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六)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
山东历史文化展-夏商周
夏商周时期,中国已进入到了多元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阶段。此时的山东主要是东夷族人聚居的地方。此展区分为岳石之光、商夷争辉、齐风鲁韵三部分,逐一讲述当时山东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都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
夏商两代, 山东地区主要是东夷族人建立的众多方国,在与中原王朝军事的和非军事的碰撞与融合中,共同促进了华夏族文明的最终形成。以齐、鲁为核心的 山东 诸国经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发展,逐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实现了首霸;鲁国则以忠实的捍卫光大周以来的礼乐制度为己任;稷下学宫的兴盛和儒墨显学的诞生、传播深深的影响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
高83、口径63厘米,立耳微撇,鼓腹下垂,圜底,三蹄足。口下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及扉棱,腹饰勾连雷纹。腹内壁有铭文:“作宝鼎”三字及一人形徽志。
岳石文化遗址位于大泽山东岳石村附近,因最早发现于大泽山镇东岳石村而得名。1959年修淄阳水库时,在岸边发现该遗址。1960年中科院考古所发掘并认定。它与龙山文化分布范围大致相同,时间约在公元前1900--1500年左右。这是平度悠久历史有力佐证,是我们最具历史价值的文化宝藏。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经考证为东夷族创造的一种古老文化。
展柜局部。
陶甗,岳石文化,济宁泗水天齐庙遗址出土。
陶浅盘豆,岳石文化,济宁泗水天齐庙遗址出土。
上部作舯形,盘极浅,下有高柄及足,盘内和柄装饰有弦纹。
后排:陶舟形器。
前排:陶鼎、陶鬲
大陶罐。
山东岳石文化遗址分布图。
商夷争辉。
东夷文化是商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传说商族起源于山东 ,由东夷族玄鸟氏一支发展而来。商朝建立以后曾多次用兵东夷,以致“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商王朝在山东的统治区域,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逐渐拓展的过程,但是受东夷人的抵制,始终未能越过青州 。 青州以东地区一直是东夷人的势力范围,东夷人通过对聚居地区的开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和发展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
展柜局部。
夔足铜方鼎,商代,青州 苏埠屯出土。
因四足作夔形,足两侧饰有夔纹而得名。器型较小,腹部和足部有烟痕,可知为主人生前的实用器。内壁铸有“册融”二字,应为“作册融”的省文,“作册”是商周时官职名。
直口,立耳,折沿,方唇,平底,四足为圆柱形。腹四角有扉棱。口下饰雷纹地鸟纹,腹饰雷纹及乳钉纹,足饰饕餮纹,内底铸铭文""。通高21.5厘米,口长16.2厘米,宽13.4厘米。“融,炊气上出也,从鬲,虫省声,籀文融不省。”《尔雅·释虫》云:“虫本亦作虫。”是古人以虫为虫之证。融字之本义为炊气上出,《经》、《传》中常借虫为之。鬲系炊器,两侧各一虫,头上而尾下,作曲身蠕动状,有如炊气上出。因应隶定为“融”。似属族徽。苏埠屯曾多次出土“亚丑”铭文铜器,融器为新发现。它为山东古族、古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亚醜觚。商代,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
酒器,饮酒用。圈足内有阳文“亚醜”徽记。
铜罍(léi),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酒器,盛酒用。圆深腹,有两耳,一侧腹下部有鋬(pàn)。肩部有一周火焰纹,耳及鋬上有牛首形饰纹。
铜提梁卣(yǒu),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酒器,盛酒用。椭圆形子母口,蘑菇形盖钮,绞索形提梁,器身多饰周凸弦纹,口沿下方正中有三浮雕饕餮纹饰。器形厚重、大方,深具商代铜器的特色。
铜鼎,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圆腹,两耳,三足,用于煮、盛鱼肉。
惊世大墓
苏埠屯商代墓地位于 青州 市,1965年秋和1966年春, 山东 省博物馆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清理的四座墓葬中,有一座编号为 M1 的大型墓。该墓有四条墓道,平面形状呈“亚”字形,是迄今为止除 安阳 殷墟商代王陵以外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代墓葬,意义非凡。
亚醜钺(镇馆之宝),商代,1965年 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长32.5、宽34.5厘米。
亚丑钺为方内,双穿,两肩有棱,器身透雕人面纹,人面五官微突出,双目圆睁,嘴角上扬,口中露出城墙垛口似的牙齿,极富威严。因其口部两侧有图腾形状的铭文“亚醜”二字,故得名“亚醜钺”。铭文左为正写,右为反书,在钺的两面共有四处,每面的铭文又正反对应,与亚醜钺同出的还有一件大钺,钺身上亦透雕有张口怒目的人面形。器身长31.7厘米、宽35.8厘米,重4.9千克。因这两件钺从造型到体量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出土后不久,较大的一件铜钺即被调往北京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展示,而亚醜钺则得幸留在了山东博物馆。此钺为 山东 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亚丑钺(复制品),此钺就是调往 北京 中国 国家博物馆的另一件亚醜钺的复制品。
拓片。
青瓷豆,商代,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
直口,短颈,折腹,腹下急收,喇叭形圈足。灰白色胎,器内外施青釉,釉层不均,颈部以数道凹弦纹作饰。青瓷豆是商代的典型器,其作为瓷器尚欠成熟,因此也称“原始青瓷”。
苏埠屯一号殉葬墓。
苏埠屯商代墓葬遗址位于青州市东夏镇苏埠屯村。1965年秋和1966年春, 山东 省博物馆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其中有一座编号为 M1 的大型墓,是迄今为止除 安阳 殷墟商代王陵以外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代墓葬。该墓呈长方形,南北长15米,东西宽9.25米,有墓道四条,其 中南 墓道最大,长26米,宽约3米。墓室中部有“亚”字形椁室,木椁板厚13厘米,椁高2米。墓室附近有三个殉葬坑。共有48个殉葬奴隶。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贝币,还有金箔和玉蝉。最引人注目的是,发掘出来两件大型铜钺。其中一件铜钺上有“亚醜”字样的铭文。带有“亚醜”铭文的青铜器,自宋代起,不少文献就有记载,“亚醜”铜器的出土弥补了亚醜铜器无出土地点的欠缺。亚醜铜钺等青铜器显示:“亚醜”部族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势力强大的地域方国。苏埠屯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商代时期 山东 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柜局部。
举方鼎。商代,1957年长清小屯出土。
举方鼎是迄今在山东境内发现最为精美的晚商铜鼎。通高23厘米,口长16厘米,宽14.2厘米。整体呈长方形,两立耳,腹微鼓,四柱足,四隅有扉棱突出。器物口沿下饰夔纹,腹部饰巨眼凝视的兽面纹,足饰阴线蝉纹。腹内壁铸铭文“举祖辛禹口”,出土一对。
腹内壁铸铭文“举祖辛禹口”,第一字为族徽符号,商代金文中多见字,从宋代起人们就对此字倍感兴趣,宋代学者将其释为“析子孙”。近代,丁山、郭沫若则将其释为“冀”字。著名考古学家于省吾将其释为“举”字,认为其形状像大人举子于床,是抚育幼子的意思。古代生子言“举”者,为收养之意,不举则是抛弃之意。商代金文之所以有此字,当时由于他们的祖先有过“举子”的故事,所以后世子孙才造出象征性的文字,以为族群的标志。现在学术界多认同于省吾的见解,将此字释读为“举”,而此鼎也被命名为“举方鼎”。带有“举”字铭文的青铜器家族是非常庞大的,据统计,明确为举族的青铜器至少已发现168件,另外40余件为“举”族复合族徽或其变体,合计已超过210件。拥有如此多青铜器的“举”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氏族呢?通过对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等的研究,得知“举”族是商代晚期一支强大的宗族,在商王室中担任重要官职,受到商王重用,武丁时期,曾多次参与征伐西部边邑异族的战争,为商王室立下赫赫战功。至西周时期,周王对商代遗民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举”族及其支族被迁到各个诸侯国,并逐渐融入到周人及其他族人之中,从此“举”族徽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融簋。商代,1986年 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
器型简单,表现出早期铜簋的原始性,器表遍饰乳钉,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
腹底部正中有铭文“融”。
铜觯,商代,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酒器。纵向来看,铜觯被四条扉棱分为四部分;横向来看,铜觯共有三部分,上中下三部分凤鸟花纹相同,左右两部分的凤鸟正面相对。《礼记·礼器》中提到,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据此可知,如此精致的铜觯在古代应为身份尊贵的人的饮酒之物。
京鼎。商代。
炊食器。立耳,深腹,圜底,三柱足。口沿下饰扉棱及夔纹,腹饰三角蝉纹。
腹内壁铸一铭文作"京"。
眉鬲。商代,1964年 滕州 市姜屯镇钟寨村出土。通高18.8厘米。
器身饰兽面纹。
口沿内铸铭文3字,因首字释“眉”,故名。
珙从方鼎。商代,1930年 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直耳,长方形口,下腹略收,柱形足。
腹内有铭文“作珙从彝”,也有学者释铭文为“作扬从彝”。
乐器上排:三个一组铜铙,商代,青州 苏埠屯遗址出土。乐器,形似铃而个体较大,柄中空可装木把。一般以三至五个大小相次为一组,使用时执把,口朝上,用槌敲击。该铙柄上有铭文“受”。
下排从左至右:铜铃、铜铃、 铜铙
瓦纹霝,春秋,沂水 出土。
大型容器。侈口,束颈,广肩,折腹,其下渐收为小平底,肩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器盖通体饰瓦纹。口上有一短尾、敛翅、挺颈而静卧的水鸟为盖钮,既有实用价值,又为器物平添几分审美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东夷人尚鸟的习俗。
举罍。商代。1957年长清小屯出土。
容酒器。侈口,短颈,圆肩,肩两侧有兽首衔环耳,下腹一侧有一兽首形鼻。肩与上腹以三条扉棱为中心,饰夔纹构成的三组兽面纹,下腹饰蝉纹。
铭文铸于口沿内“举祖辛禹口”。
陈侯壶。春秋。1963年肥城小王庄出土。
通高50.5厘米。容酒器,扁方体,长颈,垂腹,圆角方圈足,盖为子口,盖顶有圆角长方形捉手。颈两侧附象首套环大耳,象鼻上扬。盖、颈、足饰弦纹,腹饰“田”字纹。
铭文分别铸在壶口内侧和壶盖的外壁上,各3行13个字,内容都是相同的,为“陈侯作妫橹媵壶,其万年永宝用。”即陈侯为他的女儿陪嫁做的媵器,希望他的女儿永远保用。“橹”是陈侯女儿的名字,“媵壶”即陪嫁的壶。此壶应是陈国与鲁国联姻的证物。
甲骨文(镇馆之宝)关于国内的甲骨收藏,已故甲骨文研究泰斗胡厚宣先生说:“当以北京图书馆为最,计三万余片,多为刘体智旧藏,刘氏则得自罗振玉及孟定生。故宫博物院次之,得自明义士等。明氏所藏,即《殷墟卜辞后编》原物,有两万余片。再下来,就属 山东 博物馆了。” 山东博物馆收藏甲骨10588件,珍贵文物数量众多,其中一级品1032件,二级品580件,三级品3170件,一般文物5701件,资料105件。这批甲骨主要是1955年 山东博物馆成立之初由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交拨的,主要来源于加拿大明义士、 上虞罗振玉、临淄孙文澜和美国柏根氏等著名收藏家。这批珍贵的甲骨资料既是 山东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
甲骨问卜。
甲骨文又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主要是指商末周初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 中国 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从商代的甲骨文来看,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5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地理、方国、人物、征伐、交通、农业、畜牧、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难等,是研究 中国 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山东 博物馆收藏甲骨共计5000余片,其 中国 家一级文物1032片,是我国各省市收藏甲骨最多的博物馆。
山东 博物馆收藏甲骨以明义士旧藏为最多,逾8000片。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s)1885年2月出生于 加拿大 安大略省 克 林顿 镇,1910年来华传教,被派往 中国 河南 北部 加拿大 长老会豫北差会,1914年又被调往彰德府(今 河南 省 安阳 市)传教,也就是在这时,他得知殷墟一带出土甲骨,于是便大量收购并随即展开整理研究工作。至1917年,他出版《殷墟卜辞》之时,自称已收集甲骨5万多片。1932年底,他到 山东 齐鲁大学任教,将收藏的大部分甲骨及其他藏品运到齐鲁大学。1936年,明义士回国休假,原计划休假归来继续他的甲骨研究事业,后来却因战争爆发而终身未能再来 中国 。齐鲁大学的朋友将他的收藏大部分埋入地下(另有一部分转移至 上海 等地),使这批珍贵的文物最终得以免于战争的破坏。1952年 山东 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从地下起出明义士所藏文物140箱,并全部接收,1955年这批文物入藏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收藏罗振玉旧藏甲骨84盒,1200余片。罗振玉是 中国 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从1907年开始搜集甲骨,总数约两三万片,编有《殷虚书契前编》《殷虚书契菁华》《殷虚书契后编》《铁云藏龟之余》《殷虚书契续编》等,著录甲骨5000余片,其中的部分精品甲骨现藏山东博物馆。
从左至右分别是: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
兵器:铜刀、铜矛、铜戈,商代,山东济南长清小屯出土。
展柜局部。
马具,商代,山东济南长清小屯出土。铜弓形器(上)、铜马衔(中),由两根铜条组成,铜条两端各有圆环,一端互相联结,另一端在马嘴外侧,与马镳相接;铜马镳(中左右),与衔相连,勒在马颊上,圆形或方形,中间有孔;铜泡饰(下)。
青铜工具,商代,山东济南长清小屯出土。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依次为:铜雕刻刀、铜凿、亚醜锛、亚醜斧、铜锤、铜锛、铜斧。
展柜局部。
铜卣(yǒu),容酒器。商代,山东济南长清小屯出土。
铜斗,商代,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
酒器,斟酒用。形如今天的舀子。前部器形深,呈鼓状,柄上纹饰丰富,有兽头及牛头纹饰,柄末端有鸟纹,生动逼真。
珙从盉,商代。1930年于益都苏埠屯商墓出土。
调味器青铜器。子母口,深腹,圜底,前有管状流,后有兽形鋬,下承三柱足。盖纽作菌形。盖侧与鋬顶有用来栓系的半环纽相对应,器颈与盖各饰一周兽面纹。盖与柄下对铭“作珙从彝”四字。
展厅局部。
铜甗。西周,济阳 刘台子出土。
炊煮器。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放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铜箅,箅上有通蒸汽的十字孔或直线孔。其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两种,早期为连体式,甑和鬲直接铸呈整体;后来发展成组合式,甑与鬲可以分离。
楚罍。战国,1954年 泰安 城南灵应宫南出土。
容酒器,广肩,有盖,盖顶有圆形捉手,肩部双兽耳附连环,盖与腹饰蟠虺纹及凸圆形装饰。同时出土6件,有的器口沿上刻“右征尹”,耳上刻“楚高”;有的器口沿上刻“楚高”等铭文。出土时呈“一”字排列,整齐有序,恰与正北面 泰山 主峰日观峰遥相对应,应为楚灭鲁之后在 泰山 举行祭祀活动时埋下的遗物。
齐风鲁韵
齐长城。齐长城比秦始皇修建的 中国 第一条万里长城早约400年,比 罗马 帝国时期修建的哈德良长城早600多年,是我国最早的可以将国土从西到东完整护卫的长城,也是世界长城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被誉为“ 中国 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齐长城始建于齐桓公,完成于齐宣王时期,先后历时长达260余年。
司马迁《史记·楚式家》中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 东至 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可见当时规模已不小。齐长城起自 济南 市 长清区 广里乡广里村南的防门,由西向东,相继经过今长清南境、 泰山 北、 莱芜 与 章丘 交界地、博 山南 境、 沂水 与 临朐 两县交界地、 安丘 西南境、莒县 东北 境,入 五莲 境内,又经 诸城 南境到达今胶 南县 西南境,最后于琅琊 台东 北入海,全长一千多里。齐长城对于齐国防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齐长城是齐国百姓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山东先民们的伟大贡献。
孟姜女哭的不是秦长城,而是齐长城。
齐国的缔造者-姜子牙。
展柜局部。
启卣。西周。
提梁两端作兽首形;高沿盖,深腹下垂,下承圈足。器与盖均饰一条波纹带,器纹中有突起的兽面。
器盖对铭,各五行三十七字,尾书符号二字。铭文记载了启随周昭王南征一事。
叔妃簋,西周,1940年 肥城市乔家庄出土。
簋是古代用以盛放食物的器皿,古人用它盛放黍、稷、稻、粱等多种食物,类似于现在的碗。古人在宴飨时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到簋里取食物。簋还是重要的礼器,它与鼎配合使用。
叔妃簋为一组两尊。
叔妃簋圆盖,双龙首耳,圈足下有三兽足支撑,通体饰瓦纹。器、盖对铭,各铸阴文2行11字:“叔妃作尊簋,其万年宝用。”“叔”为排行,“妃”为姓。该器为排行老三的妃姓女子所作,国属不明。从形制判断,应属西周晚期。
公子土折壶。春秋,1963年 临朐杨善出土。通高29.5、口径8厘米。长颈圆腹,提链将颈耳与盖环贯连在一起。腹饰弦纹两道,腹一侧有环鼻。颈外阴刻铭文6行39字,大意为公孙造立事岁之时,公子土折为女儿中姜作媵壶,希望女儿的子孙后代永远使用。这是齐国一件珍贵的断代器物,也是研究齐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铭文第一句“公孙灶立事岁”,意思是公孙灶执政时期。当时在位的齐国国君为齐景公,但公子土折壶上的纪年并不是齐景公在位的时间,而是根据执政大臣公孙灶掌权的时间。这种纪年方式非常特别,当时只有齐国等极少数的国家使用。目前,除了公子土折壶以外,“某某立事岁”的纪年方式在齐国的其他青铜器铭文中也有发现,并且与史料相互印证。
铜壶,战国,1966年临淄齐故城内姚王庄出土。
容酒器。直口,鼓腹,圈足,肩两侧附套环耳,通体素面无纹饰。
国子鼎,战国,1966年临淄齐 故城 内姚王庄出土。
子母口,兽蹄形足,双附耳,素面无纹,腹中部有一道弦纹,器身与器盖对铭,各铸有阴文“国子”二字,为齐国上卿,屡执齐国之政。出土的国子鼎、豆、壶带有鲜明的战国时期齐国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铜莲花盘豆。
左为:铜莲花盘豆。豆盘作盛开的莲花状,高豆柄,饰凸弦纹,造型简单但富有想象力。
右为:弦纹豆。盛食器。直口浅盘,细长柄,喇叭形圈足,柄部装饰弦纹三组。
铜提梁壶,战国,临淄勇士区出土。
陶瓦当。战国,临淄齐国故城出土。
上排:陶簋,战国,临淄乙烯厂区出土。
下排:陶敦,战国。临淄乙烯厂区出土
象首纹簠,春秋,1963年 肥城 小王庄出土。
盛食器。腹饰象首纹,盖沿附小兽头。商周时期的器物上经常可以看到以大象为主题的纹饰。
鱼龙纹盘,春秋,1963年 肥城 小王庄出土。
水器。盘中壁饰一周顺向追逐的鱼纹,盘底饰蟠龙纹。集实用和装饰于一体,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给人以自然、和谐的视觉效果。
田氏代齐。
象首纹匜,春秋,1963年 肥城小王庄出土。
水器。器呈圆角长方形口,深腹,平底,前端流作兽首张口状,后部一兽口衔器沿,身子弯曲成半环形作銴,口沿下饰夔纹,腹饰象首纹,腹下附有四只兽形足。
颂簋
它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的颂鼎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颂壶,铭文内容相同,是同一组青铜器。因器主是西周王室一个叫“颂”的官员,遂以“颂”为器名。颂簋、颂鼎、颂壶又被称为“三颂”,其中簋存世数量最多,器盖俱全的有6组,曾分别被刘喜海、刘鹗、吴士芬、端方等人收藏,此外,尚见两个单独的簋盖。山东博物馆的颂簋,就是刘喜海的旧藏。
颂簋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敛口,鼓腹,圈足下另有三小足;口上有高隆盖,盖与器母子合口,盖顶有圈状捉手;腹部两侧有兽首半环耳并垂珥。在装饰上,颂簋的器口和盖沿各饰一周兽目交连纹(或称窃曲纹),中间像眼,两侧各连接一回勾状曲线。腹部和盖面,装饰着数道平行的凹槽状纹饰,称横条沟纹,颂簋盖顶的捉手内,饰团龙纹,圈足饰垂鳞纹。颂簋的腹内和盖内都铸有铭文,内容相同,各15行150字,另有重文2字。
从书体艺术上讲,颂簋的铭文无论是上下还是左右,都成列成行,布局整齐,字也写得很规范。特别是从字的大小均匀,笔划的粗细一致,起笔停笔不露锋芒,笔划转折处作圆弧形这几个特点看,都是西周后期的风格,它和商代晚期到西周前期那种字的大小常不相同、起笔收笔多尖锐出锋、笔画转折处多作方折的所谓波磔体的青铜器铭文有了明显的区别。颂簋上的这种铭文是金文最成熟的形态,是西周王室所使用的标准书体。
子禾子釜(复制品),战国,1857年 山东胶县灵山卫出土。
此器为复制品,真品现居 北京 中国 国家博物馆。子禾子釜,又名“丘关釜”,高38.5厘米,口径22厘米,容积20460毫升。小口,深腹,小平底,上腹两侧有耳。
器腹外壁有铭文十行约109字,因伤残锈蚀,能识者近九十字,铭文大意为:“子禾子命人前往告诉陈得,左关釜的容量以仓廪之釜为标准,左关钅和(钅和是一个字)以廪半升(半升是一个字)为标准,如左关官员舞弊,加大或减少其量,均当制止。如不从命,则论其事轻重,施以相当的惩罚”。
展柜局部。
铜盆、铜匜。
铜鹰首匜、铜匜、铜箕。
金盒、铜盒。
铜镜,骨梳。
彩绘乐舞陶俑,战国,章丘市女郎山出土。
共38件。均为泥质灰陶,烧制火候较高。人物俑造型别致,面施粉红采,纹皱褶清晰,发型、服装均为烧前雕刻,衣服花纹则是烧后彩绘而成。共有人物俑26件、乐器4件、祥鸟8件。根据出土位置及俑的造型特点将其分为单人歌唱俑、双人长袖舞俑、多人表演俑、观赏俑、演奏俑、乐器及祥鸟群几类。
一组铜组合餐具。《国家宝藏》第二季的三件国宝之一(战国铜餐具、明衍圣公朝服、银雀山《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
它外形小巧,却内含乾坤,共能够容纳59件餐具,其中包括10个耳杯、10个小碟、10个盒子、4个碗、25个盘,外加罍形的餐具外壳,共达62件,足以供应一场十人盛宴。它既利于收纳,又方便携带,是同时期出土器物中的一套孤品,独特精巧,神秘别致。这套铜餐具制作精良且保存完好,像这样完整成套的战国铜餐具为国内仅见。这套餐具可能是主人出行时使用的,所用餐具均放置在一个铜罐中,不仅方便实用,而且便于携带。
展柜局部。
陶盔形器。
钱范。周代。
铸造齐刀币的陶质模子。长方形,范面有三个刀模,主浇口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口。通过三个支浇道,各与三个刀模环部向通。刀模上有三字刀“齐法化”的面纹,故这是面模。铸钱时,还要配上三字刀的背范。
齐刀币。周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铸币。
弧背凹刃,柄端有环。币面铸国名或城名,下有“法化”字样,意为标准货币。据面文不同,分为齐法化、齐之法化、齐建邦立长法化(立长是一个字)、 即墨 之法化、 即墨 法化、 安阳 之法化、莒邦法化。一般认为齐之法化、 即墨 之法化、 安阳 之法化为姜齐铸币,齐法化、齐建邦立长法化为田齐铸币。
后排:齐六字刀。周代,面文为“齐建邦立长法化(立长是一个字)”的齐国刀币。第二字有人释为“返”或“造”。称“建邦刀”者认为此刀币是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侯的开国纪念币(铸于公元前386年);“返邦刀”说则认为是齐襄王退燕复国,重返都城临淄(公元前279年)后所铸。又据考,“齐六字刀”出自石范,青铜质地,其刀体大而厚重,边廓深竣,铸造精湛,彰显雄风。齐六字齐刀出土及传世稀少,目前仅存世几十枚。
前排:賹化钱。周代,战国晚期齐国铸行的三种方孔圆钱,面文分别为賹化、賹四化、賹六化。大小重量依次递减。“化”的意思是指其货币单位沿用了刀币的“化”,“賹”原为黄金的重量名称,“賹化”即为极珍贵的货币的意思。据《 中国 古代货币》载:“'賹六化’为当时的最大币值,一枚'賹六化’相当于6枚齐刀币。与齐国刀币并存。
左:水晶玛瑙串饰。战国,1972年临淄郎家庄出土。由 白水 晶环、管及紫水晶珠、玛瑙珠等组成串饰,色彩斑斓,精美异常。
右:玛瑙串饰。战国。临淄郎家庄出土
齐国展柜局部
烽火连天。东周开始,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坠地,诸侯争霸的格局形成,各个诸侯国之间往来争霸,战火连天。齐国作为春秋首霸,战国七雄,经历了数不胜数的战争洗礼,留下了无数令人记忆犹新的著名战例,如:鞌之战、长勺之战、艾陵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也产生了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田单等著名的军事家,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军事家都在长时间的战争中进行理论总结,形成了千古流传的不朽著作,如《孙子兵法》、《司马法》、《六韬》、《孙膑兵法竹》等等。这些巨作是齐鲁兵家们对 中国 文化的独特的,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终归于秦。战国后期,齐国国力有所衰弱。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在燕 将乐 毅的统率下向齐发起大规模进攻。齐国大败,联军连克齐国70余城,仅有莒和 即墨 两城没有攻下。公元前279年 即墨 守将田单用“火牛阵”夜袭燕军,并乘胜反击,又陆续收复失地。但齐国因此国力大损,再也无力于西方崛起的秦国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王派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几乎未遇抵抗就攻进齐都,齐王建投降,齐国故土终归于秦。
吴王夫差剑,春秋,1965年山东平度废品收购站征集。
短柄有阑,剑中起脊,两面刃。近阑处铭文2行10字:“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意思是吴王夫差的佩剑。目前所知传世和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共七把。此剑出于 胶州 湾 平度 ,据考证当与齐吴战争有关,应为齐国战利品。吴国兵器在当时亦负盛名,历史上更有季札挂剑的故事,说明吴国宝剑之珍贵。
编磬,战国,章丘 市女郎山出土。
章丘市女郎山出土的战国铜戟、铜戈、铜矛、铜镞、铜剑、铜敦、铜埙。
错金银镶绿松石铜镜。战国,1963年临淄齐故城南商王庄出土。
直径29.8,厚0.7。镜背以金银丝和绿松石镶嵌出云纹图案,九枚银质乳钉安排在穿过镜心的四条等分线上,镜缘有等距鼎分的三小纽,钮上各穿一小铜环。金银、绿松石、银乳丁和青铜的本色交相辉映,华丽无比。
西周青铜器的主要器类及用途。
雀山汉墓竹简(镇馆之宝)。1972年在 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两座汉墓中出土。
经文物专家发掘清理,共出土竹简7500余枚,1号墓出土竹简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十三篇和孙子佚文5篇、《孙膑兵法》16篇、《尉缭子》5篇、《晏子》16章、《六韬》14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10篇、论政、论兵文章50篇,另有阴阳、时令、占侯、相狗、作酱等其它杂书。2号墓出土竹简内容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计有32枚,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同竹简一起出土的还有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随葬器物。这批竹简书中,最为重要的是《孙子兵法》与失传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两部兵书同时在1号墓中出土,澄清了自唐宋以来国内外关于孙武、孙膑其人有无,其书真伪的疑案。同时竹简中的《六韬》、《尉缭子》、《晏子》等书,自唐宋以来就被疑为后人假托的伪书。此次发掘证实了以上书籍在西汉前期已经传世,并非后人假托的伪书。
孙膑兵法竹简。汉代。1972年 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孙膑,战国时齐国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孙膑曾为齐威王军师,在齐、魏争雄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马陵之战后,孙膑潜心军事理论研究,写成军事名著《孙膑兵法》,该书是对孙武的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972年,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书法始见天日。从而澄清了千余年来关于孙武与孙膑其人、其书争论未果的问题。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其中首篇《擒庞涓》,寓意深刻,以典型的“桂陵之战”实例来反映出孙膑胸怀全局,以“示之疑,示之不知事”等“示形”,攻难攻之邑,行军绝粮之途,佯败后又以轻车寡卒西驰梁郊,“攻其所必救,以怒其气,从而调动魏军”,齐军以逸待劳,称其疲惫而击之,大破魏军而生擒庞涓。此篇战争经过描述生动、形象、细密,充分显示了孙膑的军事才能。
孙子兵法竹简。汉代,1972年 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
1972年 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每篇至少一简,多则十几简。出土竹简残缺比较严重。《孙子兵法》只有二百余简,二千四百余字。但却发现了《吴问》、《地形二》、《黄帝伐赤帝》等不见于史籍的重要佚文,说明孙武除了有传世的十三篇兵法外,还有不少论兵,论政的专著。
齐鲁两国故都文化比较。
鲁国展柜局部。
大玉璧(镇馆之宝),周代,1977年曲阜鲁国故城出土。
中国 古代礼器和装饰用器。圆形有孔,多为玉质,常用于祭祀、丧葬、朝聘等活动。该玉璧呈碧绿色,扁平体,正圆形,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器形较大,为国内发现的战国(公元前475年 -- 前221年)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玉璧纹饰繁缛精美,璧身纹饰分为内、中、外三区,内区和外区均为夔龙纹,中区为谷纹。三区纹饰之间以弦纹相隔。器型规整,玉质优良,莹润而有 光泽 ,饰纹紧凑匀称,线条流畅,做工精致,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琢玉工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左:鲁大司徒元盂,西周,1932年曲阜林前村出土。
器作匜形,造型比较独特,蹄形足,器两侧各有一辅首衔环。
右:鲁姬鼎,周代。浅腹,鸟形扁足,器身饰有一周饕餮纹。
器内有铭文:“鲁大司徒元乍钦盂万年眉寿用宝用”。
腹底有铭文:“鲁姬赐贝十朋用作宝尊鼎”。
禽鸟盖豆,西周。1969年曲阜北关出土。
直壁盘形,高足镂空,盖上有三只禽鸟形钮,也可作盖的支脚,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鲁国展柜局部。
鲁伯厚父盘。春秋.
传世铜器,浅腹,附耳.
器内铭文:“鲁伯厚父乍(作)仲姬俞賸(媵)般(盘)”。
楚罍,战国,1954年泰安东更道村出土。
同时出土6件,有的器口沿上刻“右征尹”,耳上刻“楚高”;有的器口沿上刻“楚高”等铭文。出土时呈“一”字排列,整齐有序,恰与正北面泰山主峰日观峰遥相对应,应为楚灭鲁之后在泰山举行祭祀活动时埋下的遗物。
先秦时期, 山东境内还有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莒、莱。纪等国,他们后来多被齐、鲁两国并吞。作为山东地区两个最大的国家,齐国和鲁国所取得的成就当然最大,所作的贡献也最多。然而作为同时期的一些中小国家,它们的发展,同样为山东地区的文明做出了贡献,而且它们在与齐鲁两国的经济文化交往中,互相借鉴、促进,同样为 山东 历史积累了文明基因。
邳国。商王国初年,右相仲虺(读灰),任姓(即妊姓),辅佐商汤王天乙,立下了不小功劳,商汤王于是将薛(位于现在 山东 省滕县,后称为上邳)封给了他,后来迁到邳(现在的 江苏 徐州 睢宁 县古邳集,后称为下邳),是为邳国。公元前261年,楚考烈王攻 徐州 (薛城)后顺便灭亡了弱小的邳国。
莒国(莒读举)是东夷少昊部落后裔所建立的古国之一,相传少昊是黄帝的儿子。历夏、商、周三代。周初,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是为周代莒国。都城在计,即介根,今 胶州 西南。后徙莒,今 莒县 地。周代莒国,历30世,公元前431年为楚国所灭,约有600年历史。莒地、莒国的先民在陶器制造、铜器制造、音乐、文学等方面有突出成就,又有鲜明特色,堪称 山东 地区齐鲁之外的第三大古国。
邳国和莒国展柜局部
邳伯罍。战国,1954年峰县收集。
器身布有蟠虺纹,口沿上有一周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邳伯夏子自作尊罍,用祈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邳是东周时期东方小国,但其历史悠久,该器的发现对于研究和考证邳国的历史和疆界由重要意义。
司马南叔匜,春秋,莒县城东前集出土。
盥洗器。口沿下有一周窃曲纹,下部为瓦纹,扁平蹄形足,鋬为一探水形夔龙。匜内有铭文三列十五字。
瓠壶,春秋,1963年莒县天井汪出土。
酒器。斜颈,鼓腹,龙形鋬。颈及上腹饰蟠虺纹,下腹饰垂鳞纹。
曹公子戈,春秋。
庄丁德萱捐献,传为莱芜出土。援呈弧形,前锋三角形,胡较宽,有二穿,内呈圆角长方形,有一圆孔及扁长孔。
胡部铸阴文2行7字:“曹公子沱之造戈”。
长12厘米、宽7.5厘米、高11厘米,重875克。长方形,直壁稍内收,器身饰垂鳞纹,顶部有两扇可对开的小盖,每盖一钮,分别为男、女裸体人,呈面对面跽坐状。腹下部铸有六个人形器足,人形裸体、屈膝、双手在后背负器身。整个器物上还饰着鱼鳞纹、弦纹和回纹。用裸人作为题材来装饰器物,这在莒国十分流行,而其他诸侯国则比较少见。莒国风俗审美保留了东夷旧俗,从此件器物上可见一斑。裸人方奁在全国出土的同类器物中时代最早,十分珍贵,从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来讲都是全国唯一的。
铜敦。春秋。莒县大店出土。
游钟,春秋,1975年出土于莒南县大店镇。打击乐器。
九件一套,形制相同,大小递减。长方形鼻纽。篆带饰变形蟠螭纹,鼓面饰兽面纹。篆带上下及两篆间各有涡纹钟乳突起,每区三层九枚,正背四区共36枚。正面钲间和铣部铸阴文七十字,内有“莒叔之仲子平自作铸其游钟”字样。这套编钟形制轻巧,研究者认为它是莒国国君田猎郊游的专用娱乐乐器。
薛国
薛国是位于今鲁南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国。周初分封为诸侯。祖先奚仲为夏代的车正,传为车的制造者,居于薛(今 山东 滕州 南)。薛国春秋时期比较活跃,积极参加外交活动和军事行动。约春秋末战国初亡于齐,其地遂成齐邑,后为孟尝君之封地。薛国 故城 遗址保存较好。陶器、青铜器制造业比较发达,商业有一定发展。
薛国展柜局部
薛国展柜局部
编磬
编磬,周代,滕州薛国故城出土。
石质,七件为一组,有穿孔,当悬挂于架上。为打击乐器,一器为一音。
鄅国为地处鲁南的东夷小国,妘姓。历夏、商、西周、春秋。《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六月,鄅人籍稻,邾人袭鄙。”邾国军队攻入鄅国,把包括鄅子在内的鄅国人“尽俘以归”。
鄅国展柜局部
凤头斤。春秋,临沂凤凰岭出土。
礼仪用兵器,造型极为精美。以凤头鸟头巧妙装饰整个器身,线条流畅、精细,是一件不可多和的青铜器精品。其下部还残有一少部分木质柲,十分难得。
铜戈。春秋,临沂凤凰岭出土。
铜镞、铜矛。春秋,临沂凤凰岭出土。
铜敦。春秋,临沂凤凰岭出土。
铜鼎。春秋,临沂凤凰岭出土。
铜甗。春秋,临沂凤凰岭出土。
铜簠,春秋,临沂凤凰岭出土。
鄅国展柜局部
铜编镈,春秋,临沂凤凰岭出土。
中国古代青铜乐器,由钟演化而来,形状似钟,但口缘平直,顶部有扁环钮或伏兽形钮可供悬挂,演奏时以槌击之而鸣。
编钟。
铜编钟。春秋,临沂凤凰岭出土。中国古代青铜乐器,出现于西周中期,沿袭至战国。体扁圆,铸出纹饰。顶有筒形的甬(钟柄),下沿内凹呈弧形,悬挂在架上,用木槌敲击之演奏。单独的大钟称为特钟,大小依次成组的称编钟。
纪国
纪国位于齐国东部,于齐为邻的古国之一。姜姓,侯爵,始于夏、商,都城在今 寿光 市南30里处。周初,纪国降服于周,重封为异姓诸侯国之一,西周时期与周王朝关系密切。西周夷王年间,纪侯进谗言,使周王烹杀齐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齐胡公。胡公迁都到薄姑。齐国以为国耻,一直伺机吞并纪国。纪国选择与鲁国结好,利用齐鲁间的矛盾自保。鲁国力图保存纪国,抑制齐国的扩张。这种三国关系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90年纪国灭亡,贯穿始终。公元前691年,纪候之弟纪季以纪国的鄢(今 青州 西北 )投降齐国,做齐国的附庸。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纪候将剩下的国土交给纪季,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灭亡。
纪国展柜局部
后排:?伯子垵父征盨:春秋时期青铜器,因做器者为“?伯子垵父”而得名。口呈圆角长方形,子母口,口两侧有附耳,耳与器间有双梁连接。盖上有四个方钮,器下有方足。盖与器身均饰有瓦纹。器内底与盖对铭各铸阴文5行26字:“?伯子垵父,作其征盨,其阴其阳,以征以行,其眉寿无疆,庆其以藏。”学术界对于?国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国就是纪国。
前排:?伯子垵父匜。与四件盨同出,器内铭文:“ ?伯垵父 媵姜无沬匜”。
?伯垵父盘:与盨、匜同出,铭文:“?伯垵父媵姜无沬盘”。
滕国。
滕之祖先始自黄帝,为黄帝25子之一,滕姓。历夏、商、周代滕国的始祖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错叔绣,姬姓。今 滕州 市西南有古滕城遗址。其地纺织业、青铜制造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滕国比较活跃,经常参加诸侯会盟。与孟子同时代的滕文公为其杰出人物。
左:铜罍,西周,滕州安上村出土。
器身纹饰分三层,均为波带文,层与层之间以弦纹分隔,肩部有牛首形耳。
右:云纹罍,西周,滕州安上村出土。
容酒器。撇口,束颈,折肩,肩有双耳,圈足。肩饰窃曲纹,腹饰三角垂叶纹。
铜方甗,西周,滕州庄里西出土。
分体式甗,上部饰有环带纹,下部四足,为蹄形,壮硕。器形 大方 ,庄重,精美。
逢国
姜姓,历夏、商、周,是夏商时期古国之一。史书记载:“伯陵之后,太姜之侄,殷之诸侯,封于齐地”。其国本在今临淄一带,商末为薄姑氏取代,迁至今 济阳 一带,同周王室关系密切。
逢国展柜局部。
青瓷四系罐,西周,济阳刘台子出土。
原始青瓷中的精品,器形 大方 质朴,兼顾实用性。
玉器。西周,济阳刘台子出土。
玉琮、玉镯、玉璜、玉鹦鹉、玉人形饰、玉戈、玉龙、玉鹰、玉鸟形刻刀、玉龟。
玉器放置位置示意图。
铜簋。西周,济阳刘台子出土。
铜鼎。西周,济阳刘台子出土。
铜方鼎。西周,济阳刘台子出土。
独步天下。
先秦山东地区物质文明的兴衰与政治上的强大,不仅铸就了思想文化的繁盛,而且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 山东 在科学技术上人才辈出,在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物理、生物、冶炼技术、医学及建筑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在古代科学技术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考工记》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作者为齐稷下学宫的学者,是 中国 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
甘德 与《天文星占》大约在公元前37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齐国的 甘德 和魏国的石申各写了一部天文学著作。 甘德 的《天文星占》、石申的《天文》,都是八卷。后人把他与石申各自写出的天文学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扁鹊与齐鲁医学。扁鹊在汲取前人及民间所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诊断方法,并丰富发展了针灸、砭刺、按摩、热熨、汤液等传统疗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治之基础,开启了中医辨证施治之先河,成为了 中国 中医学的开山鼻祖。
能工巧匠鲁班。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春秋时期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是 中国 古代一位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和杰出的发明家,被后人尊为“匠师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