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央企入局十万亿级氢能产业!氢能源科普知多少
“十四五”规划纲要,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近年来,“氢能”作为一种零污染的高效能源,正逐渐被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能源央企纷纷入局十万亿级氢能产业。氢能源为什么受到如此青睐?央企在氢能产业中扮演什么角色?
01. 什么是氢能?氢能有哪些优点?
氢在宇宙中分布广泛,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
氢能是氢(H)在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燃烧热值高: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
燃烧性能好 :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
多种形态: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
耗损少:可以取消远距离高压输电,代以远近距离管道输氢,安全性相对提高,能源无效损耗减小。
运输方便:氢可以减轻燃料自重,可以增加运载工具有效载荷,这样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从全程效益考虑社会总效益优于其他能源。
减少温室效应:氢取代化石燃料能最大限度地减弱温室效应。
02. 氢能源产业链:日益完善,整装待发
氢能源主产业链包括上游氢气制取、储存、运输、加氢站对氢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氢气的加注,中游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生产制造,下游氢燃料电池应用等众多环节。
1.
上游
制氢产氢: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取,氢能制取现在主要有三种模式
煤制氢,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
可再生能源制氢,当前我国有大量可再生能源无法并网消纳,用可再生能源弃风、弃光、弃水来制氢,简易可行,技术上没有问题;
大量的工业制氢,像化工、焦炉等,我国是产能大国,都可以制氢。
储氢目前主要的办法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储氢、有机液储氢等。目前国内外主要以高压气态储氢(35MPa和70MPa)和低温液态储氢为主。
氢气的运输通常根据储氢状态的不同和运输量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罐车运输、管道运输等途径。
截止2020年11月21日,全球主要氢能国家和地区共建成加氢站458座,另有255座在建或拟建的加氢站。我国共建成88座加氢站,位居世界第二,另有149座在建或规划当中的加氢站。
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2025、2030年中国加氢站分别建成300、1500座,十年间年复合增速达31.1%。到2050年加氢站数量将达10000座,行业产值达12万亿元。
2
中游
氢燃料电池电堆涉及质子交换膜、扩散材料、催化剂等多种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将电堆和配件两大部分进行集成,形成氢燃料电池系统。
3
下游
氢能源应用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传统热机也可以通过燃料电池。
由于燃料电池跳出了热循环的限制,因而具有更少的能量损失,能量利用效率更高。同时,燃料电池利用氢能源具有噪音小等优点。因此燃料电池是氢能源利用的理想形式。
氢能源燃料电池下游有便携设备、固定式应用和交通运输式应用。
据公开资料显示,到2050年中国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将实现氢能普及应用,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固定式发电装置2万台(套)/年,燃料电池系统产能550万台(套)/年。
03. 央企布局氢能产业重点发力哪些领域?
一股由央企作“先锋”的中国氢能潮流正在到来... ...
上游产业链
▲ 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
▲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国内首座35MPa/70MPa双模商业加氢站
中游产业链
▲热电联供氢能分布式能源系统(东方锅炉研制)
下游产业链
▲ 国家电投与中国中车联合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
03. 为何央企在氢能产业扮演先锋角色?
在氢能源生产和应用方面,能源央企底蕴丰厚,经验丰富。以国内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中国石化为例,拥有相当数量的制氢装置,原料涉及天然气、炼厂干气等;也是用氢大户,生产的氢气用作炼厂加氢装置的配氢、聚烯烃装置的辅助原料等。
氢能源产业主要应用方向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而燃料电池主要瓶颈是成本。
“整个氢燃料电池是从国家层面、从能源角度来开发的,目的就是打通整个燃料电池的产业链。哪怕投进去一百亿、一千亿,我们也能做得起,作为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升级的一部分,央企进入才是正道。”国家电投集团氢能首席专家柴茂荣说道。在他看来,日本是全世界最执着于氢能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20多年了,至少投入了上万元亿资金,才有如今相对成熟的氢能源市场,才有日系车企先后实现氢燃料汽车的量产。这真的不是单个中小企业就能做的。
石油圈建立科技人才广场,欢迎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