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城市发光术
“以文化资本振兴城市”,是用以区分十九世纪工业时代和廿世纪后期至廿一世纪新时代不同城市发展型态的概念。
十九世纪以来,所谓都市建设,皆着重硬件,如道路、交通、水电、通信、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之区划。以物资交易、经贸活动、工业生产、技术操作为核心。文化固然也重要,但并非大城市的核心,只起着补充、调剂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这标帜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
二十世纪后期,人们才对于这种老的城市发展观不断提出质疑批判,认为那种城市只是水泥丛林及大工厂,缺乏人性,也没文化,新的城市观与发展观应当倒转过来。
故一九九八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文化政策促进会,提出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强调:「发展,最终要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政策是发展政策的最基本组成部分」。
以文化来定义发展、以文化为整个城市发展的核心或主轴,事实上并不是提倡或呼吁。该会之所以如此云云,乃是因这早已在欧美成为了事实与趋势。经济、社会、技术、教育的战略,均需与文化轴心紧密结合;信息、知识和内容的创造,早已成为城市经济永续发展的关键。
以纽约为例。纽约艺术联盟出版《文化资本、纽约经济与社会保健的投资》显示:二○○○年纽约艺术与文化营利组织创造的经济效益八八亿美元,非营利组织也创造了五十七亿,共一四五亿,并提供了十三万个工作机会。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把文化产业视为纽约的核心财富(core asset),所以它的效益不是上述它本身赚了多少钱、提供了多少就业位子,而是对整个城市相关产业、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形成综合性的影响。这也是传统产业城市和文化经济城市的重要区分。
在欧洲,“城市复兴运动”也推展有年。对于那些传统已经衰落,其社会、经济、环境亦受到破坏的城市,采取一系列方法,在其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全面改善,以再生其经济活力。
这些办法,主要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藉此更新城市、创造形象、提升文化。例如西班牙华尔巴鄂的古根汉博物馆,二○○○年一馆收入即达四点五五亿美元,为当地经济之龙头。同时,像悉尼歌剧院赋予悉尼人尽皆知的形象那样,其博物馆建筑也让该地成为国际性城市。
这两类不同的例子,说明了文化可以成为城市的核心,也可以让城市振衰起弊。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则是:在创意经济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会越来越重要,超过传统产业,并全面影响当代商品的供需关系及价格。例如你知道英国一九九八年最大的单项出口商品是什么吗?答案是跟辣妹(the Spice Girls)相关的产品。也有人认为一九九六年英国摇滚音乐家之经济贡献超过钢铁工业。
霍金斯《创意经济》(The Creatire Economy)一书则指出:创意产业包括了整个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专利、版权、商标、设计各个部门经济。而知识产权法的每一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应,有版权的产品(如书籍、电影、电视、音乐)带来的出口收入均超过了汽车、服装等制造业。拥有主意的人越来越比那些使用机器的人、拥有机器的人能量更大。
换言之,现在已经是一个以文化资本振兴城市,且成为经济主要动能的时代。可是在这个新时代,我们的策略又是什么呢?
目前大陆的城市规划,仍是以老的产业城市为设想的。以运输服务、出口加工、物品交易、劳务输出及机械、化工、食品、服装、物流等传统工业产业为主,甚至还有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如石化、重工、造纸等。
各城市书记、市长们这样的规划思路,虽目的是想要打造现代国际化城市、提升传统产业,其实却太过传统了。在现代国际城市中不会有地位,也不会有竞争力。
现今各个城市的所谓文化产业,也不脱对工业的补充、调剂或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性作用,并未以文化做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且仍不脱“县域文化产业”的味道。
所谓县域文化产业,据文选德主编《县域文化初论》说,乃是:“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县情为依据,以开发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以建设现代文化为方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就是县域文化”。
之所以要特别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目前大陆各地所推展的所谓文化产业,许多都属于这一类、这一层级,远远达不到西方文化产业研究界所称文化产业的内涵。
因为文化产业并不只是拿文化来做生意赚钱。文化产业的内容是知识,以大众传媒及电子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依托,而以知识产权法所关涉之工业体系为其经济活动。所以文化产业即是内容产业、知识产业,也是创意产业。而大陆现今除北京上海深圳少数几个大城市刚刚开始朝此迈进之外,其他城市大概都还谈不上。目前各地做的文化产业,均只能是属于或近于文选德所说的这一型,无以名之,只好称为县域文化产业,用以区别于世界通知的知识经济的文化产业概念。
县域文化之基本社会性质是农业,用农村所具有的资源,例如土特产、农村的自然山水、田园生活、宗教礼仪活动、历史古迹、人文风情,拿出来供城里人和外地人外国人休闲、娱乐、消费,便构成县域文化产业之大体样貌。如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湖南凤凰、江苏周庄、连云港的花果山景区、……等无数景区文化区都属于这一类。
你当然可以说:目前我们就只有这样的资源,所以也只能这样做,不可能去学美国,搞出个苹果计算机,我们没那个条件。
是的,但文化资源若妥为运用、文化政策若妥为规擘,仍是可以用文化资本振兴这个城市的。
振兴之道,有三条途径,一是以文化复兴城市,二是发展创意经济,三是以文化为整个城市发展的主轴、核心。而这三者又是可以结合的。
具体的例子,当然须就个别情况谈。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巴黎之所以为巴黎,不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有其文化产出,如艺术、服装设计、香水等。我们的城市有何产出功能?
迄今大部分城市都花了大钱去建造声光化电炫人的展示馆,但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有该城市之文献、版本、研究论著、数据库、相关图档、世界传播资料、影音改编记录……等的资料中心或文献中心,也没有权威学者坐镇。没有权威学报在该地出版或编辑,没有世界性的该城市学术会议,也没有该城市的文化年展或双年展,没有与该城市相关的电影、电视、动漫、电子游戏之制作与研发基地,没有城市文化的研究机构,没有关于该城市文化的版权、专利、设计产业,更没有支持这样文化创意经济的技术教育、人才培训、信息支援、技术交流、法律税务咨询、市场营运、产品开发的配套体制,……。这样的所谓文化产业,乃是欠缺知识内核的,怎么可能发展得起来?
总之,以文化来开发区域经济是大大应该的事,但要深切认识到文化产业的性质和趋势,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滥用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瞎搞。旧的思维与做法,若不改弦更张,终究是没出路的。
龚鹏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
办有大学、出版社、杂志社、书院等,并规划城市建设、主题园区等多处。讲学于世界各地,现为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主任。擅诗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备。
-长按关注-