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捡”与“扔”

“捡”与“扔”

第一天捡拾垃圾我就有一种疑惑,身穿绿马甲捡拾垃圾,冠名“大地美容”,名字好听,行动也自然高雅。可细想,别人在扔,你在捡,捡的意义何在?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在捡拾过程中,居然捡到了几个带着火的烟头,想必是吸者刚刚扔掉,连烟火都没有熄灭。我诧异的是,他们竟然是那么的不负责任?因此,对捡拾的疑惑更强烈了。如果没有人扔,自然就省去了很多人去捡,街道也会干净很多,那种情况岂不是更好吗?

但这必定是我一己之想,没有任何的号召力。于是,每周三依旧是,在固定时段,沿着固定的路线去捡。每次捡拾,也总是有收获。想必扔的人,也是如常地坚持,只是不像捡的人那样固定时段而已。捡和扔,循环往复,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尽头,有没有一个休止。

扔和捡,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扔在前,捡在后。

从环境治理而言,应该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制止扔,二是落实捡,制止扔应该是主要的,也是关键。捡只是一种辅助,不得已而为之。扔和捡,事虽小,但同样蕴含着哲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一是抓主要矛盾,二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具体而言,主要矛盾自然是防止扔,抓住扔是关键,也是主要矛盾所在。如果只强调捡,而忽视了扔,则是背离了方向,抓了次要矛盾,忽视了主要矛盾,违背了辩证法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标本兼治,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哲理。具体捡拾垃圾而言,治理扔是治本,捡则是治标。

捡与扔还是一个因果关系,扔是因,捡则是果,如果没有扔的前因,捡这个“果”也就不复存在了。

处理捡与扔,也考量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做任何事情,我们必须要善于统筹,有一个全面观点,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丢了西瓜拣芝麻。工作中,要重视结果,重视内容。单纯做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都是片面的行为。大有重形式而不考虑结果,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之嫌。

与扔垃圾的“团队”相比,捡拾的“队伍”,无论如何也是一个很小的部分,纵然你捡拾的再仔细、再认真、再勤恳,也很难抵挡过庞大扔的“军团”。因为即使是扔的“团队”一点点的随意,也会给捡拾带来巨大的“工作量”。所以,美化环境也好,大地美容也罢,最终还是要在杜绝扔上下功夫,然后才是捡。

我无意指责捡拾垃圾这一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没有任何过错和不妥,相反,这种捡拾的公益行为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城市才有了干净的“果”。捡拾垃圾的人,用他们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的人,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个极大地促进。

之所以谈及捡和扔,主要是出于如何把环保这件事做得更扎实、更稳妥些,用最少的劳动换取更大的成果。

当然,捡拾也不能做秀。倘若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张扬一下路人,而不考虑结果,那么,捡捡行为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偏离了最初的方向,这种行为当在杜绝之列。因为这种行为,无论是对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都没有任何的益处。

尽管我们不喜欢垃圾,但生活又离不开垃圾。管理好垃圾,让环境干净整洁,是我们共同期待和努力的目标。从城市而言,垃圾的管控做的比较多,不随意倾倒,及时清运,确保了城市的干净整洁,也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环境。反观农村,垃圾的管控要差些,前些年,因为无人管理,农村垃圾泛滥,没有固定的倾倒场所,没有专人负责清理,以至于河道、街边到处都是垃圾,几乎到了要把村子围起来的地步,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近些年,随着政府加大对新农村的建设力度,垃圾的管控有了明显改善,环境也进一步提升。

只要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垃圾的产生,处理垃圾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处理好垃圾,就是保护了环境,也是保护了人类自己。正确的方法就是,从源头上做起,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对于产生的垃圾,要进行有效的分类,把垃圾的危害减少到最小,这是我们必须做好垃圾处理的正确方法。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范景来,现居北京,本科学历,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会员,爱好文学,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感,享受生活乐趣。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冬   歌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