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故事(足厥阴肝经)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少阳胆经的第44穴,也就是最后一穴足窍阴,它有治疗因发怒上火引发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的作用。今天,我们在结束了胆经44穴的解读之后,将开启十二正经的最后一经足厥阴肝经。在过去长达近一年(2020年8月)的时间里,读者和我们一起经历了对胆经,这条人体最重要的一条经脉的解读,也充分理解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的深刻含义。今天,我们将解读肝经的首穴“大敦”,它是还是肝经的井穴,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同时还对男科妇科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作用。
一、敦厚的气血之源
大:庞大、多也
敦:即大树敦也,在此意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墩厚
大敦,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外输的温热水液,而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后蒸升扩散,表现出春天气息的生发特性,如大树敦在春天生发新枝一般,故名大敦。
【定位】: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甲根。布有腓深神经的背外侧神经和趾背动、静脉。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大”字命名的穴位,共涉及7条经络的12个穴位,加1个经外奇穴:
心包经:大陵
肝经:大敦
督脉:大椎
经外奇穴上肢部:大骨空
经过归纳总结我们发现,但凡以“大”字命名的穴位,必定经水足,气血充沛,且都是重要的穴位,尤以脾经的“大”穴最多,因脾统血。
而以“敦”命名的穴位,此为气血敦厚之意,只有大敦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足见此穴之特性。因此,大+敦=气血丰沛之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敦”字,我在解读此文时,一开始写成了“墩”,也就是带“土”字旁的这个。后来在库里居然搜索不到这个“墩”字,这才发现,穴位名应该是不带“土”字旁的“敦”。之所以如此,是受穴义和小片的解读的影响。于是,我又上网搜索了一下两个字的含义,发现还真不一样,无土的“敦”是敦厚之意,而有土的“墩”才是树墩之意,并且二者还没有提及在古代有通用之说,不知道为何穴义将“敦”解读为大树墩?
我个人认为,可能因为它是肝经的首穴,也是60五输穴之井穴,其性属木,也就是木中木,从这个意义上说更符合树木之升发和延展特性,故此将其解释为树墩!
二、60五输穴之井穴,其性属木
大家注意一下五输穴之中的“井”穴,其共性是,所有的井穴,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井”为地下出泉;形容脉气浅小。 全身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
但是,并非所有的井穴,都是这个经的“首穴”,其中,6个为首穴,6个为末穴。区别在于,首穴所在的经,属于自下而上循行的,它包括了大肠(商阳)、脾(隐白)、小肠(少泽)、肾(涌泉)、三焦(关冲)、肝(大敦);而末穴所在的经,均属自上而下循行的,它包括了肺(少商)、胃(厉兑)、心(少冲)、膀胱(至阴)、心包(中冲)、胆(足窍阴)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症证等。
我们知道,在中医五行中,肝属木,主疏泄,其性有升发延展的特性,而作为肝经之井穴,也是首穴,其为木中木,可将肝木的升发延展性提开极至。
三、提神醒脑
前面已经提到了,肝主疏泄,其性属木,具有升发延展的特性。那它为何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呢?先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如果长时间坐在桌前看书学习,是不是时间一长就会感觉脑子转的慢不够用了?但是,如果我们从书桌前站起来,伸个懒腰,甚至到室外走一圈,再回到书桌前,你就会发现,脑子马上就清醒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人体的动脉血,是自上而下运行的,而静脉血则是自下而上运行的,受地心引力的影响,静脉血的回流不容易,怎么办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静脉瓣膜。
静脉血是向心方向回流的,所以在静脉采血时,护士的针头永远都是向心方向扎。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静脉血回流时靠的是静脉瓣,这瓣膜是单向通行的,肌肉每收缩一次,静脉血就会被向心方向挤压一次,通过静脉瓣将挤压的血兜住防止回流。而之所以会出现静脉曲张,是因为静脉血在回流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回流的血形成了瘀积。所以,我们即使在静脉曲张处放血,而不同时把其上行段(向心端)的经络打通,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静脉血回流不畅,从而导致其上热下寒的问题。
2013年5月,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目睹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这是一个网友来找我调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严重的静脉曲张,先上图吧:
怎么样,很恐怖吧?像这么严重的静脉曲张的情况不多见,但这几年在给客户调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大腿外侧阳跷脉附近,都有毛细血管静脉曲张。比如2016年11月,我写了一篇文章《坐出来的静脉曲张》,看图吧:
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多见呢?没错,你现在去互联网公司头部大厂,看看那些80后、90后,十之八九,都有这种情况,为啥呢?都是坐出来的。
天天坐着、站着的人,静脉血就不容易回流,因为肌肉的挤压不够。所以,家长千万要盯瞩孩子,课间十分钟的时候,一定要从座位上站起来,到外面疯跑一圈,通过肌肉的挤压,将血液回流,从而起到醒脑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为何人越老脑子越不好用,其实很重要一点就是腿脚不行了,总呆着不动,气血回流不足,影响了脑子的供血,因此,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是有道理的。
当然,具有醒脑作用的穴位还不只有大敦穴,在我们以往解读过的穴位中,大肠经上的阳溪穴、胆经上的脑空穴、头窍阴穴,都有醒脑作用,其实它们都是利用了静脉血回流这个功能,大家在实践中可灵活掌握。其实,大敦穴不止具有提神醒脑作用,它还对很多的妇科男科病也有效,不过,大多也是利用了其升发和延展的特性,采用的是上病下治法。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6: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大敦穴-提神醒脑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升发风气
【主治】
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五、总结
1、敦厚的气血之源
2、60五输穴之井穴,其性属木
3、提神醒脑
这正是:视物昏花头发蒙,脑子不清目中空,皆因久坐不常动,刺激大敦脑轻松!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首穴大敦,它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二穴行间,它有泻心火的作用,咱们还是先说文解字~~!
一、气血循行之间
行,行走、流动、离开也。
间,二者当中也。
行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行间。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趾背动、静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
行间行间,指的就是肝经之气血循行于1~2趾之间。大家注意一下上面这张解剖图,很清晰地展示出来,1~2趾之间,是肝经循行;2-3趾之间,是胃经循行;4~5趾之间是胆经循行,只有3~4趾没有经脉循行。并且这三经六穴的穴位分布的位置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其实,肝经的行间、太冲与胆经的地五会、侠溪,都有泻火作用,毕竟肝胆互为表里,大家在泻火时,肝胆二经的这四个穴位都可以点按一下,哪个敏感就多点哪个。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炙穴位库发现,以“行”命名的穴位,仅行间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似乎这个“行”是动词的属性,行动、循行、行走之意,代表着气血循行的动态状。
以“间”字命名的穴位,共涉及到了4条经脉的5个穴位,但以命名规则上来看,只有间使穴与其他四穴是不同。间使穴的间,当“间接”之义,而其他四穴的“间”,大肠经上的两穴作“间隙”之意;而肝经和督脉作“中间”之意,大家学习的时候要注意。
心包经:间使
肝经:行间
督脉:强间
二、60五输穴之荥穴,其性属火
什么是荥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共记60个。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症证等。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0: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行间穴-泻心火
我们知道,在中医五行中,肝主木,其性生发,疏布伸展是其特性;心主火,其性上炎,而对于行间穴而言,它属于木中火,其向上的延展特性被双倍地加强了。因此刺激行间穴,既有助于气血上行供应相关的脏腑和器官,同时也有助于引气血下行的双重功效,所以行间穴有很强的生风化火的作用,这是两个意思,生风,是指向上提供气血;化火,是指向下泻火。
三、泻心火
肝经循行是自下而上的,并且行间穴又是木中火,其向上的势头更强烈。我们都知道,中医大部分的脏器是需要补的,比如五脏中补肾、补脾、补肺、补心,但补肝说的较少,反而泻肝火的多,因为一旦出现肝血亏虚了,那可就麻烦大了。在中医里,肝为心之母,如果母太强了,就容易导致心火上窜,此时会出现口舌生疮,舌尖发红,头晕头痛口苦的情况,这多半在身体较好的中青年人中较为普遍,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泻掉这心火,具体做法是逆肝经的走向从上往下推,从太冲推到行间,相当于釜底抽薪,顶在头面部的心火就被泻掉了。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0: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中里巴人解读太冲、行间穴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生风化火
【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五、总结
1、气血循行之间
2、60五输穴之荥穴,其性属火
3、泻心炎
这正是:怒发冲冠舌生疮,头晕眼花气血刚,釜底抽薪如何做,刺激行间保安康!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厥阴的第2穴行间,它是一个泻心火的大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3穴太冲,它同样有泻火的作用,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消气大穴,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洪大的上冲气血
太,大也。
冲,冲射之状也。
太冲,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太冲。大冲名意与太冲同。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的最低内侧神经。
穴义:“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太冲”。还是那句话,但凡是受热胀散,一定是周边有动脉,同时处于关节活动的部位,这样气血才会因关节的曲伸而生热胀散,太冲刚好符合这点。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太”命名的穴位,涉及5条经络和一条经外奇穴的6个穴:
肺经:太渊
胃经:太乙
脾经:太白
肾经:太溪
肝经:太冲
经外奇穴头顶部:太阳
并且所有的“太”穴,都与“洪大”有关,指的就是气血的通行量很大。
以“冲”命名的穴位很多,涉及到了8条经脉的9个穴位外加一个经外奇穴,但真正符合词组命名规则的,则只有以下红字标注的8穴(含一个经外奇穴)。
脾经:冲门
心经:少冲
膀胱经:眉冲
心包经:中冲
三焦经:关冲
胆经:天冲
肝经:太冲
经外奇穴下肢部:八冲
所有的“冲“穴,均与气血冲射状相关,尤其是“冲”字在穴位名之后的。同时除气冲穴之外,几乎所有的“冲“穴全在肢体的末端,这点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希望引起重视。
为什么太冲会是一个“气血洪大冲射上行”的穴呢?这和其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大家一定注意过踮脚这个动作,如下图:
这种动作,通常发生在我们运动过程中,尤其是跳芭蕾,跑步,踢足球,它每一个弯曲,都会挤压气血上行给心脏,以提供更强大的动力。虽然太冲的确切位置不是在这个弯曲点上,这个弯曲点更接近行间穴,但每次弯曲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导气血往上冲击,太冲就位于这个冲击点上。就好像瀑布下泄时,冲力最大的不是在刚刚下行的那个交界处,而恰恰是其砸向地面的那个点上,道理都是相通的。
二、肝经的原穴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那什么是原穴呢?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原穴的动力、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
换言之,如果肝经堵了,点按太冲穴必会有酸胀痛的感觉,这点大家在疏通经络时可以参考一下。大家注意手、足厥阴经的原穴,分别是大陵和太冲,它们位于手足掌的弯曲的部位,大陵是在手掌和手腕的交界处,而太冲则是靠近前脚掌的弯曲点,点按此二穴可检测心包经和肝经的通达情况。
三、十二天星穴
太冲,还是十二天星穴。那到底什么是十二天星穴呢?
简而言之,这十二个穴,就是人体正经的361个穴位之中的穴中穴,换言之,它是精华之中的精华。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黄帝内经》中记载,说人身上有十二经络,以应十二个月,有三百六十五节,以应一岁,其实就是说人的穴道有三百六十个。穴道数量在历代的发展中,慢慢地累积,到明朝的《针灸大成》,就已经记载了有三百六十一穴。
人身上有三百六十一个穴道,分布在十二条“正经”和任、督两条脉上。每一个经络上的穴道数量不一,例如膀胱经上最多,有六十七个穴道,心经、心包经最少,各有九个穴道。穴道的数量那么多,临床上究竟有哪些穴道可以选用?
明朝的一位医生因为用穴的方便性,以及有效性,发展了十二个穴道,在《针灸大成》中称之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十二个穴道都是在“正经”上面,而且都是属于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络穴或大关节上的穴道等,临床应用上非常好使,很有效,几乎这十二个穴道,已经可用以治疗全身所有的疾病。
《针灸大成》里面收录编成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它的总诀是这样写的,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就是说虽然有三百六十个穴之多,不出这十二个穴,只要补泻的处方正确,就什么病都能治了。而且还说治病有如神灵,应手即愈,就像用热水泼在雪地上,一下子就溶化了。还说这些穴道是北方之神所传授的。因此,针一扎进穴道,连金锁都可以打开。在这个歌诀里面还有:古人传授任何一种技艺都是师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师父的,所以歌诀说: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就是说,只能够教给那些好的弟子,不是好弟子,就不能教他。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被列入12天星穴的穴位,均为万金油之穴,也就是什么都管,管的功能很多,比如,委中就属于此。中医针灸《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指的是委中穴管的是腰腿背的病症。当然,既然太冲也被列入到此,想必和委中、足三里、列缺、合谷穴一样也是万金油穴,经常在此点按或者艾灸也没坏处。
四、60五输穴之输穴,其性属土
太冲不仅是肝经的原穴,而且还是60五输穴中的输穴,其性属土。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共记60个。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症证等。
我们知道,在中医五行中,肝属木,主疏泄;而脾属土,主运化。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运化水谷精微,即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二是运化水液,即脾对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但通常,肝如果疏泄出现了问题,往往会导致肝木克脾土,比如你生气的时候,就吃不下饭,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刺激太冲穴,加强肝的疏泄,有助于提升脾运化的功能。
五、泻肝火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行间是泻心火的大穴,而太冲是泻肝火的大穴。作为同是原穴,胆经的丘墟和肝经的太冲,都是泻火的大穴,并且都位于足背部,肝胆又互为表里。二者的区别在于,太冲多消的是怒火,而丘墟既可泻怒火,也可化解血瘀,也就是长期心情不舒畅憋闷之火。
太冲穴名声之所以这么响,还要感谢中里巴人先生,在他的《求医不如求己》的书中,把太冲穴形象地比喻成“消气穴”,从而被公众熟知。下面就看看中里巴人是如何解读太冲和行间穴的。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3:34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中里巴人解读太冲、行间穴
前面我们提到了踮脚这个动作,它为心脏提供了大量的气血动能。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如果过度提供会出现两种情况,气血都涌到上面了,人就会发火脾气大;还有一种就是腿抽筋,这两种情况在足球比赛中都经常出现,如果我们理解了太冲、行间二穴的作用,就会知道,要想消气,要逆着肝经的循行方向走,将太冲推向行间,从而引火下行达到消气的目的。
六、功效和主治
【功效】
燥湿生风
【主治】
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七、总结
1、洪大的上冲气血
2、肝经的原穴
3、十二天星穴
4、60五输穴之输穴,其性属土
5、消气大穴
这正是:怒火中烧头上走,上实下虚摔跟头,气大伤身饭难咽,刺激太冲把命谋!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3穴太冲,它是一个泻肝火的大穴,有消气穴之称。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4穴中封,它有益补肝肾养精血的作用,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被封停的中行气血
中,正中也。
封,封堵也。
中封,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中封。
【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
中封穴这个“中“,当中间、正中讲。大家看一个它的位置就可以发现,对于一个直立的人,它基本上位于两腿(脚)中间的位置;而这个“封”则当封堵、封停讲,指的是气血在此处被封堵封停了。因为它刚好位于脚踝处脚距骨和内踝之间,是一个可弯曲活动的状态,肝经气血在上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内踝的阻碍,气血被封堵封停,故名。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中”命名的穴还真的不少,涉及到了11条经脉的19个穴位,以及3个经外奇穴。但完全符合命名规则的,则是标红的15个穴。
肺经:中府
胃经:乳中
小肠经: 肩中俞
膀胱经:中膂俞、中髎、委中
肾经:中注、彧中
心包经:中冲
三焦经:中渚
胆经:中渎
肝经:中封、中都
督脉:脊中、中枢
任脉穴:中极、中脘、中庭、膻中
经外奇穴胸腹部: 脐中四边
经外奇穴上肢部:中泉、中魁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中”穴,从相对或绝对位置上,均处于肢体的中间。
而以“封”字命名的穴位,则只有两个,即位于胸部肾经上的神封和位于内脚踝处肝经上的中封穴。所有的“封”穴,都有封藏、封堵的意思,神封偏重于封藏,而中封偏重于封堵。
二、60五输穴之经穴,其性属金
中封穴还是60五输穴之一,是肝经的经穴,其性属金。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共记60个。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症证等。
我们知道,在中医五行中,肝主木,主疏泄;而肺主金,主疏布气血。因此当疏泄遇到问题时,可以去找经穴中封,刺激该穴,具有肝肺双调的作用。毕竟,肺气是自上而下循行的,而肝气是自下而上的循行的,它是被肌肉运动挤压生热而上行的,一上一下,构成了一个闭环。疏泄+疏布,实际上是同义词的不同表述罢了。
三、养精血
中医认为,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不足的人,会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耳鸣眼花、脱发白发、月经不调、性功能低下等现象。男人精血不足则虚,女人精血不足则衰。
我们知道,肝经的循行是自下而上的,之所以能这样运行,离不开下肢的反复活动,通过肌肉的一层层挤压而上行。五脏六腑,不管是肝还是肾,都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和滋养,将最下边的气血挤压回心脏,再由心脏通过肺气疏布到全身,从而完成一个气血的闭环。可肝经的气血在上行的过程中,到了中封穴的位置,遇到了足内踝这个障碍物,气血在此上行的通道被封停了,从而影响了气血的回流。我们刺激该穴,有助于气血回流,从而完成气血循环这个闭环,以达到养精血的目的。所以大家会发现,那些经常跑步的人,脚腕子都很细,说明那个地方没有气血瘀滞;而很多脚腕子粗的人,下肢气血的回流都不好,用手一按就一个坑。
所以大家就明白了吧,那些经常运动的人,尤其是跑步、骑车等下肢运动多的人,为何脚腕子都特别细,原因就在于此,这些人身体都很好,就是因为气血循环好。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6: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中封穴-养精血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息风化气(平肝息风是中医术语,就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意思。主要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等病症。也就是说是治疗高血压;化气和息风基本上属于同义词,也有泻肝火的作用)
【主治】
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上述这些病症,都与肝的疏泄出现障碍有关)
五、总结
1、被封停的中行气血
2、50五输穴之经穴,其性属金
3、养精血
这正是:精血不足危害大,男虚女衰谁都怕,皆因气血循环阻,刺激中封意气发!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第4穴中封,它是一个滋补精血的大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5穴蠡沟(Lì gōu),它是一个治疗妇科病的大穴,尤其是对于肝火旺引起的湿热下注导致的阴道瘙痒,效果不错,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虫在沟里爬
蠡:瓠瓢也,此指穴内物质如瓠瓢浮于水中飘浮不定之状。
沟:沟渠也,此指穴内物质运行循一定的道路。
蠡沟:名意指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分配而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性温,既无上升之力又无沉降之能,温湿水气在天部层次如漂浮不定之状,但由于其温度及所处的天部层次与胆经相近,因此此温湿水气分别飘行于肝胆二经,故名蠡沟。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胫骨骨面。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大隐静脉
关于蠡沟穴的穴义和解释,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在这点上,我还是比较赞同中里巴人的解释。他说“蠡“字的上半部位,是盖房用的“椽子”的右半部分,底下两个“虫子”,指的是虫子在嗑木头;而“沟”在这里指的是妇女的阴道,这在古代是一种隐喻,那结合起来,蠡沟的意思就是虫子在沟里爬,特指妇女的阴道瘙痒症。
而且穴义指出,蠡沟的气血来自于它下面的三阴交穴。我们都知道,三阴交本身是脾经的穴,但它同时又与肝经和肾经三条阴经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这也是一个治疗妇科病的一个大穴。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1:44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中里巴人解读蠡沟穴-阴道瘙痒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蠡”命名的穴位,仅蠡沟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而以“沟”命名的穴位,包括了三条经络的三个穴位,也就是人体的“三沟”穴之称,分别位于小臂、小腿和头面部,凡“沟”穴,多是位于骨骼缝隙中,而水沟穴是个例外,它是位于人中沟里,从外形上来看,相当于位于肉沟中。
三焦经: 支沟
肝经: 蠡沟
督脉: 水沟
二、肝经的络穴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蠡沟穴因有固有渠道与胆经相通,有联络肝胆二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肝经络穴。
络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治疗。
②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 。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
③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
④络穴在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
三、治疗妇女阴道瘙痒
关于阴道瘙痒,其实不仅仅指阴道了,还包括了整个外阴甚至肛周。外阴瘙痒,中医称为“阴痒”。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肾、脾功能失常。肝脉绕阴器,肝主藏血,为风木之脏;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 脾主运化水湿。若肝经郁热,脾虚生湿,湿热蕴郁外阴,或肝肾不足,血虚生风,阴部失于濡养,而致阴痒,临床常见证型有肝经湿热、肝肾阴虚和血虚生风。
大家还记得我写过一篇文章《搞定肛门瘙痒竟是一把电吹风》这篇文章吗?在提及病因时,我曾经说过,肛门之所以瘙痒是人体在排湿呢,只不过,女人多了一个阴道,其排湿的途径不同而已。很多有此症状的女性,大多肝火较旺,容易产生湿热下注的情况。而且病走熟道,哪个地方容易排就从哪排,有的人从鼻子,有的从肛门,有的从脚气,有的从痘痘,还有的人就从阴道,毕竟这也是一个“口子”,是一个人体与外界沟通的口子。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蠡沟具有治疗妇女阴道瘙痒的功能了,因为它是肝经的络穴,有联络肝胆之功效,也就是说,肝胆经循行不通畅,从而引发的各种不适,均可通过络穴来沟通解决。具体到阴道瘙痒的病因,西医会给出很多的解释,什么霉菌、滴虫、真菌等等,其实这都是结果,也就是说,人体在排出湿气后,形成了一堆“垃圾”堆在那,它会给各种菌、虫提供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故此才会有这个病名。就像脚气,西医把它当作真菌感染是一个道理。其实,脚气也是人体排湿的通道,治疗很简单,对于已经破溃的地方,涂藿香正气水,立刻止痒,几次后就好了;对于尚未破溃,在肉里痒的,直接在患处拔罐,将湿毒水拔出后标本兼治;当然,有的地方罐子吸不住,只能刺破涂藿香正气水了。
而对于阴道瘙痒,我还没有临床实战经验,但原理是相通的。如果有此症状,不妨点按一下蠡沟穴,看是否很疼很敏感,能否缓解。包括三阴交,如果按着疼,也与妇科湿气重有关。另外,也可以从后腰的八髎穴入手,在此拔罐,给湿气提供另外一个出口,也可以缓解阴道瘙痒。当然,蠡沟穴不止是治疗阴道瘙痒,像妇女的白带异常,都可以从此穴入手解决。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6: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蠡沟穴-白带异常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联络肝胆
【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五、总结
1、虫在沟里爬
2、肝经的络穴
3、治疗阴道瘙痒
这正是:湿热下注寻出口,肛门脚气阴道走,白带异常皆排湿,蠡沟里边把病斗!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第5穴蠡沟,它是治疗妇女白带异常,特别是阴道瘙痒的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6穴中都,它是治疗女性功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的要穴,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小腿中间的气血仓库
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
都,都市之意。
中都,名意指肝经的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蠡沟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而成一个水湿气场,所处为天之下部,本穴如同肝经气血的集散之地,故名中都。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中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皮肤由隐神经分布,浅层有大隐静脉和隐神经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分布,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及大隐静脉。
中都穴的“中“,就是中间的意思,指其位于小腿内侧面中间的位置;而“都”,指的是都市,这里特指气血集中地。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中”命名的穴还真的不少,涉及到了11条经脉的19个穴位,以及3个经外奇穴。但完全符合命名规则的,则是标红的15个穴。
肺经:中府
胃经:乳中
小肠经: 肩中俞
膀胱经:中膂俞、中髎、委中
肾经:中注、彧中
心包经:中冲
三焦经:中渚
胆经:中渎
肝经:中封、中都
督脉:脊中、中枢
任脉穴:中极、中脘、中庭、膻中
经外奇穴胸腹部: 脐中四边
经外奇穴上肢部:中泉、中魁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中”穴,从相对或绝对位置上,均处于肢体的中间。
而以“都”命名的穴位,则涉及三条经络的三个穴位,也就是肝脾肾上著名的“三都”穴,并且,所有与“都”命名的穴位,均与气血聚集之地有关。
脾经:大都
肾经:阴都
肝经:中都
二、肝经的郄穴
中都穴,是肝经的郄穴,那什么是郄穴呢?
郄,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郄穴是气血曲折会聚的空隙。郄穴是经脉气血汇聚深入之处,即经气所深集的所在。它的部位多在经脉曲折部分。
郄穴具有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的作用。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此外,郄穴亦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大家注意一下,胆经的郄穴是外丘,它位于外踝上七寸;而肝经的郄穴是中都,则是内踝上七寸,二都呈现互为表里的关系。
三、治疗崩漏
什么是崩漏?其实,它是中医病名。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可发生在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足以影响生育,危害健康。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相当于西医病名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在我们以往解读过的穴位中,也有两个穴位是治疗崩漏的,分别是脾经上的隐白穴,和膀胱经的合阳穴:
崩漏的病因比较复杂,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泄失常。它的病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脾虚、肾虚、血热及血瘀,如果是思虑过重引起脾不统血的,可考虑脾经的隐白穴;如果是因肾虚或者受寒引起的,可考虑膀胱经上的合阳穴;如果是因生大气引起的肝不藏血,可考虑肝经上的中都穴,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因为什么病因引起的,那就这三个穴都试试,哪个敏感就多刺激哪个,像合阳穴,适合拍打,而隐白适合点按;中都则适合刮痧和点按。总之,此病症主要是两大病因,第一是生气,第二是受寒,这也是女性最容易致病的病因。中都穴重点是调理因生怒气导致的崩漏。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6: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中都穴-崩漏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降浊升清
【主治】
胁痛,腹胀,泄泻,疝气,小腹痛,崩漏,恶露不尽
五、总结
1、小腿中间的气血仓库
2、肝经的郄穴
3、治疗崩漏
这正是:怒发冲冠气血涌,肝不藏血四下冲,崩漏功血何处解,刺激中都乃上工!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第6穴中都,它是治疗妇女崩漏的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7穴膝关,它是治疗膝关节疼痛的要穴,咱们还是先说文解字~~!
一、膝部的气血关卡
膝,指穴在膝部也。
关,关卡也。
膝关,名意指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本穴物质为中都穴传来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无力上行而沉降于下,只有少部分水气吸热后继续上行,本穴如同关卡一般阻挡滞重水湿的上行,故名膝关。阴关名意与膝关同。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解剖】:在胫骨内侧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部有胫后动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膝关膝关,顾名思义,就是膝部气血的关卡。大家注意一个膝关穴的位置就可以发现,它是位于膝关节下面,在其气血上行的前方,刚好遇到了胫骨内髁这个凸起的“大包”,因而气血在这个地方上行就会遇阻发生沉降容易形成瘀滞。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地方发生瘀滞的概率,远远小于膝盖上方的位置,如下图:
不过,这个阻滞点还真不在经络上,但这个地方堵的人很多。当然,有这种腿型的人,肝经的膝关穴也肯定是堵的,只不过相对而言看着不那么显著罢了。改善的方法,就是大力的拍打膝周!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膝”命名的穴位,包括了两条经脉的2个穴位,且都是在肝、胆经上,也符合肝主筋,膝为筋之府之说:另有三个经外奇穴,除女膝在足跟部以外,其余的都在膝盖周围,所有“膝”字是一个定位字。
胆经:膝阳关
肝经:膝关
而以“关”命名的穴位到不少,共涉及9条经脉的14个穴位。
肾经:石关
心包经:内关
肝经:膝关
督脉:腰阳关
任脉:关元
但如果从词组的构成上来看,“关”字在词尾,与“上关”穴的结构相同,具有偏正词组结构的穴位则只有标红的10个,又有“人体十大关穴”之说。从穴位的命名上看,“关”是此穴的定位根本,凡被定义为关卡的地方,一定是重要的穴位,“上关”也如是。“关”穴和“门”穴意思相近,属于打开即通,关闭即堵,因此,凡“关”穴均需要经常的刺激它,让其处于畅通的状态。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膝关与膝阳关二穴。它们分别位于膝关节的内外侧的肝、胆经上。区别在于膝关在其上行方向遇到了胫骨内髁;而膝阳关在其下行的方向,遇到了股骨外上髁,这两个“髁“,尤如两座凸起的“山峰”,也就形成了“关”字的含意所在。
二、治疗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和最复杂的一个关节,除了骨头,膝关节还由很多韧带、软骨、滑膜等组织构成,任何一个零件出了问题都可能引发膝关节疼痛。从方位上看,膝关节疼痛又分为上、下、前、后、两侧,每个地方疼痛,都有相应对适应症:
膝关节结构
如果有膝关节疼痛的朋友,可以对照图、表看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膝关穴来说,它要解决的膝盖疼痛似乎并不在上面这些表里,因为上表多属于运动性或者是退行性损伤,膝关主治的是因为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有可能是风寒湿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大家在点按时可以感觉一下膝关穴是否敏感。当然,对于膝关节疼痛,除了拔罐以外,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拍打,如下图:
大力的拍打,是治疗膝关节疼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6: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膝关穴-关节疼痛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降浊升清
【主治】
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四、总结
1、膝部的气血关卡
2、治疗膝关节疼痛
这正是:风寒湿邪侵扰膝,关节疼痛遍求医,皆因经络闭塞致,刺激膝关解心急!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第7穴膝关,它是治疗膝关节疼痛的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8穴曲泉,它对治疗肝肾阴亏有帮助,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膝盖弯曲处的气血库
曲,隐秘也。
泉,泉水也。
曲泉,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膝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大量的水湿如隐藏于天部之中,故名曲泉。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解剖】:在股骨内侧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缝匠肌后缘;浅层有大隐静脉,深层有腘动、静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
曲泉穴的“曲”,既可以理解为“弯曲”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隐秘”之意。前者,就是因为其靠近膝关节弯曲的部位;后者也是因为其位于膝关节内侧+关节弯曲,故而隐秘。肝经的气血在上行的过程中,通过膝关穴这个关卡后,继续上行时,再遇到了膝关节这个“障碍”,尤其是在股骨内侧髁这个“山头”之下,会形成一个“山坳”状的凹陷,气血因而在此会聚,故有“泉”之称。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曲”字命名的穴位还真不少,涉及到了八条经脉的8个穴位,有“八曲”穴之称,除去肾经的商曲穴是特别的一种命名规则以外,其余的7穴均符合同一种命名规则。
大肠经:曲池
小肠经:曲垣
膀胱经:曲差
肾经:商曲
心包经:曲泽
胆经:曲鬓
肝经:曲泉
任脉:曲骨
以“曲”命名的穴位都很有意思,共通之处是在其前行的方向上,都会有关节或者骨头或者发际等阻挡,使得气血运行的轨迹发生弯曲改变,弯曲的地方,当然就比较不好找,就比较隐秘,这就是“曲”字的含意。而具体到曲泉穴而言,它的位置在膝关节内侧且是弯曲处,相对隐秘,故名。
而以“泉”命名的穴位很多,涉及7条经脉的12穴。而十四正经中,则有著名的八大“泉”。
脾经:阴陵泉
心经:极泉
心包经:天泉
胆经:阳陵泉
肝经:曲泉
任脉:廉泉
经外奇穴上肢部:中泉
并且所有的“泉”穴,皆是气血汇聚之处,这点大家在学习穴位时要特别注意。
二、60五输穴之合穴,其性属水
曲泉为肝经之合穴,其性属水。那什么是合穴呢?
它是五腧穴之一。五腧穴是指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简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用水的源流来比喻各经脉运行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自远而近的特点。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其临床应用,《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我们知道,在中医五行中,肝主木,肾主水,水生木,又有肝肾同源之说,因此,对于曲泉穴来说,它是一个肝肾双调的穴位。
三、调治肝肾阴亏
前面,我们已经阐述了,曲泉是肝经之合穴,有肝肾双调的作用,那它是如何实施的呢?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脾经的阴陵泉这个穴来帮助理解。
大家发现这两个穴有什么特点了吗?没错,都在膝盖内侧,只不过阴陵泉在在膝盖“屈膝内侧横纹端“的靠远端,而曲泉则是在“屈膝内侧横纹端”靠近端。前者遇到的是胫骨内侧踝,而后者是股骨内侧髁,并且二经均为自下而上循行,当遇到“内侧髁”这个大“陵”之后,都会形成一个气血的沉降,故都有“泉”之命名,并且均为各经的“合穴”。
我们知道,曲泉穴有调治肝肾阴亏的作用。那什么是肝肾阴亏呢?
亏和虚,是同义词,所以,肝肾阴亏又被称为肝肾阴虚,它是指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腰酸胁痛、眩晕、耳鸣、遗精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本证多由多由久病劳伤,或温热病邪耗伤肝阴及肾阴,或先天禀赋不足,肾阴亏虚而及肝阴不足,形成肝肾阴虚。多发于形体瘦弱,或先天不足者,是许多疾病发展到后期阶段的证候。肝肾阴虚常表现为目花、目干、易疲劳、肢麻、胁隐痛、腰膝酸痛、遗精、耳鸣、不孕等证。
我们注意一下,在12正经中,足三阴,即足太阴脾,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全部都是自下而上循行的,换言之,都属于回流的,由于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个回流过程往往会变得相对困难,它尤其是需要肌肉的强力收缩,来推动静脉瓣一层层的挤压将气血上传。人体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肌肉力量越来越萎缩,同时经络越来越堵,导致这种回流越来越差,最明显的就是下肢的肿胀,当气血无法正常回流时,肝无法藏血,脾无法统血,肾无法造血,这就是肝肾阴亏的表现,也是“是许多疾病发展到后期阶段的证候”。比如,我们看下面这两张照片:
上两图,箭头所指的地方,均为凸起的位置,也基本上在曲泉穴附近,经过拍打以后,出来大量的痧,说明其气血回流严重受阻了,如果不加以治疗,以后必定出现肝肾阴亏,因此,在膝周大力拍打,疏通经络,是促进肝脾肾气血回流的最有效手段。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6: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曲泉穴-肝肾阴亏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除湿降浊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五、总结
1、膝盖弯曲处的气血库
2、60五输穴之合穴,其性属水
3、调治肝肾阴亏
这正是:肝脾肾经皆回流,受制引力奈何求,肝肾阴亏已危险,拍打曲泉命不休!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第8穴曲泉,它对肝肾阴亏有不错的效果。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9穴阴包,它具有护肝消气的作用,同时对妇科男科病也有不错的疗效,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大腿内侧的气血仓库
阴,水也。
包,收也。
阴包,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气及足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阴包。阴胞名意与阴包同。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解剖】: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的针灸穴位库发现,”以“阴”命名的穴位,涉及到了8条经络14个穴位,外加一个经外奇穴。但真正符合词组命名规则的,则只有6条经络的9个穴位(红字),由此可见“阴”与“阳”一样,在中医的穴位命名中,还是非常普及的,凡“阴”穴,必是气血汇聚地,以血为主;凡“阳”穴则是以气为主。
胃经:阴市
心经:阴郄
经外奇穴下肢部:独阴
而以“包”字命名的穴位,总共只涉及到了2条经络的2个穴位:
脾经:大包
肝经:阴包
以“包”字命名的穴位,大体都和“包含、包括、包裹”等有关。大家注意一下阴包穴的位置,它是在大腿内侧两条肌腱的缝隙里(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它的气血物质来自于上下两部分,即上部腹股沟的足五里穴的下行和膝关节附近曲泉穴的上行,只不过,上行的气血远比下行的气血弱罢了,不过二者都汇聚于阴包穴处,为何呢?因为此处肌肉丰富,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储血仓库,正因为其包含了上下两部分的气血,故名阴包。
二、护肝消气
前面已经说了,正因为大腿膝关节周边肌肉丰富,著名的股四头股肌肌肉群就分布于此,因而能存储大量的气血。可能有很多朋友不清楚股四头股是哪四头构成的,我还特地查了一下,并上了一张示意图:
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的一组肌肉,由四个头组成,分别有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组成,是维持膝关节稳定行走和奔跑的肌肉之一。主要的功能是伸膝关节,股直肌还可以协助腰大肌作屈髋的动作。如果股四头肌拉伤会出现伸膝、屈髋时大腿前侧疼痛,伴随痉挛、肿胀、淤伤、肌无力等症状。
股四头肌的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骨中间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而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四个头合并形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穹隆,主要是由骨神经支配。
需要指出的是,股中间肌我们从外面看不见,需要将股直肌剥离后才能看它,它紧贴股骨。
为何阴包穴能护肝消气呢?中医认为,肝藏血,在前面我们解读肝经的太冲穴时,曾经有这么一段话:
为什么太冲会是一个“气血洪大冲射上行”的穴呢?这和其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大家一定注意过踮脚这个动作,如下图:
这种动作,通常发生在我们运动过程中,尤其是跳芭蕾,跑步,踢足球,它每一个弯曲,都会挤压气血上行给心脏,以提供更强大的动力。虽然太冲的确切位置不是在这个弯曲点上,这个弯曲点更接近行间穴,但每次弯曲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导气血往上冲击,太冲就位于这个冲击点上。就好像瀑布下泄时,冲力最大的不是在刚刚下行的那个交界处,而恰恰是其砸向地面的那个点上,道理都是相通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踮脚这个动作,它为心脏提供了大量的气血动能。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如果过度提供会出现两种情况,气血都涌到上面了,人就会发火脾气大;还有一种就是腿抽筋,这两种情况在足球比赛中都经常出现,如果我们理解了太冲、行间二穴的作用,就会知道,要想消气,要逆着肝经的循行方向走,将太冲推向行间,从而引火下行达到消气的目的。
阴包穴的护肝消气原理和太冲类似,因为阴包的气血,上来自于足五里,下来自于曲泉,因而,当我们刺激该穴时,它同样也可以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如果往上行,就是护肝,让气血回流到肝藏,利于肝血过滤储藏;往下则是消气,引气血下行。
与此同时,由于所有妇科男科病,都与肝经的血供不佳有关,因为肝经绕阴器,阴包就像一个气血仓库,对人体的气血起到一个调节作用,当肝血多时,它可储藏;肝血不足时,它可补给。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0: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阴包穴-护肝消气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收引水湿
【主治】
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四、总结
1、大腿内侧的气血仓库
2、护肝消气
这正是:股四头肌气血丰,宛如仓库能量撑,护肝消气上下调,刺激阴包病祛成!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9穴阴包,它有消气护肝的作用。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0穴足五里,它对治疗妇科、男科病都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阴囊湿疹更明显,咱们还是先说文解字~~!
一、隐秘点的气血仓库
足,指穴在足部。
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之广。
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之广,故名足五里。五里名意与足五里同。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皮肤由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股支分布。大腿深筋膜又称阔膜,是全身最厚而坚韧的筋膜,但在大腿的前内侧比较薄弱,形成隐藏静脉裂孔或称卵圆窝。该部深筋膜有大隐静脉穿过。在窝的外侧缘和下缘形成镰刀形的镰状缘。覆盖该窝的深筋,由于血管神经的穿过呈筛状,称为筛状筋膜,其深面由内向外排列有股表脉、股动脉和股神经。
足五里这个穴位比较特别,网上的资料很少,远不如它的近亲足阳明胃经上著名的足三里有名,甚至也不如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手三里、手五里有名。与其他三经分别在阳明经上不同,足五里是在足厥阴肝经上,但不管是手足阳明经也好,还是足阳明、厥阴经也好,它们的共性都在“阖”上,这点大家在学习“手足三里、五里”这四个穴时,要特别注意!
《黄帝内经.素问》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是这样说的:“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如上图,你就能很好地理解开、合、枢的概念
当门打开之时,就为太阳或者太阴,当门关上时,就为阳明或厥阴。而控制门开关靠的是枢纽,也就是门轴,对于阳经来说,就是少阳,而对于阴经来说,就是少阴。
并且这四个“里”穴,除了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自上而下循行的,手三里、手五里所在的大肠经和足五里所在的肝经,都是自下而上循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里”穴存在的意义更多的考虑的气血回流。但对于足五里还真不太一样,它的气血物质是来自于它的下一个穴,也就是位于它循行方向前面的阴廉穴。因为其更靠近腹股沟动脉,这是人体一大气血动力源,所以才会有穴义所言: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之广,故名足五里。五里名意与足五里同。这里的“足”,是一个方位词,表示此穴在足部,而五里,则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并非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二、缓解阴囊湿疹
什么是阴囊湿疹?它是湿疹中常见的一种,局限于阴囊皮肤,有时延及肛门周围,少数可延至阴茎。此病瘙痒剧烈,皮疹呈多形性改变。
其实,不管是什么地方长湿疹,都是人体在排湿呢,是一种自保表现,它同鼻炎、痔疮、脚气、肛周瘙痒一样,都属于人体排湿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个地方太过隐秘,通风散热不佳,就更容易出问题。记得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后来的老山作战时,我军驻守的阵地多是炎热潮湿地区,久不见阳光,很多战士都出现了烂裤裆的情况,毕竟,对于阴囊这个怕热又怕湿的器官,就更怕湿热环境了,所以只能光着屁股坚守阵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那对于我们正常生活的普通人来说,明白了阴囊湿疹是在排湿呢,特别要做好通风、干燥的工作,洗完澡,要用电吹风将下身前后都吹干,直到摸着不涩为止。然后,晚上睡觉时,尽量裸睡,不要穿内裤,以确保通风顺畅。与此同时,在饮食上要清淡,少油少糖,不给身体的内环境提供产湿热的环境,从而减少身体从此部位上排湿的尴尬情况出现。
当然,肝经绕阴器,对足五里穴的按摩,疏通肝经,也有助于排湿,还有对治疗各种妇科男科病都有效。具体的手法可参照疏皮法: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0:16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用疏皮法按摩足五里穴
由于此穴是在大腿内侧,皮肉比较嫩,当肝经堵的时候,刚开始按摩会很疼,慢慢来,直到将经络疏通开不疼为止,这个对缓解阴囊湿疹有辅助作用,实际上就是加强气血回流,从而改善阴囊周边的湿热环境。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固化脾土,除湿降浊
【主治】
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阴囊湿疹
四、总结
1、隐秘点的气血仓库
2、缓解阴囊湿疹
这正是:阴囊湿疹惹人烦,瘙痒难耐寝难安,加强通风和干燥,足五里处解忧难!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第10穴足五里,它对缓解阴囊湿疹有帮助。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1穴阴廉,它对治疗妇女月经不调和男科病均有一定疗效,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阴血收纳地
阴,指阴性水湿。
廉,收廉之意。
阴廉,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本穴物质为急脉穴扩而至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此水湿风气散热吸湿冷缩并聚集穴内,本穴如同肝经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阴廉。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有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阴廉穴的“阴“,主要是指阴血的意思;“廉“在这里当收廉讲,但收廉是什么意思呢?上网搜索一番,说实在的,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呢?因为根本没有“收廉“这个词。那“廉”在这里当什么讲呢?当“收敛“讲,详情看下面的解释!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的针灸穴位库发现,”以“阴”命名的穴位,涉及到了8条经络14个穴位,外加一个经外奇穴。但真正符合词组命名规则的,则只有6条经络的9个穴位(红字),由此可见“阴”与“阳”一样,在中医的穴位命名中,还是非常普及的,凡“阴”穴,必是气血汇聚地,以血为主;凡“阳”穴则是以气为主。
胃经:阴市
心经:阴郄
经外奇穴下肢部:独阴
而以“廉”命名的穴位,包括了三条经脉的4个穴位和一个经外奇穴:其实符合命名规的,则是大肠经和肝经标红的三个穴位:
肝经:阴廉(腹股沟)
任脉:廉泉(颈部)
经外奇穴头顶部:上廉泉(颈部,廉泉穴上一寸)
这三个“廉“穴,均位于肢体大关节之”边缘“。大肠经的上、下廉穴均位于肘关节的下方,而肝经的阴廉则位于髋关节的下方,此三穴在前行的方向上,均受到了关节的阻碍,因此会发生气血积聚,因此三穴的廉字,应该通“敛“,也就是气血在此收敛积聚讲,正如穴义所言:“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散热,是因为其靠近股动脉这个大动力源;而吸湿冷缩,则与其穴周分布着大肌肉群有关,比如上图显示的内收长、短肌,因为但凡肌肉都可以富集阴血,而脂肪则无此功能,故名。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0:12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阴廉穴定位
二、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而阴廉穴调理的属于功能失调这类的,如果是器质性的问题,就需要看医生了。
在我们已经解读过的穴位当中,脾经的血海穴、肾经的交信穴,都是治疗月经不调的要穴,再加上肝经的阴廉穴,刚好肝脾肾三经均包括在内了。中医认为,肝藏血,脾统血,肾造血,但凡与血运化有关的问题,均离不开此三脏,当然,也必定包括心和肺,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只不过肝脾肾三脏与血的运行相对更直接一些罢了。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肝经的很多穴位,都是治疗妇科、男科病的要穴,为啥这样说呢?因为肝经绕阴器,肝经循行的路线周边都围绕着生殖器。同样是调节月经不调,那阴廉穴与血海和交信穴又有什么不同呢?阴廉,从其位置来看,都比位于膝部的血海和位于脚踝的交信更靠近生殖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阴廉穴对调节生殖的功能效果就更明显一些,尤其是因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或者男性的阳瘘等症,都有一定的效果,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按摩挤压,促进气血回流,给生殖器提供充足的气血,从而达到调理病症的目的。
阴廉穴因为靠近腹股沟,密布着腹股沟淋巴结,尤其是对于长期坐着工作的白领,很容易导致淋巴回流受阻,从而影响生殖器周边的血供,引发一些妇科男科病。因此,刺激阴廉穴最好的方法就是按摩腹股沟,将疙疙瘩瘩的淋巴结疏通开,对改善男女性功能都很有帮助,在中医的按摩手法上被称之为“宗筋按摩法”(男性的前阴通常被称为宗筋),由于部位隐秘,此法通常是秘不传人,不是特别的客人,按摩师很少展示的。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收引水湿
【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少腹疼痛,股内侧痛,下肢挛急
四、总结
1、阴血收纳地
2、治疗月经不调
这正是:肝经阴器绕回转,妇科男科论长短,按摩刺激阴廉穴,男女欢颜喜相传!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第11穴阴廉,它是治疗月经不调的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2穴急脉,它对治疗阳痿效果不错,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急速跳动之脉
急,急速也。
脉,脉气也。
急脉,名意指肝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风气。本穴物质为阴廉穴吸热上行的弱小阴湿水气,至本穴后,因受冲脉的外散之热,此阴湿水气胀散并化为强劲的风气循肝经而行,故名急脉。
【定位】: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解剖】: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急脉这个穴很好找,仅次于我们手腕处的桡动脉,它就在我们腹股沟里,其明显的搏动点就是。不过,我们需要平躺在床上沿着腹股沟一点点摸,多数人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不过有一些胖人,由于脂肪比较厚,有时也不好找。
找到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其搏动的力量,要远远大于桡动脉,所以这里的“急“,指拘急、急促,有紧之义,冲动曰急;而“脉“,当然就是经脉、动脉了。《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注谓:“肝经有急脉,在阴毛中之上,行小腹下,引阴丸,寒则为疼,其脉甚急。故曰急脉。”能舒前阴及下腹筋脉拘急诸病,故名。
急脉与阴廉同一穴底,其实则一穴也。急脉在筋核上方,阴廉在筋核下方,后人强分之耳。核下有脉,其动滑促,因名急脉。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急”命名的穴位仅急脉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足见其穴位的特殊性;
而以“脉”命名的穴位,包括了4条经脉和4个穴位,即“申、瘛、带、急”及一个经外奇穴,又有人体“四脉”穴之说。凡“脉”穴,均作“脉气”讲,也就是“经脉中的气血”之意。其中,申、瘛、带、急四脉中,三个阳脉(申、瘛、带三脉),一个阴脉(足厥阴肝经的急脉穴),并且手足少阳均有“脉”穴,可见“脉”穴是一个提升气血之穴。有意思的是,“脉”穴在人体上的分布,一头(瘛脉)、一脚(申脉)、两中间(带脉、急脉,一阳一阴相得益彰)均在腰部附近,作为人体的气血加油站,这种分布是相当合理的。哪个地方缺血,就刺激哪块。
膀胱经:申脉
三焦经:瘛脉(Chì mài )
胆经:带脉
肝经:急脉
经外奇穴头顶部:耳后静脉三条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0:14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急脉穴的定位
二、治疗阳痿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大家发现没有,最近几期解读的几个肝经的穴位,都离不开妇科、男科,这是和肝经的循行路线和特点相关的,中医认为肝经绕阴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指出:“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原文中的“阴气”同阴器,这可能就是指肝经绕阴器的出处吧!
我们知道,男人阴茎的勃起,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过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无法完成。但从软变硬离不开血液对海绵体的灌注,当这个海绵体吸足了血液后,它就会变得硬直,从而为下一步性交做好准备,这个现象就好比我们看消防员救火时用到的消防水带一样。在没注水之前,整个管子都是扁平柔软的,甚至可以弯曲的,可一旦充满了水,就会变得相当硬,骑自行车从上面过一下都会感觉到过了一个坎一样:
如果要用医学术语来描述这个过程:“阴茎血供来自髂外动脉分支阴茎背动脉。性兴奋时,阴茎背动脉的三根分支及其小动脉扩张,灌注血流增加;动静脉交通支阻断,静脉回流减少,海绵体血窦充血形成阴茎勃起”。大家看明白了没有,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一方面要给海绵体供血增加,另一方面让回流减少,从而使阴茎海绵体内能保持一个持续的压力,从而完成勃起。
急脉穴之所以能够治疗阳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人体从外面能摸到的最粗壮的动脉。如果你做过冠脉造影检查,或者安装过心脏支架,医生都要从桡动脉或股动脉处将导管插入,有的人手臂上的血管细,就只能从股动脉处插入,而这个插入点就是急脉穴的位置。
我们在解读上一个穴阴廉穴时,提到了“宗筋按摩法”,其按摩的位置就是腹股沟,包括了阴廉和急脉穴。由于此位置隐秘敏感,没有特殊要求,按摩师通常是不会给客人,尤其是女性做的,也正因为如此,网上能找到资料就非常有限。
我在给学员培训时,要用肘臂按压股动脉,以检测下肢气血循环是否正常,但通常都不会用手。而这个下压点,就在急脉穴的位置。但如果要治疗妇科男科病,尤其是阳痿病时,就必须用到手来按摩,将腹股沟堵塞的淋巴结节按摩开,再配合其他部位的按摩手法,阳痿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好转,具体细节在这里就事详述了。其实,不止是阳痿了,很多妇科病,比如女人的性冷淡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宗筋按摩来解决,急脉是重点。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生风化湿
(解读:生风和化湿,是两个功效,生的是什么风?就是勃起的雄风;化的是什么湿?化的就是阻碍勃起的湿浊。从西医来说,就是蔬通血管和淋巴管)
【主治】
疝气,阴挺,阴茎痛,少腹痛,股内侧痛,阳痿
四、总结
1、急速搏动的脉
2、治疗阳痿
这正是:腹股沟内一宝藏,掌管生殖靠它上,按摩疏通经络起,雄风再现急脉帮!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第12穴急脉,它对阳痿有较好的疗效。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3穴章门,它是脾经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穴,也是肝胆二经的交会穴,同时它对治疗因肝气不舒引起的黄疸有一定帮助,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肝气舒张之门
章,大木材也。
门,出入的门户也。
章门,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章门。后章门名意与章门同,后是与脾经冲门穴的别称前章门相对而言的。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章门的“章”字,在不同版本的穴义中,解读也不一样,比如,本文指的是“大木材”,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而本文小片中的解释,是章服系扣的位置;还有把此字解释通障碍的“障”;中里巴人解释为“贵重的材料”,似乎都可解释的通,我个人还是按本文原义,即大木材,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肝属木,而脾属土,木克土,此穴又为脾经的募穴,所以,当这扇门如果堵住了,导致肝气不舒时,就会导致肝木克脾土,影响人的消化吸收。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章”命名的穴位,仅章门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足见其特性。
以“门”字命名的穴位则很多,共涉及到了14经脉中的12条,外加经外奇穴,共计23个穴位,也就是说,在人体361个穴位中,共有23扇门,每15个穴必有一个是“门”穴,足见其重要。除了大、小肠经无“门”以外,几乎所有的经脉中都有“门”的存在。打开就通,关上就堵,这就是“门”字穴的根本含意。
肺经:云门
心经:神门
肾经:幽门
心包经:郄门
胆经:京门
经外奇穴胸腹部:气门
任脉:石门
在《穴位的故事》专题中,我们已经解读过了17扇门,分别是处于云端肺经之门云门;位于腹部中间主管代谢胃经上的三道门,梁门、关门、滑肉门,以及大腿内侧脾经上的箕门和位于腹股沟的冲门,手腕处的神门,肩背处的风门,大腿后面的殷门,后背的魂门和肓门,脚底处的金门,胸腹连接处的幽门,小臂上的郄门;手背上的液门;耳旁的耳门;肋间的京门
①云门,它是主管肺气下降的,很多人便秘是因为肺气虚,肺气不降造成的,这时点按云门穴会比较痛,持续点按到不痛了,肺气降了,便秘的问题就解决了
②梁门,因为有一根梁横在那,所以,容易造成腹胀,刺激该穴,会促使胃经经水顺利下泄
③关门,则是截留住经水,以期养胃健脾
④滑肉门,则是减肥大穴,滑肉滑肉,肉如果顺滑了,肚子也就下去了
⑤箕门,小便不利和尿失禁双调。
⑥冲门,下肢气血枢纽。
⑦神门,与心神沟通之门
⑧风门,风邪之门
⑨殷门,阴血之门
⑩魂门,肝魂之门
11肓门,膏脂聚积之门
12金门,气血回流之门
13幽门,深邃幽暗的气血之门
14郄门,孔隙中的气血之门
15液门,体液之门
16耳门:听力之间
17京门;京城之门(肾为先天之本,京都)
其实,在中医里,“门”和“俞”,基本是一个意思,都是气血的通道。虽然人体有多达23扇“门”,并且涉及到了12条经络,但这些“门”大多还是分布在人体的躯干部位,主要是脾胃经和膀胱经上,而“俞”多在后背。而心经上的神门穴,位于手腕部;膀胱经上的金门穴,位于脚背小拇指侧;心包经的郄门穴,位于小臂;三焦经的液门位于手背;三焦经的另一扇门耳门穴则在头上,足见三焦经的“门”分布的特点,均位于肢体的末端。胆经上的京门穴,则在腰侧;肝经的章门、期门位胸肋间。
二、脾之募穴
章门还是脾脏之募穴。那什么是募穴呢?为何脾脏的募穴不在本经而在肝经上呢?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front Mu point),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募穴之分布,有在本经者,有在他经者;有呈双穴者,有为单穴者。
分布于肺经的有本脏募中府;
分布于胃经的有大肠募天枢。以上均为双穴。
其余都分布于任脉,有心包募膻中;
心募巨阙;
胃募中脘;
三焦募石门;
小肠募关元;
膀胱募中极。均为单穴。
六腑病证多取募穴治疗。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肠病多取天枢,膀胱病多取中极等。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因此,募穴主治性能与背俞穴有共同之处。募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背俞穴配合使用,即谓之"俞募配穴"。同时俞募二穴也可相互诊察病证,作为协助诊断的一种方法。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大家觉得募穴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因为它全部分布在人体的躯干部位,而不像五输穴,几乎都分布在四肢膝肘关节以下。为何它要分布在躯干呢?主要的是这个地方最靠近心脏这个人体的大动力源,因而可以最先募集到气血,近水楼台先得月,故此。
那为何有些募穴,并不在本经上,而是在它经上呢?比如肾、脾和大肠经上募穴,均不在本经上,而是分别在胆、肝和胃经上,难道本经就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募集到气血吗?说实在的,我在网上搜索了半天也没有结果,大家只能自己琢磨了。
既然章门为脾脏之募穴,就说明它有舒肝健脾之功效,尤其是对于那些因肝气不舒导致的脾运化失调,都可以敲击此穴,有助于胆汁分泌,加强脾运化,有减肥之妙用。
三、八会穴之脏会穴
人体中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又称八会穴。《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府会太仓(中脘)、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悬钟)、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膻中)。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临床应用已不限于热病,凡与八者有关的病症皆可据情选用。
所谓“脏会”,指的是章门穴可统治五脏的病症。中医认为“五脏之气汇聚于章门,六腑之气汇聚于中脘”,也就是说人体当中的“五脏之气禀于脾”,而章门穴正是人体脾气汇合之处,因此,凡是和五脏相关的病症,都可以通过刺激章门穴这个穴位得到缓解。
四、肝胆经之交会穴
章门穴,还是肝胆二经的交会穴。那什么是交汇穴?就是一个穴位上,有超过一条以上的经络经过,这个穴位就称为交汇穴。如“三阴交”,这个穴位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穴。那么人体上到底有多少个穴位具有同样的功能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即使专业人员也不大清楚。经过我们统计,一共有89个穴位具有2条或以上的经络通过。有鉴于此,刺激章门穴,有助于同时作用于肝胆二经,也同时作用于五脏,尤其是脾脏,因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五、辅助治疗黄疸
什么是黄疸?西医认为,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中医学认为,黄疸的发生均与“湿”有关。《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并根据湿的来源,分为“湿从热化”和“湿从寒化”。包括湿热内蕴、热毒炽盛、胆道阻滞、寒湿内阻、瘀血停滞、脾虚血亏六大方面。
那章门穴是怎么治疗黄疸呢?它主要治疗那种功能性而非器质性的,换言之,如果你真的得了肝病、胆病等器质性的病变后,刺激章门穴作用就微乎其微了,还是需要看医生,采用正规的治疗方法。而对于那此因生气,导致气滞血瘀引起的经络堵塞造成的黄疸,则敲打章门穴有辅助治疗作用。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6: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章门穴-舒肝健脾治黄疸
六、功效和主治
【功效】
降浊固土(降浊就是舒肝,固土就是健脾)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黄疸
七、总结
1、肝气舒张之门
2、脾之募穴
3、八会穴之脏会穴
4、肝胆经交会穴
5、辅助治疗黄疸
这正是:肝气不舒两肋胀,黄疸染身虹膜上,皆因汽滞血瘀使,刺激章门解忧伤!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第13穴章门,它对因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引起的黄疸,有一定的疗效。今天,我们继续沿肝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4穴,也就是肝经的最后一穴,也是十二正经的最后一穴期门,它对因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引起的肝炎有辅助疗效,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期待气血汇聚之门
期,期望、约会之意。
门,出入的门户。
期门,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但是,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七肋间神经。
期门穴中的“期”有不同的解释,比如穴义中将其解释为“期待”之意;另有解释为“周期”。前者:“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但是,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后者解释成周期,因为它不仅为肝经的最后一穴,同时也为手足三阴三阳的最后一穴,也就是说气血循环到此为一个周期,同时,它不仅是肝经之募穴,还是肝、脾、阴维三脉的交会穴,也算是气血在此循环完成一个周期吧!门,当然就是气血出入之门户了。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期”命名的穴位,仅期门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在《穴位的故事》专题中,我们已经解读过了18扇门,分别是处于云端肺经之门云门;位于腹部中间主管代谢胃经上的三道门,梁门、关门、滑肉门,以及大腿内侧脾经上的箕门和位于腹股沟的冲门,手腕处的神门,肩背处的风门,大腿后面的殷门,后背的魂门和肓门,脚底处的金门,胸腹连接处的幽门,小臂上的郄门;手背上的液门;耳旁的耳门;肋间的京门、章门
①云门,它是主管肺气下降的,很多人便秘是因为肺气虚,肺气不降造成的,这时点按云门穴会比较痛,持续点按到不痛了,肺气降了,便秘的问题就解决了
②梁门,因为有一根梁横在那,所以,容易造成腹胀,刺激该穴,会促使胃经经水顺利下泄
③关门,则是截留住经水,以期养胃健脾
④滑肉门,则是减肥大穴,滑肉滑肉,肉如果顺滑了,肚子也就下去了
⑤箕门,小便不利和尿失禁双调
⑥冲门,下肢气血枢纽
⑦神门,与心神沟通之门
⑧风门,风邪之门
⑨殷门,阴血之门
⑩魂门,肝魂之门
11肓门,膏脂聚积之门
12金门,气血回流之门
13幽门,深邃幽暗的气血之门
14郄门,孔隙中的气血之门
15液门,体液之门
16耳门:听力之间
17京门;京城之门(肾为先天之本,京都)
18章门;肝气舒张之门
其实,在中医里,“门”和“俞”,基本是一个意思,都是气血的通道。虽然人体有多达23扇“门”,并且涉及到了12条经络,但这些“门”大多还是分布在人体的躯干部位,主要是脾胃经和膀胱经上,而“俞”多在后背。而心经上的神门穴,位于手腕部;膀胱经上的金门穴,位于脚背小拇指侧;心包经的郄门穴,位于小臂;三焦经的液门位于手背;三焦经的另一扇门耳门穴则在头上,足见三焦经的“门”分布的特点,均位于肢体的末端。胆经上的京门穴,则在腰侧;肝经的章门、期门位胸肋间。
二,肝经之募穴
期门还是肝经之募穴。那什么是募穴呢?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front Mu point),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募穴之分布,有在本经者,有在他经者;有呈双穴者,有为单穴者。
分布于肺经的有本脏募中府;
分布于胃经的有大肠募天枢。以上均为双穴。
其余都分布于任脉,有心包募膻中;
心募巨阙;
胃募中脘;
三焦募石门;
小肠募关元;
膀胱募中极。均为单穴。
六腑病证多取募穴治疗。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肠病多取天枢,膀胱病多取中极等。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因此,募穴主治性能与背俞穴有共同之处。募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背俞穴配合使用,即谓之"俞募配穴"。同时俞募二穴也可相互诊察病证,作为协助诊断的一种方法。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大家觉得募穴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因为它全部分布在人体的躯干部位,而不像五输穴,几乎都分布在四肢膝肘关节以下。为何它要分布在躯干呢?主要的是这个地方最靠近心脏这个人体的大动力源,因而可以最先募集到气血,近水楼台先得月,故此。作为肝经之募穴,期门具有(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募集胸部气血之功效。因为此穴位于肋骨之间,肌肉不丰厚,再由于其经常活动,所以气血不易聚焦,反而容易发散,敲打该穴,有助于气血募集。
三、肝、脾、阴维三脉的交会穴
期门穴还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和阴维脉三经的交会穴。那什么是交汇穴?就是一个穴位上,有超过一条以上的经络经过,这个穴位就称为交汇穴。如“三阴交”,这个穴位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穴。那么人体上到底有多少个穴位具有同样的功能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即使专业人员也不大清楚。经过我们统计,一共有89个穴位具有2条或以上的经络通过。有鉴于此,刺激期门穴,有助于同时作用于肝脾阴维三经,具有舒肝健脾解忧郁的功效。
四、辅助治疗肝炎
关于肝炎,西医是这样定义的: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中医没有肝炎这个病名。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它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分泌胆汁参与消化吸收;第二,解毒。有肝病的人,多是因为身体里的毒素无法顺利排解,从而影响了人的消化吸收,表现为食欲不振,尤其是对于肉类的东西就更厌恶,这样蛋白质的吸收就会出现障碍,因此人就会营养不良消瘦;与此同时,毒素代谢也不顺畅,人就会表现为面色萎黄,乏力,精神不足,两胁胀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肝主木,主升发,因此要想治疗肝病,就要改善人体的内环境,让肝气得以升发,我们刺激期门穴的目的也是舒肝利胆健脾解忧,只要人天天快乐,能吃能喝能睡,大便顺畅,是很难得肝病的。有肝病的人多爱生气,认死理,较真,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两个人吵完架以后,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气得我肝疼,气得我肋叉子疼“,然后就会用拳头捶打胸肋部,而捶打的部位,就离期门穴不远,这也算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下意识的方式。
如上图,手捂的地方,就是期门穴。有些人还会不停捶击,以缓解疼痛,以达到舒肝利胆健脾解忧的目的。当然,如果真的得了肝炎,不管是采用西医还是中医的方法,都要用正规的方法,而我们平常要学会养生,尽量少生气不生气,不给肝炎的发生创造生存环境,上医治未病!
另外,有肝胆疾病的人,可以用手的大鱼际按压期门穴周边找到痛点,经常持续按压,可有效起到舒肝利胆的作用,以提升肝胆的运转效能。
Play
PlayPauseSeek00:00Current time06:00Toggle MuteVolumeToggle CaptionsToggle Fullscreen
健康一线解读期门穴-肝炎
五、功效和主治
【功效】
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
【主治】
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六、总结
1、期待气血汇聚之门
2、肝经之募穴
3、肝、脾、阴维脉三经交会穴
4、辅助治疗肝炎
肝气不舒成肝炎,皆因气机不顺还,保持乐观敲期门,门开气畅命凯旋!
PS:今天,当我落笔最后一个文字时,中医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正经的共计309个穴位全部解读完了。从2015年11月2日肺经的首穴中府开始,至今天肝经的最后一穴期门结束,我们已经走过了六年的时光。随着知识的积累和临床的丰富,当再回过头来看最初的穴位解读内容时,感觉有很多不成熟和空洞的地方。尽管如此,还是要感谢各位网友一直的陪伴,让我们彼此共同的成长。尽管它还不是很权威,但这毕竟是目前网络上能找到的对中医穴位的整体最全面的原创解读,相信会对各位认识穴位有一定的帮助。从下期开始,我们将解读任脉二脉,希望我们一起,在中医博大的知识海洋中,共度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