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尼用经方】郑凯文《附子汤加味治脚不任地》
S某,54岁,女。2021年7月3日网诊。
病史:患者在2020年曾轻微中风,当时活动稍微困难,经医院物理治疗后好转。今年1月跌倒后,不能行走。因疫情严峻,家属拒绝求治医院,故尝试多种中医治疗如推拿、针灸、膏药等依然无法立站。
刻诊:患者右脚不能踏地,踏地则疼痛,并自诉夜间右脚抽痛,睡眠极度受影响。我听患者语气反映出患者烦躁无奈的情绪。患者长期憎寒,下肢冷,纳可,二便常。
察体:患者形体中等,精神尚可,口唇暗,舌淡苔根白腻。
2021年7月3日
给予附子汤加味颗粒1剂(制附子10g,白芍10g,茯苓10g,党参5g,白术10g,炙甘草5g,桂枝5g,细辛5g)。服法:一天2次,每次3克。
服药说明:
1剂颗粒总数为60g,一周为一个疗程。患者每次服用3小勺子,1小勺顆粒大约1g。我以颗粒重量为准,而患者以1小勺为准,故略有出入。60g颗粒大多服用6~7天。
2021年7月9日,第二次网诊:
服药一周后,右脚已能踏地,疼痛减轻,但仍无法往前踏步。右脚不得直伸,伸直则麻痹。
给予附子汤加味颗粒1剂(制附子10g,白芍10g,茯苓10g,党参5g,白术10g,炙甘草5g,桂枝5g,细辛5g)。服法:一天2次,每次3克。
2021年7月17日,第三次网诊:
本周服药后,夜间抽痛明显减轻,稍微可以伸直。家属诉患者尝试往前踏步已可,右脚踏地时有稍微颤动,二便常,舌嫩苔白,下肢仍冷。
继续给予附子汤加味颗粒1剂(制附子10g,白芍10g,茯苓10g,党参5g,白术10g,炙甘草5g,桂枝5g,细辛5g)。服法:一天2次,每次3克。
按语:
因疫情严峻只能通过网诊收取相关信息,只能在有限情况之下发挥。在无法进行脉诊与腹诊的情况下,得更加仔细通过望诊及问诊来摸索其方证。患者跌倒后右脚即不能踏地,并无法进一步检查,无法排除有骨折的可能性。
患者右脚疼痛不得踏地,夜间抽痛,下肢冷,实乃附子证。故给予附子汤合芍药甘草附子汤加细辛,据条文“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若厥愈足温者,更做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加细辛,据《张仲景50味药》细辛:治恶寒不渴,兼治咳、厥冷、疼痛者。书中也描述,细辛与芍药皆能止痛,细辛止寒痛,芍药止挛急之痛,故在此细辛作为镇痛之药。方证已相应,效果立竿见影。
患者服药一周后,右脚已能踏地,下肢仍冷,故决定给予前方加桂枝。我记起以前跟随童耀辉老师抄方时,老师屡次用此方加桂枝甘草细辛治疗痛证。老师说《千金》中很多类似附子汤的方,当中也加了桂枝、甘草。附子汤若加入桂枝、甘草,有着《金匮》的甘草附子汤之意,治疗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
本案患者实难诊断为何病,但通过体征用药,也能取效。真是经方的魅力。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陆渊雷先生在《伤寒论今释》说的一句话:“须知仲景书所举证候,为用药处方之标准,推而广之,可以泛应变化无方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