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 | 如何用追剧的方法阅读一本书

全文共计3933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最近在追孙俪的电视剧《安家》。

其实平时我经常会给大家推荐自己最近看的一些剧、电影还有书之类的,也经常听到大家问:

毛毛姐你休息时间该怎么安排?

感觉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做这些事情啊!

其实我看剧真的很潦草,速度非常快,可以说是“”剧。

后来我就发现了,刷剧的一些方法也可以用在阅读中,可以大大提高我的阅读效率。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用刷剧的方法阅读的。

☑ Part 1 介绍如何选择一本合适你的书

☑ Part 2 介绍如何阅读一本书

☑ Part 3 聊一下读完书之后的消化与输出

Part 1

如何挑选甄别书籍

1. 按照主题内容挑选

👉追剧:

我看剧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规律:看到一部非常精彩的剧,到了尾声,还觉得意犹未尽,就会忍不住去找同类型的剧来看。

👉看书:

看书也是同理。

看不同类型的书,进入阅读状态之前总是需要一段铺垫,酝酿一种“阅读情绪”的。

但是看同类型的书有一个好处,就是之前的情绪都已经铺垫到位了,正好处于对这种类型的书很感兴趣的状态,主客观上都充满了阅读动力。

找同类型的书籍也很方便,书店里的分类一目了然,而且自己也可以根据关键词进行搜索。

2. 按照感兴趣的作者、出版社挑选

👉追剧:

如果在上一部剧中,某个演员的演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再看到他的作品,我会下意识地想要点进去看一看。

还有一些导演、出品公司接连推出的都是好作品,也会让我对他们的后续作品产生期待。

👉看书:

同样的道理,挑选阅读书目的时候,我也很看重作者、出版社这些。

有些作者身上贴着“坑品保障”的标签,虽然写出来的东西是不同的,但是这个作者所特有的三观、文风经过之前的检验,跟我是契合的,再看他的新书多半也会感兴趣。

而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公司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些更偏爱科幻,有些喜欢搞人文社科,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做出来的书,质量更有保障。

3. 根据排行榜、推荐挑选

👉追剧:

看电视剧和电影,跟着排行榜和评分挑,不能说永远不会出差错,但能成功吸引我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虽然有些内容无法吸引我,但这些作品能获得高评分都有自己的理由,哪怕我个人不喜欢,还是要承认这是优秀的作品。

👉看书:

书籍的挑选也是同理,看销量、评分排行榜,能畅销并且获得好口碑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豆瓣的年度榜单,还有当当、亚马逊的销量榜单,淘到优质好书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如果你想看看某个领域的书,却又不知道从哪本着手,刷榜单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以前我还挺喜欢看书腰推荐的,可以大概了解这本书的类型、作者的履历和作品的含金量。

不过感觉这两年的书腰一个个都越来越夸张了,动不动就是百万畅销、联袂推荐、男默女泪等等,推荐词都被用滥了,水分也是一个比一个大。所以看书腰的方法,这里就不推荐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推荐方式依然是可取的,比如小段的节选,让你感兴趣了,你会想要去看看整本书。

比如我们读书会选择的100本书,也是用这个榜单的方式,从各个领域里面挑选出来的精华书籍。

不能保证每一本书都适合你的调性,但最起码不会踩坑。也可以让你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一本书,乃至吸引你的注意力。这些都是不错的渠道。

Part 2

如何进行阅读

介绍完了如何选择,现在的重点内容就说下如何去阅读。

1. 根据章节标题、导读等确定阅读重点,详略得当

👉追剧:

看剧的时候,除非是特别精彩的剧,不然我真的很难从头看到尾。尤其是有些电视剧为了凑集数中间注水,还有一些因为前期收视很高续订就会狗尾续貂。

86版的西游记才25集,却让人觉得处处精彩。

87版红楼梦才才36集,却集集难忘。

👉看书

有些书籍中不乏有精彩的部分,可作者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想要保证全书的质量都很高其实是很难的,或者说,能让我们一直保持很高的阅读兴致并不容易。

字数上来了,中间就会夹杂着一些琐碎而散乱的信息,就像鸡肋一样,不读怕错过,读了却觉得无趣,像古龙就是为了多赚一点稿费水字数出名的,其实类似的作者还有很多。

所以我一般在开始阅读正文之前,先阅读导读部分和章节标题。

虽然有些小标题与内容不符,有故弄玄虚之嫌,但在大部分情况下,通过这些前置信息就可以大概地定位重点了。

在自己感兴趣、又比较重要的章节细读,而其他章节大可以用浏览法略读。

2. 略读的速度也有所区别

👉追剧:

看到无聊部分的剧,我会开倍速看。不过速度是有区别的,有些无聊但有需要注意的内容,1.5倍速;基本上很无聊,2倍速;特别无聊,直接跳过去

👉看书:

快速阅读也不是保持一个速度浏览。

比如有一些基础内容的介绍,比较无趣,但是又需要读者知道的部分,我会稍微加快阅读速度,但是心里有一点印象。

可如果是我不感兴趣同时又是注水,不看也能知道的内容,我就直接一目十行地看;如果不担心跳过精彩的部分,更是直接跳着阅读。

跳着阅读特别适合第二次、第三次阅读,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心里已经清楚哪些是不容错过的、哪些是不想再看的。

3. 值得品味的部分不容错过

👉追剧:

直到现在,我还是会翻出九几年、零几年时候的电视剧看看,有一些片段让我觉得十分精彩,哪怕画质不行,经典也是经典。

当然,我肯定是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从头到尾看一遍了,只看我觉得特别好的部分。

👉看书:

有些书的精华,也会让我觉得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这部分的内容,有些佳句会让我忍不住做一个笔记。若是精彩的部分比较多,那我就干脆整理一个思维导图,放慢阅读速度,反复揣摩。

Part 3

如何消化与输出

对于好书,有输入还不够,不去消化和输出,一本书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在逐渐淡化的。最后只留下一个印象:这本书不错。可是到底哪里不错,却已经没有印象了。

内容是好内容,但也要将这部分精华转化为自己的力量才有效果。

1. 分享书评

如果看到好剧,我会忍不住跟大家推荐一下。

看到好书,我也会发一发书评。如果正好有人吃了“安利”,有志同道合的人,我会觉得很高兴,而且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输出过程。

跟别人分享的时候,我们经过自己的语言再组织,对这本书的理解就会更深一层。

就像“费曼定理”体现的那样:

被动接收到的信息,

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接收到了。

真要组织语言才发现还有很多没有顺的地方。

而主动输出的信息才是我们真正掌握的。

我们在放慢阅读的时候,其实就可以一边进行思考,甚至在书页的旁边附上最初的想法。看完之后,再将这些想法整理一下,形成完整的思路、完整的书评。

跟人推荐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采用精彩片段推荐

🔘个人感悟推荐

🔘还有完整梗概推荐。

不同的输出方式,自己的收获不同,当然接受“安利”的受众也不太一样,可以按照具体书籍的类型确定方法。

2. 阅读衍生作品,与其他人的想法互动交流

影视剧有衍生剧、同人文,好书当然也有。

看到好的作品,我会连带着将衍生作品也好好看一看,对于原作的理解和感悟会更深一层。最典型的书,就是《红楼梦》。

说实话一开始看红楼的时候,我的确有一些想法,可是那些想法都是比较粗浅的。

不过研究红学的人很多,都已经形成了很多种流派,去看、听那些学者对于《红楼》的解读,原本的一些朦胧的想法也被具现化了,我时不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没有同人作品的,可以去看长评,与不同的读者进行互动交流。

虽然“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跟不同的想法进行交互,可以对这本书产生更深的理解与认识,甚至开发出新的认识。

阅读是需要沉浸式体验的,不过现在大家的时间都比较紧张,不可能每本书都逐字逐句地读过去。

选择自己需要的、吸收自己感兴趣的,将有限的时间花费在有意义的内容上,才是阅读效率提高的关键。

大家有什么看书的“绝招”?

不妨在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在留言里选出点赞最多的

送一年“毛毛虫读书会”的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