连名字都要湮没在百度词条公共信息的混水里了. 即便是杜默,如果不与一个词汇联系起来,还是有很多人一时想不起来. 这个词叫"杜撰&qu ...

  • 唐小林:“海子神话”该降温了

    . 鸿雁 于萍 - 大提琴·狂想曲 小编按:海子在中国诗坛究竟是怎样的地位?有人说,他是天才诗人:有人不以为然:海子之死也争议不断.但不得不承认,海子及其作品影响了很多人,可以称得上是位优秀的诗人.评 ...

  • 谢冕:诗歌就该是高贵的

    12月1日至2日,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四届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数十名著名诗歌评论家.学者齐聚一堂.其中,包括被称作 "诗坛泰斗"."诗歌评论第一人 ...

  • 悼汪国真

    汪国真最红火的时候,简直可以套用"有水井处,有柳永词"的评价.抛开诗艺不谈,就公众影响力而言,他都是现代诗歌史无法绕开的现象.在他之前是顾城,以纯真的性情迷倒亿万刚刚觉醒.急着找妈 ...

  • 夜书房故事 | 奥威尔书店今天没开门

    2019年摄自伦敦BBC总部.夜书房图片 前些日子听说有人吵着要让中国人推迟退休年龄,也不知吵出结果没有.现在很多事情都吵不出结果,说着说着话题就烂尾了.如果延迟退休的事也烂了尾,那么,再过三年,我就 ...

  • 夜书房故事 | 胡洪侠:马家辉的“小说季”又来了

    <鸳鸯六七四>,马家辉著,花城出版社2020年9月版 收到家辉寄来的<鸳鸯六七四>好多天了,今天也还在读,只是还没读完.天天忙一些七荤八素,常常顾不上"六七四&quo ...

  • 夜书房故事 | 在深圳东门一带捕捉书店的影子

    深圳东门.当年深圳的东门新华书店和博雅书廊就在附近.夜书房照片 "双节"长假,因故不能出远门,于是选了市内一些地方转转,比如笔架山公园.蛇口"海上世界".国贸大 ...

  • 夜书房故事 | 在手机面前,我们终于平等了?

    图文无关.本文图片选自网易号"老酒环游世界".可惜"大哥大"时代我对摄影毫不熟悉,用照片时只好"借"了. 我1992年来深圳之前从来没有见过 ...

  • 夜书房故事|生活中仅仅有书是不够的,还要有书吧

    深圳百花二路上的经典场景--整面透明玻璃墙占据街角,贯通内外.內是新书台.咖啡座,外是流动的人群,飞奔的都市.现在格局已变.物质生活图片 我们都曾是"物质病"患者 1 --那,今晚 ...

  • 夜书房故事 |

    姜威序跋墨迹 原本是想写那场旧梦的.说旧,也真够旧的,三十多年前就开始做了.然而此梦颇怪异:并非一夜做完就了事,却是三十年间一做再做,简直是常做常新,成了一种"类型".多年前我在网 ...

  • 夜书房故事 | 只有跟着电影,我们才能逃出那么黑的夜

    曾经多么熟悉的画面.网络图片 四十多年前,华北农村的夜,在我记忆中更像是夜.夜色真的如墨一般,安稳,凝重,粘稠.夜的降临亦如墨倾水中,无声无息就弥漫开来.那是真正的笼罩,无边无际的笼罩,没有缝隙,没有 ...

  • 夜书房故事 | 这辈子填的第一张表,你还记得吗?

    1976年9月15日,我填了这张表. 填表与考试,是我平生最厌烦诸事中的两大桩.其他事情,不乐意做,戒了也就算了,偏偏这两件事,想戒都戒不了.填表尤其如此.不知道世界上怎么会有人那么喜欢制作表格,又那 ...

  • 夜书房故事 | 像韦力这样的一个藏书家

    韦力在天一阁.那里正是他最崇敬的一个所在.图片/网络 [今天在电脑里东翻西找,忽然发现2013年写韦力的一篇文字.那年韦力外出寻访,出了意外,我去医院看了看他,心里颇有感慨,故有此文.七年过去,眼见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