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的悲剧

每个人都有理想,这不奇怪。比如,项羽的理想是“彼可取而代之。”刘邦的理想是“大丈夫生当如此。”陈胜的理想是“苟富贵,无相忘。”孙中山的理想是“三民主义。”岳飞的理想是“直捣黄龙,还我河山。”对个人而言理想尽可以有,怎么想都无所谓,但理想如不接地气,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而如果真要拼将十万头颅血去实现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其后果一定是害人害己,是甚至会害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战国时期燕国有个国王叫哙,此人是儒家学派的忠实信徒,认为上古社会尧舜禹行禅让之治是完美,这点与孔子有相同之处。因为是国王,又对禅让制度非常认可,于是便在燕国开始搞禅让的政治变革,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当时燕国有个宰相叫子之,此人是那个曾挂六国相印苏秦的亲家,和苏秦之兄苏代的关系也非同一般。燕王哙认为宰相子之是个贤人,是禅让的最佳人选。

加之,苏代、鹿毛寿等大臣不断地推波助澜。鹿毛寿说,即“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意思是说,国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而你又得到了与尧同样的名声。

燕王哙信以为真,于是“举国属子之,子之大重。”“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换句话说,燕王哙不仅将国家交给了子之,同时将三百石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也全部从太子手中夺来交给了子之。

让燕王哙吃惊的是,子之并没有如鹿毛寿所说的那样坚辞不肯受,而是欣然从之。燕王哙顿时傻了眼,但君子应言而有信,不能出尔反尔,他只能接受现实,于是燕国出现了“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的局面。

事实证明,子之不是一个贤德的君主,而是一个暴君。执政三年,燕国大乱,先太子领兵造反要夺回本属于自己的江山社稷。叛乱虽被镇压,但燕国也因此元气大伤。《战国策·燕策》记载:“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

趁你病,要你命。燕国之乱让齐国看到了机会,于是齐国发兵灭了燕国。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燕王哙与子之均死于乱兵之手。

这场发生在几千年前的托古改制,以理想开始,以悲剧结束,个中缘由令人深思。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所面临的第—次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如此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儒、墨、道、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想,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社会实践,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事实证明,儒家的克己复礼,以德治国的思想,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是行不通的,只有严刑峻法,以法治国才是治理乱世的灵丹妙药。不懂得变通,一味的遵守古礼,其结果这只能是身死国灭,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