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之夜(原创)
作者于小燕,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中国社区报》《中国审计报》《检察日报》《甘肃日报》《山西日报》《教师报》《大河报》《大众日报》《小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三十多万字。个人微信号:jqyxy6,个人公众号:于小燕的农家生活
酒泉之夜
于小燕
记得小时候,酒泉城不大,总共就南街、北街、东街、西街,这四条街走完,城就转完了。好不容易跟着母亲进趟城,刚走得兴高采烈,精神正足,又得掉头往回走。
晚上从不进城,除了正月十五。那时候,电很稀缺,路灯还没有普及,一到晚上,据说城里也是黑的——那时候,我也没在晚上进过城,我也不清楚,而且除了正月十五,其它时候,我从来都没想过天黑后进城。
后来长大结了婚。记得199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白天下了雪,雪刚停下,地上铺着厚厚的一层,老公说,走,我把你捎上小西街吃酸汤饺子走。
我们就去了,当时也就是十点吧,结果一路上照着雪光,骑着自行车“吱吱咛咛”的到了城里,城里一片漆黑,一家店铺都没亮着灯。
而记忆里年少时,正月十五晚上进城,早几天,父亲就计划好了。赶着把家里家外的活做掉,正月十五那天,全家人早早起床,我们姊妹三个,穿的新崭崭的,打扮的漂漂亮亮。父母照样该干啥干啥,但是到下午三四点,他们就早早收拾停当,把饭做的吃了。
父亲摇着拖拉机,站在居民点上一嗓子:“走了!看花灯走噢——”早就知道消息的队里人,一会儿工夫,就坐满了拖拉机拖斗。
我们一块儿进城。到了新村一队,也就是现在的南关加油站对面,前面就是转盘,父亲把拖拉机靠路边停好,大伙就散开,各游各的去了。
我们从南街上,转到西关里。所有的店铺,都张灯结彩,老板站在门口,一脸带笑的招呼:“进来看!进来看!”里面挂着灯笼,写着字谜,可以尽情欣赏,并且可以猜灯谜,猜着有奖。从这个铺子里,转到那个铺子里,我们眼睛里除了亮光闪闪、各种各样、精彩好看的灯笼外,什么都看不见。
感觉就到了天宫里一样。
人很多,不用自己去想朝哪边走。把一切都交给腿,交给脚,交给人流,交给前面的欢声笑语。你的眼睛、心神,只管都来观赏花灯,琢磨灯谜,脚把你带到哪里,就到哪里。人流把你拥到哪里,就到哪里。欢声笑语把你引到哪里,就到哪里。啊,多么美妙的元宵之夜!一生都难忘的回忆!
可是一年也就这么一次。而且并非每年都去。有一两次,我们是和队里人一起,抄着小路,从我们队的北面子,穿过春光二队的土坷垃地,从部队的后巷子里,走到新村一队。
平时的三百多个夜晚,我们都是在村子里,玩够了玩累了或者做完事情了,看着星星出来就睡觉了。
最有冬天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母亲做着针线,父亲一边给我们烧烤土豆,或者为我们炒玉米、大豆、黄豆,一边给我们讲一些他看过、听过或者经历过的故事。
那时候的父母,想给孩子一点好的东西,第一没钱去买,第二也没地方去买。
那时候,水果都是很稀罕的。我家种了两棵果树,四五年了,才开始结果子,一年才结三四个果子。而且还是那种长不大的味同嚼棉花的浅绿色果子。
有一次,父亲从外面回来,满面欢喜,他手里拿着两个红彤彤、明艳艳的大苹果,一个送去给爷爷奶奶,一个留下,用刀切成几小牙,我们一人吃了一丫。我记得,那实际上就是现在的红元帅,可是那时候,是那么的香甜,捧在手里,几乎不敢吃,一点一点,吃都没吃,就完了。
但是现在就不同了。我已经好几年不吃苹果了。真的,一点都不想吃,不管什么苹果,再大再红再好再甜再脆,一丝一毫想吃的欲望都没有。
现在,酒泉城怎么也有当年的十个大了,可是不等天光暗下来,路灯就亮了。走到哪里,哪里都灯火通明,璀璨夺目,照得跟白天一样。
白天人们要上班,一到晚上,新城区,老城区,大小广场,都是欢乐的海洋。健身的、游逛的、带小孩耍的、散步的、闲坐唠嗑的,不一而足。
前面走着一对父女,父亲大约五十岁,高个子。女儿最少二十岁了。她一头淡黄色的头发,模样清秀,穿着牛仔九分裤,跟她爸一样,是个高个子。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话。
“你带我去吃什么呢?”
“你想吃啥?”
“吃鱼。”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