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台历第三十一字——鸟
【甲骨文台历第三十一字,鸟】
【甲骨文台历第三十一字,鸟,演变】
甲骨文鸟的写法,就是鸟的象形,
有头,嘴,喙,翅膀,身子和爪子。
2020年第三十一周所对应的甲骨文台历的第三十一字是鸟。
在古文字中,和鸟字形字义相通的一个字是隹。
【隹,甲骨文不同写法,国学大师】
根据《甲骨文字典》的解释,
隹和鸟就是一个是简写,一个是繁写。
字形字义没有区别。
【甲骨文字典,鸟】
见上图,甲骨文字典中对鸟的解释,
可知,隹是鸟的简写形式。
说文解字中对隹的解释:短尾鸟总名,
对鸟的解释:长尾禽总名。
即:甲骨文字典中认为隹和鸟的字形和字义相同。
通过金文和古文的用法,隹有了特殊含义。
金文开篇的发语词。
青铜器铭文不胜枚举。
【青铜器铭文示例1】
【青铜器铭文示例二】
这个发语词没有实际含义,
目的很单纯,注意,要一鸣惊人了啊。
虽然到了后来在写法上做了调整,
增加了一个口,即唯,有的地方则写成了惟,
不管是哪种写法,都是发语词。
尤其是那句著名的岳麓书院的对联: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这里的惟没有实际含义。是个虚词。
作为湖北湖南人切不可浮想联翩。
【甲骨文台历第三十一字,鸟,字义和出处】
其实,作为鸟或者隹的字形和字义,
传承一直很清晰,也没有歧义。
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实际上,这个鸟字产生之后,
多次出现在神话故事和古籍之中,
甚至,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也非常普遍。
于是鸟的含义就不止在文字之内了。
【天命玄鸟】
跟鸟相关的历史和神话中,
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商朝的起源了。
《诗经.商颂.玄鸟》中所说的: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就是在说殷商先袓-契是由玄鸟生下来的,
玄鸟就成了建立强大的商朝的商人的始袓了。
《史记.殷本记》也记了这段历史:
‘殷契、母曰简狄,有绒氐之女,
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
见玄鸟随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除了殷商之外,战国时的秦,
满清的始袓和朝鲜新罗的始袓也是和仙女吞食玄鸟卵有关的。
第二个故事,是太阳里的神鸟——三足金乌。
这个金乌其实和那个驮着太阳最后涅槃的凤凰也有关系,
不知不觉中,鸟还成了官服中的主角。
【一品文官,仙鹤】
对于不同品级的官员们衣服上的绣饰,
其实在之前的唐宋就有规定,
只是明朝的规定更加严格和成体统。
明朝的皇帝们命令,所有的文官们,
官服正前方的补服上只能绣飞禽,
而武官们的补服上只能绣走兽。
文官一品,绣仙鹤,文官二品,绣锦鸡,文官三品,绣孔雀,文官四品,绣云燕,文官五品,绣白鹇,文官六品,绣鹭鸶,文官七品,绣鸳鸯,文官八品,绣黄鹂,文官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和二品,绣狮子,武官三品,绣老虎,武官四品,绣豹子,武官五品,绣熊,武官六品和七品,绣彪,武官八品,绣犀牛,等等。 百度
当然,鸟是权力的象征,自古有之。
比如,千字文中有句: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鸟官是中国太古五帝的头一位,少昊氏,
他是黄帝的儿子,因为学会了太昊伏羲氏的学问,
所以人称少昊氏。
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都用五鸟、五鸠、五雉等鸟类来命名。
跟鸟相关,不能不说凤凰。
凤凰的写法和鸟的古文字写法也有关系呢。
【凤,甲骨文字典】
从凤的甲骨文写法中,
完全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长相很华丽的鸟。
也能看到鸟身上长长的羽毛,
【蜡嘴雀】
我住在北京鼓楼附近,
一到冬天,鼓楼广场上就会有一个玩鸟人,
兜里揣着小鸟的食物,
突然向高空抛去,
小鸟一跃而起,
有的时候还连续仍两个小球,
这个小鸟也会一一用嘴叼回来。
这种小鸟据说叫蜡嘴雀。
北京人艺还曾经出演过一个著名话剧:鸟人。
说的就是老北京那些提笼子遛鸟的八旗子弟。
现在把那些行为怪异的人称为:鸟人,
把那些听不懂的方言称为:鸟语,
总的来说,
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那么作为鸟的古文字写法和演变,是否已经了解了呢?
关于鸟,您有什么补充吗?
欢迎留言。
最后,还是自编一个短句,作为鸟字的总结。
鸟字甲文像鸟形,
隹字同意形相近,
神话传说多有鸟,
天命玄鸟降生商,
鸟官人皇少昊氏,
驮着太阳是凤凰。
凤凰涅槃变金乌,
舍身为人人不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