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乡记忆

家乡记忆

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刚刚发生的事或遇见的人,瞬间就记不住了。但儿时的所见所闻却记忆犹新,尽管过去多年。如今回忆起来,就像放电影一样,依然历历在目。

对家乡的记忆就是这样,从12岁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后来参加工作,和家乡的亲近就少了,虽然偶尔也有回家乡,但对家乡的人和事,家乡山山水水的印象基本停留于此。这记忆在脑中停留了几十年,不但没有忘却,反而越发清晰起来。时常激发自己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之笔,记录下这挥之不去记忆中的家乡……

家乡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大名叫梓材,她历史悠久,是唐朝宰相魏征后裔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位于闽西北清流县嵩口镇东南,东靠余朋乡,南接沙芜乡,西连沧龙村,北邻围埔村。村庄三面山围住,地势平坦,东西两条小河(姑且叫小溪)沿村边缓缓流淌,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村里的古往今来和历史沧桑。村里人口约600人,主要是两姓人,百分之八十姓魏,其余大多为马姓。对家乡的记忆有很多,像老油坊、讲古场、古樟树、闽楠、土固(土楼)、祠堂、上山挑柴火、下河游泳、看电影(大戏、把戏)、桩老鼠等,这些记忆化成了一个个片段,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老油坊

老油坊(也称油竂)座落在村北小河边,土木结构,建筑面积大约200平方米。一进油坊,可见一节10余米的大木头,直径在一米以上,木头中间掏空,主要用来放茶饼。油坊右侧是碾茶盘,直径在5米左右,木质结构,圆圆的。沟槽里镶嵌铁板,碾盘中间是碾盘架,安装有铁轮子,碾盘架通过水车来带动碾压茶籽,水车没水时,也可用牛来代替。油坊后侧有一灶头,用来蒸茶粉。那时的油茶山是生产队的,霜降一到,生产队的社员们背上竹箩子,挑上箩筐到山上采油茶,采回的油茶经过保管过称,统一堆在仓库里。若天气好时,生产队的妇女们再挑出去晒,一直晒到油茶籽开裂。冬天闲时,社员们聚在一起捡茶籽,壳归壳,籽归籽。捡好的茶籽再拿出去晒干,晒干的茶籽就随时可以挑去榨油坊榨了。

每年的农历11月份,榨油坊就开始热闹了起来,社员们把茶籽挑到榨油坊放好,榨油师傅按顺序把茶籽倒到碾盘里碾,直到碾成茶粉。碾好的茶粉装到木制的蒸笼里蒸,蒸熟的茶粉由榨油师傅用瓢子舀出,倒在编好的稻草上。稻草边有一圆形的铁框箍住,榨油师傅用双手娴熟地把熟茶粉包好并用脚踩结实;然后,把一片片茶饼放在树槽里,摆满20片左右,边上用木块挤压住。几个榨油师傅一起开始用榨油锤用力锤,伴着此起彼伏的榨油歌,一锤又一锤,一锤又一锤,终于香喷喷的茶油从漏油孔流出来,滴进油桶里,直到油滴干为止,榨油师傅才停下手中的榨油锤,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大概10余分钟,榨油师傅开始卸掉挤压木块,把榨干的油茶饼一块块取下,剥去面上稻草,一块块码起来。生产队保管按每家人口把刚榨的茶油和茶饼分给社员们。

一个多月时间,榨油坊是最热闹的地方,榨油师傅每天循环往复、按部就班、有条不紊重复干着榨油的各项活儿。我们这些小孩子每天也到榨油坊报到,在那里烤火、闻茶油香味、听榨油师傅哼的榨油歌、看保管分油的吵闹场景,有时也会用手抓住碾盘架的柱子随着碾盘的转动跑起来。经常有小伙伴跟不上,摔倒在地上,大人们见这危险的动作,就会阻止我们,偶尔也会把我们赶跑。

年复一年,村里的老油坊见证着我们儿童的成长岁月,存储了我们的童真。如今,老油坊已荡然无存,老油坊的人和事成了我们永远的记忆。

讲古场

讲古也叫讲故事,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听老人讲古。

讲古场位于村中央,是一个大坪。大坪边上有一棵大树,大坪约2000平方米,白天可用来晒谷子及其他农作物,同时也是全村小孩子们冲关、甩陀螺、跳方格、抓小羊的乐园。到傍晚,全村老小吃完饭便会到此集合,三五成群,这里一堆,那里一堆;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闲聊拉家常、有的玩耍、有的听讲古。最吸引人的,还是听讲古。

最会讲古的,当属老根叔,他虽不识字,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往今来的事,他都能娓娓道来。只要天不下雨,老根叔都会端条凳子准时到讲古场,他一坐下,马上就有一群人围过来听他讲古。我是他最忠实的听客之一,几乎每天必到,老根叔讲起古来非常专注,仿佛自己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讲到动情处,更是手舞足蹈、神情兼备、神采飞扬。我们这些听客也被深深感染,久久沉浸、回味在故事之中。

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十八相送、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上厕所总是独来独往引起山伯怀疑,到后来两人相恋却无缘在一起,导致山伯因相思而病而亡。英台在出嫁路上借机去看山伯坟墓,悲伤不已,不能自持。就在此时,坟墓开裂,地动山摇,英台随着裂缝钻进坟墓与山伯相会,永远融合在一起。当坟墓合回去时,一对蝴蝶翩翩起舞,向着天空飞去......《撒谎子》里的撒谎子,用谎言欺骗哥哥、嫂嫂、捕头、县官、牛头马面、雷公雷婆,最终被雷公所灭。《薛仁贵》里的薛仁贵力大无比,打露水的树枝拿回家,砍断劈开,竟然有整整一挑柴火。《白蛇传》里许仙与白素贞在断桥相会,到后来白素贞被法海所收镇在雷峰塔下等等。这些故事深深地埋在记忆里,对我们的生活及为人处事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让我们懂得要做好人,做善事。

后来,从老根叔那听来的很多故事,在电视电影里都有看到类似的情节。看到这些情节,我们就会情不自禁想起老根叔,想起那魂牵梦绕的讲古场......

古樟  楠木

孩提时代的印象里,村里有许多的古樟树和楠木树。村水口有五棵古樟,其中有一棵弯弯的,在我们孩子的眼里,有点奇形怪状。村中央也有两棵古樟,胸径都在两米以上,树冠很大,枝繁叶茂,树干上挂满红布条,每一块红布条代表一个孩子认这棵古樟为母亲。据说,谁家的孩子经常生病,不好带,就会扯上一块红布条,带上一些祭品,去祭拜,然后挂上红布条;从此之后,这棵古樟就会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那时夏天还没蚊香,村民经常去劈一块古樟树,带回家驱蚊。久而久之,古樟树上伤痕累累,被挖成了一个大窟窿,但这两棵古樟树还是顽强地生长着,向人们展现出她强大的生命力。可惜到1975年安砂水库建成时,由于此处被规划成村民新建住宅地方,大队决定只能将这些古樟砍伐掉。据说,这些古樟后来被运去做轮船和炼樟脑油。村里的后龙山上有几十棵闽楠树,胸径也都在两米以上,远远望去,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甚是壮观。

冬天楠木长的果实成熟之后,会掉到地上。每个星期的劳动课,老师会带我们去捡楠木籽籽,拿去晒干后,作为种子可以卖钱。这些楠木树龄都很长,有的几百年,最小的也在180年以上。这些闽楠相当珍贵,据说有些还被运往北京装修人民大会堂(有待考证),但在安砂水库建成时,由于整村要搬迁到更高位置,这些楠木树也没逃过被砍伐的恶运。记得当时是成片砍伐,为了控制树倒的方向,还用上了滑轮葫芦吊,砍倒的楠木树按人口分,基本每家都分到一两立方米。最后,村口留下5棵大楠木树,作为村里的风水树,省上还挂上古树保护的牌子。遗憾的是1994年,突然一阵狂风骤雨,把五棵珍贵的闽楠全部刮倒。说来奇怪,自从古楠木倒掉之后,村里的奇事、怪事,层出不穷:有好好的人突然间变神经病的,有盗窃被送去监狱的,有开挂机撞人的,有邻居吵架寻短见的等等。整个村风急转直下,仿佛是这些被砍伐,及倒掉的楠木对村里的报复和惩罚。

好在这几年,村里成立了敬老奖学基金会、乡贤理事会,花了很大力气,逐步扭转了村风。现在村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好学敬老蔚然成风,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已成共识。

(未完待续)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魏国隆,笔名千重浪,籍贯福建清流。1965年出生,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现就职于福建省清流县教育局,喜欢文学,业余时间写一些散文、诗歌,有多篇散文、诗歌发表于网站和网络公众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家乡的油茶林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8-11-29 14:33 汪旭君 家乡开化盛产茶油. 油茶花冬天开放,把萧瑟的山野染得洁白一片.那时,老屋对面山.背后岗的油茶林,成了我儿时的乐园.站在宽阔的水碓畈 ...

  • 青松随笔08.木榨茶油(下)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6-03-14 10:04 李青松 碾粉是榨油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将晒干的茶籽放入大碾槽中碾成粉末.磨碾以水车作为动力,用水碓碾粉.碾碎后的茶粉要过筛,筛是特制的.过 ...

  • 安平县西两洼乡向屯村的故事多

    文/马向男(重阳) 我们老家向屯村,和方圆二三十里内的一溜十八屯一样,都省略了中间一个"官"字,全称应该叫做向官屯的. 这里俗说的一溜十八屯细数起来可就多了:有安平的贾屯.杨屯.耿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油坊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油坊 文/游传化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油是人们一日三餐烹调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佐料.那么过去传统食用油是怎样做出来的呢?随着时光流逝,知道 ...

  • 闽东人闽东茶 | 张贤泉:家乡的老茶树

    宁德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栏目协办 >>> 张贤泉/文 这次回到老家,将菜园子边的一排老茶树修剪了杂枝,抽去了一些多余的树干.原本丛生乱长的老茶树,这下看去显得精神多了.母亲在一旁看着说 ...

  • 杨彬良:​消失了的木榨坊

    杨彬良:消失了的木榨坊 原,创 消失了的木榨坊 文/杨彬良 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许多陈旧之事如过眼云烟早就忘却,但在榨油坊里经历的情景总是挥之不去记忆犹新. 榨油工用力甩起那挂在屋梁上的大撞槌,有节奏 ...

  • 桥东朱坊:茶籽芬芳晒秋韵

    穿过桥东朱坊,不经意间目光是被太阳底下草坪上一片晒秋场景吸引的,晒垫上茶籽浩翰,这情形浑然朴素,却又无比壮观.向前一步仿佛看见满山洁白的茶花,退后一步似乎它们全变成浅黄清亮的茶油,成为烟火人家的喜爱. ...

  • 百年凤凰碾的传说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挖村内排水沟时,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吴家村挖出了一个老物件--凤凰碾.由此,关于凤凰碾的传说成为村内老少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吴金亭老人讲解凤凰碾的传说 据了解,凤凰碾是一种古代的 ...

  • “黄金油”开榨了,150元一公斤的山茶油这样榨出来!

    入冬后, 是榨茶油的好时节. 传承了土法榨茶油的茶油榨坊, 每年这个时候, 就开始了忙碌的阶段. 未到榨油坊,先闻茶油香. 金黄色茶油 从油榨机里汩汩的流出来. 正在忙活的 是这家榨油坊的负责人徐小宁 ...

  • 散文||家乡记忆(续)

    家乡记忆(续) 教育之火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人才辈出,博士2人,硕士4人,大中专100余人,去年还出了全县文科状元,按人口比例,在县里可算得上首 ...

  • 散文《记忆中的家乡趣事》李雪珍

    四十多年前,暮春的一天早饭后,在东大池北岸上,第十二生产队的社员们正在集中思想聆听生产队长分配给各自当天的生产任务. 突然听到人群中有人惊叫道:"二喔--!你跟在哪驴屁股后面恁紧干啥呢--? ...

  •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家乡记忆/张鉴(基诺族)

    一 一滴滴汗水,凝聚成饱满的颗粒挂在谷穗上. 一粒粒金灿灿的谷粒,在平坝.在沟谷.在田野.在路边铺满秋天动感的色彩. 这色彩吸引着山寨行人,也吸引着山寨以外的生灵. 在普洱茶系列里"老班章& ...

  • 乡情散文:记忆中的故乡

    文:下雪 遥远如梦的故乡啊.故乡--寺沟村,很平静地呆在一方,却让人眷念不舍-- 这里的住户全姓"毕",都始于周时毕高公那个遥远的祖先:这里有过祠堂,有过许多庙宇,也有过私塾,还有 ...

  • 山东家乡记忆----老家那棵大楸树

    企业家的心灵读本   鲁籍同乡精神家园 来源:鸡鸣书屋 微信号ID:ZCL195816    作者:侯俊华 在我们老家房子东侧山岗的地堑上,有一颗楸树.高高的楸树孤零零地矗立在地堑之上,却有着横刀立马 ...

  • 思南乌江酸鱼:那么深刻的家乡记忆

    小时候,住在农村,生活简单得像一杯白开水.每天早早起来跑去读书,家离学校有三.四里山路,一路小跑,也要十几分钟.放学后也要迅速跑回去,要么去砍柴,要么去割猪菜.我家房屋后面有一片竹林,十天半月的,会在 ...

  • 散文||家乡春茶暖人心

    家乡春茶暖人心 日子还要继续.这不,鄂东大别山区的春茶再一次在春光中有了勃勃生机.经历了去年的至暗时光,又一次迎来今年的大好时光. 回忆去年的春天,痛在很多人的心上.不忘过去不是放不下过去,而是想汲取 ...

  • 黑土散文:记忆深处的味道——酱瓜子 | 宁玮 主播 | 巍子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我的母亲,不是大家闺秀,只能算作小家碧玉吧!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居然也读到了高小毕业,能看报,能算账,实属不易. 从我记事起,她就一天到晚没日没夜地操劳,为家庭操劳, ...

  • 当代散文|记忆中的老屋

    文/侯凌肖 忆往昔岁月,融入我血脉记忆的是故乡,而对故乡最深刻记忆的又是旧宅的老屋. 记得小时候,围着张庄村有一条村寨河,宽阔而破败的土岗上栽种着槐树.柳树和白杨树.那时,村里人表述各家在村庄居住方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