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中医证治

心动悸,始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现代医学中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及部分神经官能症有此表现者,可参阅本篇论治。

心悸,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等多种原因导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的一种心脏急症。临床以病人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证,多有脉象异常,或迟或疾促,或结代。常呈阵发性发作。心悸包括惊悸,怔忡两大类。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邢卫光

西医对器质性的病变往往有较好的解释,对功能性病变则不如中医能有更确切的解释和治法。再从自然人性角度,传统中医的意义更是积极的。

经典名著历史沿革

一、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结、代脉辨证及痰湿水饮所致心悸。

1.《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 条文指出通过脉象辨别心悸,脉象对于诊断心悸及其类型有特征性、决定性的意义。结脉是指脉率比较缓慢而有不规则的歇止,主阴盛气结,由气血痰食停滞及寒邪阻遏经络,致心阳被遏,脉气阻滞,故脉来迟滞中止者,故脉结而有力;由气虚血弱致脉迟而中止者,则脉结而无力。代脉一般指有规律的歇止脉,一般主脏器衰微,气血虚衰而致脉气运行不相连续,故脉有歇止,良久不能自还。促脉是指脉率较速或快慢不定,兼有不规则的歇止,主阳盛实热或邪实阻滞之证。另外,发汗过多,损伤心阳致心悸,因为汗为心液,由阳气蒸化而成,故发汗过多,必损伤心阳,心阳不足,空虚无主,而见心悸不宁,虚则喜按,故患者交叉双手按压心胸部位。

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 条文指出太阳病发汗后阳虚水泛之心悸一种变证。其人仍发热,提示此种发热仍属太阳病表证未罢,但变证已经出现,如“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等,产生这些变证的病机是阳虚水泛。阳虚水泛,水气凌心则悸,清阳不能上升则眩,眩与悸同时出现便应考虑阳虚水泛的可能。水气泛滥,阳气不得展布,清阳不能实四肢;水气泛滥,侵犯四肢经脉,因而出现身目闰动,严重者振振欲擗地。

3.《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肾下,心下悸。”“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条文叙述广义痰饮病的病因病机和脉症。如果患者饮水过多,阳虚水饮不化,积于胸中,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必然暴喘胸满。若脾胃阳虚,阳虚不能腐熟食谷,又不能化气蒸腾水汽上承于口,故食少饮多,饮水多而又阳虚不化,形成恶性循环,水饮积于心下,心阳不振,轻微者,气机不畅,妨碍呼吸而为短气;重则水气凌心而为心下悸动。

4.《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条文所指心下为隔膜、胃脘。膈间有支饮,则肺气受阻,肺失宣发肃降,其人喘满,亦即“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的互辞。

5.《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条文叙述支饮呕吐兼眩悸的证治。膈间水饮偶触寒邪,胃气上逆则突然发作呕吐;饮结气滞则心下痞满;水饮上泛、清阳不升则头目昏眩;水饮凌心则心下悸。治当和胃止呕,宣阳利水,方用半夏加茯苓汤引水下行,诸症即愈。

6.《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豚证治》:“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条文叙述水饮内停,上凌心肺,心阳被遏,故心下悸动;以方测证,应兼有咳唾清痰涎沫,胸脘痞闷,或喘或呕等水饮证候,故治以宣阳通气,降逆涤饮的半夏麻黄丸。

二、《素问》:病位

1.《素问·平人气象论》:“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条文叙述了心悸的部位及性质,部位为乳下,即我们所讲的虚里,位于心尖。正常露胸情况下可以看到心尖微略的搏动,其动应衣说明心尖搏动剧烈,为宗气外泄的表现。

2.《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悃脱肉,气悴色天,死于冬。”

3.《素问·至真要大论》:“心澹澹大动,……病本于心。”

条文指出心悸的病位在心,思虑伤神,心主神,故可见变证百出,全身多个脏腑功能紊乱,易发生厥脱、心阳虚衰、抽搐、昏迷等危候,在寒冷天气发生此病,更容易出现危证。

三、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因

1.《诸病源候论·风病诸侯》:“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悸动不定。”

2.《诸病源候论·风病诸侯》:“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则悸动不定。” 条文叙述由于体虚、心气不足或惊恐导致心气亏虚,外加风邪内侵导致的心悸,并论述了惊和悸的不同症状。惊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悸者,为虚证居多,心剧烈跳动而怕惊吓,惊未定则心下悸动不安。

3.《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精藏于玉房,交接太数,则失精,失精者,令人帐怅,心常惊悸。” 条文叙述房劳过度,肾精亏损,心肾失养而致的惊悸。由于素体不强,房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4.《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侯》:“渴则饮水,水气乘心;必振寒而心下悸也。太阳病,小便不利者,为多饮水,心下必悸。” 条文叙述水饮凌心的导致的心悸。阳虚不能化水,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阳气不能达四肢,不能充于肌表,故形寒肢冷;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见眩晕;气机不利,故胸脘痞满。气化不利,水饮内停,则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

四、许叔微 《普济本事方》:痰饮惊悸

1.《普济本事方·惊病抑肝补脾论证》:“今心忪,非心忪也。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络胸膈及两乳间,虚而有痰则动。”

2.《普济本事方·心小肠脾胃病》:“安神镇心,治惊悸,消风痰,止头眩,辰砂远志圆。” 条文叙述痰饮惊悸。心悸部位为虚里,胃之大络,心虚停痰者,耳闻大声,目见异物,便觉心悸,甚则心跳,脉弦濡或滑。饮停肠中,漉漉有声,怏怏不安,怔忡而惊悸久而成者,为痰在下,火在上。涎与其搏者,心神不宁,饮停胸中,清阳不升,则头眩。

五、严用和 《济生方》:病因病机

1.《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冒风寒暑湿,闭寒诸经,令人怔忡。”

条文叙述感受外邪所致的惊悸。“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邪阻于脉,阻塞经隧,心血运行受阻;或风寒湿热等外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或心阴,亦可引起心悸怔忡之证。

2.《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五饮停蓄,湮寒中脘,亦令人怔忡。” 条文叙述水饮停聚所致的心悸。心为阳脏,上居清旷之地,久病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聚而为痰饮,饮邪上犯,心阳被遏,以致血运不畅,而发心悸。

3.《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夫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心气安逸,胆气不法,决断思虑得其所矣。” 条文叙述心气虚所致的心悸。素体不强,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心气虚,导致胆气亦虚,胆为中正之官,导致心悸气短,烦扰即发,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伴有神疲乏力,自汗懒言,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细数或沉细而数。

六、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邪心悸

1.《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火主于动,故心火热甚也。虽尔,此为热极于里,乃火极似水则喜惊也,反兼肾水之恐者,亢则害承乃制故也。所谓恐则喜惊者,恐则伤肾而水衰,心火自甚,故喜惊也。”

2.《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皆为热也。”

条文叙述火热之邪可致心悸。例如阴虚可致火旺,痰火互结易伤阴,出现心烦失眠,五心烦热,面赤唇燥;另外饮食不节,嗜食高梁厚味均可以蕴热化火,痰火上扰心神,或心气郁结,生痰动火,痰火扰心,亦可出现心火亢甚,心神失宁,而发惊悸。

七、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证候

1.《伤寒明理论·悸》:“悸者,心忪是也。筑筑踢踢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

条文描述了心悸的临床表现:病人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或缓慢跳动、心慌不安,可见脉率参差不齐,并伴胸闷气短,眩晕不宁,甚而喘促难卧等症状。

2.《伤寒明理论·悸》:“其停饮者,水停心下,心为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

3.《伤寒明理论·悸》:“食少饮多,甚者则悸,饮之为悸,甚于他邪。”

4.《伤寒明理论·悸》:“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悸者,……是气虚而悸者也。”

条文叙述了心悸的病因病机,心悸的发生,常与体质虚弱、情志刺激及外邪入侵有关,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所养,而致心悸;实者由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

八、朱震亨 《丹溪手镜》、《丹溪心法》:病因、病机与证治

1.《丹溪手镜·惊悸》:“三因论悸,有悸然而心筑筑动,有惊悸忪悸。”“惊生病者。其脉止而复来,目睛不转,呼吸不能,气促,寸口脉紧,趺阳脉浮,胃气则虚,是胃悸也。” 条文叙述惊悸的临床表现,惊悸发作时,患者除了自觉有心中急剧跳动或缓慢跳动,心慌不安外,亦可见胸闷气短,眩晕不宁,呼吸不能,气促;脉诊可见脉率参次不齐,脉象多表现为数、疾、促、缓、迟、沉细、涩、结、代等。此外,由胃气虚导致的心悸往往表现为寸口脉紧,趺阳脉浮。

2.《丹溪手镜·悸》:“有停饮者,饮水多必心下悸,心火恶水,心不安也。”

3.《丹溪手镜·悸》:“有气虚者,由阳明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心悸脉代。”

4.《丹溪手镜·惊悸》:“盖因血虚,肝生血,无血则木盛,易惊,心神忤乱,气与涎结,遂使惊悸。”

5.《丹溪手镜·惊悸》:“痰饮闭于中脘,其证短气,自汗,四肢浮肿,饮食五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6.《丹溪手镜·悸》:“有气虚者,……心悸脉代。”

7.《丹溪手镜·悸》:“心悸脉代,气血内虚也。” 条文叙述惊悸的病因病机,气虚者,有阳气内虚,心下空豁,状若惊悸,右脉大而无力,气虚无以行血,且血亦亏者,脉必结代;心胆气虚者,表现为短气乏力,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血虚者,则阴气内虚,虚火妄动,心悸体瘦,五心烦热,面赤唇燥,左脉微弱或虚大无力。另外,阳虚饮邪内停,上凌于心,而致心悸;有饮食不节,生痰化火或心虚停痰者,可使患者耳闻大声,目见异物,便觉心悸,甚则心跳,痰饮痹阻中焦,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久而久之致心气虚,短气、自汗,饮食无味,进一步加重心悸。

8.《丹溪手镜·悸》:“凡治悸者,必先治饮,以水停心下,散而无所不至。……可以茯苓甘草汤治之。”

9.《丹溪手镜·惊悸》:“气涎郁在心胆经,宜温胆汤。忪悸在心脾经,因失志气郁涎聚,宜定志汤。”

10.《丹溪手镜·悸》:“有气虚者,由阳明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心悸脉代,气血内虚也,宜炙甘草汤补之。”

11.《丹溪手镜·悸》:“少阴病四逆或悸,四逆加桂五分主之。” 条文叙述心悸的治疗。首先认为治疗阳虚水饮内停者,应当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可用茯苓甘草汤;痰气阻滞,郁而化热,又加上心胆气虚者,宜用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而致心脾两虚者,宜用定志汤补脾养心,安神定志;心之阴阳气血虚者,用炙甘草汤阴阳气血并补,以复脉定悸;若病情危重,出现厥证,治疗宜用四逆汤加减。

12.《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曰惊,曰悸,其可无辨乎。惊者,恐怖之谓,悸者,怔忡之谓。心虚而郁痰,则耳闻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触事丧志,心为之忤,使人有惕惕之状,是则为惊。心虚而停水,则胸中渗漉,虚气流动,水既上乖,心火恶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状,是则为悸。”

朱丹溪认为心悸因惊而发者时间短暂,病情较轻,多因不知情况下遇所惧怕之事而发;无惊自悸者,证见悸动不止,胸闷不宁,稍劳加重,全身情况差,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多因阳虚痰水内停或心火亢甚等所致。

13.《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肥人属痰,寻常者多是痰。”

14.《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 朱丹溪认为饮食不节,嗜食高梁厚味,均可生痰蕴热化火,痰火上扰心神诱发心悸,另外痰浊阻滞气机,阻于心脉亦发心悸短气。

15.《丹溪心法·惊悸怔仲》:“有思虑便动,属虚。……瘦人多因是血少。”

朱丹溪认惊悸可为思虑过度而伤阴,心阴暗耗,致心火独亢,引动肝肾相火内扰而发;瘦人多火,外加血虚,更伤阴分,心阴心血亏损,亦可引发惊悸。

16.《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者与之豁痰定惊之剂,悸者与之逐水消痰之剂,所谓扶虚,不过调养心血,和平心气而已。” 朱丹溪认为惊悸中惊者多因痰火实证引起,故治疗以豁痰定惊为主,而悸者以心阳虚,饮邪内停,上凌心主为主要病机,治疗应当振奋心阳,化气行水为主;虚证的治疗,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

九、龚居中 《痰火点雪》:辨惊悸与怔忡

1.《痰火点雪·惊悸怔忡健忘》:“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是也。” 条文论述了惊悸、怔忡的区别,惊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但也存在内虚因素,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悸者,为虚证居多,心剧烈跳动而怕惊吓。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每属实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

十、张景岳《景岳全书》:悸者多虚

1.《景岳全书·怔仲惊恐》:“凡此者,即皆怔忡之类,此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 条文叙述怔忡的发病,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耗伤气血,心神失养,致虚极邪盛,无惊自悸,悸动不已。

2.《景岳全书·怔仲惊恐》:“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源,所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

张景岳提出阴虚于下,阳浮于上,阴虚劳损心悸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3.《景岳全书·怔忡惊恐》:“总之,主气强者不易惊,而易惊者,必肝胆之不足者也。” 条文叙述心虚胆怯的病机,心者,君主之官,胆者,中正之官,心气虚者,有阳气内虚,心下空豁,状若惊悸,致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

4.《景岳全书·怔仲惊恐》:“心脾血气本虚,而或为怔忡,或为惊恐,或偶以大惊猝恐,而致神志昏乱者。” 张景岳提出心血虚亏,舌强恍惚,善忧悲,少颜色,又因怒伤肝,惊恐伤肾,母另子虚,心血不足,则惊悸不寐。心脾气血本虚,发为心悸,或偶以大惊猝恐,而致神志昏乱。

5.《景岳全书·怔仲惊恐》:“命门水亏,真阴不足,而怔忡不已,……三阴精血亏损,阴中之阳不足,而为怔仲惊恐,……若水亏火盛,烦躁热渴而怔忡惊悸不宁……。”

6.《景岳全书·怔忡惊恐》:“命门火亏,真阳不足而怔仲者。……” 条文叙述命门水亏,真阴不足,则心悸不已。亦有命门火亏,真阳不足而心悸者。精血亏虚,阴中之阳不足,而为怔忡惊恐;水亏火盛,乃阴虚火旺,则烦躁热渴,惊悸不宁。

7.《景岳全书·怔忡惊恐》:“怔仲之类,此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若或误认为痰火而妄施清利,则速其危矣。” 条文指出怔忡之病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诱发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多属虚证。治疗上切忌不辨虚实而妄用清热化痰之法,必然导致虚者更虚,加重病情,或生变证。

十一、龚廷贤 《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古今医鉴》:惊悸与怔忡的鉴别及治法

1.《万病回春·怔忡惊悸》:“惊悸者,忽然惊惕而不安也。”“怔忡者,……心中惕惕然而跳动也,如人将捕捉之貌。”“脉:惊悸怔忡,寸动而弱,寸紧胃浮,悸病乃作。” 条文叙述从患者自我感觉和脉象上对惊悸与怔忡进行鉴别。

2.《古今医鉴·怔忡惊悸》:“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是也。多因富贵戚戚,贫贱不遂所愿而成。……有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如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条文叙述惊悸与怔忡的鉴别,惊悸发病,多因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但也存在内虚因素,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每属实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

3.《万病回春·怔仲》:“心无血养,如鱼无水,心中惕惕然而跳动也。”

4.《万病回春·怔忡》:“心慌神乱者,血虚火动也。……心烦懊侬,惊悸怔忡,胸中气乱……烦躁不宁。” 论述了由心血虚和血虚火动导致的心悸。

5.《万病回春·怔仲惊悸》:“惊悸属血虚火动者,宜养心以清火也。……惊悸属痰火而兼气虚者,宜清痰火以补虚也。……惊悸属心虚气虚而又痰者,宜安神补虚以化痰也。”

6.《万病回春·怔忡惊悸》:“心若时跳时止者,是痰因火动也。二陈汤治痰因火动作怔仲。依本方加枳实、麦冬、竹茹、炒黄连、炒山栀、人参、白术、当归、辰砂、乌梅、竹沥、姜三片、枣一枚,水煎,用辰砂末调服。”

7.《万病回春·怔忡惊悸》:“心慌神乱者,火动也。朱砂安神丸,治血虚心烦懊依,惊悸怔仲,胸中气乱。……养血清火汤,治心慌神乱,烦躁不宁。”

8.《万病回春·怔忡惊悸》:“四物安神汤,治心中无血养,故作怔仲,兼服辰砂安神丸。” 条文叙述心悸的治疗。若由于心虚胆怯引起,宜镇心安神,养心定志,方用安神定志丸或四物安神汤,若阴虚火旺或血虚,宜补血养心,滋阴清火,可用黄连阿胶汤,若痰火扰心,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用黄连温胆汤。

9.《寿世保元·惊悸怔忡》:“治惊悸怔仲健忘不寐,属心血虚者,补心汤主之。”“论血虚心神不安,惊悸怔忡不寐并治,安神镇惊丸。” 条文描述由于心血虚导致的心悸,舌强恍惚,善忧悲,少颜色,又因怒伤肝,惊伤肾,母令子虚,心血不足,则惊悸不寐。治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方用补心汤或安神镇惊丸、归脾汤。

十二、王肯堂 《证治准绳》:病机证治

1.《证治准绳·伤寒·悸》:“饮水多,心下悸,是停饮而悸也。”

2.《证治准绳·悸》:“惟饮之为悸,甚于他邪,虽有余邪,必先治悸。何者,以水停心下,无所不入,侵入肺为喘嗽,传于胃为哕噎,溢于皮肤为肿,渍于肠间为利,治不可缓也。故经曰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与茯苓甘草汤,后治其厥,厥病甚重,犹先治水,况病之浅者乎。” 条文叙述饮邪停于心的症状。饮是体内水液停聚而转化成的病理产物。饮停部位的不同,可见不同的症状。或为脘腹痞胀,水声漉漉,泛吐稀涎或清水,此为痰饮;或见咳嗽气喘,吐痰多而质稀色白,胸闷心悸,甚或喉中哮鸣有声,此为支饮;或胸胁饱满,支撑胀痛,随呼吸、咳嗽、转侧而痛增,此为悬饮;或见皮肤肿胀光亮,此为溢饮。并可见眩晕、舌淡嫩、苔白滑、脉弦等症。根据饮停部位的不同,可有水饮凌心,主要为久病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聚而为痰饮,痰饮上犯,心阳被遏,以致血运不畅,而发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等。治疗当振奋心阳,化气行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代表方为苓桂术甘汤。

3.《证治准绳·悸》:“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 结脉是指脉率比较缓慢而有不规则的歇止,主阴盛气结,由气血痰食停滞及寒邪阻遏经络,致心阳被遏,脉气阻滞,故脉来迟滞中止者,故脉结而有力;由气虚血弱致脉迟而中止者,则脉结而无力。代脉一般指有规律的歇止脉,一般主脏器衰微,气血虚衰而致脉气运行不相连续,故脉有歇止,良久不能自还。

4.《证治准绳·悸》:“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与炙甘草汤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炙甘草汤证的主症是脉结代、心动悸。脉结代、心动悸之症可由许多不同的病因病机所致,本证的病因病机按原文所说是“伤寒”,即外邪侵犯,损伤心脏,外邪虽退,而心脏的气血阴阳俱虚,而以阴血不足为主。气血失养、阴阳失调,所以脉律不整。治疗应当补益心脏之气血阴阳,温通心阳,复脉定悸,方用炙甘草汤。

5.《证治准绳·惊悸》:“伏热在心,怔忡惊悸,不得眠睡。”

6.《证治准绳·惊悸》:“犀角汤,治伤寒后,伏热在心,怔忡惊悸不得眠睡。”

7.《证治准绳·悸》:“今失其阴,……故精神怔怔忡仲不能自安矣。” 条文指出感受外邪后,伏热耗伤营阴,阴虚火旺,致心悸易惊;心阴亏虚,心火内生,致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虚火迫津外泄则致盗汗;虚火耗津以致口干微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治疗宜滋养心阴,可用犀角汤

十三、虞抟 《医学正传》:情志所伤

1.《医学正传·怔仲惊悸健忘证》:“夫怔忡惊悸之候,或因怒气伤肝,或因惊气入胆,……又或遇事繁冗,思想无穷,则心君亦为之不宁,故神明不安而怔忡惊悸之证作矣。” 条文叙述情志所伤是心悸病变的病因之一。平素心虚胆怯之人,如遇惊恐、情志不畅、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触犯心神,不能自主而发心悸;或长期忧思惊恐,精神情绪过度紧张,心气虚怯,阴血暗耗,不能养心;或心气郁结,生痰动火,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发心悸;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

十四、李中梓 《医宗必读》:病因病机

1.《医宗必读·悸》:“闭而不通病热,郁而为涎,涎成则烦,心下鼓动。鼓者,跳动如击鼓也。” 条文叙述痰饮阻滞导致心悸。心气郁结或饮食不节致生痰蕴热化火,或郁而成饮,饮停心下,致心阳被遏,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致心悸。

2.《医宗必读·惊》:“外有危险,触之而惊,心胆强者,不能为害,心胆怯者,触而易惊。” 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触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发心悸。

3.《医宗必读·悸》:“证状不齐,总不外于心伤而火动,火郁而生涎也。若夫虚实之分,气血之辨,痰与饮,寒与热,外伤天邪,内伤情志,是在临证者详之。” 条文指出心悸的病因病机,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宁,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动摇则动悸。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肾阴不足,不能上致心火,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致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亦可进而引发心悸。因此,本病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

十五、何世仁 《治病要言》:治疗

1.《治病要言·悸》:“心为火而恶水,水停心下,筑筑然跳动,不能自安,半夏麻黄丸、茯苓饮子。”

2.《治病要言·悸》:“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心下鼓动,跳动如击鼓也,五痹汤加茯神远志半夏。”

3.《治病要言·悸》:“水衰火旺,心胸躁动,天王补心丹主之。”

4.《治病要言·惊》:“心胆怯者,……或短气,或自汗,并宜温胆汤。呕则以人参代竹茹,眠多异梦,随即惊觉,温胆汤加枣仁,以金银煎下,或镇心丹、远志丸、妙香散、琥珀养心丹、定志丸。卧多惊魇,口中有移,真珠母丸、独活汤。外物卒惊,宜行镇重,黄连安神丸。热郁生痰,寒水石散。气郁生痰,加味四七汤。丹溪曰惊则神出于舍,舍空得痰涎,系于胞络之间,控涎丹加辰砂、远志。” 条文叙述心胆气虚、阴虚火旺、水饮凌心及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的治则治法。气虚者,有阳气内虚,心下空豁,状若惊悸,右脉大而无力,气虚无以行血,且血亦亏者,脉必结代,心胆气虚表现为短气乏力,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恶闻声响,治疗宜镇静定志,养心安神。血虚者,则阴气内虚,虚火妄动,心悸体瘦,五心烦热,面赤唇燥,左脉微弱或虚大无力,治疗宜滋养心阴,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阳虚饮邪内停,上凌于心,表现心气失于濡养-,治疗宜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可用半夏麻黄丸、茯苓饮子或苓桂术甘汤。心主血脉,若遭受风寒湿邪侵犯血脉致心血瘀阻,心失所养,心悸不安,治疗宜温通血脉,去湿通络,方可用五痹汤加茯神远志半夏。

十六、张璐 《张氏医通》:脉象

1.《张氏医通·神志门·惊》:“寸口脉动为惊。惊者,其脉止而复来,其人目睛不转,不能呼气。”

2.《张氏医通·神志门》:“金匮云,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惊自外邪促入而动,故属阳,阳变则脉动。” 条文叙述惊悸的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惊悸的脉象表现为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尤为常见,这里认为惊悸是由于气血阴阳亏虚,招受外来情志刺激而致,因此脉象为动而弱。

3.《张氏医通·神志门》:“诊:沉细属饮;结代者虚而有饮;……尺中弦紧为肾气凌心。” 条文叙述虚有饮邪犯心导致心悸的脉象。

十七、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心肾不交、水饮及血虚心悸

1.《医学实在易·怔忡》:“怔忡者,……肾水虚而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之病。” 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生理情况下,心中之阳下降至肾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达至心涵养心阴,这样心火和肾水相互升降、协调,保持动态平衡,以致心肾相交,水火相交不产生病症。然当肾阴虚或心火亢甚,肾水和心火不能相济,出现心肾不交。以致心神不宁,则心悸等变证而发。

2.《时方妙用·怔忡》:“水气凌心,轻则用小半夏汤,倍加茯苓以泄之;重则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安之;再重,则用真武汤,以镇之。” 条文叙述水饮凌心的治疗,心悸并未在心,常累及肺脾肾同病,水气凌心,心阳被遏,以致血运不畅,治疗多以振奋心阳,化气行水,临床症状有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轻证治疗用小半夏汤,茯苓加倍,重者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再严重者用真武汤。

3.《时方妙用·怔忡》:“怔忡,血少也,其原于肾水不足,不能上升,似致心火不能下降,大剂归脾汤,去木香,加麦冬五味枸杞,吞都气丸。” 条文叙述心血不足所致怔忡,心主血脉,血虚则心失所养,肾水不能上升,致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治疗上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十八、李用粹 《证治汇补》:心虚水饮凌心

1.《证治汇补·惊悸怔忡》:“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有停饮永气乘心者,则胸中漉漉有声,虚气流动,水既上乘,心火恶之,故筑筑跳动,使人有泱泱之状,其脉偏弦。”

2.《证治汇补·惊悸怔忡》:“有阳气内虚,心下空豁,状若惊悸。”

3.《证治汇补·惊悸怔忡》:“阳气内虚,……右脉大而无力者是也。” 条文叙述心虚水饮上泛的病因病机及症状。心位阳脏,上居清旷之地。久病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聚而为痰饮,痰饮上犯,心阳被遏,以致血运不畅,而发心悸。水饮凌心,可见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十九、陈士铎 《石室秘录》辨心悸与心动

1.《石室秘录·内伤门》:“心悸非心动也,乃肝血不能养心也。”“怔忡之证,……此肝肾之虚而心气之弱也。” 条文指出心悸不同于心动,心悸的发病可由体质虚弱致心失所养所致,或由惊恐恼怒,感受外邪,动摇心神,致心神不宁;或因久病体虚,劳累过度,耗伤气血,心神失养,若虚极邪盛,无惊自悸,悸动不已,则谓之怔忡。

二十、唐容川 《血证论》:证治

1.《血证论·怔仲》:“心中有痰者,痰入心中,阻其心气,是以心跳动不安,宜指迷茯苓丸,加远志、菖蒲、黄连、川贝母、枣仁、当归治之;朱砂安神丸,加龙骨、远志、金箔、牛黄、麝香治之。”

2.《血证论·怔仲》:“又有胃火强梁,上攻于心,而跳跃者。治宜大泻心胃之火,火平则气平也,泻心汤主之;或玉女煎加枳壳、厚朴、代赭石、旋复花以降之,再加郁金、莪术以攻之,使血气火三者皆平,自不强梁矣。”

条文叙述“胃火强梁”即饮食不节,嗜食高梁厚味,蕴热化火,痰火上扰心神诱发心悸,症状多表现为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名医经验荟萃

一、叶天士心悸治法。有六法:

1.平肝泄木,和胃安神法肝为风木之脏,赖血以滋养,则和畅敷荣,疏泄调达。若肝体素亏,木火偏亢,复加郁勃,肝阴愈耗,则厥阴升腾化风,冲肆横逆,乘心犯胃,胃逆不降,而心悸、眩晕、漾漾欲呕。天士立平肝泄木,和胃安神一法。其方用桑叶、钩藤、远志、石菖蒲、半夏、陈皮、石斛、茯苓。方中桑叶、钩藤泄木清肝;半夏、陈皮、茯苓降逆和胃;远志、菖蒲辛香理郁宁神;石斛养阴清热。若阳升不降,风火内旋,以致气撑至咽,心中愦愦,悸动不宁者,又宜介类以潜之,辛甘凉润以濡之,微苦以清之。药用石决明、钩藤、橘红、茯神、羚羊角、桑叶、菊花。凡木火之质,形瘦色苍之人,悒郁不舒,而见上述诸症,可用上法裁而用之。

2.养心滋荣,和阳镇摄法荣者,血也。为心所主,为肝所藏。若肝血虚乏,营液内损,则心失所养;而营血亏耗,阴不涵濡其阳,则肝阳偏亢,内风震动,心神为之不宁。治宜养心滋荣,和阳镇摄法。即天士谓:“肝胆阳气挟内风上腾不息……进和阳镇摄方法。”药用生地、阿胶、麦冬、白芍、小麦、茯神、炙草、龟版、龙骨、远志。

3.益气固卫,温阳补火法汗为心之液。阳虚卫弱,肌表不固,汗泄阳伤,心神浮越,而心悸怔忡者,又宜益气固卫,温阳补火。其治用人参、黄芪、白术、附子四味。本法天士用以治“中年劳倦,阳气不藏,内风动越,令人麻痹肉,心悸,汗泄,烦躁”等证。天士指出,此乃“里虚暴中之象”,故用参芪术附,以“封固护阳”。

4.补益心脾,养营安神法天士谓:“思郁伤于心脾,二脏主乎营血。”此即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谓。脾为营卫生化之源,心主血而藏神,心脾营损,心神失充,而心悸作矣。宜“柔剂养心脾之营”脾阳不升越,则心神自宁矣。药如淮小麦、枣肉、炒白芍、柏子仁、茯神、炙草。

5.温养奇脉,填纳固摄法肝肾二脏,乙癸同源,精血相生,若积劳损伤阳气;或纵欲伤精;或“常有梦遗,阴精不固”;“或高年下焦空虚”,皆可累及肝肾,伤及精血,致少阴肾气失纳,阳浮不肯潜伏,心肾不交,心神难宁,喘而心悸者,宜温养奇脉,填纳固摄。天士尝谓:“由精伤及神气,法当味厚填精,质重镇神,佐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多用熟地、人参、龙骨、枸杞、五味子、山药、茯神、牛膝、淡苁蓉、河车胶、紫石英、小茴、当归、胡桃肉、沙苑子、补骨脂、桑椹、红枣等,择而用之。 6.益气通阳,化饮宁心法饮邪致悸,历代前贤多有论述。而天士论治,则独倡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之说。以痰饮之作,必由元气亏乏,阴盛阳衰,致津液凝滞而成。若脾阳困钝,运化渐迟,痰饮内聚中焦者,多用苓桂术甘汤,外台茯苓饮化裁之;而肾阳虚惫,膀胱气化乏力,寒水阴凝,上逆凌心者,则用肾气丸、真武汤加减之。

二、刘渡舟教授治疗心悸经验。

现将其治疗心悸经验介绍如下:

1、 心虚失养心悸

心阳虚类:阳虚作悸治当甘温扶虚,以补心胸阳气,方用桂枝甘草汤。若以上阳虚心悸,而又兼见烦躁不安等症,治应补心敛阳,镇静神气,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若下使肾阳亦虚,兼见烦躁而手足厥冷,脉沉而舌淡者,则少阴上下皆虚,治当心肾同温,上下兼顾,方用茯苓四逆汤;若兼见气从少腹而上冲胸咽,面翕热如醉酒状,头目为之眩晕,则为阳虚于上,阴乘于下所致,其脉弦而带结,按之无力,舌淡嫩苔白,治当温补心阳,纳气归根,方用苓桂昧甘汤;若伴发心肾两虚,肾气不潜之所致呃逆之症,治应心肾两温,纳气归根,方用都气汤。

2、 心之气血阴阳两虚类

心脾气血两虚:此病由于思虑过度,或在亡血之余,心脾气血两虚,不能奉养心主,则发为心悸,并伴有周身无力,饮食不馨,精神恍惚,甚或健忘等症,其脉濡缓无力,面、舌色白,天然不泽,治当温补心脾,气血两顾,方用归脾汤。

心之阴阳两虚:心阴阳两虚证,每续发于各种心脏病中;亦可发于虚人受邪,内震心宫,而脉来结代,心脏动悸不安;或见少气而烦,大便秘结,心神慌乱,不能自主等象。考心悸之病,其脉未必皆结,惟心阴阳两虚证,脉必见结代为验。如脉不结代.则又另当别论。治当益气养血,阴阳双补,方用炙甘草汤。

3、 心被邪扰作悸

因突然受惊,神浮气乱,心主不能自持,而产生心悸。此证的特点,心悸不安,胆小善畏,睡则做恶梦,惊叫而醒,身出虚汗,六脉弦而小数,或见动脉之候.舌苔薄白而润。方用朱砂安神汤。

痰热扰心作悸:此证每因气郁不畅,积久化热生痰,痰热相因,则犯胆扰心,发为心悸之变。症状:有口苦,呕吐,心悸且烦,胆小善畏;或兼见 “三幻”症状(即幻见、幻闻、幻觉),脉弦而舌苔白腻。治当清热化痰,以定惊悸,方用温胆汤。

膈饮犯心作悸:此证因膈间停饮,饮为阴邪,必来搏阳,故有心悸不安,心下痞满,呕吐,头目眩晕等症,则脉弦舌水滑,亦势必然矣。治当渗饮于下,涤痰于中,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水气凌心作悸:水气凌心的悸证,是水阴之邪,上犯心阳的一种病变。其证的特点是气从心下上冲心胸,而心悸胸满,短气,头目眩晕,脉则沉弦,舌苔水滑而白,而质则淡嫩,方用苓桂术甘汤方。

三、路志正治疗心律失常经验介绍如下:

纵观湿邪引发之心律失常,多有以下特征: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为标,心脾气虚为本;湿邪侵淫心脉,阻滞气机,故患者除常见胸闷、心悸外,还兼见脘痞、腹胀、纳呆、嗳气、口粘、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不爽、脉濡,化热则见苔黄腻、脉濡数等证候;湿性粘腻,故病情缠绵不愈;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均可见到,但以过早搏动为多。

湿邪所致之心律失常,病因病机复杂,病情兼挟,本虚标实,涉及心、脾(胃)、肝、肺等脏腑相兼为病。在治疗时须根据湿邪致病特点,缓缓图治,既不可早进补益,又不可骤然攻逐,而选用恰当的治浊湿方法。

路老对湿滞心脉之心律失常,常以宣、化、渗三字统之,宣即开宣上焦,芳化中焦,调畅气机,渗利下焦,使邪有出路。化热则佐以芩、连、茵陈等清热之品。以肺主治节,朝百脉,相傅之官,肺气得宣,有利于协助心主推动血脉之运行;芳香化浊,理脾祛湿,则能斡旋中气,升降正常;渗利湿热,从小便而去,往往三焦同治,而收事半功倍之效。以湿性弥漫,常充斥三焦,湿阻上焦,壅滞心脉,则见胸闷,心悸,喜太息,隐痛不适;湿蒙清阳,则兼见头重如裹,昏蒙不清;湿阻中州,则见胃脘痞满,恶心欲吐,纳呆,口粘,口干不欲饮;湿阻下焦,则神困肢倦,溲短色黄,小便不畅,口苦,心烦;在肠则便下不爽,甚或有粘液,面生痤疮……。总之。浊邪诱发之心律失常,其见症虽然多端,而其机理则一。初期则多有表湿、里湿之见症;而中后期则多成湿热之候。用药以轻灵为贵,中病即止。因芳化太过易化燥伤阴,渗利失当反致伤津耗液。湿邪一化,少事巩固之后,即宜佐以补益,所谓谨守病机,求其所属,自能桴鼓相应,药到病除。

四、王键教授治疗心悸经验。现将治疗心悸经验介绍如下:

王教授认为,心悸的病因病机在于气阴不足为其本,痰瘀互阻为其标,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是心悸的重要病理基础,临床应用不必拘泥于西医病名。因此心悸的辨证应以虚实为纲,治疗时主张益气养阴治其本,化痰逐瘀治其标,临床用药须虚实兼顾,但应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灵活加减。气阴不足为主时,此时应从“虚则补之”入手,基本方:炙黄芪30g,生地黄、太子参各12g,麦冬、玉竹、郁金、降香各10g,丹参15g,五味子6g。痰瘀互阻为主时,此时应以活血化痰为主要治法,基本方:瓜蒌、薤白、法半夏、陈皮、淡竹茹、石菖蒲、郁金、降香各10g,茯苓、丹参各15g。“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以栝蒌、薤白复以郁金、降香行气活血定痛,并用丹参活血化瘀。

王教授认为,中医治疗心悸不外“补”与“通”,其治法虽有益气、养阴、化痰、逐瘀之分,但总以“通”为第一要义,益气则心气得振,养阴则心脉得复,化痰则痰浊得消,逐瘀则瘀血得散,诚可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而心悸自平。在具体应用时,须审度证候之虚实偏重,或虚实并重,予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等法,切不可一味补,或一时猛攻,总以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邪为要务。同时应注意心悸“证”和心律不齐“病”的规律性联系,在用药中力求辨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在辨证的基础上,参考辨病调整用药。

五、周次清著名中医学家,业医60余载,学验俱丰,尤潜心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现将周老治疗心律失常经验介绍如下:

周老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应健脾祛痰,泻火安神,诸药综合运用,酌情配伍振奋心阳、潜降阴火之药。临床基本方:党参30g,姜半夏9g,陈皮9g,黄连6g,枳实9g,炒酸枣仁30g,桂枝6g。本方适用于:心悸时发时止,或饱餐后易发心悸,伴胸脘痞满,或胸闷窒塞,脘腹胀满,纳呆,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或呃逆,泛酸。舌苔黄腻或白厚腻,脉弦滑者。

六、奚凤霖临证六十年,师仲景、法景岳,学验甚丰,尤在治疗心、脑、肺等疾病过程中从肾着手,颇具匠心。现将其治疗心律失常经验介绍如下:

1、心虚胆怯常见心悸不安,神态惊惶,恐惧慌张,心烦意乱,寐少梦多,口干,舌红,苔黄或腻,脉数或洪滑,或面色乍青红等。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治当镇惊安神、养心定志,用安神定志丸加远志、菖蒲、磁石。因恐而悸者,须要滋肾降火,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或加肉桂,以交泰心肾。相火旺盛再加知母、黄柏,失眠加磁朱丸,痰浊多而惊悸者加白金丸。

2、蠲痹化痰常见心悸气短,胸闷或痛,关节酸痛,或畏寒身重,或发热汗出,两颧紫红,舌淡黄或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伴结代。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偏寒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用桂枝附子汤;若痰化湿热则应宣痹蠲痛,用宣痹汤。心气不足者合保元汤,心营内亏者合养心汤,血瘀明显者合桃红饮。

3、温化痰饮常见惊悸、怔忡、短气而咳,胸中窒闷或头晕呕恶,或喘而水肿,舌质淡胖有紫气,苔白而滑,脉数或促或沉滑等。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病。治以涤痰通阳,用二陈汤合菖蒲郁金汤,属痰火扰心的用温胆汤合小陷胸汤。脾胃停饮用健脾化饮之苓桂术甘汤或温胃化饮之茯苓甘草汤;水邪泛滥用温阳化水之真武汤;若水气上凌心肺,可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用,标本同治。

4、助阳建中常见心悸虚烦,短气自汗,食减体倦,面黄,舌淡,苔白,脉迟或数或伴促、结、代。一般见于窦性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早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治以温中健脾、调补气血,用小建中汤。气虚甚者重用黄芪,或用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归脾汤加减,多汗虚烦加龙骨、牡蛎,食少神倦加砂仁、陈皮,心烦呕恶暂减甘味药,重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5、益气复脉常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羸弱少气,易汗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结代。一般见于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多种心脏疾患。治以通阳复脉、滋阴养血,用炙甘草汤,或新方炙甘草汤(炙甘草、桂枝、生姜、党参、丹参、苦参、玉竹、常山、大枣,如加炙黄芪、芍药、饴糖,又名建中复脉汤)。如由阳气虚损或阴阳失调、心神浮越所致的惊狂卧起不安,怔忡乱颤不已,则治以温通心阳,用镇惊安神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治。

6、滋阴降火常见心悸心烦,失眠惊惕,头晕目眩,耳鸣腰酸,可伴颧红、唇燥咽干,舌红有尖刺,脉细数促。多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肌炎或其后遗症、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治以滋阴降火,用天王补心丹。心肝阴不足,以养心甘缓之甘麦大枣汤,肾虚火旺而心中烦不得卧,以黄连阿胶汤育阴清热,随证配用。

7、温养心肾常见心悸无力,心中澹澹大动,气短喘息,畏寒肢冷,自汗多尿或尿少,或见浮肿,唇甲紫绀,舌淡、胖大或淡紫,脉迟或虚数。多见于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等。治以益气扶阳,用参附汤;温补肾阳,兼填精血,用右归丸;益气养阴用生脉散;温阳利水,用真武汤等。如四肢厥逆合四逆汤,多汗加龙骨、牡蛎,多尿加菟丝子、益智仁、山药;血瘀加丹参、红花、赤芍、桂枝。

8、心血瘀阻常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涩或结代。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用桃仁红花煎、血府逐瘀汤化裁。

七、罗铨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现将其治疗心悸经验介绍如下:

心悸患者多以老年人居多,脏腑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等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缺氧、变性、纤维化,甚则发生心脏形态的改变,瓣膜钙化,开闭失调,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基于这一特点,老年人的心悸以虚证居多,或虚中挟实。故导师在临证中紧扣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尤其重视益气养阴,善于灵活应用生脉散加减治疗。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全身血脉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而心脏自身的濡养和心气的生成有赖于阴血的充沛,气虚推行血脉无力,则血瘀,阴血虚可累及气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而发心悸。生脉散扶正益气养阴、强心复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有效改善心肌营养,改善舒缩功能,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名方应用精析

一、炙甘草汤

【方名】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出处】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处方】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斤,去心 麻仁半斤 大枣三十枚生姜三两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方解】《医寄伏阴论》:“本方亦名复脉汤,为滋阴之祖方也。其功固在地黄、麦冬、人参。甘草等一派甘寒纯静之品,而其妙全在姜、桂、白酒耳。盖天地之机,动则始化,静则始成。使诸药不得姜、桂、白酒动荡其间,不能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则津液无以复生,枯槁无以复润,所谓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于刚,刚柔相济,则营卫和谐。营卫和则气血化,气血化则津液生,津液生则百虚理,脉之危绝安有不复者乎?”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温心阳,通血脉。诸药合用,使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足而心脉通,共成阴阳气血并补之剂。

现代用法:水煎口服,一日一剂。 煎汤300ml,分两次口服。治疗期间除对基础心脏病给予相应治疗外,均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

【现代应用】

1.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2.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心力衰竭

4.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尿激酶合炙甘草汤加减,溶栓治疗,未发现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说明,小剂量尿激酶合炙甘草汤加减持续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使多数患者获得疗效。

5.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周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均明显。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

6.治疗β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症状较重者给予心得安,以备严重心悸不能坚持时含服。具体方剂:炙甘草10g,阿胶10g(烊服),桂枝9g,生芪10g,党参10g,白芍9g,茯苓9g,大枣10枚,生地10g,火麻仁10g,生姜3片。气虚为主的重用生芪、党参,血虚较重的加当归9g,阴虚较重的加玉竹15g、西洋参3g,不寐较重的加钩藤15g、夜交藤15g,血瘀较重的加红花6g.每日一剂,加黄酒50g分两次水煎服.在治疗过程随症加减。结果:两个月后继续用炙甘草汤治疗,在半年内治愈。

7.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说明,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病窦征具有一定疗效,恢复窦房结自律性是其治病窦征的电生理基础,此外,还可改善病窦征患者的房室传导功能。

二、酸枣仁汤

【方名】酸枣仁汤

【出处】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处方】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川芎二两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温分三次服。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方解】《古今名医方论》:“枣仁酸平,应少阳木化,而治肝级者,宜收宜补,用枣仁二升,以生心血,养肝血,所谓以酸收之,以酸补之是也。顾肝郁欲散,散以川芎之辛散,使辅枣仁通肝调营,所谓以辛补之。肝急欲缓,缓以甘草之甘缓,防川芎之疏肝泄气,所谓以土葆之。然终恐劳极,则火发于肾,上行至肺,则卫不和而仍不得眠,故以知母崇水,茯苓通阴,将水壮金而魂自宁。斯神凝魂藏而魄且静矣。此治虚劳肝极之神方也。”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肝体阴而用阳”,“肝藏魂”。本方用于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起。所以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药,以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苓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为臣药。用川芎调畅气机,疏达肝气,为佐药。与君药相配,酸收辛散并用,相反相成,具有养血调肝之妙。使以甘草和中缓急。

【现代应用】

1.临床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神经系统异常兴奋、神经官能症、分裂症等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具有类似氯丙嗪样的安定作用,与镇静催眠药合用具有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作用。

2.治疗失眠证,治疗神经衰弱

3.室性早搏以酸枣仁汤加味,方用:枣仁30g 茯苓15g 川芎15g 炙甘草15g 知母10g 元胡30g 麦冬40g 丹皮15g 半夏15g 。热盛者加川莲;高血压者加天麻、黄芩、甘菊;咳嗽者加瓜蒌、川贝;心阳虚脉结迟无力者加附子、肉桂。水煎服,每日1~2剂(2~4次),获效后维持剂量为每日1剂。用药期间早搏完全消失。疗效出现时间最快为服药后1天,最迟为7天,大多数在1-4天,病程长者疗效较差。

4.降脂作用。

5.镇静催眠作用。

6.抗焦虑。

7.对提示失眠患者免疫功能降低,酸枣仁汤对免疫抑制因子水平有调节作用,经治疗后较正常升高。通过治证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天王补心丹

【方名】天王补心丹

【出处】龚延贤《万病回春》。

【处方】酸枣仁 柏子仁炒 当归身酒洗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生地黄酒洗,四两 人参去芦 丹参微炒 玄参微炒 白茯苓去皮五味子烘 远志去心,炒 桔梗各五钱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用三五钱为衣,空心白滚汤下三钱(9g),或圆眼汤俱佳。忌胡荽、大蒜、萝卜、鱼腥、烧酒。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方解】柯琴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主之者神也,火盛则神困。心藏神,补神者必补其心,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补心丹故用生地黄为君,取其下足少阴以滋水,主水盛可以伏火,此非补心之阳,乃补心之神耳。凡果核之有仁,犹心之有神也,清气无如柏子仁,补血无如酸枣仁,以其神存耳。参,苓之甘,以补心气。五味之酸,以收心气;二冬之寒,以清气分之火,心气和而神自归矣。当归之甘,以补心血;丹参之寒,以生心血,元参之咸,以清血中之火,血足而神自藏矣。更加桔梗为舟楫,远志为向导,和诸药,入心而安神明。以此养生,则百体从令,何有健忘怔忡,津液干涸,舌上生疮,大便不利之虞哉?”

本方滋中寓清,标本兼治,有补心血、清心火、敛心气、养心神之功。可使心气和而神自归,心血足而神自藏。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水煎口服,一日一剂。 2.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天王补心丹能够显著性的提高疗效。而且能缩短西药的用药时间,减轻其毒副作用。 3.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或有早搏、窦缓等心律失常。 4.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原发性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5.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半年后复发遵照上方治疗仍有效。 6.糖尿病性心脏病,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7.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治疗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比纯西药治疗快而明显疗效安全,可靠。

【研究进展】

1.抗心脑缺血,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等有益作用,缺血脑组织是有保护作用的。 2.对记忆能力有影响,对改善记忆障碍的有作用。天王补心丹对记忆获得性障碍、巩固障碍、再现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天王补心丹能明显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四、桂枝甘草汤

【方名】桂枝甘草汤

【出处】张仲景《伤寒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其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处方】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功能主治】温通心阳。

【方解】柯韵伯:“此补心之峻剂也。……桂枝本营分药,得麻黄生姜,则令营气外发而为汗,从辛也;得芍药,则收敛营气而止汗,从酸也;得甘草,则内补营气而养血,从甘也。此方用桂枝为君,独任甘草为佐,以补心之阳,则汗多者不至亡阳矣。姜之从辛散,枣之泥滞,固非所宜。并不用芍药者,不欲其苦泄也。甘温相得,气和而悸自平,与心中悸而烦,心下有水气而悸者迥异。”

本方桂枝辛甘性温,入心助心阳;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二药相配,有辛甘助阳之功。心阳得复,则心悸自止。而且方中桂枝倍于甘草,使得温通心阳之功更专,甘守而无壅滞之弊。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桂枝60g,炙甘草30g,桂枝用量要两倍于甘草,并要求煎后一次顿服。

2.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3.治疗原发性低血压(排除继发性低血压者),治疗予桂枝甘草汤:桂枝20g,炙甘草10g;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阴虚者加五味子、麦冬。每日1剂,有效率100%。

【研究进展】

1.抗突变作用。总之对癌变、畸变、突变,中药复方桂枝甘草汤有明显的抗突变作用。

2.抗血小板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抗血栓的研究表明,桂枝甘草汤组可使血栓湿重著减轻,对栓形成有对抗作用。

有关中医治疗心悸经验,认真做了笔记,一直保存至今。不甘之处:中医之美,世间绝品人难识!中医疗效是硬道理,《伤寒论》真是适用范围广,又疗效好。中医人若人人如此,又何尝不能取信于民,不能取信于西医。

(0)

相关推荐

  • 苏礼:历代名医医案选读(8—9)张仲景医案二则

    张仲景治痞证案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

  • 古今医案按(六)

    火 虞恒德治一妇.年四十余.夜间发热.早晨退.五心烦热无休止时.半年后.虞诊六脉皆数.伏而且牢.浮取全不应.与东垣升阳散火汤四服.热减大半.胸中觉清快胜前.再与二帖.热悉退.后以四物加知母.黄柏.少佐 ...

  • 《证治准绳·幼科》惊悸

    [薛]人身有九脏,心藏神,肝藏魂,二经皆主于血,血亏则神魂失宁而生惊悸也.经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又曰∶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惊者,心卒动而恐怖也,悸者,心跳动而怔忡也,二者因心虚血少, ...

  • 《证治准绳·女科》惊悸

    (失血心神不安) 妇人血风惊悸者,是风乘于心故也.心藏神为诸脏之主,若血气调和,则心神安定. 若虚损则心神虚弱,致风邪乘虚袭之,故惊而悸动不定也.其惊悸不止,则变惚恍而忧惧也.(排风汤亦可用.) [薛 ...

  • 《证治准绳·杂病》悸

    <伤寒明理论>释悸字云∶悸.心忪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也.则悸即怔忡,而今人分为两条谬矣.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虚也,二者饮也.气虚者,由阳气内虚,心下空虚,火气内动而为悸也 ...

  • 心悸心慌的中医证治及临床验案

    心悸,指的心律失常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犹如物檮之状,惕.则 ...

  • 刘渡舟:我来系统谈谈心慌心悸的证治(收藏)

    I导读:刘渡舟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并配上医案把心悸的大部分情况都说得非常清楚,有全景蓝图在胸中临,证可以鉴别开来各式各样的心悸,这样使用经方也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文章是干货,建议收藏反复看~ 试论心悸的证 ...

  • 耳鸣的中医证治

    痰火郁结型 症见耳鸣如蝉,耳闷胀,听音不清,常见耳痛,流脓,头重如裹,眩晕,胸闷脘满,痰黄粘稠,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治宜清火化痰.方药如下: 黄芩1 0 克,浙贝母10 克,陈皮1 0 克,炒苍术 ...

  • 试论心悸的证治

    导读:近治一心悸患者,初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未除而下肢水肿,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获效.今晚思索苓桂术甘汤与炙甘草汤在治疗心悸方面的异同时,查询到刘渡舟老先生的这篇文章,收获良多,故摘录于此.刘渡舟老 ...

  • 气阴两虚型心悸中医这样治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心慌不安,或快或慢,时发时止,不能自行控制的一类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在治疗心悸病方面具 ...

  • 刘渡舟丨心悸的证治

    I 导读: 刘渡舟 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并配上医案把心悸的大部分情况都说得非常清楚,有全景蓝图在胸中临,证可以鉴别开来各式各样的 心悸 ,这样使用经方也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文章是干货,建议收藏反复看~ 心 ...

  • 刘渡舟:心慌心悸的证治

    心悸,指的心律失常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犹如物檮之状,惕.则 ...

  • 刘渡舟:我来系统谈谈心慌心悸的证治

    I导读:刘渡舟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并配上医案把心悸的大部分情况都说得非常清楚,有全景蓝图在胸中临,证可以鉴别开来各式各样的心悸,这样使用经方也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文章是干货,建议收藏反复看~ 试论心悸的证 ...

  • 刘渡舟:试论心悸的证治

    刘渡舟:试论心悸的证治 至道汇 昨天 至道汇推荐搜索 心脏病 心悸,指的心律失常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